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常用石种01.太湖石太湖石原产苏州洞庭山太湖湖底。(江苏和安徽也有)太湖石,又名窟窿石、假山石,是一种石灰岩,有水、旱两种,最早眼宛转险怪势,形状各异,姿态万千,通灵剔透的太湖石,其色泽最能体现“皱、漏、瘦、透”之美,其色泽以灰色为多,少有白色、黑色。尤其黄色的更为稀少。。上海豫园名石-玉玲珑质地:坚实。表面多弹子窝洞,色泽缜润,纹理石面嶙峋。拙政园-海棠春坞留园-冠云峰02.昆山石产于江苏昆山而得名,亦名昆石,是江苏省昆山市亭林园内玉峰山(俗称马鞍山)的稀缺特产。属水晶族的石英体,是营造假山、制作盆景、案头清供的佳品。亭林公园-昆山石景昆山石的质是以雪白晶莹,窍孔遍体,玲珑剔透为主要特征。昆石的石英晶簇脉片结构复杂变化,形成了各种形态的石英晶簇。由于产区的不同、含二氧化硅的纯度不同,故带来色泽的不同,玉质感的不同。姿态:无高耸的峰峦态质地:粗糙不平、奇突透空昆山石-鸡骨峰昆山石-海蜇峰杭州-皱云峰03.笋石各地均有。姿态若笋状。笔直耸立直指云天。玉白、浅黄、灰紫,绿等多种颜色。个园-春石陈溪钓鱼台双笋石04灵璧石出自于安徽灵璧县。“泗滨浮磬”(今俗称“灵璧磬石”)和“灵璧石”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同是灵璧县石文化大系中的两个不同的支系。“磬石文化”是指以灵璧县磬石山南麓古磬矿所产的片状磬石为原料,通过人力加工而成为各种形制的编磬。灵璧石多以黑色为主,色泽清润,表面若有胡桃状,洞穴有眼透空。置石选材原则一、自然性。选择具有原始意味的石材。如:未经切割过,并显示出风化的痕迹的石头;被河流、海洋强烈冲击或侵蚀的石头;生有锈迹或苔鲜的岩石。这样的石头能显示出平实、沉着的感觉。而具有动物等象形的石头或具有特殊纹理的石头最为珍贵。纯粹圆形或方形等几何形状的石头或经过机器打磨的石头均不能用。二、协调性。石材的颜色要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最佳的石料颜色是蓝绿色、棕褐色、红色或紫色等柔和的色调。白色缺乏趣味性,金属色彩容易使人分心,应避免使用。三、统一性。造景选石时无论石材的质量高低,石种必须统一,不然会使局部与整体不协调,导致总体效果不伦不类、杂乱不堪。四是因地制宜。造景选石无贵贱之分,应“是石堪堆”。就地取材,随类赋型,最有地方特色的石材也最为可取。选材美学标准美学标准:1、是造型与轮廓2、是质感与色泽3、是肌理与脉络4、是尺度比例与体量。北太湖石南太湖石透就是通透,石体之内有孔洞彼此贯通。漏就是石体表面有眼,四面玲珑。石的漏、透就是要石形具备空灵神韵,元气贯通,即使石头体量巨大,也不显笨重。瘦就是竖高横短,顶部宽重,底部窄狭,亭亭壁立,孤峙无倚,欲倒而立,这样就显出灵秀之美来。“透、漏、瘦”的形貌,体现的就是清空灵秀的韵致。赏石标准瘦、透、漏、皱、丑、怪、清、顽瘦透瘦、透、漏、皱顽-御花园颐和园乐寿堂青芝岫——明代米万钟遗物“败家石”大、奇、灵、秀、奇-五峰园五峰山房秀、润、透、漏皱-绉云峰特置选形态优美的整块山石或者是以若干山石拼叠成一座完整的峰石,特置石应该有独特的观赏价值。园林置石组合方式太湖石笋石瑞云峰散置又称散点,即将石料零散布置的手法。要点是有散有聚、疏密有致、宾主分明、高低错落、顾盼呼应,使众石散而不乱,聚散有致。既要有自然山石的神韵,又符合构图造型的原则。紫院散置之锦川石散置-英德石枯山水网师园群置是以群体为单位的散置,又称大散点。是规模较大的集合型散置。怡园狮子林苏州博物馆网师园模仿自然真山堆叠的石景观称为假山。与置石相比,堆叠假山规模大,用材多,形式丰富多变,需要更高超的技艺。叠山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陶然亭的池岸叠石怡园以“搭、跨”手法叠成桥洞式假山置石的使用运用1、作为艺术造景,供人们观赏游憩。2、作为园林环境局部的主景乃至景观主题序列和构建地形骨架。3、置石在园林空间组合中起着重要的分隔、穿插、连接、导向及扩张空间的作用。4、石材的纹理、轮廓、造型、色彩、意韵在环境中可起到点睛作用。5、园林绿地中为防止地表泾流冲刷地面,常用置石作“谷方”和“挡水石”,既可减缓水流冲力,防止水土流失,又可形成生动有趣的景观。6、运用山石小品点缀园林空间7、置石与园林建筑相结合,陪衬建筑物,可在某种程度上打破建筑物的呆板、僵硬,使其趋于自然、曲折。8、用山石营建岩石园、日式枯山水园或岩生植物园、水生植物园等专类园。暂且搁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