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心功能及测值如何?心脏功能的测定对于了解病情、指导治疗、评价疗效及估测预后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心脏功能可分为左、右心的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临床上常用的是左室收缩功能。1、反映左室收缩功能的指标有:①每搏量(SV):指左室在每次心动周期排出的血量,正常值60~120ml。②心排出量(CO):指每分钟左室收缩排出的血流量,正常值3.5~8.0L/min。③心脏指数(CI):为心排出量与体表面积的比值,正常值2.2~5.0L/(min·m2)。④射血分数(EF):指每搏量占左室舒张未期容积的百分比,正常值≥50%。⑤左室短轴缩短率(FS):指左室舒张末期直径和左室收缩末期直径的差值与左室舒张末期直径的百分比,正常值≥25%。⑥平均周径缩短率(MVCF):左室舒张末期直径和左室收缩末期直径的差值除以左室舒张末期直径与左室射血时间两者的乘积,正常值≥1.1周/秒。⑦左室后壁增厚率(△T%)及室间隔增厚率(△IVST%):前者为收缩期左室后壁厚度与其舒张期厚度的差值与舒张期左室后壁厚度的比值,而后者是指收缩期室间隔厚度与其舒张期厚度的差值与舒张期室间隔厚度的比值,正常值均>30%。2、反映左室舒张功能的指标:(1)左室等容舒张时间(IVRT):指从主动脉瓣关闭到二尖瓣开放所经历的时间,反映左室心肌的松弛率,但受心率、主动脉压及左房压力等因素的影响,正常值:<40岁者,(69±12)ms;>40岁者,(76±13)ms。(2)二尖瓣血流舒张早期最大流速(E):指左室充盈早期所产生的峰值流速,正常值(0.86±0.16)m/s。(3)二尖瓣血流心房收缩期最大流速(A):指左室舒张末期由于心房收缩所产生的峰值流速,正常值(0.56±0.13)m/s。(4)E/A:如A峰高于E峰,说明心房的血液向心室排出时由于心室舒张功能欠佳,排出受阻,但要排除由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引起的二尖瓣A峰高于E峰的因素影响,正常值1.6±0.5。(5)E波减速时间(EDT):指左室充盈早期减速过程(E峰下降支)所经历的时间,正常值(199±32)ms。(6)左房收缩期肺静脉反流速度(AR):正常值<0.2m/s。(7)二尖瓣前叶E峰至室间隔左室面的距离(EPSS):正常值:0~5mm。(8)A波时限:除反映出左室的顺应性以外,还可反映出左房自主收缩的射血量。3、反映右室收缩功能指标:(1)室间隔运动方向:正常情况下室间隔与左室壁呈同向运动,当右心室收缩功能增强或占优势时,室间隔与右室壁呈同向运动。(2)右室前壁增厚率:正常值≥30%。(3)肺动脉血流速:正常值:成人0.6~0.9m/s,儿童0.7~1.7m/s。(4)时间间期指标:①右室射血前期(RVPEP):心电图QRS起点至M型肺动脉瓣开放点,心衰或肺动脉高压时升高。②右室射血时间(RVET)。③RVPEP/RVET:正常值:0.16~0.30。(5)肺动脉压力(PAG):PAG=4VTR+RA,正常值<20mmHg,肺动脉平均压=-0.45PAT+79(PAT为加速时间)。(6)肺动脉血流量。4、右室舒张功能指标:(1)等容舒张时间(IVRT):肺动脉瓣关闭至三尖瓣开放的时间间期,正常值40~90ms。(2)三尖瓣血流舒张早期最大流速(E):正常值0.57±0.08m/s。(3)三尖瓣血流心房收缩期最大流速(A):正常值0.39±0.06m/s,E、A均随吸气升高,呼气降低。(4)E/A:正常值1.50±0.30。(5)E波减速时间(EDT):(225±28)ms。(6)左房收缩期上腔静脉反流速度(AR):正常值(0.15±0.05)m/s。在上述反映心肌收缩功能的指标中,左室射血分数是评价左室收缩功能的比较稳定的指标,临床应用最为广泛。因为对左室功能不同的患者,EF的重叠最小,其测量方法简便。在心脏病的长期随访中,EF具有较高的预后估测价值。然而EF受左室后负荷的影响,因此不适于左室后负荷急性改变(如动脉压急剧升高)时左室收缩功能的评价。但对绝大多数患者左室功能的动态观察和长期随访,EF仍是首选的指标。EF:40%~50%为轻度降低,30%~40%为中度降低,<30%为重度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