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的进展及临床应用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血常规临床应用及进展血常规检查的临床应用血常规检查又称作血液学分析,是指通过对微量血液的检测,对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等血液系统的各项参数的质和量进行分析。(一)白细胞计数正常人的参考值范围是(4.0~10.0)×109/L。白细胞(WBC)增多主要原因是细菌感染。中性粒细胞增多往往与白细胞总数增多同时出现,多见于各种化脓性球菌所致的急性感染,大手术后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亦明显增多。中性粒细胞减少见于一些传染病如伤寒、麻疹、结核、流行性感冒等,也可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淋巴细胞增多见于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结核病、百日咳、急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在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病例,淋巴细胞可相对增高多,反之可相对减少。单核细胞增多见于单核细胞白血病,以及某些结核病、疟疾等。单核细胞减少一般无意义。(二)红细胞计数健康人的红细胞(RBC)总数的参考范围为:成年男性(4.0~5.5)×1012/L,成年女性(3.5~5.0)×1012/L,新生儿(6.0~7.0)×1012/L。对于成年人来说,红细胞计数高于6.8×1012/L,应采取治疗措施;低于参考值低限,为诊断贫血界限,应寻找病因治疗;低于1.5×1012/L应考虑输血。红细胞计数作为单一参数,诊断价值较小,如鉴别红细胞减少症、红细胞增多症或正常红细胞量,必须与血细胞比容相结合。(三)血红蛋白健康人的参考范围是:成年男性120~160g/L,成年女性110~150g/L,新生儿170~200g/L。血红蛋白(Hb)的测定用于诊断贫血及观察贫血的程度,贫血的分类还基于平均红细胞容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四)血细胞比容在一定条件下,经离心沉淀压紧的血细胞在全血样本中所占的比值,即为血细胞比容(HCT)。健康人的参考范围在0.36~0.50,减低见于各种贫血,是临床输血输液疗效观察的指标。若HCT降低,红细胞数量正常,而血浆量增加,为假性贫血;增高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血液浓缩,如大量呕吐、腹泻、大手术后、失血、大面积烧伤、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可达0.8)、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五)红细胞的相关参数1﹒平均红细胞容积(MCV)健康人的参考范围是:手工法82~92fl,血细胞分析仪法80~100fl,测量MCV可将红细胞按平均体积分成正常细胞、小细胞和大细胞。MCV反映了红细胞的水合作用,即血浆渗透压和红细胞数量之比。2﹒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健康人的参考范围是:手工法27~31pg,血细胞分析仪法27~34pg。MCH常用于贫血分类。在大多数贫血中,MCH与MCV相关。高胆固醇血症、白细胞增多症可使MCH假性增高。3﹒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健康人的参考范围是320~360g/L,MCHC反映红细胞量中血红蛋白的浓度,常以单个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与红细胞大小进行比较。MCHC降低,多见于铁、铜和维生素B12缺乏导致的贫血;MCHC增高,见于高滴度冷凝集素和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六)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健康人的参考范围是11.5%~14.5%,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用于评估患者红细胞是均一还是非均一。(七)血小板计数健康人血小板计数(PLT)的参考范围是(100~300)×109/L。血循环中血小板来自于骨髓,寿命为7~10天,然后被网状内皮系统巨噬细胞清除。正常人约1/3的血小板储存在脾脏,其余存在于血循环中。为了能达到止血的功能,它们不仅必须具备完整功能,而且数量也必须在一定范围内。如血小板减少症者,血小板<10×109/L常伴出血危险;血小板增多症者,血小板>1000×109/L常有血栓形成危险。(八)血小板分布宽度和血小板平均容积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的参考范围在15%~17%。血小板平均容积(MPV)的参考范围在7~11fl。MPV和PDW联合应用可鉴别血小板产生减少和血小板破坏增加的原因。(九)网织红细胞计数网织红细胞(Ret)计数的参考值为(24~84)×109/L,可用作观察贫血的疗效指标;判断骨髓红细胞造血情况,增多见于溶血性贫血、放射治疗和化学药物治疗后,减少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移植后检测,骨髓移植后21天,如果大于15×109/L,表示无移植并发症;小于15×109/L,伴有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增多,可能为骨髓移植失败。(十)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沉降率(ESR,简称血沉),男性0~15mm/1h,女性0~20mm/1h。病理性增快见于各种炎症、组织损伤及坏死、恶性肿瘤、高球蛋白血症、贫血、高胆固醇血症等;减慢见于严重贫血、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等。血常规的质量控制血细胞分析技术的全面质量管理是指从临床医生开单开始至实验完成检验,包括登记和发出检验报告单全过程中一系列实验质量的方法和措施。包括分析前质量管理、分析中质量管理和分析后质量管理。(一)分析前质量管理1.操作人员上岗培训:仔细阅读仪器说明书,对仪器原理、操作规程、使用注意事项、细胞直方图分析、异常报警含义、引起实验误差因素及仪器维护有充分了解。2.仪器的安装和校正:仪器安放于远离电磁干扰源、热源的位置,实验台稳固,工作环境清洁,注意通风、防潮、防止日光直射。安装完成后或每次维修后,对仪器的技术性能进行测试、评价,及时做好仪器的校正和管理工作。3.标本的采集和贮存4.注意受检者生理状态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运动、吸烟等对Hb、WBC和PLT均有一定影响,每日不同时间白细胞计数也有一定差别。(二)分析中质量管理:1.试剂的合理使用,注意试剂保存时间、保存温度。2.标本要求:血样符合要求,采血管清洁,血液混匀,无凝块、无溶血。3.做好室内质控:每日开机后先做室内质控,看仪器各项参数的测定值是否在X±2s以内,符合要求后再做病人标本。对于失控应按质量控制程序处理,仪器质量控制当天的情况进行逐一登记。4.注意仪器得堵孔和半堵孔现象,并及时处理。5.注意某些病理因素对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的影响。(三)分析后质量管理:1.根据直方图及参数变化确定白细胞分类是否需要显微镜检查。2.分析实验结果各参数之间的关系。如RBC、HCT与MCV,Hb、HCT与MCHC,RBC与MCH之间,RDW与涂片红细胞形态变化具有相关性。3.对病人临床资料进行相关分析。4.定期征求临床人员对本室间结果的评价。临床医师对实试验数据的评价是质控重要环节。双方需加强沟通。及时纠正潜在引起实验偏差的趋势,不断改进工作。血常规检查的影响因素作为一名检验工作者,在长期使用血液分析仪后发现,除做好仪器保养、校准和质量控制外,仍有一些情况影响血液分析仪的检测结果。首先是病人个体因素:体温过低,严重溶血,循环不良等。再者是采血部位:静脉血计数最接近真值,且重复性好;手指血是末梢毛细血管血样中与静脉血差异最小且较为稳定的血样。与静脉血相比,手指血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仍然较差。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技术原因。(一)血小板和红细胞聚集无论是采血的不规范还是其他原因所致的血小板和红细胞聚集均在血液分析仪的数值和直方图上有所表现。最明显的表现主要是白细胞总数的增多、血小板总数的减少、白细胞直方图上虚线左侧有不同程度的抬高,聚集严重时白细胞和血小板直方图还有程度不一的锯齿样改变。血小板和红细胞的聚集主要发生在末梢采血标本中,只要采血过程中混有少量组织液、乙醇成分和采血时间过长,都可能发生血小板和红细胞的聚集。(二)气泡影响采血过程中或分析前过度剧烈地振荡,不但能使细胞破裂,产生细胞碎片,影响血小板计数,还能产生大量的微小气泡。分析时微小气泡一旦吸入分析仪,小的气泡可被分析为细胞成分,数值增加;大的就会对分析小孔造成暂时堵塞,计数减少,计数结果偏低,甚至引起仪器液流的错误报警。这种报警是不特异的,分析较为困难,工作中要尽量避免。(三)保养问题仪器保养是血液分析仪使用的重要内容,刚开机和较长时间停用后大家都要做仪器保养。在检测过程中,在检测多份标本后,如不进行血液分析仪的保养,就会使流路脏污,计数小孔变小,检测结果亦偏高,因此,在检测过程中检测达一定标本量后,必须进行一次保养。(四)不同型号的仪器也会对同一病人的结果也会有一定的偏差,所以有固定的病人,如血液病病人,尽量在同一仪器上检测对结果的前后校对更有意义。(五)抗凝剂的选择也会影响血常规的结果,一般选择EDTA-K2。由于所有的EDTA盐都能够引起细胞皱缩,因而能够影响离心之后的微量血细胞比容。然而,钾盐溶解度大于钠盐,故选择EDTA-K2要优于EDTA-Na2、同时由于EDTA-Na2与EDTA-K2的pH相对于EDTA-K3更低,细胞膨胀,因而可补偿渗透压所引起的细胞皱缩。上述影响因素的出现是频繁的,前2个因素多影响单个标本的检测结果,后一因素将影响仪器脏污后至尚未被清洁处理前的所有检测结果。只要随时观察仪器运行情况、血液分析报告中的报警和直方图的变化,就不难发现上述因素对血液分析结果的影响。只要很好控制上述几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就能将日常工作中经常出现的影响因素进行控制,血液分析仪检测结果就将更为准确可靠。血常规检查的新进展及复查和涂片检查血液分析仪因其准确、快捷,在中国已经得到普及,深受广大医务工作者和患者的喜爱和信任,它已取代了日常工作中的手工计数,使血液分析的速度、检测质量明显提高。为了避免漏检和差错,复查和血涂片检查也是必不可少。(一)仪器复查1.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Hb的数值超过一定的范围要复检;2.三系的各项指数有异常,要复检;3.直方图有问题,尤其是白细胞直方图要复检;4.虽然血常规各项指标都正常,血液病或临床要求一定要复检。5.与以往结果相差较大者要复查。6.有冷凝集病人,MCV增大,应放37℃水浴10分钟再复查。7.高脂、高胆红素标本除仪器复查外,还应注明情况。8.仪器结果与临床诊断不符,应联系医生了解病情,再通知病人来重抽复查。(二)血涂片检查我国现阶段临床应用的血细胞分析仪开展分类时,大多数主要按照白细胞实际大小来分类,因此想要详细区分嗜酸、嗜碱粒细胞以及稚细胞三者难度很大,同时像异型淋巴细胞与中性粒细胞两者的毒性病变也不可以有效识别,因此血涂片检测就及其必要了。1.仪器WBC过多或者过少以及分类不出数时要镜检。2.仪器报警提示有异常情况(幼稚细胞、异淋、小红细胞干扰PLT测定、有核红、核右移、PLT微凝集等)时要血涂片检查。3.Hb降低应涂片检查,再结合MCV,MCHC镜检。4.看临床诊断,如白血病,血小板减少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贫血,溶血性贫血等最好要涂片镜检。涂片检查虽然重要,但不是所有的标本都需要,关键是要掌握一个度的问题,镜检要有的放矢,不要盲目,一是要充分结合临床,看看结果与临床是否符合,多联系临床医生。比如肝胆外科腹部外伤的病人,PLT1000,我觉得首先别推片,先了解下有没有做脾切除,做了脾切除,PLT升高是正常的。对门诊病人应该适当进行病史采集,看看血常规结果是否符合临床,其次要结合仪器,仪器有什么提示,这种提示准不准。在一些篇文章当中说到了这样一回事:仪器为了降低漏检率,都把假阴性降到了最低,可疑的都算阳性,比如提示IMI,PLTCLUMPS等,假阴性率只有3%左右,所以镜检一定要结合仪器的提示。第三,镜检要结合历史结果,对于首次检测的标本和二次检测标本要区别对待,比如肝硬化病人PLT一直低,那我们就不用每一次低都要推片。相信只要我们做好质量控制,尽量避免上述影响因素,不断学习,紧密联系临床,在工作里做到谨慎认真,我们就能做好自己的工作。相信检验的明天更美好。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