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骨科功能锻炼谢飞骨折恢复三步曲复位固定功能锻炼与外科手术同等重要,直接决定治疗效果,关系病友生活质量骨科护理的重要意义手术是骨科的重要治疗手段。手术术效果是否理想,不仅仅取决于手术本身的成功,手术前的准备与手术后的配合都效果。鲜花和掌声离不开护士的辛勤劳动功能锻炼的作用1.促进消肿,防止关节粘连和僵硬2.促进骨折愈合3.促进血液循环4.减少并发症通过功能锻炼可以减少并发症急性肌萎缩深静脉血栓形成脂肪栓塞筋膜室综合症关节僵硬与粘连骨不连肌力稳定-电线杆理论如果把骨骼比作电线杆那么肌肉就是钢拉索功能锻炼方法肌力锻炼被动运动逐渐过渡主动运动被动锻炼的适应征适用于体弱无力,暂不能作主动运动的患者。在固定部位的远端关节做被动运动以防止关节挛缩和肌腱粘连,但运动要轻柔,以免影响骨折的复位和固定。被动功能锻炼的方法关节被动活动:骨折固定初期,少数病人因惧怕疼痛不敢作主动锻炼,宜在医务人员帮助下进行辅助性活动,促使病人更好地作主动锻炼,但操作时要轻柔,不使骨折再度移位和加重局部创伤。按摩适用于骨折断端有肿胀的肢体,通过轻微按摩帮助肿胀消退。主动功能锻炼关节制动:等长收缩锻炼,即静力性肌肉收缩,在关节不活动的情况下整个肢体的肌肉紧张用力然后放松。关节可以活动:等张收缩锻炼,即动力性肌肉收缩原则:循序渐进、量力而行主动功能锻炼的技巧1、每次时间10秒2、轻度疲劳3、CROSSEFECT效应,健侧肢体锻炼也有效功能锻炼步骤第一阶段(伤后l一2周)为炎症消退期。第二阶段(伤后3—4周)为骨痂形成期。第三阶段(伤后5—7周)为骨痂成熟期。第四阶段(伤后7—10周)为临床愈合期。(一)第一阶段功能锻炼的目的是促进血液循环,使肿胀早日消退,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粘连。主要形式是使患处肌肉作舒缩活动。上肢骨折:可作握拳、提肩活动,握拳时使整个上肢肌肉用力,而后放松。下肢骨折:可作股四头肌收缩动作,使整个下肢肌肉用力后再放松,但不一定使膝关节屈曲。踝关节骨折:可作一些足趾背屈动作。(二)第二阶段锻炼的形式:逐步活动骨折附近的关节。上肢骨折:除作握拳外,还可作一些主动性的关节伸屈活动。整个上肢的伸屈、外展、内收,先由简单动作开始,逐渐增加。下肢骨折:可进行抬腿和髋关节伸屈活动,并可上下肢结合,进行攀扶站立,逐步开始轻度负重活动。下肢股骨骨折病人,在第4周后,可用双手撑床,作抬臀,伸屈髋、膝关节等动作。到4—6周后,可起床扶拐活动,但不能负重。(三)第三阶段这时患处软组织已恢复正常,肌肉有力,已有足够的骨痂,一般接近临床愈合。除不利于骨折愈合的某一方面的关节活动仍需限制外,其他的活动都可以进行,活动的次数及范围可扩大。(四)第四阶段此期病人的骨折已达临床愈合,功能锻炼的主要形式是加强患肢关节的主动运动,使各共节迅速恢复正常活动。上肢骨折病人可作一些力所能及的轻工作。下肢骨折病人可作上下坡、上下楼活动,在拐杖或手杖保护下,作一些负重的活动。功能锻炼举例:(1)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术日患肢轻度外展术后第一天,站立术后第二、三天休息术后第四天在医护人员搀扶或助行器帮助下行走功能锻炼举例:(2)肌腱缝合术后术后第三天被动功能锻炼术后一周主动功能锻炼功能锻炼举例:(3)腰背肌功能锻炼循序渐进量力而行仰卧锻炼整复后第二天,即鼓励病人作“5点支撑法”练习,3-5次/日,适应之后,改练习“3点支撑法”,在此基础上,体力好的患者可练习“4点支撑法”。功能锻炼举例:(4)下肢骨折深静脉栓塞在下肢骨折非常常见,在全髋置换术后发病率53%。可继发致命性的肺栓塞和远期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已被公认为是一种严重的术后并发症。如何发现深静脉栓塞?征象:单侧小腿水肿、低热、脉搏加快确诊有赖于血管造影预防措施:踝泵功能锻炼远胜于任何药物(低分子肝素、低分子右旋糖酐等)踝关节用力、缓慢、全范围的跖屈、背伸活动,可促进血液循环,消除肿胀,对防止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有重要意义。每日2小时1次,每次1~2组,每组20个。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有效抬高、术后早期活动直腿抬高训练伸膝后保持膝关节伸直,抬高至足跟离开床面10~15厘米处,保持30~60秒/次。每天锻炼3组,每组20~30次。膝关节活动度锻炼:要求患侧膝关节能够被动伸直到0度,屈膝角度小于90度。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锻炼的原则是被动的闭链的屈膝锻炼。仰卧位闭链屈膝锻炼:要求屈膝过程中足跟不离开床面,在床面上活动,称为“闭链”。每日锻炼4次,每次约1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