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书育人就是要努力培养创新性人才诚实守信,践履责任,平等尊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三育人”征文教书育人就是要努力培养创新性人才图书馆刘红光引言自古以来,教师这个职业就是一种崇高的受人尊敬的职业。之所以崇高是因为教师承担着崇高的使命,他所教育的学生是民族的希望和未来。学生的素质高低不仅关乎其个人的发展和幸福,关乎子孙后代的福祉,更决定了中华民族否能在世界民族之林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少年强则中国强。正因为教师承担着培养接班人这样崇高的使命,教师这个职业才会受人尊敬。作为教师应该认识到使命的崇高,责任的重大,并将这种使命感、责任感落实在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将“教书”和“育人”有机融合,精心培育符合时代发展的合格人才,才无愧于人民教师这个光荣称号。一、教书育人的内涵探析21世纪的社会是产业信息化、经济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社会,知识结构的调整频率日渐加快。世界经济、科技的竞争归跟到底是人才和知识的竞争。一个国家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培养大批创新性人才。创新性人才是现代人才的标准,是“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与人共处”四者结合的体现。创新性人才标准是决定学生生存能力、发展潜力和创新能力的根本,也正是教书育人的内涵所在。1.1学会做人做人永远是第一位的。一个有德行的人,才能将自己的学识服务社会,反之则会祸害社会。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就是要培养他们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有理想就是要树立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理想,并将这种理想与祖国的强盛紧密相联;有道德就是要诚实守信,践履责任,平等尊重,无私宽容;有文化就是要有礼貌、有教养、有品位,爱人、爱自然、爱读书;有纪律就是要有集体观念,遵纪守法,有团队意识。1.2学会做事学会做事就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让学生掌握从事一般工作的程序、方法、技巧,学会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做事的过程中通过脑、五官和四肢的协调动作,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形成积极的体验,体会实践和成功的快乐,从而更加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在实践中1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1.3学会学习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更新的频率在不断加快,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很快就面临被淘汰。美国前国防部长NewtonD.Baker说过一句话:要是你今天毕业,而不打算在明天继续学习的话,从后天开始你就犹如没有受过教育。因此,促进学生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培育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则是“学会学习”的重点。“学会学习”首先要有学习的意识,其次才是学习的能力。有了学习意识,就会主动学习,不仅知道从书本中学习知识,还知道从从社会、他人及各种途径汲取对自己有用的知识;不仅学习本专业的科学知识,还自觉学习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艺术知识等文化知识,通过博学开拓思路,开阔胸襟,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不断完善自我。学习能力体现在汲取、消化、吸收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包括会利用先进的技术和媒体快速准确获取知识的能力,有鉴别、组织、整理大量信息的能力,有将有用的知识整合到自己现有知识体系中,并能有效地利用获取的知识,最终创造新知识的能力。此外,还知道如何合法获取、合理使用别人的知识,尊重知识产权,尊重他人学术成果。1.4学会与人共处学会与人共处实际上也是“学会做人”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学会与他人共同相处、共同生存、共谋发展。社会是由每一个人组成的,不能以个人为中心,在学习中学会团结协作,学会理解、尊重、宽容、帮助他人,学会遵守共同的纪律,在与他人共同发展中发展自我,而不是排他的、以我为中心的发展。二、教师教书育人的实施途径既然创新性人才是现代人才的标准,包含了教书育人的全部内容,那么教师就是要将创新性人才的培养作为教书育人的实施途径,并落实在教学活动的全过程。2.1教师的行为示范是“学会做人”的最好教材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说:教育是以造就人的品质为其目标。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培养人,就是要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这两位大师都抓住了教育的根本,作为教师就要将“如何做人”的教育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对于学生来说,他们从小到大接受“学会做人”的大道理太多了。而真正对他们思想、感情和行为有直接影响的应该是教师。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其一言一行在不知不觉中一天天地感染、熏陶着学生,教师的言行就是学生最2好的榜样和示范,可以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身教重于言教。在我们成长的经历中有这样的事例,在我们教书的过程中也是如此。从教师备课时对教学的精心组织,到提前到教室认真准备上课,及课堂上教学的每个细节,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从教师对学生思想、学业、生活的关怀,到解决学生的思想困惑、为优秀学生的学习研究提供参谋和信息支持;从课堂内的互动交流,到课程结束后与学生的真诚谈心、激励引导和帮助,等等。学生从这一切都能够感受到教师对教育事业的责任感和对学生真诚的爱。每当为学生解决思想学业困难的时候,学生都怀着深深地感激和赞叹。每个学生心里都有一杆称,他们总是感叹,希望有更多真心关注学生思想、情感,给予他们无私帮助的好老师!教师在与学生接触中的言行、表现就是学生“学会做人”的最好教材,会对学生的人生产生深远的影响。这样的教师才能得到学生的爱戴和尊重。随着学生的成长、成人,这样的老师才能长久地留在学生的心里,老师的榜样和示范为学生今后的人生树立标杆,激励他们进步。2.2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研究性学习起源于20世纪初美国的中小学课程,20世纪60年代开始,发达国家的研究性大学在国家教育战略规划下,将培养创新性人才确立为本科生教育的培养目标,并采取多种形式推广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并产生了积极的效果,近年来,研究性学习模式得到不断发展,并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国内,清华大学率先提出了“创建研究性的本科教学体系”,将研究性教学理念融入本科教学的方方面面。其他一些研究性大学也开始了实践和尝试,如武汉理工工大学、华东理工工大学等都进行了积极地实践,并取得良好的效果。所谓研究性学习,就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并在获得直接经验或参与知识创造的过程中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判断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社交能力和团队精神的一种活动。由此可见,研究性学习的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强调学习的自主性、探索性和实践性,强调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社交能力、团队精神的培养。这些正是创新性人才必须具备的素质。在教学过程中如何通过研究性学习体系的构建,将学生的能力培养贯穿在教学过程的始终则是教师必须把握的关键。笔者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通过研究和探索,提出了专业课程教学中研究性学习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以“课题研3究”为主线创设研究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究、主动学习、主动构建知识,培养学生的拓展能力和学习能力;以“问题”为核心驱动学习,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协作学习”贯穿学习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交流能力和奉献精神。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按此思路进行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三、大学教师在教书育人中的角色定位大学教育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师在“教书”和“育人”过程中的角色是多重的。3.1引导者大学是学生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教师首先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进步,激励学生对前途的希望,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引导学生对本学科学习的兴趣,从而主动学习;引导学生创造自己、做自己的主人,能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认识社会、认识自我,从而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所长,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3.2组织者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发挥好组织者的作用,精心策划组织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对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设计、准备,才能使教学活动取得良好效果。在组织活动中要充分发挥学生骨干的积极性和作用,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组织能力、协调能力、交流能力的锻炼。3.3合作者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需要教师和学生合作共同完成各项教学任务,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要形成良性的互动。在合作中需要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意见,根据他们的专业、个性特点,与他们共同设计研究性学习和科研活动,在活动中平等交流、协商、共同讨论。这样的平等交流学生乐于接受,同时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3.4学习者学高为师,教师始终都是学习者。不仅要向书本学,学贯东西,博学求是;还要通过这各种途径和方法学习新知识,了解新动向,关注先进技术和网络媒体对学习、交流方式带来的新变化、新趋势,跟上年轻人的学习步伐,把握教学的主动权,在教学中学习,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念指导教学实践;在教学中还要向学生学习,年轻学生思维活跃、接受新知识、利用先进技术的能力强,这些都值得教师学习。所谓教学相长,相互促进,共同提高。43.5研究者教师不仅要做教学和学术研究,还要对所教的学生作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进行研究。要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长远发展,不仅满足他们的学习需要,关注他们的成绩,更要关注他们的心理、精神和情感需要,研究他们的个性特点,给学生多一份理解、宽容、赞美和激励。要研究如何因材施教,如何把握教育的学生时机,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就是这个道理,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要为学生的成长搭建平台,让不同个性和特长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和幸福,进而激发其发展的潜力,为日后在社会发展增强自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学生能够幸福的生活。作为教师不仅要交给学生获得幸福的本领,更要让他们体验真正的幸福。即幸福要靠自己的努力获得,幸福不仅来自物质,更来自于精神。四、影响教书育人的因素4.1教师的职业道德是影响教书育人的根本因素良好的职业道德是从业者的基本素质。教师面对的学生是我们的未来和希望,因此教师的职业道德直接影响着未来国民的素质。同时教师的职业道德也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进而影响整个学校学生的培养质量、办学质量和办学声誉,长此以往,则影响学校的生存发展。因此,教师的职业道德是影响教书育人的关键因素,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应作为学校常抓不懈的一项重要工作。4.2外部氛围及学校的激励机制是影响教书育人的关键因素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现在教师对“教书育人”的关注和投入明显不足。而学校的激励机制,即考核制度和分配制度则是一个指挥棒。因此要做好“教书育人”工作,首先从学校层面应高度关注,并在政策引导、利益分配中对教书育人工作有更加全面的考核机制和分配机制,并真正与教师的职称晋升挂钩。对于职业道德不过关的教师应取消教师资格。另外,要营造“教书育人”的良好氛围,除了在教师中评选“教书育人“先进外,还要在学生中评选“我最喜爱的教师”,通过此类活动,弘扬、宣传真正爱学生,无私奉献、默默无闻的一线教师,让他们的付出得到认可,让他们的敬业精神得到弘扬。5参考文献:1.张先华.教育思想的革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蔡宏图,彭信芳.高尚师德与教书育人的关系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6,12.3.刘红光,曾发林,刘竟.大学专业课教学中研究性学习体系的构建〔J〕.高校教育管理,2009.5:78-81.4.郭文刚,丁元新.高校教书育人长效机制的探索和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年增刊.6“三育人”征文围绕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创新图情服务江苏大学图书馆张晓阳以人为本是现代大学教育理念的集中体现,高等教育工作的终极目的是推动大学生可持续的全面发展,提高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大学校园应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切实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时时处处为大学生的成长、就业和发展着想。图书馆作为高校教育的三大支柱之一,是大学生课外学习的主要场所,是知识创新的集散地,也是优秀科技文化遗产的传承者,应该不断创新服务模式,与其他育人单元共同构建素质教育环境,使自身成为促进大学生核心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渠道。1.图书馆与大学生核心竞争力1.1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内涵“核心竞争力”(corecompetence)一词昀早源于C.K.普拉海拉德和G.海默于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

1 / 1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