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发挥学具作用,加强直观操作,提升课堂质量作者:栾海亮来源:《速读·下旬》2015年第02期摘要: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要求我们教师彻底转变教育观念,改革课堂教学,把知识彻底地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中得到发展,主动创新。学具在这其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桥梁作用。学具的可操作性,打破了以往课堂教师“一张嘴、一支笔”的教学局面,能够提起学生兴趣,调动起积极性,对课堂的创造性进行具有积极作用。学具的可操作性是以学生之间的合作为前提和目的的,旨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学具的可操作性,是由其形象性的特点决定的: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再把形象的知识雏形经过加工抽象化,这正是数学学具对于数学课堂的重要意义所在。关键词:可操作性;创新;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要求我们教师彻底转变教育观念,改革课堂教学,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中得到发展。学具在这其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桥梁作用,它是知识得以呈现,感性得以上升到理性的重要手段之一。皮亚杰曾经指出:传统教学的缺点,就在于往往是用口头讲解,而不是从实际操作开始数学教学。可以说,加强动手操作是现代的数学教学与传统的数学教学的重要区别之一。从很多国家小学数学教学引导学生去通过操作学具(如奎逊耐彩色棒、钉子板等)学习数学的实践来看,利用学具加强动手操作是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改革的发展趋势之一。一、学具的可操作性,打破了以往课堂教师“一张嘴、一支笔”的教学局面,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起学习积极性,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具有积极作用皮亚琴说过:“一切有效的工作必须以兴趣为先决条件。”小学数学教学的根本是学生的认知活动,学生是数学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主动性主要是靠学习兴趣来激发,靠学习过程中的成功来保持。充分利用学具激情育思,通过新颖的学具操作活动来点燃学生心中探索求知的好奇之火。当学生产生了一种迫切的求知欲望时他们就会自动参与,积极思考,去主动学习,进而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具的使用,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们地热情,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感到新颖奇趣,容易激起智力活动的积极性;也有助于学生在充分感知中形成概念,在操作中观察比较,探索方法规律,形成各种学习能力,让学生在操作的快乐中得到知识的雏形,对知识的抽象、概括起到重要作用。例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一节时,我充分利用了学具的这一特点,除了教师准备了一份圆柱和圆锥学具,我还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己动手制作了同样的一套学具,在通过对比得出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的体积关系最密切以后,让学生通过操作学具袋中的学习、自己制作的学具、教师准备的学具,充分操作,合作探究,进而总结出圆锥的体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这就是知识龙源期刊网的雏形,对后面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起到了重要的铺垫作用。由此可见,学具的使用能够触动学生思维的兴奋性,培养其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二、学具的可操作性是以学生之间的合作为前提,并为最终目的的,旨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通过动手操作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这一目标对于促进学生合作意识发展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合作”是新课程标准所体现的一个重要理念,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能力是新课程标准下的最新要求,是评价一堂课成功与否的重要依据。学具在课堂上发挥作用,大多是小组同学互相合作、讨论探究来完成的。一个人的操作,未免有失全面,得出的结论往往是片面的、有缺陷的,小组内、全班大讨论才有利于集思广益,得出解决问题最具新意的办法。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一节时,本节课是学生最早接触立体图形体积的问题,难度很大。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教材配套学具中的体积单位小正方体摆成新的长方体和正方体,数单位、算体积。而这个操作是复杂的,小正方体太小,不好摆,而且数起来也挺麻烦,这就需要小组合作来进行操作、探究。在小组的合作探究中,有的小组是数出来的,有的小组发现了:长×宽×高正好得出所用小正方体的个数,有的小组是用宽×高×长,结果也相同。后来,在全班的交流讨论中,学生们认识到了上述后两种方法是一致的,也比较简便,从而统一了认识,体积的求法也就迎刃而解了。这样不仅解决了课堂中存在的重点和难点,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三、学具的可操作性,是由其形象性的特点决定的: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再把形象的知识雏形经过加工抽象化,这正是数学学具对于数学课堂的重要意义所在发挥多种感官协同活动的优势,强化首次感知,启迪抽象思维。让学生操作学具,不仅扩展了数学教学直观手段的内涵与外延,而且有助于调动多种感觉器官、多种心理因素的优势形成合力,从而有效地调和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儿童思维形象性的矛盾。利用操作材料、操作活动的特点,变教数学为做数学。使用可操作的教学材料,便于小学生想象生成数学知识的现实情境,使学生获得建立概念、探究规律的机会和途径。学生的操作活动,又使以往一人演示众人看的被动接受式学习转变为人人动手实验的主动探索式学习。充分利用这些有利因素,可以真正实现由讲懂、教会向弄懂、学会的转变。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处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阶段,知识的呈现应该顺从思维发展的特点,也应该由形象到抽象。因此,形象性对于他们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数学学具的特点之一就是形象性,它与抽象思维是相互沟通、相互反馈、相辅相成的,只有当两种思维有机结合,并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时,才能获得最佳效果。正如上述两例,在直观形象的学具操作演示中,学生的形象思维得到充分发展和升华,继而在老师和同学的引导下,将感性思维上升理性的、抽象的法则、概念等等。这样,从特殊到一般,从部分到整体的认识规律,不仅促进了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而且还使学生的理性抽象思维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学具的形象性、具体性便于学生理解以此为载体的数学知识,因此,尽管电子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已开始进入数学龙源期刊网课堂,并日益显示出一些优势,但让学生利用学具这种行之有效的直观手段对于一些适宜的教学内容来说,仍具有不可替代性。总之,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小学数学教学必须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学具的活动过程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中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