第四节跨文明对话研究2020/4/52一、跨文明对话研究的定义•所谓跨文明对话研究就是立足多元文化立场,探讨不同文化体系之间的文学和文论的互相理解与互相沟通,实现异质话语的平等对话。2020/4/53二、跨文明对话研究的特征•1、异质性•跨文明研究最关键之处就在于对东西文化异质性的强调。•所谓的异质性,就是从根本质地上相异的东西。就中国与西方文论而言,它们代表着不同的文明,在基本文化机制、知识体系和文学话语上是从根子上就相异的。跨文明对话研究必须抓住不同文化体系中的思维与言说的基本规则,在此基础上展开对话。2020/4/54•2、平等性•跨文明对话研究就是以异质性话语进行平等对话。如果在研究中抛弃或忽视平等性,仅仅固守某一方话语立场,而不给予异质话语以平等主体地位,那么就只会导致一种强势文化的霸权状态。•整体上看,以异质话语的平等对话为特色,跨文明对话研究成为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方法论支柱。2020/4/55三、跨文明对话研究的主要方式•1、共同话题的对话•选择涉及文化与文学关键问题的话题作为共同话题,以此为范围接纳不同文化体系中的相关论题,并在话语规则层面上展开分析、比较。例如,选择文学艺术的本质是什么这个问题作为展开对话的前提。2020/4/56•2、共同语境的对话•(1)建构相同或相似语境,探索不同的话语模式产生各自不同的反应与提供的不同解决方案,以此来展开不同的话语之间的对话。•(2)在内容上重建语境;在方法上以话语分析与比较为主。应注意语境建构上的准确性与可比性,例如处于不同历史时期是庄子文论与海德格尔文论的话语内容各不相同,但二者能形成对话的前提是二者面临共同语境。2020/4/57•3、话语互译的对话•立足文化创新与话语创新,把握异质文化不同话语规则,以术语翻译来展开异质文学与文论对话。•4、杂语共生的对话•以范畴交错的方式使多种话语共同存在,建构多元异质话语碰撞、整合状态。作为跨文明对话研究方式,杂语共生的对话是从自发的文论话语杂语共生现象出发,自觉建构杂语共生的对话状态。2020/4/58•5、激发的对话•多元文化的视野与本土文化立场相结合,深切了解与把握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特质;并以外来文化的强项来激发本土传统,开启本土文化自身固有的但未得到充分注意和全面发展的可能性来展开文论对话。激发的对话首先要注意既不盲目排斥外来文化理论,又要能灵活而自由地吸收其长处,而不生搬硬套。2020/4/59案例:道与逻各斯——中西文化与文论分道扬镳的起点老子的“道”与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有许多共同或相似之处,但为什么这种相似甚至相同的“道”与“逻各斯”,却对中西文化与文论产生了截然不同的影响?2020/4/510•“道”与“逻各斯”都是“永恒”、“恒常”的,又都是万物之本原,万物之“母”。不过,老子的“道”更倾向于“无”,而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更倾向于“有”。这一基本倾向从起点上确定了中西方文化与文论的话语的基本方向和路径。•中国“虚实相生”论,“虚静”论等,显然与老子的“尚无”密切相关“逻各斯”对“有”的探索、追问与分析,使得西方文化与文论显得更加严密而系统,更注重逻辑因果、注重情节结构。老子的重“无”,将中国文论引向了重神遗形,而赫拉克利特的偏“有”将西方文论引向了注重对现实事物的摹仿,注重外在的比例、对称美、注重外在形式美的文论路径。2020/4/511案例:中西灵感说与文化差异饶芃子,暨南大学文艺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研究》1992年1期2020/4/512•从中西古代文论所展示的灵感状态看,中西文论家都把灵感和作家的艺术想像联系在一起,是艺术想像最活跃、最丰富的时刻,由于它的闪现,使作家、艺术家的创作达到高发状态;而且认为灵感的闪现,并非人的意志可以控制的,不是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东西。在这方面,他们的立论有许多相同和类似之处。但在揭示、探究灵感来源和论述灵感状态时,却有明显差异。西方的“迷狂”,着重说明的是灵感闪现时那种狂热、狂喜、忘我的不由自主的状态;中国的“悟入”“虚静”,则注重灵感的生发,要诗人在“虚静”中自然“悟入”,即在静中诱发灵感的闪现2020/4/513•无论西方还是中国文论家,都认为灵感闪现时情感状态是激越的、活跃的、突发性。苏轼:“作诗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难摹。”“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止。”他在论画时说:“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追,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明代剧作家汤显祖说过:“自然灵气,恍惚而来,不思而至。怪怪奇奇,莫可名状。”这些都是作家对灵感涌现时情感状态的生动描绘,同西方文论家描述的灵感状态是一致的。2020/4/514中西诗学中的镜喻乐黛云,北京大学现代文学和比较文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20/4/515•在文学理论中,镜子是一个遍及各民族文学的比喻。西方文学常用镜子比喻作品,强调其逼真。柏拉图认为艺术家就像旋转镜子的人,“拿一面镜子四面八方地旋转,你就合造出太阳、星辰、大地、你自己……”镜子可以是动态的,如斯丹达尔说:“一部小说是一面在公路上奔驰的镜子”。镜子也可以有时间的维度,如卡夫卡说毕加索的艺术“是一面象表一样快走的镜子,记下了尚未进入我们意识范畴的变形”:歌德曾希望他的作品“成为我灵魂的镜子”,雪莱则指出“诗歌是一面镜子,它把被歪曲的对象化为美”。2020/4/516•中国人却总是用镜子来比喻人心,强调其纯正和无偏。老子说:“涤除玄览”,高亨注:“览鉴通用,鉴者镜也,悬鉴者,内心之光明,为形而上之镜”。庄子说:“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中国诗学强调真心,也用镜子做比喻,如说:“若面前列群镜,无应不真……镜犹心,光犹神也”。印度佛教则多用镜子来比喻世界的空虚和无限。如佛教有“宝镜无限”之说;《高僧传》载发藏和尚取十面镜子“八方安排,面面相对,中安一佛像,燃一炬以照之,互影交光,学者因晓刹海摄入人意”。2020/4/517•总之,西方常用镜子来强调文学作品的逼真和完全,中国常用镜子来强调作者心灵的虚静、澄明、印度则用镜子来强调世界的虚幻和无尽。这种着眼点的差异又反映着各种文化的不同特点:西方传统思维方式强调主、客观的分离,认识世界是对外在于主体的对象进行综合分析,故强调反映的逼真,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则以为主客观原属一体,“尽心、知性、知天”,认识世界只需从内心去探求,故必有一虚静、澄明的心境,印度佛教追求的是认识现世的虚幻和对轮回的超越。小小的镜子的比喻同时反映了三种不同文化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