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的化学教育——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改革化学教育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孙元清2006.5.13引言1、化学教育要看课程、更要想学生,要看今天、更要想明天,要抓得实在、更要抓对方向,要以学生发展为本、更要以国家发展为根、以民族发展为魂。2、化学教师要以“科教兴国、学生发展”为已任,培养学生的化学兴趣、化学意识、化学爱好,培养出化学创新人才、以至诺奖获得者。一、新课程背景全球视野历史视野发展视野1、20世纪教育理论的三大主潮道德理想主义(道德理想第一)(实践理性)教育科学主义(知识第一)人文主义(人格第一)(理论理性)(精神情操)2、20世纪课程理论的三大流派社会中心课程科学中心儿童中心还有末叶兴起的后现代课程论3、20世纪化学课程的三大流派社会课程化学课程知识课程能力课程4、20世纪末课程发展的趋势以人为本、尊重个性,更新基础、突出创新;中和融合、多元选择,开放整合、重视技术。5、上海新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由培养目标、课程理念、课程结构、课程标准、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所组成的系统。#重建新课程体系的目的:为了“三个面向”的教育,为了实施素质教育,为了提高国民素质。#新课程体系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怎样以德育为核心;怎样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怎样以信息化带动课程现代化。#新课程体系的亮点1)“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2)“三种功能型课程”的课程结构,3)“三维度目标”的课程标准,4)“合分一体化”的课程形式,5)“主题单元式”的教材模式,6)凸现“研究性学习方式”,7)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8)“多元”的课程评价。二、新化学教育的主要任务从新课程背景来看,新化学教育有三大主要任务:基本任务——提高科学素质(养);核心任务——加强德育;重点任务——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1、基本任务——提高科学素质提高科学素质是新化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因为:科学素质是现代公民的一个重要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部份。#公众科学素质在个人素质中占的比重:中国公众,上世纪90年代只占0.3%2003年仅占1.98%美国公众,2000年已占17%上海公众科学素质达标率调查年科学素质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社会影响90932.6953.3973.5994.310026.9*50.726.832.70510.7*美国公众科学素质达标率1990年为6.9%2000年为17%科学素质科学技术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公民基本的科学素质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2、核心任务——加强德育思想道德教育(纲要)生命健康教育(纲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八荣八耻”教育“科学发展观”教育唯物辩证法教育其它道德教育这些德育的目标都要结合化学教育的内容进行有心、有情、有机、有效的教育。3、重点任务——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据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2001年对21个国家进行调查,发现: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是世界最强的,但是创造力排名倒数第5位;中国中小学生中认为自己有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只占4.7%,而且希望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也只占14.9%这跟我国的教育有关人类的天性:好奇创造、探索、幻想预见未来抗拒变革教育的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继承性教育,培养继承的人第二层次,发展性教育,培养会思考的人第三层次,创新性教育,培养勇于探索创新的人北大校长与耶鲁大学校长的一次对话(2004.1.4)校长学生最前的三大任务教师最前的三大任务北大1.做学问1.传授知识2.做人(人格)2.培养人格3.为社会服务的能力3.培养能力耶鲁1.质疑(提问题)1.交流(沟通)2.学习(读书)2.激励3.独立思考3.让学生独立思考耶鲁其实我们的目标都一样,但是,他强调的是目标,我强调的是过程。三、新化学教育的一个发展方向---构建创新型的化学教育新课程仅是教育的一个平台,在此平台上新化学教育如何去完成三大任务、发展方向是什么?本报告提出一个方向——努力构建创新型的化学教育!要不要这样发展?能不能这样发展?怎样发展?(一)要不要构建国家发展需要化学科学发展需要人的发展需要化学教育发展需要1、国家发展需要,创新是民族的灵魂、创新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日本在90年代中期提出从“技术立国”向“科技创新立国”转变。欧盟在2003年的里斯本战略中决定加紧建立“欧洲研究与创新”。美国在2004年提出“创新将是决定美国在21世纪成功的单一最重要的因素。”韩国在进入人均GDP1000美元的时侯将其科技发展战略由“引进消化吸收”调整为“模仿与创新相结合”,后来更是提出“科技先导自主创新”的战略,1987年达到人均GDP3000美元,2005年为巴西的4.6倍,而巴西在1989年达到人均GDP3000美元后,10多年来仍在3000美元左右徘徊。我国正处于人均GDP跨过1000美元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阶段的战略选择,建成创新型国家是正确的战路决策。2006年1月,我国提出到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决策。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是我们这一代人必须承担的历史责任。”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全社会的责任,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是化学教育发展的方向,也是每个师生的责任。2、化学科学发展的需要20世纪化学有了很大的发展,是一个辉煌的时期,它发挥了一门中心科学、实用性科学、创造性科学的作用。但是,20世纪末叶化学的中心地位相对淡化了,需要研究的课题很多,重大课题很多,要求化学加速发展,要求化学加大创新力度。3、人的发展需要国家的创新、民族的创新、科学的创新要靠人去创新。中国人己经看到创新精神的重要性,创造力的发展相对落后,创造力要靠教育来开发,中国人己经看到传统教育不利创造力的发展,中国人的发展太需要创新的教育。4、化学教育发展的需要化学教育的发展要完成三大任务,还需要解决两个难题:学生要记忆的知识太多,学习兴趣不太大;化学实验、化学生产有污染,学习化学有点害怕,不喜欢化学专业。(二)能不能构建化学科学的本质化学科学的发展学生的智能化学教育的改革1、化学科学的本质是构建创新型化学的基础化学是一种特殊的探究话动;化学是一种开放、发展的知识体系;化学是一门中心的、实用的、创造性科学。化学科学的本质是构建创新型化学教育的基础。构建创新型的化学教育,就是要想方设法去展现化学的本质。2、化学科学的发展为构建提供思路(1)化学是一门不断创新发展的科学19世纪化学是研究原子的科学。化学是研究改变原子的组合和排布的科学,采用实验的方法,是实验的科学。20世纪化学是研究分子的科学。化学是研究制造新分子、新物质的科学,不再是实验科学,而是采用实验和理论的方法,己是实验和理论的科学。21世纪化学是研究泛分子的科学#泛分子是指化学研究的对象,它可以分为10个层次:原子、分子片、结构单元、分子、超分子、高分子、生物分子和活分子、纳米分子和纳米聚集体、原子和分子的宏观聚集体、复杂分子体系及其组装体#对泛分子的研究内容极其丰富#研究方法有:实验方法,理论方法,模型和计算机模拟方法。#研究目的有: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保护世界。造成污染的传统化学向绿色化学转变是必然的趋势。(2)21世纪化学研究的九大趋势1)更加重视国家的目标,更加重视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2)理论和实验更加密切结合。3)寻求结构多样性的研究与功能研究相结合。4)复杂分子体系的研究。5)合成化学的方法层出无穷。6)分析化学己成分析科学。7)化学信息学和高效计算机处理。8)新实验方法的建立和方法学研究。9)跟踪、分析、模拟反应过程。(3)21世纪化学的四大难题1)化学的第一根本规律——化学反应的理论和规律。2)化学的第二根本规律——结构与性能的定量关系。3)纳米尺度的基本规律。4)活分子运动的基本规律。(4)20世纪化学的盲点1)无机化学中共价健概念被忽视。2)利用文献宝库总结规律的工作相对滞后。3)分子周期律被忽视。分子、化合物、物相的数目已超过2340万种,却没有分子周期律。从化学科学的发展中,我们可以得到许多启迪和思路。3、人的智能可以靠后天开发创新是人的天性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张立昌教授认为:“创新能力是人的本质特征之一,后天环境尤其是教育要为人的创新提供引导和支持。”(三)怎样构建1、制订目标在化学课程总目标的基础上,适当降低具体知识的要求、适当提高化学理论的要求,适当重视过程与方法的培养,尤其是质疑能力、化学实验能力和化学探究能力的培养,适当强调好奇心、责任感、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精神是一个培养的过程,要不断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方式、学习方式,实践能力、探究能力等。2、确立基本理念在课程理念的基础上适当突出:个性,时代性,过程性,趣味性,探究性。适当应用现代教育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后现代课程论。3、制订基本策略以阅读与实验为基础,以问题为导向、以化学家为榜样,以个性作选择、因材施教,以理论作指导,以实践作检验和评价美国心理学家将创新能力分为5个层次:表达式创新,模仿式创新,发明式创新,革新式创新高深式创新。4、精选化学内容在原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突出化学基本理论及其相关的物质、相关的化学实验、著名的化学家等。优化组合三种功能型课程。、5、优化教学方式边读边讲边实验,学生实验,讨论式教学,发现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研究性学习等。6、建立创新环境创新的动力因素:好奇源于自由兴趣求知欲责任源于情感热爱需要创设的环境:自由时空民主平等独立思考集体研讨鼓励创新允许失败多元评价化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目的多彩多姿,硕果累累。它造福人类,也需要人类去耕耘。化学和化学教育工作者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