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实事求是(P.30):“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过渡时期总路线(P.69):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P.193):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P.238):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我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毛泽东思想(P.6):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P.11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P.193):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生态文明建设(P.202):生态文明建设,是指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主动保护自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健康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社会主义本质(P.133):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民族区域自治(P.182):民族区域自治是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在统一而不可分离的国家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区域自治。一国两制(P.218):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部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四个全面”战略布局(P.27):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战略举措。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P.45):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P.121):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实事求是思想路线(P.33):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P.182):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由居民(村民)选举的成员组成居民(村民)委员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制度。第一章辨析题: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答:首先,实事求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其次,实事求是体现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最后,实事求是是渗透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方法论原则。(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简答题1,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答:第一,紧密联系中国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问题。第二,总结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第三,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2,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及其关系?答: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在中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也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两大理论成果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第一: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第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3,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P.27)答: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2、新时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根本指针。论述题:如何科学的来理解“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及“四个全面”的内在联系?(P.26)论述:“四个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首先,“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适应了我国发展的现实需要。其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顺应了人民群众的愿望期盼,回应了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最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为解决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不断解决问题,化解挑战,攻坚克难的行动纲领。联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一个整体,既包括战略目标,又包括战略举措。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战略举措。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动力源泉,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招”;全面依法治国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法治保障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石;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推动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全面从严治党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和根本保证。第二章辨析题新民主主义革命具有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P.50)√辨析:(1)中国是一个封建经济占明显优势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现阶段的革命任务是终结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态,(2)中国革命对象主要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势力,革命的任务就是推翻这两个敌人,(3)这个革命还有资产阶级参加,它还领导过这个革命,(4)这个革命的经济政策不是一般地废除私有财产,而是一般地保护私有财产,具体的说就是要把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道路并保护之。所以,现阶段中国革命的性质,就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简答题1,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P.52)答:1、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2、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3、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简述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P.57)答: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根本在于处理好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土地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农村根据地建设和土地革命的强有力保证;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战略阵地,是进行武装斗争和开展土地革命的依托。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了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的密切结合和有机统一。简述党领导的革命统一战线的内容?(P.59)答:党领导的革命统一战线,包含着两个联盟:一个是工人阶级同农民阶级、广大知识分子及其他劳动者的联盟,主要是工农联盟;另一个是工人阶级和非劳动人民的联盟,主要是与民族资本阶级的联盟;其中第一个联盟是统一战线的基础。第三章辨析题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P.66)√答: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社会形态。简答题简述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P.78)答: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第三,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简述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P.85)答:1、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极大地提高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这是中国几千年来阶级关系的最根本变革,极大地巩固和扩大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和经济基础。3,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占世界人口1/4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4,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一个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如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问题的系统回答和正确解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在中国的正确运用和创造性发展的结果。第四章简答题1.简述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P.100)答:第一,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第二,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第3,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2,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P.102)答:第一,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第二,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第三,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第4,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第5,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建设。第6,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建设社会主义,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3,简述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P.89)答: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在《论十大关系》报告中,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是一对矛盾,这一矛盾呈现出既统一又斗争的关系。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尽可能地克服消极因素,并且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是社会主义事业前进的现实需要。二、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关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强调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三、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农轻重为序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走中国工业化道路,正确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是党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个重要思想,对于加快我国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四、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论成果,关于经济建设方针,关于所有制结构的调整等。论述题试述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的总结?论述:将3个简答题结合在一起。第五章辨析题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P.114)×辨析:这里所说的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2,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紧紧围绕改革开放这一中心?(P.124)×辨析: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确定,是我们党在新时期实现的最根本的拨乱反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能否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成败、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