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期报告-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课题中期报告一、课题概况《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课题是我校2006年6月申请,该课题于同年12月被立项,为国家“十一五”教育技术研究重点子课题,课题立项编号:教电馆研06711187-178号。(一)课题目标1、提高全体教师教育理论水平,加速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和技术,探索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2、培育一批相关课题的研究型教师,他们有较高的教育信息化的理论水平和教育技术能力,有用新的教学模式和新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教育功能和教育质量,从而拉动学校跨越式发展,创建省信息技术实验学校。3、开展课题研究的同时,全面开展课改实验,获得相关的研究成果,在省内外有影响的报刊发表相关的研究成果,出版课题相关论文及专著(二)课题研究内容1、主要研究如何让学生普遍养成网络环境下全新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以及让学生在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等方面都有较大突破。2、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方式的形成,并促进学习质量的提高并形成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3、探究信息技术环境下各学科教师角色的转换,把学科教学和信息技术结合起来,摸索出先进的符合时代变化的教学模式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促使教师不断进修,更新观念,适应信息社会变化的需要二、课题研究主要进展(一)课题研究的前期准备工作高质量完成1、完善了软硬件设施我校于2002年建成校园网络,并逐年完善。现有网络教室一个,网线均接入各班级。学校电子图书室藏有课例、教辅等资料500余片。2、组织了求实的教科研队伍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均为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具有较好的理论修养有较为的丰富的教学经验,在日常教学中敢于实践新的教学方法。同时课题组人员担任不同学科的教学,具有一定的代表性。3、建立有效的教科研机制学校领导对教科研工作一贯全力支持,在教科研的组织管理、资金投入、考核奖励等各个方面,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制度,为课题研究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了保障。在进行课题实验研究之初,我们健全了课题领导组织和队伍网络,制订了课题实验方案和总体计划,不断地听取与研究第一线实验老师的意见。对计划加以修订和补充,使计划更符合校情,更符合规律。研究阶段发现课题的选题过大,研究人员负担过重,因此课题组成员一致同意:从小做起,逐步推广。把课题先分解成五个模式,分别为:个体探究式微观模式、问题发现式微观模式、意义感悟式模式、互动交往式微观模式和实践训练式微观模式。4、全体教师进行了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培训我校课题实验的前提条件就是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和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因此,在本课题实验研究开始之初,我们有计划、有组织地对教师进行分层次的专业理论和技术培训,通过培训,中青年教师全部通过教师信息技术考核。(二)精心开展课题研究1、在校领导的关怀与指导下,课题组工作是非常规范,课题组成员定期开展不同形式的学科研讨活动,内容落实。聘请市教研室专家每周定期来我校指导教科研工作。不仅如此,我们还在校领导的安排下,多次派老师外出参加培训和学习,开拓视野,增长见识。2、分学科制定计划并开展活动,活动中运用信息技术和教学设计理论,大力实施课堂教学整合。开设《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实验班和对照班从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等方面进行评价。3、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和兄弟学校交流,课题组成员先后到各校上展示课近20节,取长补短,扩大视野。4、课题组注重教学设计,集体备课,一人执教,多人听课,听后及时评课,找出成功和不足之处。研究过程中我们及时总结,已经初步完成论文数十篇,有多人教学设计、教学论文公开发表或获奖。同时,录制安徽省基础教育典型课例4节。6、课题研究过程中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三、课题理论研究进展(一)、《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概念的界定1、以往,人们更多把信息技术看作是一种教学媒体,而为了有效地把信息技术整合在教学之中,我们需要重新定位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地位,信息技术可以是一门单独的课,一旦它与学科教学整合在一起时它应该是促进教学前进的一种推动力量。2、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的和内容而建立起来的教学结构和活动程序。教学模式是教师进行教学的行动方式,体现教师的教学方式,把信息技术应用于各学科教学中,进行教学再设计,必将更新教师教学方式。3、数学教学模式具有指导性和灵活性而不具有规定性,没有一种教学模式是适应各种情况的万能模式。4、创新就是倡导教师用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课堂教学,推动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手段,以学生主动参与、亲身体验、师生共同研讨为基本模式,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为主旨的课堂教学改革。(二)、《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教学模式和方法研究心得1、采取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方法来进行课程与教学设计,把信息技术主要作为一种工具、媒介和方法,融入到教学的各个层面中,包括教学准备、课堂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使信息技术作为构建自主、探究学习环境的重要要素来支持学习。在课题研究中,强调信息技术服务于具体的任务,完全为数学学科的教学服务,学生以一种自然的方式对待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使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成为一种需求,并且对这种工具的使用要像铅笔、橡皮那样顺手、自然。这样的整合模式正好给学生搭建了一个开放性的实践平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基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理念,任务驱动式是其基本的教学模式,这样可以使学生置身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进行自主学习。2、网络环境下开展情景教学,将会起到化抽象为形象,提高学生兴趣和学习效率的作用;网络环境下开展自主学习,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1)借助网络这个虚拟平台,学生与老师之间和同学之间进行顺畅坦诚的交流。在网上参与交流学习体会,可以使平时比较内向不敢发言,表现欲较低的同学积极大胆地发表自己地看法,通过网络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宽松自然的学习环境。(2)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举例讲解后,设立一个情景让学生自主学习创作。通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启发,引导学生自行创作,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造力和创新意识,有助于学生的创作性思维活动。(3)分组合作,把全班分几个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布置一些较平时难的作业,让每个小组内部成员间配合完成。每个学生信息技术水平不一样,使学生在上机学习时能互相带动,互帮互学。各个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协调分工,有的负责上网收集资料,有的文本输入,有的负责图片处理等等,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4)把学生完成的比较出色的各类作品在网上向其他同学展示,利用学生的自豪心理,培养学生对该教育课程的兴趣;让学生通过比较其他同学优秀的作品,从同学中学习,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方向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积极构建多向互动的学习活动流程。(1)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教学的需要,选择有关课件,或根据教材特点,结合学生实际,自行编制课件,并在系统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教学过程和组织的各个环节进行精心的设计和安排。(2)教师向学生提出明确的教学目标和学习要求,包括学习方法指导。(3)教师通过媒体授课或指引学生利用媒体学习,师生与媒体实现网络环境下的多向互动。学生通过网络自学,自创,教师巡回辅导,因材施教;必要时,教师面向学生群体进行指导,把教师的讲授和学生个别自学结合起来,把个别指导与群体指导结合起来。可以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开展讨论,还可以进行形成性练习和自测自评,开展反馈——矫正活动。(4)归纳,总结,并提出课外自学要求。4、在玩游戏中上好信息技术课。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游戏是他们学习生活中一种不可缺少的乐趣,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游戏走进了许多孩子的课余生活,得到了很多孩子的青睐。在当今社会下,也只有兴趣才是促使学生持久学习的动力。因此,我们应让电脑课的学习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能够“寓学习于游戏”,从游戏中开始,把电脑操作的技能训练寓于游戏当中,使小学生从电脑游戏中熟悉电脑键盘操作,掌握各种操作技能,真正使电脑成为小学生的良师益友。5、信息技术环境下开展以课题教学为主线的研究性学习更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习惯的培育与养成。四、前一阶段研究成效1、通过实验,教育观念得到转变,一是把信息技术从学习对象转变为学习工具,把信息化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载体,信息技术的应用要和日常的教育教学结合起来,真正把信息技术运用到学习之中。二是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转变成了学习的方式,发挥了信息技术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等方面的优势。2、通过实验,初步建构了在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学生具有一定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得到不断提高;新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不断养成。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习方式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学会了利用资源进行学习;学会在数字化情境中进行自主发现的学习;学会利用网络进行协商交流,合作讨论式的学习等。3、通过实验,教师的业务素质得到提高,教科研整体实力得到提升。已经初步完成教科研论文数十篇。五、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1、有的教师拘泥于一个知识点、一堂课、或者是一个课件,新的教学观和课程改革的大视野不够开阔。2、师生的信息修养不平衡,从而影响了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发挥其先进作用。3、教师撰写的论文现阶段交流范围不广,对外暂时还没有形成高质量的科研论文。六、课题研究下阶段工作思路及安排1、继续加强对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研究,积极寻找科研工作的理论依据,为科研工作提供支撑点;2、努力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尤其是重视教师的调查、分析、总结、写作等能力的培养;指导教师做好研究实践中数据的记录和分析,及时小结,不断深化教改工作,推动科研的进程;3、各教研组设计一些课例,开展试验研究,注意积累数据,及时做好课例的分析和总结;4、聘请专家指导教师撰写教科研论文,努力形成高质量的科研成果;5、把研究成果整理成册,以推广科研经验。七、可预期成果1、培养一批既懂教学,又懂教研的骨干教师。2、汇集研究资料,进行全面总结,写好研究报告。3、形成研究成果专集。4、完善专题网站及论坛。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