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井得一人1是在战国末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集合门客共同编写的一部黄老道家名著。成书于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夕。此书注重博采众家学说,以儒家学说为主干,以道家理论为基础,以名、法、墨、农、兵、阴阳家思想学说为素材,熔诸子百家学说为一炉,闪烁着博大精深的智慧之光。吕不韦想以此作为大一统后的意识形态。但后来执政的秦始皇却选择了法家思想,使包括道家在内的诸子百家全部受挫。《吕氏春秋》集先秦道家之大成,是秦道家的代表作,全书二十六卷,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一百六十篇。《吕氏春秋》2待,等到译文:宋国有一姓丁的人家,家中没有井,要到外面打水浇田,(他家)经常有一个人住在外面(专门做这件事)。等到他家打了水井,他告诉别人说:“我家挖井得到了一个人。”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助词,的溉,浇灌。汲水,从井里取水。穿井得一人打水浇田挖掘、开凿3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知道,听说,这里是“使知道”的意思听说译文:有人听说了这件事,并传播开来说:“丁家打井挖到了一个人。”居住在国都中的人都在讲述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知道了这件事。代词,指“穿井得一人”这件事。传播这件事这件事讲述介词,被。4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如无闻也。译文:宋国国君派人向丁家询问这件事。丁氏回答说:“(家里打了井,不必再派人到个面打水)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并非从井中得到了一个人。”求学探索像这样,还不如什么都没听到。介词,向应答,回答的介词,从派遣得到使唤,指劳力得到,挖到,挖得像,如听说;得知5丁家打了一口井,省了一个人的劳动力,相当于家里多了一个人——这是事情的真相。但在传播的过程中就变成了“”。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讹传?丁家挖井挖出一人来其一,丁氏对此表述不够清楚;其二,“有闻而传之者”未经调查分析就传播开去;其三,“国人”似乎也乐于接受这种离奇的传闻,于是愈传愈广。6在交际中,语言的表达很重要,必须做到表达准确、清楚,以避免出现不必要的误会和歧义。道听途说的话不能轻信,不能盲从,更不能以讹传讹。其一,丁氏对此表述不够清楚;其二,“有闻而传之者”未经调查分析就传播开去;其三,“国人”似乎也乐于接受这种离奇的传闻,于是愈传愈广。在现实生活中对待传闻都应采取调查研究的方法、审慎的态度、去伪存真的求实精神。7对于传闻,要以谨慎的态度进行分析、甄别,不要轻易相信传闻,也不要轻易传播未经证实的传闻。穿井得一人8《穿井得人》幽默风趣。故事中因对话中有一个多义词(指人也可指劳动力)或把“得”两音义混用,而被人误解,结果越传越远,居然传到国君耳朵里去了。最后道出真相,事实与传言相差太大,不禁令人发笑。文章就是在笑中教育了人们不可轻信传言。本文的写作手法。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