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创新与创新主体基础科学与技术创新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创新与创新主体什么是创新?谁是创新的主体?熊彼特及其《经济发展理论》什么是创新?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对innovation的看法:谁是创新的主体?基础科学与技术创新线性推动模式线性推动模式的失效巴斯德象限与相互推动模式线性推动模式英国:纯探究传统在18、19世纪的英国,从事纯科学研究与从事技术研究的人群处于不同的社会阶层。虽然有像普利斯特列、道尔顿和法拉第这样的科学家出身朴素,但那段时期的科学进步大都是由出身好的、受到过良好教育的人取得的。工业革命的辉煌成就,使英国形成了以科学家个人独立研究为主要组织形式的科研模式。这种模式的重点一直放在知识创造而不是知识应用上。英国:纯探究传统除英国以外,其他发达国家很少有专门设立用于基础研究的科学预算,因而科学研究而不是技术研究一直是英国科技政策的重点。这种模式使得英国逐渐形成了一种纯科学的传统。英国的很多研究单位热衷于探索自然的奥秘,而不考虑所研究对象的应用可能性。像剑桥、牛津这类名校历来都是注重纯理论研究而忽视工程技术等方面人才的培养。因此,英国虽然在知识创造方面一直有着突出的优势,但在科技成果的转化方面却越来越差强人意。德国:技术学校•德国人最完整地体制化了这个新体系。为了维持技术的快速发展,德国注重应用科学及其在技术学校和工业中的发展,并对他们所建的技术学校和专业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德国人有一种强烈的意识,即在大学和研究所里,技术与纯科学是相互分离的。学生们从小就能被引导到这些供选专业上来。德国模式•二战前,德国能同时在纯研究和应用研究上都取得显著的成就,这使他们的体系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德国模式的影响•20世纪初,德国先进的科学研究模式通过新生的研究大学传到了美国。德国在学术研究机构上把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及技术区别开来,并最终将技术进步归于科学进步的观点深刻地影响了美国人。•“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是彼此不相关的研究过程,分别由不同圈子里的有着不同目标的人来研究”,德国理念强化了古希腊的纯探究理想,使之在现代大学里得以复活。1862年,亥姆霍兹在海登堡发表学术演讲时,阐述了这种复活了的思想;80年后,美国的V.布什重复了他的主张:“在从事科学研究的过程中,任何追求即时应用的人-----都终将白费心机。”美国:创新体系美国的创新体系日本:对线性模式的颠覆日本对线性模式的颠覆巴斯德象限的提出巴斯德象限的提出相互作用模型图国家创新体系的内涵与功能一、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分析二、“国家创新体系”的结构与功能1、国家创新体系的宏观学派2、国家创新体系的微观学派3、国家创新体系的综合学派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分析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分析国家创新体系的宏观学派•弗里曼和纳尔逊是宏观学派的代表人物。•弗里曼的国家创新体系理论侧重于分析技术创新与国家经济发展实绩之间的关系,特别强调国家专有因素对于一国经济发展实绩的影响。弗里曼给予四个因素以特别的关注:政府政策的作用,企业及其研究开发努力的作用,教育和培训的作用以及产业结构的作用。•纳尔逊的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将技术变革的存在及其演进特点当作其研究的起点,将重点放在变革的必要性以及制度结构的适应上。纳尔逊认为,一个经济体的主要任务就是保持“技术的多元结构”。国家创新体系的微观学派•以郎德威尔为代表的一批学者主要是通过考察用户与厂商的相互作用来研究国家创新系统的各组成部分,因而属于国家创新体系的微观学派。•郎德威尔区别了狭义的国家创新系统与广义的国家创新系统。•前者包括“参与到研究和探讨的机构与组织——比如研究与发展部门、技术研究所与大学等”。•后者包括“经济结构的所有部分和方面,以及建立来影响学习和研究探索的研究机构、生产系统、营销系统以及作为一个亚系统出现的金融系统,在这里面也发生了学习活动”国家创新体系的微观学派国家创新体系的综合学派•波特1990年的《国家竞争优势》:国家竞争优势建立在成功地进行了技术创新的企业的基础之上。国家只是作为一个公司的外在环境发挥作用,加强或者消弱其竞争力。因此,政府追求的主要目标是为国内企业创造一个适宜的、鼓励创新的环境。•国家优势取决于四个因素:•第一,要素条件,如熟练劳动力的供給、基础设施状况等;•第二,需求条件,该国对产业产品和服务的需求;第三,相关的支持产业;•第四,企业的战略与竞争状况。国家创新体系的综合学派•经合组织(OECD)则特别注意分析金融领域、各种机构的相互联系以及知识的分配等问题,并确认知识流动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分四类:第一,企业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是合作研究活动和其它技术合作;第二,公私相互作用,指企业、大学与公共研究机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合作研究、专利共享、合作出版和更正规的联系;第三,知识和技术的扩散,包括新技术的工业采用率和通过机器设备等途径的扩散,这是创新系统中最传统型的知识流动;第四,不同部门之间的人员交流,主要是指技术人员在公共部门和私营企业内部的流动以及在两者之间的流动。国家创新体系的综合学派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一、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创立与变革•二、当前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三、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创立与变革•1928年创立中央研究院,1929年创立北平研究院,标志着我国科技体制的初步建立。•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采取赶超型的发展战略。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国实行的是以集中管理和单一计划调节为显著特点的创新系统,即“政府主导模式”。•1978年至1992年,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初级阶段。这时期,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采取了“复合模式”,即在传统的计划体系下逐步引入竞争手段。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创立与变革•党的十四大召开以后(1992年至今),在国家创新发展战略上,我们从过去的非单纯经济指向的结构赶超型发展战略转变为有较强经济指向的结构赶超型战略,建立“企业主导模式”成为新时期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工作重心。当前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从《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看当前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一是企业尚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二是各方面科技力量自成体系、分散重复,整体运行效率不高,社会公益领域科技创新能力尤其薄弱。•三是科技宏观管理各自为政,科技资源配置方式、评价制度等不能适应科技发展新形势和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四是激励优秀人才、鼓励创新创业的机制还不完善。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的必然选择•提升国家在国际创新竞争中的实力,已成为世界各国对今天和未来全球竞争必须应对的重大决策。•当代世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科学技术发展存在着严重的不均衡。研究表明,世界科技发展的不均衡性要远大于世界经济的不均衡性。从全球R&D投入的分布看,2000年在世界R&D经费总量中,第一位是美国,占41.7%(2653亿美元);第二位是日本,占22.3%(1420亿美元),接下来是德国、法国、英国、加拿大、韩国和意大利。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占85%以上,表明世界R&D活动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当年我国R&D经费折合成美元为108亿,相当于美国的1/25。日本的1/13。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的必然选择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们的必然选择•《全球竞争力2001-2002》显示,我国创新能力不仅低于欧美、还落后于印度、巴西。虽然这一结果存在着争议,但值得我们重视。•英国对牵引世界经济发展的创新基地进行排序:在130多个地区中,北京、上海、深圳虽榜上有名,却名列榜尾。简言之,相关研究表明不论是从经济发展形态,还是从促进经济发展要素构成分析,都说明我国经济发展模式尚未从传统模式中蜕变出来。(从上海世博会上我们能看到哪些引领时代的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的必然选择•《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指出:“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学技术总体水平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为:关键技术自给率低,发明专利数量少;在一些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农村,技术水平仍比较落后;科学研究质量不够高,优秀拔尖人才比较匮乏;同时,科技投入不足,体制机制还存在不少弊端。目前,我国虽然是一个经济大国,但还不是一个经济强国,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创新能力薄弱。”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的必然选择•在《纲要》的《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指出现阶段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重点为:•一是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并将其作为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突破口。•二是建设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三是建设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四是建设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五是建设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