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行政学复习资料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一章绪论1、什么是土地行政管理?土地行政管理是指国家土地政务的推行与管理,即国家行政机关为了体现土地利用当前和未来的社会整体利益而对土地事务的组织与管理活动。2、土地行政管理的目标、功能及其特点是什么?基本目标:按社会整体利益实现土地有效配置和持续利用。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经济目标2.实现土地利用中的相对“公平”,促进整体效率提高——社会目标3.实现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生态环境目标土地行政功能可称为政府在土地行政管理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效能。1.政治功能2.经济功能3.社会、文化功能特点1.与其他部门行政相比,土地行政具有更重要的地位和作用2.土地行政的范围宽广、内容丰富3.土地行政具有较强地域特点3、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土地行政管理有哪些重要变化?改革地用行政体系完善和巩固了社会主义地权制度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地政管理机构制定和实施了一些重要的土地法规初步建立了较为合理的土地税费制度地籍管理由以地权登记为主转向多目标的地籍管理体系社会主义地价管理体系已经建立4、什么是土地行政管理学?土地行政学是研究国家行政组织对土地事务进行有效组织与管理规律的科学。第二章土地行政管理体制1、如何理解土地行政管理体制的含义?所谓土地行政管理体制,是指土地行政管理机构的设置、管理职能权限的划分及运行以及隶属关系等方面的体系和制度的总称。2、土地行政管理体制包括哪些内容?(1)中央到地方五级土地行政管理机构设置及相互关系(2)各级机构的职责和权限划分、各职责和权限的关系和运行方式管理机构是组织形式和组织保证职责权限是职能形式和功能保证运行方式是前两者的动态反映和结合简述土地行政管理体制的主要模式。土地行政组织职权划分是国家行政组织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根据实际管理需要将行政权力划归各层级、各部门和各职位的过程。这种行政权力的划分,归属所形成的体系制度就是土地行政领导体制,是土地行政管理体制最为核心的内容之一。1.集权制和分权制2.首长制和委员会制3.垂直领导、双重领导和业务领导世界各地土地行政管理体制的基本模式分为三种:集中统管模式、分管模式和统分结合模式。集中统管模式:国家建立专门的土地行政管理机构,依法统一管理全国土地分管模式:各用地部门自主建立土管机构,分别管理本系统、本部门用地统分结合模式:国家统管和部门分管相结合的体制(国家负责组织协调,制定法规、政策等,用地单位负责管理本部门用地)第三章土地行政决策1、土地行政决策有哪些主要特征?(1)土地行政决策主体的唯一性。(2)土地行政管理决策只限于土地行政管理组织的职责范围之内。(3)土地行政管理决策一旦制定就具有强制力。(4)土地行政管理决策具有明显的社会性。土地行政决策的种类有哪些?以决策者为标准分类(个人、集体、个人和集体结合)以决策层次为标准划分(中央、地方和基层)(三)依据决策方法为标准划分(定性决策和定量决策)(四)以决策结果所呈现的状态为标准分类(确定型、风险型和不确定型)(五)以决策的传统方法和现代方法为标准划分(经验决策和科学决策)(六)以决策目标多少为标准分类(单目标决策和多目标决策)3、影响土地行政决策的因素有哪些?(一)政策和法律(二)外界压力(三)信息来源(四)对问题性质认识(五)决策体制(六)决策方法(七)个人素质4、土地行政决策要遵循哪些原则?(一)系统协调(二)可行性原则(三)动态变化原则(四)试验原则(五)创新原则如何理解土地行政决策的程序?科学合理的决策程序是正确进行土地行政决策、避免土地政策的漏洞和失误、提高土地行政管理效率的制度保证。“提出问题→确定目标→设计方案→论证方案→选择方案→政策决策”构成了土地行政决策制定的全过程。6、简述科学的土地行政决策方案的基本要求第四章土地行政执行1、简述土地行政执行的概念、原则及其特点。土地行政执行(或称土地行政行为、土地行政实施)是国家土地行政机关及其行政人员贯彻、实现土地行政决策以达到预期目标的全部活动或整个过程。原则:(一)忠实决策目标的原则(二)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台的原则(三)执行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四)周密计划的原则(五)时效原则特点:1.目的性2.经常性3.连续性4.强制性5.时效性6.决断性7.灵活性8.层次性2、土地行政执行包括哪几个具体阶段?(一)土地行政执行的准备阶段准备是土地行政执行的第一阶段,土地行政执行的准备通常包括:1、组织准备2、思想准备3、计划准备4、物质推备5、技术准备(二)土地行政执行的实施阶段土地行政实施阶段是土地行政执行过程中最关键的阶段,也是实质性的阶段。实施阶段是一个复杂多变的动态过程,由若干具体环节组成,主要包括指挥、控制、沟通、协调等。其目的在于使土地行政决策在执行过程中做到指挥有术、控制有力、沟通有效、协调有方,确保决策的顺利实施。(三)土地行政执行的总结阶段土地行政执行的总结,就是对已经做过的工作,包括计划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等进行全面、仔细的回顾、检查、考核、评价。总结是土地行政执行的最后阶段,其目的是肯定成绩,吸取教训,积累经验,以便今后提高土地行政执行的水平。我国土地行政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1)我国有些土地行政决策可操作性不强。(2)土地行政执行中的“中梗阻”。(3)土地行政执行中的“脱型”、“走样”(4)土地行政执行中缺少必要的手段。(5)土地行政执行中的低效率。(6)土地行政执行力不够。对策:(1)要加强土地行政决策的科学性,增加土地行政决策的可操作性;(2)协调好条条块块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保证决策执行的畅通无阻;(3)提高土地行政执行人员的素质,优胜劣汰,提高广大执行人员的积极性;(4)进一步增强执行力(5)进一步健全土地行政执行手段,减少审批环节,简化审批手续,努力提高土地行政执行效率。怎样才能做到土地行政执行的权力合法?(一)土地行政执行的权力要合法1.土地行政执行的主体合法2.土地行政执行的内容合法3.土地行政执行的程序合法(二)土地行政执行权力要建立新机制1.土地行政执行权力应具有完整的制度化机制2.土地行政执行权力应具有相应的自主化机制3.土地行政权力应增强其合法性的机制4.土地行政执行权力应具备完善的监督机制5.土地行政执行权力应具有有效性的能力机制简述土地行政执行的手段及方式。土地行政执行的手段及方式是指土地行政组织和人员,为了完成行政任务而在开展行政工作时所采取的措施、方法和手段。土地行政基本方法包括强制性土地行政方法、经济方法、诱导性土地行政方法、土地行政责任方法等。6、如何建立土地行政执行的新机制?第五章土地行政效率1、土地行政效率的概念、影响因素及其特点。土地行政效率是指土地行政部门和行政人员从事土地行政管理所得到的劳动效果、社会效益同所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比率,即土地行政效果与行政投入的比率。特点:(l)综合性(2)多样性(3)相对性(4)迟效性2、土地行政效率测定的原则和方法有哪些?土地行政效率测定的原则(一)标准多样化原则(二)操作可行性原则(三)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原则(四)土地行政效率与社会效益相一致的原则(一)传统方法1.科学管理学派的测定方法2.资源投入进度监测法(二)工作荷载分析法(三)功能测量法(四)经费测量法(五)标准对照法(六)德尔斐法(七)要素分析法(八)综合评价法3.如何提高土地行政效率?一、转变土地行政职能二、改革和完善土地行政组织三、提高土地行政人员素质,优化土地行政队伍四、健全土地行政法规与日常工作制度五、改进工作作风与领导方法六、实现土地行政管理手段与技术的现代化七、改善土地行政文化八、加强土地行政监督第六章地权行政管理1、地权行政管理的概念和主要内容是什么?概念:地权行政管理(亦叫土地权属行政)是指有关土地财产权(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等)方面的行政管理活动,也就是国家用以确定、调整和处理有关土地产权及其权属变更的一系列行政管理活动。内容:(1).地权审查与确认(2)地权的登记与土地产权证的核发(3)地权流转(权属变更)的管理(4)土地权利争议调处的管理2、国有地权划拨的概念和程序是什么?概念:土地划拨是国家将国有土地使用权无偿地让与土地使用者,使用者只要按照一定的程序提出申请,经法定机关批准后即可取得土地使用权,而不必向国家(政府)交付任何费用和租金。程序:(1)提出申请→(2)审查→(3)批准→(4)划拨→(5)登记2、国有土地出让方式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方式:协议出让方式:协议出让的主要特点是受让方在出让过程中对合同主要条例有比较大的发言权,特别是对出让金有直接的讨价还价的余地。同时,该方式没有引入竞争机制,不具有公平性,人为因素较多。因而,对协议出让方式的应用必须加以严格的限制。招标出让方式:这种方式既有利于公平竞争,也有利于土地规划利用的优化;既保证了政府取得较高土地收益,又给政府留有一定的选择余地。拍卖出让方式:这种方式不仅引进市场竞争机制,排除出让方的任何主观因素,政府也能获得最高收益。挂牌出卖方式:挂牌出让是招标、拍卖方式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重要补充,挂牌出让综合体现了招标、拍卖和协议方式的优点,同样是具有公开、公平、公正特点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的重要方式,尤其适用于当前我国土地市场现状。第七章地籍行政管理1、地籍与地籍行政管理的概念。地籍是记载土地的位置、界址、数量、权属和用途等基本状况的簿册。地籍行政管理就是国家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对土地的位置、面积、质量、用途和权属状况进行行政管理的过程。2、地籍行政的手段与方法。1.行政、法律手段2.测绘手段3.图簿册手段4.电子计算机手段3、简述我国土地登记的种类和特点。土地代理登记的类型。1)、土地总登记:是指土地登记机关在一定时间内对辖区内全部土地或者特定区域内土地进行的全面登记。特点:①阶段性②区域性③集中性2)、初始土地登记:指土地总登记之外对设立的土地权利进行的登记。特点:①在土地总登记之外,对设立的土地权利进行的第一次登记②具有经常性③具有分散性3)、变更土地登记:指因土地权利人发生变更,或者因土地权利人姓名或者名称、地址和土地用途等内容发生变更而进行的登记。特点:①以总登记或初始登记为基础②登记的内容发生变化4)、注销土地登记:指因土地权利的消灭等而进行的登记。5)、其他登记:包括更正登记、异议登记、预告登记、查封登记等。土地代理登记的类型:委托代理:是基于本人授予他人代理权的意思表示而发生的代理法定代理:是因为法律规定的身份或资格而取得的代理权。指定代理:是当委托代理人和法定代理人不确定时,由有关部门依法指定的代理人。3、土地统计的概念土地统计是社会经济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除具有一般统计的特点(数量性、具体性、广泛性、工具性、社会性)之外,还受土地自然属性本身的制约4、简述地籍档案的种类和地籍管理工作的程序。地籍档案的种类(一)按历史时期分类:古代地籍档案、民国地籍档案、新中国地籍档案(二)按地籍记录的介质和表示方法分类:过去常用结绳、甲骨文、竹木简、帛、纸,现在地籍记录介质多为聚酯薄膜、胶片、磁带、光盘等新品种,表示方法有文字、图表、声像、影像等(三)按地籍工作的内容分类:分为土地调查档案、土地分等定级档案、房地产登记档案、土地统计档案、土地征用划拨档案、地籍综合档案等。(四)按地籍信息的空间载体分类:宗地档案和非宗地档案(五)按地籍形成的单位分类:国家机关地籍档案、基层单位地籍档案地籍管理工作的程序1、收集:包括①接受土地管理部门和房地产管理部门形成的地籍档案②接受撤并机关移交的地籍档案③接受社会散存的历史地籍档案2、整理:按照地籍档案的分类系统,按照各种图件、文据、凭证、表格和卡片的历史联系进行整理。3、鉴定:通过地籍档案价值的确定,将失去价值的档案销毁,挑选出有价值的部分,并确定保管期限。4、保管5、统计6、提供利用:设置阅览室接待查档,外借档案原件,提供档案副本,编写档案证明7、编研第八章地用行政管理1、地用行政管理的概念和基本方针是什么?概念:地用行政管理是土地利用行政管理的简称,是指国家和地方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机关为合理组织土地利用,依照国家的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