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會學科學術強化創新計畫中國經濟史史料選讀⎯⎯《中國歷代食貨典》■期中報告□年度成果總報告補助單位:教育部計畫類別:■經典研讀課程□經典研讀活動執行單位:國立東華大學計畫主持人:陳彥良執行期程:96/7~97/7日期:中華民國九十七年二月一日1教育部補助推動人文社會學科學術強化創新計畫A類計畫:經典文獻史料研讀教學計畫⎯⎯經典研讀課程期中報告一、計畫名稱:中國經濟史史料選讀⎯⎯《中國歷代食貨典》二、計畫目標本課程為配合教育部強化國內人文社會學科教學研究之紮根及創新的目標,提升現代歷史學系大學部學生史學專業訓練水準而設計。自《漢書.食貨志》以來,「食貨」便成中國古代經濟各部門的代稱。「食謂農殖嘉穀可食之物,貨謂布帛可衣,及金刀龜貝,所以分財布利通有無者」,這是古代觀念中的「生民之本」,不可一日或缺。對於中國歷史的理解,圍繞著食貨的相關問題便成為一個重要內涵。陶希聖先生二十世紀二○年代末三○年代初創辦〈食貨半月刊〉,目的即在中國古代社會經濟的深入探索。更重要的,陶氏畢生致力於糾正社會史論戰理論之爭的空泛,而代以收集史料,據實立論,深耕於中國經濟社會史的研究,培養務實探究問題,不盲從理論、憑空蹈虛的可貴學風,這樣的方向影響了同時及其後無數的學人。他的研究、思考,已及對於歷史上社會經濟層面的廣博興趣,是我們設計本項課程的觀念原動力。基於這種體認,乃提出帶領學生系統而全面地研讀《中國歷代食貨典》的想法。這樣的構想,其目標有二:一、透過教師的導讀,培養修習者研讀傳統文獻史料的興趣與能力。二、藉由原典史料的閱讀,提供獨立思考、發掘問題、開拓想像、強化史料的組織與整合能力的機會與訓練。三、導讀進行方式本項課程之進行,著重兩個方面,即史學研究者基本功的培養,以及問題發掘的能力。對於史料文字、點讀、訓詁、釋義、背景史實等方面,針對史料的每一段落、每一句話,都要求能夠精確理解,或者疑則存疑,反覆搜討,以待最後的真正解決。其次,則帶領思索與發現史料對於歷史的發展的積極意義,窮究不2同事件之間隱晦但可能蘊含重要意義的關聯性。四、研讀成果依照每週進度表規劃之下,對於《中國歷代食貨志典》中的第一卷至第六十七卷,都已經閱讀完畢,由於每週研讀成果數量眾多,僅在此處放上二則,其餘則附在附錄中,另外,這些資料也已經公佈在由教育部顧問室贊助設立,中國經濟史史料選讀--《中國歷代食貨典》網站之中。範例一:時間:2007.10.02主讀人:貝克定研讀內容:第九~第十四卷討論議題:戶口部(一)一、主題內容:1.人口的統計開始是始於什麼時候以及界定的標準。在食貨典內,首先在禹治水時,第一次出現了九州的戶口約有13,553,935人,可對史前人口有了基本概念,但是並非詳細的數字,也可能為虛詞。人口統計的重要性在於:1.田賦稅收的依據2.戰爭的徵召,因此,對於國家的發展,是很重要的。鄭鍔:「生齒則能食,能食則成人。」這是首先對於戶口有了明確界定。由於人口的統計對於國家發展有極重要性在,因此,國家系統逐漸出現專門掌理人口統計的中央機構,來輔助君王治理國家。2.人口變化原因。(1)由於農耕工具的改善、鐵器農耕工具、可耕面積的擴張、水圳設施的興建等,使得農業的生產力大增,使得土地的利用價值提升,也可以養活更多的人口,這是史前時代,人口能夠一直上升原因。3(2)戰爭讓人口數目遽減,尤其在東周春秋戰國時期,戰爭的慘烈,往往都是上萬人的犧牲,加上秦初大量的動員人民從事勞役,過程使得大量人口的減少。(3)中央政府行政機構的效率,往往會因為負責官員的瀆職,使得人口調查不確實,或人民為了逃避沈重的稅賦,而會刻意的躲避人口的調查。(4)各時期的人口數參考:夏禹:13,553,935周莊王:11,841,923漢平帝:戶有12,233,612口有59,594,978人漢順帝:戶有09,690,000口有49,150,000人漢桓帝:戶有10,677,960口有56,486,856人魏蜀:戶有00,943,423口有05,372,881人吳亡:戶有00.530,000口有02,567,000人晉:戶有22,459,840口有16,163,863人由以上資料可得知,在晉朝初期,已經有戶口統計上的問題,因此,晉朝才會有相關的政策出現。3.土斷政策的背景。…三代以隆。秦革斯政,漢遂不改,富強兼并,於是為弊。然九服弗擾,所託成舊,在漢西京,大遷田、景之族,以實關中,即以三輔為鄉閭,不復係之於齊、楚。自永嘉播越,爰託淮、海,朝有匡復之算,民懷思本之心,經略之圖,日不暇給。是以寧民綏治,猶有未遑。及至大司馬桓溫,以民無定本,傷治為深,庚戌土斷,以一其業。于時財阜國豐,實由於此。自茲迄今,彌歷年載,畫一之制,漸用頹弛。雜居流寓,閭伍弗修,王化所以未純,民瘼所以猶在。…由於戰亂不亂,使得人民流離失所,搬離的原居地,有些人到是搬來的,有些4人是離開的,土地還是繼續從事農耕,但國家收稅根據戶口簿上面的資料收稅,卻發現原來的人已經搬離,無法收稅,因此,遂實施「土斷」,由現在居住耕地之人民,進行土地與戶口的重新登記,以期能夠維持賦稅來源。範例二:時間:2007.11.13主讀人:陳彥良研讀內容:第36卷~第38卷討論議題:農桑部(七)一、主題內容1.《古今治平略》之漢唐農耕漢代剛開始時,和秦朝末年一樣,人民都失其本業,所以造成了大飢荒,因此,高祖一開始就以輕徭薄賦的政策,與民修養。孝惠、高后時,人民衣食逐漸溫暖飽滿。文帝時,又親自倡導節儉與耕農,和百姓安居樂業。賈誼隨後上書希望能夠倡導積貯,因此開始實行籍田制度,並且皇帝會親耕來勸導天下人民從事農業。但是不久後,卻發現人民的食物來源卻開始短缺,找到了原因是因為人民開始用穀物釀酒,浪費了許多穀物,以及,牲畜一起吃穀物的數量也越來越多。穀物開始短缺的直接影響,就是人民會開始貧窮,一貧窮,就會有姦邪的思想。而貧困的主要原因是來自於食物的不足,食物的不足來自於不從是農業,不從事農業就不會和土地產生關係,和土地沒有產生關係,就會開始離鄉輕家。皇帝當然知道其中的道理,因此勸導人民要從事農桑,薄賦斂,以及要充實倉庫,以備水災和旱災,這樣人民就不會流離失所,會這樣做這是因為,皇帝知道要重視五穀農業而輕視金銀財寶。又有一家五口的農夫之家,能耕田的卻耕不過百畝,而百畝土地的稅收卻不超5過百石的事情出現後,皇帝感慨說,從事華麗文學創作,卻傷害了農業,從事精美的錦繡,卻忽略的最原本的紡織。傷害農業,則導致了飢荒,忽略了紡織,則會導致無飽暖之衣可穿。飢荒與寒冬一起來的話,誰還能控制的住。因此,皇帝自身親耕農業,皇后親自從事桑蠶,作為天下的表率,並且革除獻金制度,裁去不必要的冗官,省去多餘的沈重賦稅,就是希望天下人民能夠務農務桑,這樣才有積蓄,來準備災荒。武帝之後,承續了先前的政策,但是卻外爭四方,內興功利,不管是勞役或是賦稅,都造成人民的負擔,董仲舒勸武帝要重視農業,古代聖人最重視麥與禾,但是今天關中地區的人民已經不愛種麥,導致的是國家的影響,損害人民的生活,希望皇帝能夠昭告天下,讓關中地區人民能夠重新從事農業,不要在拖了。但是要一直等到武帝的末年,花費國庫太多太大,國家的實力開始虛耗,甚至出現了人吃人的現象,武帝才後悔出外征伐的事情,因此,才昭告天下,今日方務之急,就是大力的推行農業。因此有了代田的制度,一畝有三甽,一農夫可耕三百甽,並且播種於甽中。若是一起多一點人耕田,則一日可耕日三十畝,最少也可以十三畝,所以許多故田都被重新墾闢了。哀帝時,昭告二千石來勉勸農桑,希望阡陌之間,都能有農民耕作。孝平帝時,設置大司農部丞,共十三人,每人位處一州,來勸導人民從事農業。兩年內,就多了墾田八百二十七萬五百餘頃,天下安樂,戶口也就增加了。建武六年,全國發生旱災與蝗災,穀價應聲上漲,好顯一直以來有儲存穀糧,先減去田租,在發配糧食,度過難關,同時也昭告,若是有肥田沒有人耕作,則就分給貧民去耕作,讓能夠耕作糧食的土地,有所利用。因此,兩漢不會太過於貧窮,就是每朝每代都有皇帝與官吏關心農業,勸導人民耕作,牛隻也已經相當重要,甚至農民攜帶兵劍去賣掉,而後買牛,賣菜刀買小牛的事情出現。董卓之亂後,天下大亂,人民流離失所,失去國家的根本來源,天下穀物的收入只剩下五千餘萬,又出現了人吃人的景象。魏國已經將黃巾之亂擺平,想要統一中國卻發現沒有糧食來供給軍隊而相當困擾,遂實行了屯田制度,募民來在田下耕作,併教導農耕技巧,數年之內,魏國的糧倉就都飽滿了。6此時期各地動亂不安,北方有馬超之亂,百姓不能從事農業,連牛車都沒有,斐課就請百姓在閒月時,來取造車的材料,並請木匠來教導,若是沒有牛的,就請他們養豬來賣,賣的錢來買牛,一開始百姓都覺得煩擾,但一兩年後,該地所有的人民都有牛車從事農業,豐富了倉庫。皇甫隆擔任敦煌太守,發現敦煌人民都不從事耬犁,也不懂用水灌溉,這是因為用牛來耕作相當費時費力,收穀又更少,到了皇甫隆來時,就教他們耬犁技巧,並開發水圳,實際算起來,省去了以往一半的人力,卻在收穫上成長了一半之多,因此,在西方這塊土地就豐碩了起來。南方孫浩,想問為什麼倉庫中的糧食越來越少,華覈上奏說,以前的君王治國時,都相當重視農業,但是自從開始戰爭之後,已經幾百年了,農民早就已經無法專心從事農業,女工也無法繼續從事機杼之業。才會導致穀倉越來越少的原因。晉朝初年,江南雖然還沒有平復,但是朝廷就一直強力的推展農業,躬耕並籍田。義熙七年,劉毅建議回復代田制度,參軍袁豹覆議,國家是由人民組成的,人民為國家之本,人民則以食為天,讓他們知道農業的重要性,就不會本末倒置,人民也會心甘情願從事農業,這樣墾田就會自然而然的增加,而人民也就會富有。北魏初年,平定了中原,但是接連而來的許多弊端,又讓戰事爆發,人民遂又無法從事農業,在以食為本的概念,促使東平公儀倡導開闢河北,訂制定五原到棝陽塞外為屯田,並遷移人民與官吏數十萬人,充實京都一帶,並都給耕牛,計口授田。天興初年時,又在各地設置部帥來勸導農民從事農業,並設定收入與支出的比例。皇帝又親耕農業,作為百姓的表率。太武帝時,其實還是有許多被禁止開發的良田,但京師附近又有許多游手好閒之徒,在詢問眾臣之後,有人回答:「方一里則為田三頃七十畝,百里則田三萬七千頃。若勤之,則畝益三升,不勤則畝損三升。方百里損益之率,為粟二百二十二萬斛,況以天下之廣乎。若公私有儲,雖遇饑年,復何憂哉。」因此,太武帝理解其中道理,就將原本封禁的田地,全部都授予人民。7開元十九年,皇帝也親自耕作於興慶宮,並率領太子耕作。貞元五年,宰相李泌請百官進上農書。七年,發生牛疫,中央也派給輔助給農民。安史亂後,各地都在從事戰爭,到處都是荒田,人民也都流離失所,無所事事,又有佛老說盛行,逃避現實,是游手好閒與罪犯的藏匿之處。此時的人民,若是性向靠近士人則從官,靠近軍事則從軍,會算錢的就從事商業,遇到事情就剃髮,手巧之人從事工匠師,願意從事農業的已經沒有人了,因為太辛苦了。於是,產生越來越多的奢侈的人民,只會工作,此時社會已經形成商品貴,但是穀價賤的情形,連納輸都是用錢來估價。會形成這種情形,有以下幾點,此時宮廷大建土木,需要有人去砍伐,而興起了斧斤之利,這樣就少去了十分之一的農民。社會上開始講究美食,不管是水裡面還是陸地上的,只要能夠當作美食的,都會受到歡迎,而百姓就會去畜養,捕捉,而農民又少了十分之一。既然馬和犬也畜養的越來越多,也就必須提供他們糧食來源,但也是穩定的工作之一,在動物搶糧食的情況之下,農民又失去十分之一。社會上開始風行奢侈之風,人民以金錢作為衡量,比較財力風之下,農民又失去了十分之一。在崇信佛道,建立寺廟,天下皈依的約有不下數十萬,因此又損失了十分之一的農民。官吏姦淫,急徵稅收,賦以重賦,且有媚於左右之人,農民又去了十分之一。總之,以上的各各理由,都讓唐末的人民不務農業,而去追求金錢,只要有利益就去從事,上下都這樣,難怪從事農業的人民會越來越少。此處兩則範例,範例一由貝克定老師所導讀,藉由《中國歷代食貨典》中對於戶口制的探討,先藉由學生閱讀過後,上課進行討論的方式,對於中國歷代的人口發展,有了進一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