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政治学》读书笔记08新闻学1班邵甜甜2008202260【著】亚里士多德【译】颜一秦典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一.本书概述与作者简介在考察了古希腊158个城邦并分析它们覆灭原因的基础上,亚里士多德写成《政治学》。书中,他阐述了自己理想中城邦的基本原则,并对城邦的方方面面尤其是政体作出了细致的规划。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师承柏拉图,是西方学术史上的重要人物。他在哲学、科学和教育等众多领域皆有建树,“马克思曾称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恩格斯称他是古代的黑格尔。”1他以分别写作《伦理学》和《政治学》的方式,首先将政治学的讨论和伦理学的探究分隔开来,《政治学》成为西方传统政治学的开创之作。二.内容及结构梳理《政治学》全书共分为八卷,每卷探讨的重点内容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整体构成了亚里士多德对理想城邦、政体以及各项制度的思考。第一卷的主要内容是论城邦的起源和家庭管理。在城邦的起源上,亚里士多德认为男人/女人和主人/奴隶两种共同体首先组成家庭,当多个家庭为着比生活必需品更多的东西而联合起来时产生村落,最后当多个村落为了满足生活需要以及为了生活得美好结合成一个完全的共同体,达到足以自足或近于自足时,城邦诞生。由于家庭是城邦的重要组成部分,亚里士多德在第一卷重点论述了家庭管理中的致富术和主奴关系,他认为为了满足人们的自然需1参见廖苾君编著《世界名人的座右铭》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年7月第1版2要而进行的物物交换是必须的、体面的,而由交换衍生的零售贸易尤其是使用钱币则是应该受到指责的。对于主奴关系,亚里士多德主张天生德性高贵者应当作为主人,而那些天生低贱的人则作奴隶更为合适,并且“当主奴关系自然时,他们是朋友而且具有共同利益。”2第二卷可以看作是亚里士多德的驳论和述评,对象是前人关于政体和制度的观点、以及现实存在的城邦制度,他在这部分驳人以立己。对于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的公有妻儿制度,亚里士多德进行了重点的反驳,他主张城邦内部的多样性而不是一致性。此外,对费勒亚斯的“有关财产的规定乃是一切问题的关键,一切动乱的发生均根源于此”3的观点,希波达莫斯的三分式城邦设计,斯巴达、克里特、迦太基等城邦存在的政体和制度,以及一些人的立法主张,亚里士多德也进行了点评并表达自己见解。第三卷重点论述了公民的定义和德性以及政体的分类。亚里士多德指出凡是有资格参与城邦的议事和审判事务的人都可以被称为该城邦的公民,而公民的德性在于既能出色地统治又能体面地受制于人,不同种类政体下的公民也是多种多样的。亚里士多德认为“一个政体就是对城邦中的各种官职尤其是拥有最高权力的官职的某种制度或安排。”4他把政体共分为了六种,其中正确的政体包括君主制(为共同利益着想的君主政体)、贵族制(由多于一人但仍为少数人执掌的为共同利益着想的政体)和共和制(由多数人执政且为被治理者的利益着想的政体),而这三种政体的变体僭主制(为单一统治者谋求利益)、寡头制(为富人谋求利益)和平民制(为穷人谋求利益)则是错误的和不合适的。第四卷主要分析了政体多样的原因,并对平民制、寡头制、贵族制、僭主制进行细分,同时确立了最优良政体的形式,还对政体的要素、官职的分配等问题做了细致的说明。亚里士多德以为合乎中庸的政体是最优良的政体,执政权应当由中产阶级掌握,“中产阶层参加权力角逐,就可以改变力量的对比,防止政体向任何一个极端演变。”5第五卷中,亚里士多德详细解释了各种政体更迭的原因并提出保全的策略。第六卷主要论述了平民政体的原则和特征以及政体的构建、官员的设置问题。亚里士多德认为“平民主义政体的前提或准则是自由”6,自由意味着能够轮流地统治和被统治且可以随心如愿地生活。他还把官职分为负责管理商市、城建、乡村法监、刑法等多种类型。第七卷亚里士多德想要说明什么是最值得选取的生活,什么是幸福的城邦。在他看来,“最优良的生活对于个人或城邦共同体而言,是具备了足够的需要的德性以至能够拥有适合于德性的行为的生活。”7他还进一步认为,构成优良城邦的前提条件是城邦的人口合理、疆域保证自给自足、人民的生命力旺盛且富有思想等等。第八章重点强调了青少年的教育问题,亚里士多德主张通过读写、体育、音乐、绘画的方式对青少年进行教育,且教育应该遵循三项准则:中庸的、可能的和适当的。三.若干分析和思考3.1论城邦“为着某种善而建立”“我们看到,所有城邦都是某种共同体,所有共同体都是为着某种善而建立的。”8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的开篇点明他认同的理想城邦之所以建立,是为了“善”,但是他在这部分并没有详细地解释“善”应作何意。第七卷中,他把“善”分为三类,“即外在诸善,2【著】亚里士多德【译】颜一秦典华《政治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第15页3【著】亚里士多德【译】颜一秦典华《政治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第46页4【著】亚里士多德【译】颜一秦典华《政治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第82页5【著】亚里士多德【译】颜一秦典华《政治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第139页6【著】亚里士多德【译】颜一秦典华《政治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第210页7【著】亚里士多德【译】颜一秦典华《政治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第229页8【著】亚里士多德【译】颜一秦典华《政治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第1页3身体中的诸善和灵魂中的诸善。”9在他看来,“至福之人拥有这些全部善”10。由此观之,城邦的建立实际上是为了追求“至福”,也就是幸福的生活。有人提出,“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的最高目的应该是至善,至善即最高的善,所指的是幸福……亚里士多德将政治用语‘优良’替换为伦理用语‘幸福’,即政治的良善由伦理的完满来实现。”11那么,是谁在拥有这种幸福生活呢?亚里士多德认为个人的幸福与城邦的幸福是一致的,“所有人都承认这是同一种幸福”12。那么,要保证城邦是幸福(善)的,城邦的公民就应当是幸福的。换句话来说,城邦建立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每个公民拥有幸福的生活。《政治学》中称作“城邦”的共同体,在我看来,很大程度上就是意味着当今社会的“国家”。顾准也认为:“城邦是以一个城市为中心的独立主权国家。”13并且这个“国家”更多的是政权意义上的国家,即state。但是,现代国家建立的目的却难以界定为对“善”的追求(保证公民的幸福生活)。“到16世纪末,现代国家概念的基本成分在欧洲已逐渐形成。”14但是“国家”在历史上经过多次的演变,每个阶段都呈现出不尽相同的定义。有观点认为,“形形色色的国家学说大多只涉及国家的表面现象,而马克思主义揭示了国家的本质。”15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的本质是阶级专政,正如恩格斯所说的“国家无非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机器”。如此看来,国家维护的自然是统治阶级的利益,那么亚里士多德主张的维护公民利益的理想城邦的构想在现代国家的实践中遭到了抛弃。生活在19世纪后半叶的尼采这样评述国家:“国家给大多数人埋设陷阱,满是危险和肉欲,这个上帝之后的新偶像不值得崇拜,创造国家的‘多余的人’追求着权力和能交换权力的金钱。”16疾呼“上帝已死,要重新估价一切”的尼采,在这里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现代国家的一些弊端——肉欲、腐败、专权等像盘旋在现代国家之上的阴霾,挥之不去。一定意义上来说,亚里士多德提倡的追求“善”的城邦,与中国古代的“小国寡民”有着相似的地方,“至治之极,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17但是,这也仅仅是“小”国“寡”民罢,对于现代巨型的国家机器已经不再适用了。3.2论“合乎中庸的政体”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的生活在于无忧无虑的德性,而德性又在于中庸,那么中庸的生活必然就是最优良的生活。”18他进而提出“毋庸置疑,合乎中庸的政体是最优秀的政体,惟有这一政体才可以排除党争。”19那么什么样的政体才能算作合乎中庸的政体?我认为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给出的最重要的两个参考维度是:共和政体与中产阶级执政。对于何谓共和政体,亚里士多德认为它是从平民政体和寡头政体中,“各自抽取一些性9【著】亚里士多德【译】颜一秦典华《政治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第227页10【著】亚里士多德【译】颜一秦典华《政治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第227页11石荔菠《论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中的“至善”》《天府新论》2007年第3期12【著】亚里士多德【译】颜一秦典华《政治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第230页13王素玲《当代视野下亚里士多德的城邦国家理论及其启示》贵州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知网14杨光斌主编《政治学导论(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第3版第104页15杨光斌主编《政治学导论(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第3版第112页16【著】尼采【编译】王常柱《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北京出版社2007年第1版17参见李耳《老子》18【著】亚里士多德【译】颜一秦典华《政治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第137页19【著】亚里士多德【译】颜一秦典华《政治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第139页4质或特征合在一起,就像把两半信封合在一起”20而得到的。共和政体可以说是平民政体和寡头政体的折中,它避免了前两者本身所带有的一些极端的弊端,从而趋于合理、平和。在由谁执政问题上,亚里士多德否定极富阶级和极穷阶级的掌权,他赞同“由中产阶级构成的城邦必定能得到最出色的治理,这完全符合城邦的自然本性。这类公民在各个城邦中都是最安分守己的,因为他们不会像穷人那样觊觎他人的财富,也不会像富人那样引起穷人的觊觎。”他以中产阶级执政为原点,主张愈接近它的政体愈好,愈远离它的政体愈坏。通过对共和政体和中产阶级执政问题的论述,亚里士多德较为清晰地解释了什么是“合乎中庸的政体”。然而,他解释的合理性和说服力还是存在一些欠缺。首先共和政体很容易偏向平民政体或者是寡头政体其中一方,那么它最终能否起到折中两者的实际效果存在疑问;另一方面,中产阶级未必安分守己,他们也会为了得到更多的财富而在统治内部相互竞争、压榨和分化,最后甚至在勾心斗角和不择手段敛地取财富的过程中毁灭政体和城邦。那么,亚里士多德为什么会主张中产阶级执政?我觉得这与他自身所处的时代和阶层密不可分。“亚里士多德生活于希腊城邦由强盛繁荣走向衰落瓦解的时代,伯罗奔尼撒战争以后,奴隶大批逃亡、农民破产、贵族专权、豪强横行、平民与贵族豪富的斗争愈趋愈烈,动摇了城邦制度的社会基础,使希腊各城邦内部纷纷陷入政局动荡、僭主篡权、宗派纷争的危机之中。”21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亚里士多德开始转而寻求更加完善的城邦政体——由中产阶级执政,期望这可以给动荡的社会带来一份安宁。另一方面,亚里士多德的父亲是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的宫廷侍医,从他的家庭情况来看,他应当属于奴隶主阶级中的中产阶层。类比人类的“我族中心主义”22的局限,亚里士多德也可能因为中产阶级的出生,无可避免地代表着这个阶层的利益,从而主张中产阶级执政。试想,如果他是一位奴隶,他会主张什么样的政体?又会写出什么样的《政治学》呢?最后,对于颜一、秦典华将《政治学》中的“themean”翻译成“中庸”二字,我个人觉得词未尽其意。“中庸”一词在中国文化中有着特殊的含义,往往是指价值观层面或者接人待物态度上“折中致和”的意思。而在《政治学》中的“themean”更多的是指政体的构建方式,不宜采用“中庸”二字,否则有碍内容理解。3.3论“青少年的教育”亚里士多德重视青少年的教育问题,主张“对教育的关心是全邦共同的责任”,并将此归为构建理想城邦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在第八卷写道:“立法者最应关心的事情是青少年的教育”23,他把教育的方式大致分为四种:读写、体育、音乐和绘画。之所以这样划分,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本性谋求的不仅是能够胜任劳作,而且是能够安然享有闲暇”24,通过这样的教育可以使人们享受闲暇,而“闲暇自身能带来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