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数学教学中创新教育初探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81新课标下数学教学中创新教育初探创新教育已成为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和实验的一个重要课题。江泽民同志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就学校教育而言,数学教育是创新教育的主阵地之一,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的实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数学教学的角度,浅谈这个问题。一、正确认识数学中的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这个意义上理解,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对中小学生施以教育和影响,促使他们去认识数学领域的新发现、新思想、新方法等,掌握其一般规律,培养他们具有一定的数学应用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数学素质基础。即在全面实施数学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着重研究和解决如何培养中小学生对数学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以及创新个性的问题。二、营造数学学科创新教育的氛围每个学生都具有潜在的创新才能,要把这种潜能转化为现实中的创新力,应营造浓厚的适宜创新教育的氛围,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数学教师自身要具备创新精神这是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形成,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不可忽视,教师本身所具有的创新精神会极大地鼓舞学生的创新热情。因此,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1、克服对创新认识上的偏差。一提到创新教育,往往想到的是脱离教材的活动,如小制作、小发明等等,或者是借助问题,让学生任意去想去说,说得离奇,便是创新,走入了另一个极端。其实,每一个合乎情理的新发现,别出心裁的观察角度等等都是创新。一个人对于某一问题的解决和研究是否有创新性,不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是否别人提过,而关键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对于这个人来说是否新颖。学生也可以创新,也必须具有创新的能力。教师完全能够通过挖掘教材,高效地驾驭教材,把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知识、新问题引入课堂,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82再去主动探究。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方法,了解更多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技能。2、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氛围、竞争合作的班风,营造创造性思维的环境。罗杰斯提出:“有利于创造性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首先,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必须克服那些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学生是观众、听众的旧的教学模式。因为这种课堂教学往往过多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教师应以训练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保留学生自己的空间,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和学,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其次,班集体能集思广益,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在班集体中,取长补短。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搞好合作教学,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设计集体讨论、查缺互补、分组操作等内容,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特别是一些不易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在班集体中展开讨论,这是营造创新环境发扬教学民主环境在班集体中的表现。学生在轻松的教学环境下,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使学生敢于发表独立的见解,或修正他人的想法,或将几个想法组合为一个更佳的想法,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集体创新能力。值得注意的是,任何合作,都不要让有的学生处于明显的从属地位,都是应细心把握,责任确定到每个学生,昀大限度调动学生潜能和积极性。3、教师应当充分地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质疑、解疑,让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创新个性、创新能力。教师运用有深度的语言,创设情境,激励学生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从独特的角度提出疑问。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质疑。批判性质疑是创新思维的集中体现,科学的发明与创造正是通过批判性质质疑开始。让学生敢于对教材上的内容质疑,敢于对教师的讲解质疑,特别是同学的观点,由于商榷余地较大,更要敢于质疑。能够打破常规,进行批判性质疑,并且勇于实践、验证,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是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必备的素质。83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每堂课里都要进行各种总结,也必须有意识地让学生进行总结,总结能力是一种综合素质的体现。培养学生总结能力,即锻炼学生集中思维的能力,这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是相辅相成的,集中思维使学生准确、灵活地掌握各种知识和技能,将它们概括、提取为自己的观点、作为求异思维的基础,保障了求异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新颖程度和科学性。培养总结能力,课堂教学中要将总结的机会尽可能地让给学生,如总结一个问题总结一堂课的内容;总结一次讨论的结果;总结一次辩论的正、反意见等。每次总结,都挑选多位学生发言,要求他们说出自己的独特理解,不要众口一词,随声附和。总结完后,让学生提出自己发现的更深层次的问题,进一步延伸,拓展思维。(二)、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给学生自由想象的时间和空间。人类社会的创新发明,大凡不是某一个科学家凭空想象得到的,而是要进行不断的实践和总结。所以,给学生创新的时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一节课45分钟也好,40分钟也罢,如果这些时间老师还是窃为已有,不能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的话,那么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只是一句空话。设想,如果将课例中的教学环节,改成教师展示,学生睁大眼睛看,这样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虽然从表面上看“节约”了时间,但是长期在这样的教学方法中教出来的学生,除了被动的接受,还能有些什么?更不要说创造能力的培养了。只有让学生不过分依赖老师,学生才会有自由的创新环境,才能闪出创新能力的火种。在教学中,学生的想法可以说是举不胜举,只是有些学生不敢说,怕说错出丑,所以教师一方面要善于设问、启发和引导,让学生把自己的观点表露出来,另一方面要鼓励和表扬学生能提出问题,包括质疑并提出与书本及老师不同的理解和不同的见解、不同的思路和不同的方法,教给学生一种质疑和想象的勇气,这样学生就会积极地进行创新的探索。我在平常的讲解例题过程中,学生还能发现更简洁的方法,于是我要求同学们冲破传统的证法,多渠道寻找定理的证明方法,这就使同学们意识到即使是几千年的成熟证法,依然有创新的余地。三、开展创新教育:数学创新教育的内容与培养第一、重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育,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在教学数学知识时,通过有关的实际例子,说明数学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使学生认识学习数学的意义,鼓励学生学习成才,并积极参加数学实践活动,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和84成就动机。提倡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了解所有的数学成就都是在旧知识基础上的创新,这一切都源于对数学浓厚的兴趣。源于强烈的创新意识。第二、重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育,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因此,若能对数学教材巧安排,对问题妙引导,创设一个良好的思维情境,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是非常有益的。在教学中应打破“老师讲,学生听”的常规教学,变“传授”为“探究”,充分暴露知识形成的过程,促使学生一开始就进入创新思维状态中,以探索者的身份去发现问题、总结规律。数学解题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方位观察,多角度思考,广泛联想,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活跃的灵感,解题后让学生进行反思和引申,鼓励学生积极求异和富有创造性的想象,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第三、加强数学能力的培养,形成创新技能。数学能力是表现在掌握数学知识,应用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方法上的个性心理特征。其中数学技能在解题中体现为三个阶段;探索阶段——观察,试验,想象;实施阶段——推理、运算、表述;总结阶段——抽象、概括、推广和应用。这几个过程包括了创新技能的全部内容。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加强解题的教学,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和解题方法的同时,进行有意识的强化训练:自学例题、图解分析、推理方法、理解数学符号、温故知新、归类鉴别等等,学生在应用这些方法求知的过程中,掌握相应的数学能力,形成创新技能。让我们从每一节课做起,真正地把学生看成是“发展中的人”,而不是知识容器,让他们能在教师和他们自己设计的问题情境中,通过逐步自主的“做”和“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应用,从而学会生存、学会发展,这将是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的使命和责任所在。只有教师有创造力,才可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欲。只有在充满生命活力与和谐气氛的教学环境中,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才能摩擦出智慧的火花,结出创造之果。参考文献:[1]王磊,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访中央教科所所长阎立钦教授,85教育研究[J],1999.7(7)[2]朱永新、杨树兵,创新教育论纲,教育研究[J],1999.8.(8)[3]华建宝,知识经济与创新教育,中国教育学刊[J],1999.1.(1)[4]张双德、王呈义,数学教育学[M],山东,石油大学出版社,1993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