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新版《毛概》课件-2.6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四、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一、生态文明是党和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二、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进程的必然要求三、当前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特点•过去几十年,中国人民普遍富裕起来了。可是,清澈的河水、清洁的空气却成了奢侈品。从“求生存”到“求生态”,从“盼温饱”到“盼环保”,群众对干净水质、绿色食品、清新空气、优美环境等生态的需求更为迫切。•民有所呼,党有所应。一、生态文明是党和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生态文明是一个统一体生态,是指自然存在状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等一系列文明的总和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是对生态文明做的最准确的表述。实际上,生态文明就是反映人与自然是否和谐的一种状态,人与自然越和谐共存,生态文明的水平就越高。生态文明的内涵生态学的基本概念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生态系统在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整体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生态生态平衡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就是指生产、消费、分解这三个环节要相等。人工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是自然、社会、经济的复合系统。生态平衡,一般是指人工生态系统的平衡,它包括七个环节:管理、生产、交换、消费、分解、还原、再生。当这七个通量相等了,人工生态系统也就平衡了。生态不平衡就是指生产过剩、消费超前、分解不足。视频:生态平衡(5'45)什么是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在尊重生态规律的前提下,有计划地对生态环境进行有效地公共管理,进行地区、国家乃至全球意义上的制度建设,协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形成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01物质前提以高度发达的物质生产力作为支撑02核心理念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03实现的根本途径通过各种途径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04根本目标人与自然的永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质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质是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谈的“两型社会”。两型社会环境友好资源节约一是,我们的资源和环境承受着极大的压力,资源不足以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二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对环境的要求提高了,因为环境涉及健康问题,而人们对健康的追求在各种追求里是首选。为什么生态文明成为党和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视频环境污染——人类的灾难_标清(6'00)建设生态文明是维护生态安全的需要全球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化的现实已经显现,对自然生态系统带来的灾难包括众多方面:极端天气、冰川消融、永久冻土层融化、海平面上升、咸潮入侵、生态系统突变、旱涝灾害增加、极端天气频繁等。近期冰盖海冰融化趋势几种主要的温室气体全球气候的升温主要是由温室气体造成的。而这些温室气体除了自然产生的以外,主要是人为生产造成的。导致全球升温的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臭氧,以及氟利昂等。全球气候变化引发灾害激增自然灾害事件激增,灾害类型多变1极端天气频发2全球气候变化已经对中国造成严重挑战如何在中国经济平稳发展基础上,加强中国国内气候治理,推动中国经济向绿色可持续发展转型,为中国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是中国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二、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进程的必然要求农耕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人类文明进程原始社会狩猎采集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文明: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工业文明: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农业文明:依赖自然、顺应自然原始文明:敬畏自然、崇拜自然1858年夏天,泰晤士河严重,人们无法泛舟,河水发出恶臭,甚至连旁边国会大楼的议员无法工作。英国著名的幽默杂志《笨拙周刊》刊登了一幅反映泰晤士河的漫画,题为“沉默的强盗”,画面为象征死亡的骷髅在泰晤士河上游荡,下面有一行文字是:“YourMONEYorYourLIFE!”沉默的杀手:要钱还是要命工业文明的痛苦“多诺拉烟雾事件”纪念牌1948年10月下旬,一场大雾笼罩了这个山谷,并持续数日,大雾变成了浓密而有刺激性的烟雾,致使20人死亡,数千人患病。直到10月31日,多诺拉锌厂才关闭它的炉子——几个小时之后,一场大雨彻底驱散了烟雾。这场环境灾难将美国人的注意力吸引到空气污染上来,它的一个遗产是促成了《联邦空气洁净法令》诞生。•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1952年12月的一次光化学烟雾事件中,洛杉矶市65岁以上的老人死亡400多人。1955年9月,由于大气污染和高温,短短两天之内,65岁以上的老人又死亡400余人,许多人出现眼睛痛、头痛、呼吸困难等症状甚至死亡。直到20世纪70年代,洛杉矶市还被称为“美国的烟雾城”。1954年洛杉矶街头售卖清洁空气气球的广告。人类的“今天”“明天”和“后天”一些国家把污染严重的产业转移出自己的国家。可是,从世界范围来看,生态危机其实并没有根本好转,反而在这些承接了污染转移的国家里日益恶化,甚至有人用柳宗元的“千山鸟飞绝”来描述这些地区现状。那么,明天对于人类来讲会不会是“万径人踪灭”?还有我们的后天——我们的未来到底会是怎样呢?今天明天后天美国电影《后天》的海报寂静的春天蕾切儿·卡逊于1962年出版《寂静的春天》,书中描述人类可能将面临一个没有鸟、蜜蜂和蝴蝶的世界,全方位地揭示了化学农药的危害,是一本公认的开启了世界环境运动的奠基之作,同时也引发了旷日持久的“反《寂静的春天》运动”。增长的极限《增长的极限》是罗马俱乐部于1972年提出的第一份研究报告。地球资源是有限的,因此,无可避免地会有一个自然的极限。从1972到2003,美国用于建造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资金达到770亿美元第二,西方发达国家向欠发达地区转移生态环境成本,失去了发展生态文明的内生动力。英国政府一直沿用向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国家出口“洋垃圾”的策略第三,西方发达国家现行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难以自发转向。生态文明没在发达国家兴起的主要原因第一,西方发达国家以巨大投入治理环境,使自身生态危机得到缓解。发达国家占世界人口1/5的富有人口58%84%74%87%《我们共同的未来》是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关于人类未来的报告。报告第一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人类的发展不光要关注当代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发展的公平性,也要关注子孙后代和我们这代人之间的代际发展的公平性。这个理念逐渐进入到很多国家的治国方略中。环境危机、能源危机和发展危机不能分割地球的资源和能源远不能满足人类发展的需要必须为当代人和下代人的利益改变发展模式人们在理念上、在行动上都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有影响的组织绿色和平组织罗马俱乐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等重要的会议1972年人类环境会议1992年环境与发展会议2002年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重要的公约、协定《21世纪议程》《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等生态文明建设是应对全球生态危机的战略措施气候变化,成为当前全球生态危机中非常突出的一个表现,也是生态文明提出的一个重要背景。从2009年开始世界范围内更是召开了一系列的气候变化会议。气候变化成了一个逢会必议、每访必谈的话题,已经成为国际政治、经济和外交突出的问题。气候变暖问题引关注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指出,近百年来全球的地表平均温度上升了0.74度,海洋的升温还引起了海水的热膨胀,导致20世纪全球平均的海平面上涨了大概0.17米。由于对气候变暖的关注,在2007年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和IPC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分享了诺贝尔和平奖。戈尔拍摄纪录片《不可忽视的真相》。2009年10月17日,印度洋岛国马尔代夫首次在水下召开内阁会议,有十四名内阁部长参加。马尔代夫此次召开水下内阁会议的目的是引起国际社会关注,提醒人们全球气候变暖对岛国造成的影响。马尔代夫由1192个珊瑚岛组成,全国平均海拔只有约1.5米。根据科学家最近发布的研究报告,如果全球变暖的趋势继续下去,马尔代夫将在本世纪内消失。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中国2007年就已经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积极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我们通过节能减排实际上也间接地减排了二氧化碳。说到气候变暖,中国也身受其害。南极上空臭氧空洞的面积已经高达2550万平方公里(2011年)每一天都有将近100个物种在地球上消失世界人均种植面积在下降每年森林的砍伐的面积却高达1460万公顷土壤的流失量现在已经增加到每年254亿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世界上现在有12亿人居住在缺水的地区气候变化既是全球关注的焦点,也同样成为国际政治的焦点。国际社会为了抑制全球气候变化的负面效应,形成了一系列的全球公约。其中,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最为著名。《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是人类抑制全球气候变化的起点,也是迄今为止最重要的国际公约之一。2015年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又通过了《巴黎协议》,规定了各个国家承诺的减排的数量。可以说,围绕减排已经形成了国际政治的一种新态势。从根本上来看,节能减排不仅是履行国际公约的问题,也同样是中国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问题。中国人民要树立更加节约资源的意识,才能完成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路子。所以,节能减排对于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气候变化与中国可持续发展现状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是一种不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模式。治污要治本,治本先清源。中国经济的发展已经站在了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迫切需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寻求一条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中国可持续发展和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理念和主张中国在国际气候治理体系中的角色随着中国经济形势变化被动参与的发展中国家《京都议定书》(1997年12月)谨慎负责的发展中国家“巴厘岛路线图”(2007年12月)积极贡献的新兴大国《巴黎协定》(2015年12月)2015年11月30日习近平出席巴黎气候大会时传递了中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理念和主张:其四,应对气候变化是未来中国国内的重要任务之一。其二,低碳之路不应以经济萧条为代价,而应当与长期繁荣相伴。应对气候变化要尊重历史责任,同时兼顾各国发展阶段和国情。•其三,应对气候变化是全球的责任,中国责无旁贷。其一,气候治理要引领人类社会走向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之路。当前中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面临双重困境后危机时期全球治理面临困境受金融危机影响,西方大国越来越难以承担公共品供应的责任,但影响全球治理的能力仍非常强大;新兴大国群体性崛起,正在成为全球治理机制变革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治理能力和制度准备却显著不足。当前中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面临双重困境中国自身存在的低碳转型能力和低碳外交困境尽管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由于人口众多、经济发展不均衡,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特别是在人均GDP以及引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创新能力方面。三、当前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特点当前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最大的或者说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在推进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态文明建设。这是和已经实现了现代化的国家是截然不同的。我们需要一方面进行经济政治各个方面现代化的建设,同时一方面另一个肩膀又必须挑起生态文明的重担。为什么不可以像那些比较早的进入工业化的国家一样走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呢?其实,实践已经告诉我们,那些国家走这条路也走不通,而且代价极为沉重。我国一些先发展起来的地区也曾经走了这样一条路,我们发现代价也是极其严重的。这就要求我们现在必须得把它作为现在进行时推进、如果现在不做,现代化有可能不会真正实现,而我们文明却有可能在这个过程当中断裂。视频:中国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_(3'14)资源问题耕地淡水森林能源生物人口•资源约束趋紧能源供应约束: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能源对外依存度越来越大。水资源约束: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联合国列出的13个严重贫水国家之一。土地资源约束:我国可利用土地仅占国土面积的1/3,人均占有土地不足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3。国内能源资源匮乏探明可采储量的保证程度大约:煤炭80年、石油15年、天然气30年,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

1 / 8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