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新产品开发管理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四章:科技創新與新產品開發管理第四章科技創新與新產品開發管理4.1技術策略規劃4.2整合性專案規劃與新產品開發管理4.3開發新平台產品之關鍵成功要素4.4案例:JVC開發VHS錄影機科技創新管理第四章:科技創新與新產品開發管理~113~4.1技術策略規劃技術策略的定義廣義而言,策略是企業為實現其經營目標,考量內部能力與外在環境機會及風險,所做出的方向性決策。而就經營的角度而言,策略可分為三個層次:1.總體經營策略(CorporateStrategy)2.事業策略(BusinessStrategy)3.功能別策略(FunctionalStrategy)技術策略一般被歸類為功能別策略,有時也被稱為企業的研究發展策略,做為指導研發部門發展方向的綱領。但由於技術研發有企業整體層面的長期發展需求,同時技術因素也逐漸躍升為經營決策的最重要議題,因此技術策略就成為許多企業事業策略與總體經營策略的最核心部份。傳統探討企業策略規劃的文獻,均視技術為執行細節上的問題,廠商在決定其經營策略後,再考慮如何使用技術。這樣的作法,將導致研擬技術策略過程中容易忽略兩項重要議題:(1)如何將技術因素考慮在策略形成過程中;(2)如何發展核心技術能力以作為競爭優勢的基礎。近年來,由於技術的快速進步與變遷,對經濟社會產生重大影響,使得技術逐漸被視為一項重要的策略變數。因此技術策略可簡單定義為:「企業為實現其經營目標,進行與技術有關的重大決策,包括發展方向、資源配置、能力水準、實現方法、以及與技術研發相關的組織管理等議題。」技術策略雖然屬於經營策略中的一環﹐但一家公司技術策略的形成﹐與其所擁有的技術資源能力密切相關﹐而技術資源能力又與企業長期在技術方面的發展與累積有關。因此我們可說,技術策略是引導企業技術發展的指導綱領。自資源基礎的觀點來看﹐核心技術能力是企業發展競爭優勢的關鍵利器。而企業從事技術策略規劃的主要目的就是經由有效率的技術資源積累與技術能力發展,來建構企業在技術方面的核心能力。一般對於技術策略的研究可自構面內容(Content)、策略類型(Type)、與規劃過程(Process)等三個不同角度進行,所謂構面內容主要是針對有關重大技術策略的實質內容進行探討研究;策略類型則是自競爭的角度,探討技術策略的分類方式以及分類內涵;而規劃過程則針對技術策略產生的過程與規劃的程序進行研究。以下我們將科技創新管理~114~分別自這三個角度,進一步分析有關技術策略的內涵。技術策略的構面描述技術策略構面的文獻極多,雖然每位學者所採用的構面名稱不一,但其內容卻也大同小異,顯示所謂技術策略構面內容有其理論上的共同性。以下我們將技術策略構面綜合為10項,並分別解釋其內容,提供為企業研擬技術策略的參考:1.研發投資水準:可以企業投入研發活動經費佔營業額之比重以及研發投資比重在該產業平均水準的地位。一般而言,企業之研發投資越高,代表該企業越重視技術創新,因此技術策略在企業之經營策略中的地位也越重要。2.研發人力資源:可以研發人力佔企業總人力的比例,以及研發人力的素質水準與對於提昇研發人力素質之教育訓練投入規模來衡量。由於研發人力素質水準可反應企業之技術資源能力,因此研發人力素質可視為技術策略的重要構面之一。3.研發重點:企業之研發組合在基礎研究、應用研究、產品開發、工程設計、製程創新上投入的比重,企業在策略上是重研究或重發展、重創新或重模仿改進、重產品或重製程。4.研發之組織政策:組織之研發活動是集權或分權;研發組織是結構化、矩陣式、或彈性化;研發績效評量著重有形短期或無形長期;5.技術的具體性:企業之技術研發成果是否具體可行,技術發展目標是否與商品化發展、產品行銷密切相結合。6.技術的完整性:企業是否完整掌握產品發展所需之各項配套技術,企業之技術研發是否以追求技術完整性為目標。7.技術的選擇:技術發展優先程度之選擇,考量因素包括企業本身之資源能力、對於技術之預測、技術之SWOT分析、以及企業之競爭策略。8.技術能力水準:企業之技術能力水準在同業之間的地位,比較尖端技術水準的差距,以及核心技術能力的競爭力強度。9.技術取得來源:以內部自主或外部購買來取得技術,方式包括自行研發、合作研究、委託研究、技術授權、策略聯盟等,另外也包含對於知識流通網絡中產、學、研、國外之運用手段與重視程度。10.進入時機:是指企業對於技術競爭地位上的考量,也是指企業對於研發技術進入市場競爭的時機,態度上可區分為主動或被動,類型上可區分為扮演領先創新的技術驅動者、跟隨創新的市場驅動者、或追隨模仿的利益驅動者等第四章:科技創新與新產品開發管理~115~角色。技術策略內容的選擇,也可以配合企業的市場競爭策略,因應進入市場時機的差異,技術策略各構面的的內容也會有所差異,如下表:表4.1.1不同市場競爭策略下的技術策略構面內容技術策略構面市場競爭策略領先進入市場晚期進入市場1.研發投資水準高低2.研發人力資源多寡3.研發重點研究密集發展密集4.研發之組織政策彈性結構化5.技術的具體性不確定性較高非常具體6.技術的完整性高低7.技術的選擇創新成熟8.技術能力水準高低9.技術取得來源內部外部10.進入時機主動被動所謂構面內容主要是針對有關重大技術策略的實質內容進行探討研究,一般大致可以歸納為:研發投資水準、研發人力資源水準、研發重點、研發之組織政策、技術的選擇、技術的具體性、技術的完整性、技術能力水準、技術取得來源、進入時機等十項構面。策略類型則是自競爭的角度,探討技術策略的分類方式以及分類內涵;而規劃過程則針對技術策略產生的過程與規劃的程序進行研究。以下我們將分別自分類與規劃的角度,進一步分析有關技術策略的內涵。技術策略的分類策略分類有助於決定策略研擬的方向與內容,也是在策略研究上經常採取的手段。雖然策略分類的方式相當主觀,但由於技術策略與經營策略關係密切,因此較常採取市場競爭的觀點,將技術策略分為以下五類:1.領先創新型:企業採取技術領先與領導創新的策略態度,企圖建立領導產業技術創新的地位與形象。採取領先創新策略的廠商,將極為重視技術研發,無論在資源的投入、人力的發展、風險承擔的意願、主動與自主研發科技創新管理~116~的態度、技術的完整性、以及策略焦點的選擇均相對較為積極。2.發展防禦型:企業採取重視產品創新發展,並極力維護其產品市場領先地位的策略態度。採取發展防禦策略的廠商,也不吝於投入研發資源,並保持技術的具體性與完整性,但研發目的是為維持產品在市場的優勢地位。因此採取這類策略的廠商,將會運用各種手段來保護研發成果,並以追求自身最大利益為技術策略的目標。3.應用改良型:採取這類策略的企業並不在意技術或產品領先地位的建立,而主要重視是否具有明確的市場機會,研發投資主要以產品應用發展與功能提昇,並追求擴大產品的市場佔有率與銷售規模。應用改良型的技術策略對於研發績效評估與技術具體性均十分重視,研發重點以產品改進、工程設計、製程創新為主。4.跟隨模仿型:採取這類策略的企業較不重視技術研發功能,也不尋求建立技術領先或市場領先的地位,技術策略上的考量以最低成本獲得立即可用的技術,本身技術能力建立也以移轉外部技術為主要來源。許多後進地區中小企業多採行此類策略,風險雖小但市場獲益也較為有限。5.機會主義型:採取這類策略的廠商完全沒有策略焦點,技術投入主要受市場機會驅動,只要有獲利機會,就設法取得所需的技術資源。由於採取短線游擊戰略,對於技術欠缺主動創新的動機,只是將技術視為一種可以立即交易的商品,購併也經常是這類廠商獲取技術的手段。當企業採取不同的技術策略類型時,技術策略的各項構面內涵也會產生很大的差異。例如採取領先創新策略的廠商,其研究發展投入的積極性必然高過於跟隨模仿型的廠商,同時也會以比較積極的態度領先進入市場。JVC在70年代開發VHS錄影機就是採取領先創新的策略,而兄弟公司松下的技術策略就比較近似於應用改良型,但他們最後在市場上都獲得豐厚的回報。這也顯示技術策略的本質並無優劣之分,關鍵還是在於它與企業經營目標以及競爭策略之間是否能夠形成良好的結合。如何將技術納入策略規劃的過程由於目標、策略、計畫、執行是管理循環的基本程序,因此技術策略規劃過程中需要考慮企業目標的形成、進行內外部的SWOT分析,決定技術發展的策略方向,研擬配套的執行計畫,進行資源、經費、人力的配置、以及形成具體的技術發展與產品發展的路徑。如果說策略是實現目標的方向,那麼規劃就是實現目標的路徑。技術策略規劃將告訴我們應如何發展、取得、整合、保護、評估、預測、清點、規劃企業的第四章:科技創新與新產品開發管理~117~技術資源,以形成核心能力,創造企業的競爭優勢,實現企業的經營目標。一般而言,要將技術因素充分納入企業策略規劃過程之中,還必須能夠掌握以下五項原則:1.認清公司的獨特技術能力(DistinctiveTechnologicalCompetence;DTC):即在技術上比競爭對手更為領先的部分,其主要的來源包括技巧(skill)、專門技術(know-how)、經驗(experience)、專利(patent)、資本設備(capitalequipment)等。所謂DTC是屬於組織性的,也就是隱含於企業內部,並非個人所擁有的。成為企業DTC的技術,必須是優良的技術,必須是與重要產品密切相關的技術,同時也必須充分知曉如何有效運用此項技術。2.認清策略性技術領域(StrategicTechnologicalArea;STA):即指能夠界定清楚有助於企業成功的技術專案,換言之,由使用者的角度充分說明與發展產品需求密切相關的技術。自表面上,與消費者需求相關的產品屬性,或許不會與技術直接關聯。但事實上,技術能力的發展卻密切影響未來產品功能的市場價值。因此企業需要自競爭的觀點來澄清市場與技術的關聯,自市場的觀點來澄清產品與技術的關聯,自產品的觀點來澄清製造與技術的關聯,因而技術這項因素就能與企業經營的每一個功能領域相連結,並且成為策略規劃中的關鍵要素,這是企業為何需要認清策略性技術領域的主因。3.自競爭策略的角度,把技術視為可以創造競爭優勢的主要工具:分析內涵包括:(1)有關技術發展目標與技術選擇的決策﹐例如要發展哪一類技術、發展的深度、發展的方式等;(2)有關如何建立技術領導者的優勢地位﹐主要針對如何進行資源配置來發展核心技術能力;(3)有關進入時機的決策﹐例如應在技術初生期即介入﹐或在技術進入成長期後才介入﹐介入的方式與手段如何等;(4)有關如何擴大技術的市場價值﹐包括運用專利保護,或適時出讓授權,以回收研發投資。4.自技術對於價值鏈貢獻的角度﹐探索與決定技術策略所應含括的範圍:包括重點企業功能與重點事業範圍﹐以及各功能與事業範圍所需要的核心技術。企業需要自整體產業競爭與分工型態來尋找自己的定位,再考量企業的競爭策略與資源能力,才能決定產業價值鏈的重點,並做為技術策略規劃的指導方向。5.建立有利於推行技術策略規劃的組織系統:可從人員、技術、組織、外部環境、技術及經營政策、績效衡量與報酬、預算等方面來考量與進行整體的組織規劃。科技創新管理~118~技術策略規劃的流程以下提出一套技術策略規劃的參考流程(如圖4.1.1),其主要內容可以分為三個部分:1.分析與預測:以產業價值鏈分析產業技術矩陣,確認與產業發展密切相關的技術類別。然後運用技術S曲線的觀念,評估這些技術的發展現況、預測未來技術趨勢,以及技術發展的極限值。經由建立產業的整體技術系統,確定技術發展的關鍵與瓶頸,並預測下一代技術系統的面貌與可能出現時機。2.技術策略與核心技術能力發展計畫:經由前述的技術預測,確認企業所需要發展的核心技術能力。由企業所需要發展的核心技術能力,結合企業整體經營策略,綜合考慮其資源能力、經營目標、技術生命週期與需求彈性等因素後,以決定技術策略類型與構面內容,並形成企業技術策略的內涵。然後再研擬企業的長期研究計畫,以達成建立核心技術能力與發展核心產品的策略目標。3.事業部(SBU)的產品技術發展計畫與實施:在總公司經營策略指導與核心技術的支援下,各事業部展開市場需求

1 / 4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