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概念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二章简单命题的基本要素—概念第一节概念及其特征一、什么是概念?概念是反映对象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1、对象:是指自然界、人类社会、精神领域的各种事物。2、属性:是指事物的性质、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特有属性特有属性是指只为该类事物所独有,而其它事物不具有的属性。例如人具有以下一些属性:(1)有四肢、有耳朵、有眼睛;(2)有语言、能思维、能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1)是人的一般属性;(2)是人的特有属性。本质属性本质属性就是决定一事物之所以成为该事物并区别于其它事物的属性。例如水具有以下这些属性:(1)液体、无色、无味……;(2)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1)是非本质属性;(2)是本质属性。二、概念、语词与词项(一)概念与语词之间的关系A、联系:概念是语词的思想内容,语词是概念的表现形式,二者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概念的形成和存在必须信赖于语词。任何概念都是通过语词来表达的。B、区别:1、概念具有全民性,语词具有民族性。书book人person2、任何概念都通过语词表达,但并非所有的语词都表达概念。现代汉语中的实词表达概念,虚词一般不表达概念。3、同一个概念可以用不同的语词来表达。(同义词)如:鲁迅《阿Q正传》的作者4、同一个语词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多义词)如:逻辑举例:“阎锡山登报征求下联”1937年,阎锡山经过无锡,游览了锡山,写了上联:阎锡山过无锡登锡山锡山无锡登报征求下联,当时无人能对。你能对吗?请能对者在纸上写出下联交给我。8年后,范长江随陈毅同志到天长县采访。范对陈毅说:“阎锡山的绝句我对上了,是‘范长江到天长望长江长江天长’。”陈毅连声赞道:“妙!妙!长江,才子也。”(二)词项词项是现代逻辑的一个基本概念,它是指概念和词形的统一,即表达概念的语词。在现代逻辑中,凡能充当简单命题的主项或谓项的词或词组,都叫词项。三、概念的内涵和外延1、概念的内涵是指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2、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对象。内涵质它回答这类事物是什么样的?外延量它回答这类事物有哪些?案例:浑水摸鱼——混淆概念的诡辩据报载,某人在家具商场看中了一件家具,按约定向商家交了200元订金,而商场却在相关票据上将“订金”改为“定金”。后来这个人由于某种原因不打算购买这件家具了,便要求商场退还200元订金。但商场却以《合同法》的有关规定为由,不予退款。此时,这个人才意识到当初商场将“订金”改写为“定金”就是为了扣住这200元钱。概念辨析混淆概念:指在同一个思维过程中,有某些联系或有某些表面相似之处的不同概念,当作相同的概念来使用;或者是把同一个概念在不同的含义下使用。偷换概念: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故意用一个概念代替另一个不同的概念,从而制造概念混乱。“夹肉面包”与“啤酒”——偷换概念和转移论题有一个旅行者经过长途跋涉,又渴又饥,步履艰难地走进了一家酒店。“老板,请问夹肉面包多少钱一份?”“五先令一份,先生!”“请给我拿两份。”老板给了旅行者两份夹肉面包,旅行者又问:“请问,黑啤酒多少钱一瓶?”“十先令一瓶,先生!”“现在我感到渴比饿还厉害,我想用两份夹肉面包换一瓶黑啤酒,可以吗?老板!”“当然可以。”老板爽快地说。老板收起了面包,拿来一瓶黑啤酒,旅行者“咕嘟咕嘟”一饮而尽,嘴巴一擦,然后背起背包就要登程。老板急忙叫住他,客气地说:“先生……”旅行者打断了老板的话,不耐烦地说:“难道非要我在这里住下?”“不,先生,您还没有付啤酒钱呢?”“我不是用夹肉面包换的啤酒吗?”“可是面包钱您也未付啊,先生!”“我没有吃你的面包,为什么要我付面包钱啊?“是啊,他没有吃我的面包。”老板想,一时竟找不出对方的差错,听任旅行者扬长而去。【评析】这则故事中,旅行者犯了“偷换概念”和“转移论题”的逻辑错误。所谓偷换概念,是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中途改变一个概念的内涵或外延,使之变为另一个概念,或者是将相同的概念混为不同。所谓转移论题是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把所要论证的论题抛在一边,而用似是而非的论题取代了原论题。上例中,旅行者把“没有付钱的夹肉面包”偷换为“已付钱的夹肉面包”。从而用面包兑换了啤酒。又把“用面包兑换到的啤酒”和“用来兑换啤酒的面包”这两个相同的概念(由于它们是等价兑换,在此应视为相同的概念)混为不同。这样一来,当酒店的老板要求付款时,他就能够“顺理成章”把话题从“没付钱”转移为“没吃”,从而达到赖帐不付的目的。第二节概念的种类逻辑学是根据概念的内涵或外延的一般特征把概念分成若干种类的。通过概念种类的研究使我们能够更好的掌握概念的特征,有助于我们准确地使用概念。一、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根据概念外延数量的多少,可以把概念分为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1、单独概念是指外延仅有一个对象的概念。如:中国、长江、周恩来、布什、《阿Q正传》的作者……从语词角度看:专有名词、摹状词二、普遍概念是指外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对象的概念。如:人、商品、学生、法律、大桥……从语词角度看:普通名词、形容词、不及物动词二、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根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否为同一种事物个体组成的群体,可以把概念分为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例如:在“我们班的同学来自全国各地”和“我们班的同学都是中国人”这两个语句中,前一个“我们班的同学”是个集合概念,它不反映我们班中的某个同学,不能说成“我们班的某个同学来自全国各地”。后一个“我们班的同学”是个非集合概念,它既反映我们班中所有的同学,也反映我们班中的某个同学,可以说“我们班的某个同学是中国人”。前者表示集合概念,而后者则表示非集合概念。1、集合概念只是以事物的群体为反映对象的概念。2、非集合概念并不是只以事物的群体为反映对象的概念。集合概念:森林、丛书、群岛、舰队非集合概念:树、书、岛、军舰怎样区别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1、集合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属性只是集合体具有,其中的个体不具有。2、非集合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属性不仅这类事物具有,其中的分子也具有。例如:森林是有广泛用途的。树是植物“有广泛用途”只是集合体具有,其中的个体不具有。“植物”不仅树这类事物具有,其中的每一个树都具有。怎样区别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类”与“分子”:事物的类是由若干同类的分子组成的;“集合体”与“个体”:事物的集合体是由若干同类的个体有机组成的。区别:①一个类所具有的属性,它的分子也一定具有;一个集合体所具有的属性,它的个体却不一定具有。②可以用反映类的概念来指称类中每一个分子;反映集合体的概念不能来指称集合体中任一概念。③类概念的外延是类所包含的每一个分子;集合概念的外延只是作为集合体的事物,不是集合体中的个体。同一个语词既可以表达集合概念也可以表达非集合概念例1、人是由猿进化而来的。例2、人是有理性的。例1中的“人”是在集合意义下使用表达集合概念。例2中的“人”是在非集合意义下使用表达非集合概念。实例:“客人的反驳”前不久,有客人来杭旅游。主人对客人介绍说:“杭州的最大特色是秀气。山秀水秀人亦秀。”客人反驳道:“那不见得,我看有些杭州人并不秀。”你认为客人的反驳能成立吗?请说明你的理由。三、正概念和负概念根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否具有某种属性,可以把概念分为正概念和负概念。1、正概念是反映对象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2、负概念是反映对象不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正概念:正义战争、红色、金属元素负概念:非正义战争、非红色、非金属元素需要注意的两个问题1、表达负概念的语词往往带有“非”、“不”、“无”等否定词。但是带有“非”、“不”、“无”的词并不都是负概念。如“非洲”、“无锡”、“不管部长”等。2、论域正负概念总是相对于一个特定的范围而言的,这种特定的范围在逻辑学中称为论域。如“正义战争”、“非正义战争”就是相对于“战争”而言的,在这里“战争”就是论域。【思维训练题】据报载,有位匈牙利商人与我国一家制鞋企业签定了订购8万双鞋的合同。等到货到开箱,这位匈牙利商人傻眼了:8万双鞋都是左脚。紧急追问,鞋长老板解释说:“汉语的‘双’就是两个。”无奈的匈牙利商人只得再订购了8万双右脚鞋。问:在上述诡辩中,诡辩者玩弄了什么违反逻辑的花招?第三节概念间的关系逻辑学所研究的概念间的关系是从外延这个角度考虑的,也就是说它研究的是概念外延间的关系。根据两个概念外延间有无重合部分,和重合部分的多少,两个概念间可能具有的关系有五种:全同关系、真包含于关系、真包含关系、交叉关系、全异关系。一、全同关系全同关系是指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重合的关系。例如:ab鲁迅《阿Q正传》的作者长江中国最长的内陆河流等边三角形等角三角形所有的a都是b,并且所有的b都是a.ab二、真包含于关系真包含于关系是指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与另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重合的关系。例如:ab人动物大学生学生长方形四边形所有的a都是b,并且有些b是a.ab三、真包含关系真包含关系是指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与另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重合的关系。例如:ab动物人学生大学生四边形长方形有些a是b,并且所有的b都是a.abb属种关系在传统逻辑中把真包含于关系和真包含关系统称为属种关系。其中外延大的概念叫属概念。外延小的概念叫种概念。真包含于关系和真包含关系有一个前后顺序问题。属种关系关系不考虑前后顺序问题。四、交叉关系交叉关系是指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与另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重合的关系。例如:ab学生团员妇女党员科学家教师有些a是b,并且有些b是a.ba五、全异关系全异关系是指两个概念的外延没有任何一部分重合的关系。例如:ab学生教室马牛正义战争非正义战争所有的a都不是b,并且所有的b都不是a.ab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1、矛盾关系:如果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同时包含于一个属概念之中,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等于其属概念的外延,那么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就是矛盾关系。如:正义战争非正义战争金属非金属无产阶级非无产阶级2、反对关系:如果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同时包含于一个属概念之中,而且它们的外延之和小于其属概念的外延,那么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就是反对关系。第四节定义一、什么是定义?定义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它是用一个简单的词组把一个概念的内涵揭示出来。例1、人是能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的动物。例2、商品是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二、定义的结构定义是由被定义项、定义项和定义联项三个部分组成。被定义项就是通过定义来揭示其内涵的概念。定义项就是用来揭示被定义项内涵的那个词组。定义联项就是联结被定义项和定义项的那个概念。例1中的“人”是被定义项;“能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的动物”是定义项;“是”是定义联项。例2中的“商品”是被定义项;“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是定义项;“是”是定义联项。定义的一般表现形式是:Ds就是Dp其中Ds表示被定义项;Dp表示定义项。“就是”表示定义联项。三、下定义的方法1、属加种差下定义被定义概念=种差+邻近的属概念例:人是能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的动物。被定义概念:人种差:能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邻近的属概念:动物属加种差定义的种类(1)性质定义(2)发生定义(3)功用定义(4)关系定义2、语词定义语词定义是揭示语词所表达的意义的定义。语词定义的种类:(1)说明的语词定义例:丹方也称单方,指民间流传的药方。(2)规定的语词定义例:四个现代化是指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四、定义的规则1、定义必须是相应相称的被定义项的外延=定义项的外延逻辑错误:被定义项的外延定义项的外延(1)定义过宽如:刑法是国家制定的法律。被定义项的外延定义项的外延(2)定义过窄刑法是惩治贪污犯的法律。2、定义项中不得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逻辑错误:定义项中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1)同语反复如:罪犯是犯了罪

1 / 8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