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是宇宙的立法者1.1如何继承传统关于中国人信仰的故事一些中国留学生和驻外人员,不管他们是在澳洲、美洲、欧洲还是中东,总有许多当地人问他们:“你信仰什么宗教?“我们中国人总是会自豪的宣称:”我们中国人什么教都不信。”每当这时,当地人就会用一种在动物园里看猴子的表情看他们。有一个阿拉伯人听到这个回答后,竟然失声叫道:“天哪!没有信仰你们是怎么活的?”。不是中国人没有信仰,而是中国人把曾经的信仰都丢失了。而中华文明之所以几千年长存,就是因为我们有着传统的,而直到近几十年才被丢失的信仰:儒学。阳明心学是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升华,对国学传统,我们应当遵循“接着说”的原则,而不是“照着说”,否则就不能将中国传统精华与现代社会的日新月异结合起来。这才是真正的活学活用,这才是对中国传统的继承与发展。1.2阳明心学核心阳明心学的思想: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学四决: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1.3“存天理,灭人欲”的真实含义程朱理学强调:存天理,灭人欲。此处的天理即是指心中的道德准则,人欲,指人的超出合理范围、违背正当原则的众望。这并不意味着理学完全否定人欲存在的合理性,孔子也说过: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饮食即是指人的基本衣食住行等物质需求,男女指的是人的基本性需求。这都属于人的合理欲望。这里的合理范围,因人而异,每个人心中都应有一个根据自身实际的基本原则。1.4关于“知行合一”1.4.1知行合一的解释误解: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或者说是理论与实践不可分离。正解:知和行二者本来就是对同一件事的两个不同角度的描述,知是人的认知功能,行是人的行动功能。王阳明所说的“知”和“行”,是指构建一个意义世界的动态过程。所谓“知”,重在改造旧有的意识结构和内容,建立一套符合圣贤之道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所谓“行”,重在通过与外界的互动,来落实、深化你的认识和观念。究其实,二者是对同一件事的两个不同角度的描述。辩证的解释:知,就是意义的寻求和建立,本身就是一种行动;行,就是意义的展现和完成,因而也离不开知。1.4.2如何实践知行合一知是内在的行动,行是外化的观念。知本身就是一种建构意义世界的行动,所以起心动念都是行;而“行“本身就是一种价值观的落实和体现,所以这样的”行“也就先玩是”知“的自然流溢。即: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在这个浑然一体的世界中,没有内和外的分别,没有心和物的分别,没有部分和整体的分别,当然也没有知和行的分别。即:一念发动处,便是知的全体,也是行的全体。唯其如此,你才能在你的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全然贯注一种整体性的、创造性的力量,并在看似琐碎的举手投足、待人接物、行住坐卧、语默动静之间,全然贯注一种超越的、神圣的意义。1.4.3中外相通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一个命题:存在性认知,即:人在追求自我实现的过程中获得的一种新的认知能力。1.5对世界的认识1.5.1同一个世界,在不同人眼中是不一样的心灵的内在结构决定了我们所能知道的内容。人的心灵并不是一张空白的A4纸,认识能力也不是一台复印机。人的心灵更像是画布和颜料,认识能力就像是画笔,不同的人面对同一个事物或同一个场景,会有各自不同的反应、感受和体验,因而每个人人都会在心里创作出与别人不一样的“作品”。杜甫诗“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人会通过自身的认知系统和意识结构,把外在的物质自然“人化”,或者说是审美化、符号化。而这些都是通过人的意识活动赋予这个世界以某种“意义”的过程。即“每个人其实都戴着一幅有色眼镜。1.5.2应该主动建构自己的”意义世界“关于意识形态,就是某个政党或组织为了实现其政治上的,对这个世界(社会、历史)所做的一种解释和规定。一个社会的意识形态通常是君临一切的,它会渗透到社会各个方面,潜移默化地植入一个人的意识结构中。要获得一套价值观,有两条不同的途径:一是不经省察、不经先把地被动接受,二是自觉主动地寻求和建构。若是被动接受,你的主动权和自由已经被先行抽离了,尽管把你抛进去的力量有可能向你许诺一个天堂,可最终你会发现,”被给予“的世界只能是一个囚笼。而悲哀的是,我们大多数人都被关在这样的囚笼中而不自知。若是怀着困惑在寻求属于你的”意义世界“时,你就已经是在行使你的主动权和自由了。虽然你最终的选择仍然是前人创造的某种价值观,但在此之前,你有足够的自由去思考这些观念对你意味着什么。1.6关于信仰1.6.1如今国人的信仰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曾经被当作典型的唯心主义,扫进历史的垃圾堆中,而后我们在传统文化彻底崩塌的废墟之上,开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如今我们的口袋里确实有了几个钱,生活比较以往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很多人都会生出一种拔剑四顾心茫然的惶惑。如今的国人,很多人表面活得很强大,其实内心都很虚弱——他们似乎什么都不信,但还是信钱;似乎什么都不拜,但还是拜物;似乎什么都不敬畏,但还是敬畏权力。一个国家的强大,必须建立在国民精神强大的基础之上;而国民精神的强大,则有赖于道德文化的传承、普世价值的流行与精神信仰的挺立。1.6.2如何选择信仰什么叫信仰?只要对这个世界做出一套完整而自洽的解释,并让一个群体相信和奉行,它就是信仰。问题不在信仰的有无,而是在于我们所相信的这个东西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它是在教导我们追求精神上的成长,还是怂恿我们追求物质上的成功?不管信仰什么主义或宗教,都必须是你经过思考、判断后做出的理性选择。任何人都有权利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判断,选择真正对自己有益、并且对他们和社会也有益的世界观和人生观。1.6.3关于心学的信仰王阳明说的“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并不是想否定规律、法则和万事万物的存在。而是:任何规律、法则和事物,都不可能脱离人的认识能力而存在;同样,人的意识也不能脱离这些东西而单独存在。二.生活中的心学真正的修行必须要在油盐酱醋的日常生活中进行,也必然要在混乱扰攘的尘世中完成。一旦你经由正确的修行获得了心性的变化,那你自然就会发现:这个原本充满了“污秽和丑陋”的世界,其实就是完美的净土,当下就是圣洁的天堂。因此,真正的“上达”,就在“下学”之中,生活不在别处,就在当下。2.1什么是天理阳明心学认为,天理不是外界和他人强加给你的道德规范,而你内心深处的良知,是“人皆有之,不假外求”的“心体之本体”。天理,有待于你去发现、去选择、去坚守、去实践的一种道德意识和道德能力。存天理的“存”,作动词用,意思是发现、选择、坚守、实践。阳明教人“专主一个天理”,并不要人们摒弃七情六欲,而是要把握一个度,凡事节制,遵循合理、正当的原则,防止情感的泛滥与欲望的膨胀,从而让你在物欲横流、名缰利锁的红尘俗世中立定脚跟,做自己的主人,不盲从,不迷失、不颠倒、不异化,始终保持价格的独立、心灵的自由与道德的在场。2.2“术”和“道”小成功,伪成功,或许可以在短时间内靠“术”取得;但是大成功,真正的成功,则必须有“道”来支撑和贯穿。术是什么?术就是见利忘义的小伎俩。道是什么?道就是义利并重的大智慧。日本著名企业家稻盛和夫,被誉为“经营四圣”之一,其一以贯之的人生哲学和经营理念,归结起来就是中国儒家常讲的四个字——敬天爱人。敬天,就是人要有所敬畏,敬畏天地,恪守做人的道德。爱人,就是利益他人、服务社会、增进人类的福祉。真理往往是简单的,简单到常常被我们忽视、遗忘、抛弃。2.3立志人是神性和动物性的结合。一个人越能克服自己身上的动物性,他就离动物状态越远,离神越近,而人性的提升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实现的。王阳明教我们立场,实际上就是让我们确立一种生命的姿态,一种背对动物性、面朝神性的姿态。一旦我们确立了这种姿态,就等于为平凡琐屑的日常生活赋予了一种神圣的意义。人永远不可能成为神,但人可以无止境地趋近神圣。而一种有价值、有意义的生活,就是在这种无限的趋近中向我们敞开的。我们这个时代很搞笑,表面上说是个价值多元的时代,好像再也没有什么意识形态可以主宰所有人的思想,其实骨子里头,我们绝大多数人仍然是被一种单一的价值观奴役着,那就是——金钱至上。钱固然重要,因为没有它我们就无法生存,但当它凌驾于所有价值之上,并且成为一个社会中绝大多数人唯一的人生目标时,我们就等于把自己从“人的生活”集体降格为“动物性的生存”了。对于我们每个个体来讲,首先能做的,还是要从自己的内心下手。而入手的第一件事,就是两个字——立志。换言之,我们应该学会在关注肉体生存的同时,也关注我们的“精神、灵性”“自由、信仰”和“心智健康”。2.4寻找自己的人生软猬甲2.4.1要追求面子,更要关心里子王阳明教我们磨亮心的镜子,意思就是要我们习惯向外“照物”的眼睛转回来,审视自己的内心,认识真实的自我。具体而言,就是要在这个喧哗与骚动的世界上,寻找并建立一种不为世俗、他人和社会所转的属于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2.4.2做真正的自己反观西方社会,“成功”从来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每个人的生活目标、生活方式和判断“好坏”的标准,也都千差万别。在这种社会中,尽管不是所有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是健康和值得提倡的,但至少你应该拥有独立思考的自由以及选择一个什么样的选择做一个什么样的人的权利。乔布斯说过:“你的时间有限,所以不要为别人而活,不要被教条所限,不要活在别人的观念里。不国让别人的意见左右自己内心的声音。最重要的是,勇敢地去追随自己的心灵和直觉。只有自己的心灵和直觉才知道你自己的真实想法,其他一切都是次要的。”擦亮心镜,追随你的心灵,你就是这个“定脚人“。你不但具有”从错误中筛选正确事物“的能力,还能拥有”把真理转化为实践“的勇气,”随感而应,无物不照“。这才是内心强大的真正秘密。这才是人生战场上不可或缺的”软猬甲“。2.5下学而上达“下学而上达“出自《论语•宪问》,意思是:通过在在日常生活中的磨炼和修行,达到对”天命”“天道”的认识和体悟。何谓“下学”:凡是目能所及、耳能所闻、口能所言、心能所想的东西都是“下学”;什么是“上达”:凡目不能及、耳不能闻、口难以表达,心难以相像的东西,就是“上达“。今日学者,只管从“下学”下功夫,自然能够“上达”。2.6心灵的喂养2.6.1为什么心灵需要喂养我们会拿事物来喂养我们的肉体,拿声色来喂养我们的感官,拿金钱和权力来喂养我们的欲望,但很少拿出点什么来喂养我们的灵魂?物质上的成功固然可以满足我们的生存需要和虚荣心,给我们带来快乐和成就感,但它并不必然带给我们幸福,更无法帮助我们找到人生的意义。世界上有很多不幸福的成功人士,也有很多物质条件一般但幸福的人。原因很简单:前者不懂得照料自己的灵魂,后者却懂得怎样为灵魂输送养分。而这些养分就是那些被我们弃若敝屣的超越日常经验的“抽象事物”。孟子: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2.6.2如何喂养你的灵魂有权要求肉体为它服务,因为肉体的本质是脆弱和无常的,而灵魂的本性则是高贵和永恒的。人活在世上的意义,不在于肉体得到了多少享乐,不在于你占有多少物质,而在于你的灵魂是否得到了提升,在于你能够找回多少曾经属于你自己的“更美好的天性”。不过,因为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不能脱离天地万物而独存,因此,真正的修行必然要在油盐酱醋的日常生活中进行,也必然要在混乱扰攘的尘世中完成。一旦你由正确的修行获得了心性的变化,那么你自然就会发现:这个原本充满了“污秽和丑陋”的世界,其实就是完美的净土,当下就是圣洁的天堂。因此,真正的“上达”,就在“下学”之中。生活不在别处,就在当下。2.7打造你的“心灵密室”2.7.1“中”“和”的境界《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意思是人的喜怒哀乐等情感尚未发动时,内心保持一种寂然不动、不偏不倚的状态,就叫“中”;情感表现出来时,都能把握一个适当的度,符合自然常理、社会规范和伦理准则,就叫“和”。2.7.2现代人的烦恼但在红尘中打滚的芸芸众生,尤其是对于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烦恼纠结越来越多的现代人来说,又有谁能在每天的待人接物中,保持中与和呢?我们吃饭时,咀嚼的往往不是饭菜,而是工作中的诸多问题和生活上的各种麻烦;我们上床时,得到的往往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