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河流专题》教学设计一、考向分析从区域认知角度考查河流水文特征及流域区域特征。从综合思维的角度,考察流域开发治理的措施。二、教学目标1、掌握河流补给类型,河流水文、水系特征及影响因素,河流与地貌的关系,能够结合区域分析河流水文、水系的特征。2、掌握流域开发治理的一般思路,并能够结合区域特征找出流域的开发、治理的措施。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分析河流特征和流域开发治理方向要因地制宜、人地协调发展观念,提升综合思维的地理素养。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河流水文特征。教学难点:流域的开发治理。四、学情分析高考二轮复习是高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正确把握高考方向,理顺答题思维、规范答题语言具有重要意义。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答题能力,但是对于基础知识与高考的能力要求还有距离,本课就是在此背景下设置的。五、教学方法典型例题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合作探究法、PPT多媒体课件六、学设计思路:本次教学设计是我校“生活化”教育特色课堂教学模式的课堂实践。“生活化”教育特色课堂教学模式。以“再现生活”为先导,选取了生活中河流的季节变化景观作为情景设置,导入河流复习课,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线。展示学生自主复习成果,选取具有典型性的高考题作为分析讨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结合家乡案例“海河流域的问题及治理措施”作为探究案例,完成“快乐探究”环节。“理性升华”为学生自主建构知识阶段,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总计而规律、方法,在进行情感提升的同时并应用于实际解题,实现地理复习课堂的“回归生活”,即利用练习反馈和课后作业提高解题能力和对河流部分知识的复习提升。七、板书设计补给类型水文特征河流特征水系特征河流专题河流与地貌开发内容流域开发治理治理措施八、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情境导入再现生活展示图片:教师下班途中拍摄的两张河流图片教师引入:观察两幅图片有什么不同?暑期河流还会有什么变化?过渡:河流水位、水量变化是河流的重要特征。观看图片,感受河流水位、水量的季节变化了解河流专题设计的基本内容,引发思考创设问题情景,体会河流水文特征的变化与气候等因素的关系,导入本课学习自主学习1、教材中关于河流的知识体系回顾,教师适当点拨2、教师引导总结考向引领及高考考察呈现方式小组结合自学预习,列举明确高考考察方向和方式对学生归纳的结果给予鼓励性评价,激发学习兴趣。第一部分:河流特征自主学习,填充导学案河流的特征:1、河流的补给类型:2、河流水文特征及影响因素:河流水系特征及影响因素:3、河流与地貌的关系(1)地貌对河流的影响:(2)河流对地貌的影响:小组活动,大屏幕展示学习成果,相互修改补充完善基础知识系统典型例题剖析:【2016·北京卷】【2015·北京卷】小组讨论、回答问题利用高考真题,考察学生对河流水文特征、河流对地貌影响的理解第二部分:流域开发治理自主学习,填充导学案(1)开发内容:(2)治理措施:小组活动,大屏幕展示学习成果,相互修改补充完善基础知识系统典型例题剖析:【2016·全国卷Ⅱ】小组讨论、回答问题利用高考真题,考察学生对流域开发治理的理解合作探究从自然环境的角度分析海河存在的问题和治理措施学生小组讨论并回答利用生活中的案例探究,加深学生对流域开发治理的区域性的理解真题再做【2017年天津卷】13题学生小组讨论并回答利用天津市高考真题加深学生对高考的感知,感受答题思路、规范答题思路和语言学以致用练习反馈巴拉那河的水文水系、流域开发治理学生小组讨论并回答利用模拟题感受高考考察、答题思路、规范答题思路和语言课堂总结理性升华自主建构知识系统:作为课堂总结,进一步完善本课的知识系统,落实学习重点,突破学习难点小组合作自主建构本课知识系统用知识框图形式归纳概括,形成完善的知识系统回归生活课后作业布置作业:整理有关河流的相关资料和典型题目,小组交流。学生课下进行总结、交流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增强实践能力。九:教学反思1、能结合本校学生的学情对复习内容进行精选,定位高考能力考查,适合本校学生实际。2、教学的设计能较好的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的教育理念。更多的思考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探寻答案,分析问题,老师只在其中充当引导者的角色。3、由于针对提高的是高考答题能力的训练,局限于高三二轮复习的特征,因此对生活化资料选取有限,更多的是选用有代表性的高考题进行训练。应该多利用学生生活案例,一方面增强学生的兴趣,提高参与热情,另一方面,让学生有“话”可说,有内容可以思考。经过材料分析和概括,树立了理论联系实际和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学生答题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