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应急管理基本知识培训1第一部分应急管理的发展第二部分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及法规简介21974年,英国,重大危险咨询委员会,提出制订应急预案1982年,欧共体《工业活动中重大事故危险法令》(塞韦索法令),重大事故预防与救援1984年,印度博帕尔事故,促进各国修改法律法规、完善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1986年,美国《紧急事故应急计划和社区知情权法案》1993年,ILO《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公约》,应急计划要求一、总体情况随着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人们对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逐步有了系统化认识。32001年,“9.11”后美国成立国土安全部4我国,2002年颁布实施《安全生产法》,规定企业与政府制定应急预案。2003年非典后,出台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加快了国家整体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步伐。51、自然灾害频发,分布广、损失大——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二、我国应急面临的形势62、重特大事故灾难频繁发生第7页图11991-2002年全国各类事故死亡人数13049110350910123510104210399294577990367944285762973401180001393936000070000800009000010000011000012000013000014000015000091'92'93'94'95'96'97'98'99'00'01'02'年代死亡人数(人)事故损失与应急救援的关系020406080100120无应急救援有效应急救援事故损失73、公共卫生事件仍然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全球新发现的30余种传染病,已有半数在我国发现——艾滋病、乙丙肝炎、血吸虫等感染者、患者都在几十万以上——2003年SARS、2009年甲型H1N1流感第8页84、引发社会安全事件的因素依然存在第9页—近几年刑事案件总量年均400万起以上;—近几年各类刑事案件死亡6.5万人以上、直接经济损失几百亿元;—近几年每年受理计算机犯罪案件上万起,年增长率明显上升。9安全是风险的隶属度离散随机小概率事件重大事故灾难应急管理是一个复杂开放巨系统现代社会的系统脆弱性管理失当也可成为危机诱因三、我国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主要体会10一是党中央、国务院的英明决策和坚强领导;二是社会主义制度和我们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全国上下建立了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的应急管理工作格局;三是依靠法制,依靠科学,依靠群众;四是充分发挥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和专业应急处置队伍和预备役民兵在处置突发事件中的骨干和突击队作用;五是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和社会各界同舟共济。(一)成功作法11一是思想认识不足;二是危机管理体制不健全;三是应急反应和快速处置能力有待提高;四是部分应急预案操作性不强;五是全民防灾意识教育还相当薄弱;六是法制还不够完善。(二)薄弱环节12灾害多发事故高发防御脆弱应对复杂责任重大要点:13第一部分应急管理的发展第二部分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及法规简介14一、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情况二、国家应急管理的法律法规要求15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大力增强应对风险和突发事件的能力,经常性地做好应对风险和突发事件的思想准备、预案准备、机制准备和工作准备,坚持防患于未然。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16《政府工作报告》:各级政府要全面履行政职能,在继续搞好经济调节、加强市场监管的同时,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特别要加快建立健全各类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建立健全各种预警和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和风险的能力。完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摘自《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17以人为本,减少危害;居安思危,预防为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依法规范,加强管理;快速反应,协同应对;依靠科技,提高素质。(一)工作原则18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分为四级:Ⅰ级(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Ⅱ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Ⅲ级(较大突发公共事件)Ⅳ级(一般突发公共事件)(二)突发事件的分级19可以预警的突发事件,按照发生的可能性和危急程度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标示,一级为最高级别。预警级别的划分标准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确定的部门制定。颜色级别一级二级三级四级预警级别20突发事件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4类。(三)突发事件的分类突发事件事故灾难公共卫生自然灾害社会安全21水旱气象地震地质海洋生物林、草火灾……生产安全事故环境污染事故公共卫生事件动物疫情群体性事件金融突发事件涉外突发事件影响市场稳定事件恐怖袭击刑事事件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突发事件预防应急恢复重建准备扩大初级恢复22法律基础组织体制运行机制保障系统紧急状态法规应急条例政府令标准管理机构功能部门指挥中心救援队伍统一指挥分级响应属地为主公众动员信息通讯物资装备人力资源财务经费(四)应急救援体系(4X4)23应急响应主要程序现场监测人群疏散N人员救助工程抢险警戒与交通管制医疗救护环境保护专家支持事故发生接警关闭总结评审信息反馈应急增援现场清理解除警戒事故调查善后处理信息网络开通应急资源调配现场指挥到位中心人员到位响应升级警情判断响应级别Y应急恢复应急启动救援行动事态控制应急结束(关闭)YN24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法制机制体制应急工作平台全民、全社会防灾意识、抗灾能力科技水平、生产力保障(五)一案三制25法制建设方面:主要是依法行政,努力使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轨道。并注意通过对实践的总结,促进法律、法规和规章的不断完善。运行机制方面:主要是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包括建立健全监测预警机制、应急信息报告机制、应急决策和协调机制、分级负责与响应机制、公众沟通与动员机制、应急资源配置与征用机制、奖惩机制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城乡社区管理机制等。26应急管理体制方面:主要是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领导下,坚持分级管理、分级响应、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原则。建立健全集中统一、坚强有力的指挥机构;发挥我们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形成强大的社会动员体系;建立健全以事发地党委和政府为主,有关部门和相关地区协调配合的领导责任制;建立健全应急处置的专业救援队伍、专家咨询队伍,充分发挥人民解放军、武警和预备役民兵的重要作用。27•综合预案•专项预案•现场预案•临时单项预案综合预案危化专项预案防洪专项预案地震专项预案现场预案1现场预案2现场预案n……应急预案体系281方针与原则2应急策划2.1危险分析2.2资源分析2.3法律法规要求2..4应急能力评估3应急准备3.1机构与职责3.2应急设备、设施与物质3.3应急人员培训3.4预案演练3.5公众教育3.6互助协议4应急响应4.1现场指挥与控制4.2预警与通知4.3警报系统与紧急通告4.4通讯4.5事态监测4.6人员疏散与安置4.7警戒与治安4.8医疗与卫生服务4.9应急人员安全4.10公共关系4.11资源管理(消防\泄漏处理)5现场恢复(事故调查)6预案管理与评审改进6.1培训与演练6.2预案修改更新核心要素与主要内容29全国应急预案体系框架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级专项预案国务院部门预案省级及地方政府制定的应急预案企事业单位制定的应急预案举办大型会议、展览和文体等重大活动,主办单位制定的应急预案30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自然灾害类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处置重、特大森林火灾应急预案国家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国家地震应急预案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处置民用航空器飞行事故应急预案国家核应急计划处置电网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预案国家处置城市地铁事故应急预案国家海上搜救应急预案国家粮食应急预案处置大规模恐怖袭击事件基本预案国家大规模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国家涉外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国家金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国家通信保障应急预案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国家处置铁路行车事故应急预案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国家处置劫机事件应急预案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发布应急预案事故灾难类公共卫生类社会安全类31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部门应急预案《矿山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危险化学品事故灾难应急预案》《陆上石油储运事故灾难应急预案》《陆上石油开采事故灾难应急预案》《海洋石油开采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冶金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尾矿库事故灾难应急预案》《防范和应对自然灾害引发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32一、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情况二、国家应急管理的法律法规要求331、加快应急法制建设2、逐步完善应急管理制度3、细化应急管理要求(一)法制建设情况34应急预案法律体系地方法规突发事件应对法企业标准宪法有关应急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企业制度安全生产法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国家标准强制性351、加快应急法制建设——已出台涉及突发事件应急的法律30多件、行政法规30多件、部门规章50多件;——还出台中央、国务院及部门文件100多件。2、逐步完善应急制度——动乱、暴乱或者严重骚乱的应急处置制度;——破坏性地震、防洪、环境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草原火灾、森林火灾、旱灾、突发性天气灾害等的应急制度;——公共卫生事件、动物疫情、植物疫情等的应急制度;——金融风险等的应急制度。第36页363、细化应急管理要求——反恐怖、群体性治安事件、民族或者宗教因素引发事件、劫机等的应急制度;——城市供水、城市燃气、水库大坝安全、铁路运输安全等的应急制度;——外汇电子数据备份与电子系统故障等的应急制度。第37页还未建立应急制度的突发事件——重大计算机系统故障、大面积停电、大面积中毒、重大爆炸、外来生物入侵、价格干预以及有关城市公共交通、民用燃气安全等方面突发事件的应急制度。37突发事件应对法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消防法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38页(二)有关应急管理的法律要求381.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事件应对法的研究起草过程—2003年开始研究起草工作;—2006年由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该法草案;—2007年8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自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突发事件应对法的适用范围—重在对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作出规定,赋予政府应急处置所必要的权力,以及时控制事态发展。—只适用于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事故灾难和社会安全事件的应对行为,不适用于战争、动员。第39页39《突发事件应对法》共7章70条第一章总则第二章预防与应急准备第三章监测与预警第四章应急处置与救援第五章事后恢复重建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章附则恢复(Recover)预备(Preparedness)响应(Response)预防(Precaution)图1.1应急管理的内涵40预防/减灾应急准备监测预警初期响应扩大应急事后恢复评估总结安全规划管理基础地理信息基础数据管理危险源管理脆弱设施管理监测监控管理安全教育培训应急资源管理应急预案管理应急电子演练应急能力评估预测预警分析灾害后果模拟预案启动紧急联络后果预测救援展开统一指挥协调资源调整配给救援效果把握灾害统计分析受灾补助管理应急案例管理恢复计划管理总结评估管理41《突发事件应对法》对企业的主要规定各企业、事业单位要切实落实安全管理的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加大安全投入,全面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八)加强各单位从业人员的安全知识和操作规程培训,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要强化培训考核……达不到考核要求的管理人员和职工一律不准上岗。(十)企业特别是高危行业企业要切实落实法定代表人负责制和安全生产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