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集锦◆(一)文侯与虞人期猎文侯与虞人①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②之。魏于是乎始强。【注释】①掌管山泽苑囿打猎的官。②罢:通“疲”。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天又雨,公将焉之?天又下着雨,您准备到哪里去呢;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虽然现在很快乐,怎么可以不坚守约定的(打猎)时间呢?2、请简要说说你从这则故事中得到的主要启示。做人要诚信、守时等。(二)齐宣王使人吹竽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1、解释加点的词:①处士请为.王吹竽:为:给。②宣王说.之:通“悦”,喜欢。2、译下边句子①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齐宣王命令艺人吹奏竽,一定要让三百人一起吹奏。②湣王立,好一一听之。齐湣王继位为王,喜欢一个一个地听艺人吹竽。3、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个故事:滥竽充数。(三)邹孟轲母(节选)邹孟轲母,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时,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乃去,舍市傍。其嬉游为贾人⑴炫卖⑵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复徙舍学宫之旁。其嬉游乃设俎豆⑶,揖让进退。孟母曰:“真可以居吾子矣。”遂居。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⑷。注:(1)贾人,商人。(2)炫卖,叫卖。(3)俎豆,古代祭祀用的礼器。(4)渐化,逐渐濡染。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乃去.,舍市傍。去:离开。(2)及.孟子长。及:等到。2现代汉语翻译句子:复徙舍学宫之旁。译文:再一次把家迁到一所学堂旁边。3、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则故事的主要内容,然后谈谈这个故事给你的启示。内容:叙述了孟母三迁的故事。启示: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四)郑人逃暑郑人有逃暑①于孤林②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③以从阴。及至暮,反席于树下。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阴,而患露之濡④于身。其阴逾⑤去,而其身逾湿,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注释]①逃暑:避暑,乘凉。②孤林:独立的一棵树。③衽(rěn):卧席。④濡(rú):沾湿。⑤逾:同“愈”,更加。1、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1)徙.衽以从阴(移动)(2)其阴逾去.(离开)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这个办法用在白天是巧妙的,而用在晚上是笨拙的。3、郑人的“拙”具体表现在(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拙”具体表现在晚上也跟着树影移动席子。4、这则寓言告诉人们的道理是:要随机应变,要顺应变化,不凭经验办事,不要墨守成规。(五)浦阳郑君仲辨浦阳郑君仲辨,左手之拇指有疹焉,隆起而粟。君疑之,以示人,人大笑,以为不足患。既三日,聚而如钱。忧之滋甚,又以示人,笑者如初。又三日,拇指大盈握①,近拇之指皆为之痛,肢体心膂②无不病者。惧而谋诸医,医视之,惊曰:“此疾之奇者,虽病在指,其实一身病也,不速治,且能伤身。然始发之时,终日可愈;三日,越旬可愈;今疾且成,已非三月不能瘳③。终日而愈,艾可治也;越旬而愈,药可治也;至于既成,甚将延乎肝膈④,否亦将为一臂之忧。非有以御其内,其势不止;非有以治其外,疾未易为之。”君从其言,日服汤剂,而傅⑤以善药,果至二月而后瘳,三月而神色始复。余因是思之:天下之事,常发于至微,而终为大患;始以为不足治,而终至于不可为。当其易也,惜旦夕之力,忽之而不顾;及其既成也,积岁月,疲思虑,而仅克之,如此指者多矣。(方孝儒《指喻》)【注】①握:四寸为一握。②膂:脊骨。③瘳:病愈。④肝膈:泛指人体内脏。⑤傅:涂。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两项是(AC)A、惧而谋诸医(谋划)B、甚将延乎肝膈(蔓延)3C、疾未易为之(变换)D、积岁月,疲思虑,而仅克之(消除)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AB)A、日服汤剂,而傅以善药徐以杓酌油沥之B、不速治,且能伤身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C、虽病在指,其实一身病也虽人有百手,首有百指D、终日而愈,艾可治也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解释错误的一项是(C)A、忧之滋甚,又以示人(指代“拇指疾患”)B、余因是思之(指代“引发的道理”)C、惜旦夕之力,忽之而不顾(指代“各种疾病”)D、积岁月,疲思虑,而仅克之(指代“祸患”)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①君疑之,以示人,人大笑,以为不足患。郑君不能确定它是什么,把它给别人看,看的人大笑,认为不值得担忧。②始以为不足治,而终至于不可为。开始认为不值得整治,最终到了不能够整治。5、本文写郑君医治拇指疾患一事为了说明一个什么道理?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世上的事情,常起于极细小的地方,但不加关注,就可能酿成无可挽救的大祸。(意思符合即可)(六)选段比较阅读炳烛①夜读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②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③乎?”平公曰:“善哉!”【注释】①炳烛:点烛。②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为盲臣。③昧行:在黑暗中行走。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1、下面句子中的“于”和“晋平公问于师旷”的“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C)。A、指通豫南,达于汉阴B、于厅事之东北角C、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D、游于是乎始2、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⑴恐已暮矣:暮:迟、晚⑵盲臣安敢戏君乎安:怎么4⑶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刮目:再次、重新⑷及鲁肃过寻阳及:等到、到。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⑴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年少而学,(就)如同初升的太阳。⑵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经:指儒家经典。博士:指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可不译。)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而成为博士吗?(大意相近即可)4、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是(意思正确即可),吕蒙不愿学的理由是年纪大;事务多。(每处所填不超过5字)5、两文都是谈学习的,共涉及四个人,读完后你得到什么启发?从热爱学习、珍惜时间、善于引导、虚心听取他人的合理建议等方面阐述均可。(语意明确、句子通顺、所答内容与文段有关即可)(七)选段比较阅读张姓者,偶行溪谷【甲】张姓者,偶行溪谷,闻崖上有声甚厉。寻途登觇,见巨蛇围如碗,摆扑丛树中,以尾击柳,柳枝崩折。反侧倾跌之状,似有物捉制之。然审视殊无所见。大疑。渐近临之,则一螳螂据顶上,以刺刀攫其首,攧不可去。久之,蛇竟死。视頞上革肉,巳破裂云。(蒲松龄《螳螂捕蛇》)【乙】尝见一蜘蛛布网壁间,离地约二三尺,一大蛇过其下,昂首欲吞蜘蛛,而势稍不及;久之,蛇将行矣,蜘蛛忽悬丝币下,蛇复昂首待之,蜘蛛仍还守其网,如是者三四次;蛇意稍倦,以首俯地,蜘蛛乘其不备,奋身飚下①,踞②蛇之首,抵死不动;蛇狂跳颠掷,以至于死,蜘蛛乃盬③其脑果腹而去。(选自薛福成《物性相制》)【注释】①飚下:带着一股风跳下。②踞:趴。③盬(ɡǔ):吃。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1)闻.崖上有声甚厉听到(2)渐近临.之从上往下看(3)久之,蛇竟.死终于(4)尝.见一蜘蛛布网壁间曾经(5)蜘蛛乃酯其脑果腹而去.离开2、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不同意义。(1)之①反侧倾跌之.状的②蛇复昂首待之.它,指蜘蛛(2)以①以.刺刀握其首用②以.首俯地把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然审视殊无所见。然而仔细看看,什么也没有看到。蜘蛛仍还守其网,如是者三四次。蜘蛛仍然退回守在它的网里,像这样有三四次。4、甲文中的螳螂和乙文中的蜘蛛是怎样杀死大蛇的?请你分别用文中原话回答。甲文:螳螂据顶上,以刺刀攫其首,攧不可去。5乙文:蜘蛛乘其不备,奋身飚下,踞蛇之首,抵死不动。5、读了这两则短文后,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只要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就能克敌制胜,弱者也可以战胜强者。或:弱有所长,强有所短,弱者只要相机而动,善于斗智,就能战胜强敌。(八)鲁国之法①鲁国之法:鲁人为臣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金于府①。子贡②赎鲁人于诸侯而让其金。孔子曰:“赐③失之矣!夫圣人之举事,可以移风易俗,而教导可施于百姓,非独适己之行也。今鲁国富者寡而贫者多,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子路④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喜曰鲁人必多拯溺者矣。(选自冯梦龙著《智囊》)注释]:①府:指国库。②子贡:孔子的学生。③赐:子贡的名。④子路:孔子的学生。1、文中写子贡做了什么事?孔子对他的做法持什么态度?孔子持这种态度的理由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回答。子贡在诸侯国中赎出鲁国人,却不愿依鲁国法律领取应得的赎金。孔子不赞同子贡的这一做法。孔子认为圣人的行为可影响百姓,子贡不取赎金,便不能引导不富裕的百姓效法他去赎回更多为奴的鲁国人。2、文中第②段没有标点符号,请用“|”线标示出需要加标点符号的位置。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喜曰鲁人必多拯溺者矣。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喜曰|鲁人必多拯溺者矣。(九)细柳营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芝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1、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C)A、将以下骑送迎齐使田忌将而往B、天子且至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C、已而之细柳军之虚所卖之D、其将固可袭而俘也汝心之固,固不可彻。2、用“/”为下文的句子断句,断两处。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6将军约定(规定),军营中不得骑马奔驰。4、简述汉文帝称亚夫为“真将军”的原因。亚夫治军严肃,军令威严,军纪严明,不媚上,因此汉文帝称赞他是“真将军”。(十)石崇与王恺争豪石崇与王恺争豪,并穷绮丽,以饰舆服①。武帝,恺之甥也,每助恺。尝以一珊瑚树高二尺许赐恺,枝柯扶疏,世罕其比。恺以示崇,崇视讫,以铁如意②击之,应手而碎。恺既惋惜,以为疾已之宝,声色甚厉。崇曰:不足恨,今还卿③。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树,有三尺、四尺、条干④绝世、光彩溢目者六七枚;如恺许比⑤,甚众。恺惆然⑥自失。(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注释:①舆服:车辆、冠冕和服装。②铁如意:搔背痒的工具,一端做成灵芝形或云叶形,供观赏。③卿:此处为对对方的称谓。④条干:枝条树干。⑤如恺许比:同王恺那棵珊瑚树差不多相等的。⑥惘然:失意的样子。1、用现代汉语解释加点的词语。(1)并穷.(用尽)绮丽(2)尝.以(曾经)一珊瑚树(3)世罕其比.(比得上)2、回答下列问题(1)、文章通过一略一详两件事来写石崇与王恺争豪,请各用三个字概括。答:①击珊瑚②展珊瑚(2)、从哪些描写可以看出王恺的珊瑚世罕其比?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枝柯扶疏,铺垫(3)、王恺在珊瑚被击碎后,为何声色甚厉?既惋惜,又以为疾已之宝(4)、联系后文,我们从石崇击碎珊瑚的举动中,可以看到他怎样的性格特点?傲慢,又胸有成竹(5)、文章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状?反映晋代地主生活的豪华与奢侈。(十一)秦穆公尝出而亡其骏马原文:秦穆公尝出而亡其骏马,自往求之,见人已杀其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