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如何防止上当受骗一、诈骗大学生的几种常见手段和特点(一)冒充大学生进行诈骗假冒大学生行骗,在诈骗大学生的案件中占的比例最大。骗子往往是几个人相互配合,有男有女,自称是某名牌大学的学生,他们多以银行卡被吞、包被盗或同学走散无钱返校为由,进行诈骗。这类诈骗案件的主要特点是:①受害人都是女生,他们利用女大学生涉世未深、单纯善良、容易产生盲目的同情和怜悯等特点和弱点进行诈骗;②作案地点一般选择在高校校园内、周边或学生返校途中的火车站和汽车站;③作案时间一般选在学生返校或开学初,此时学生卡上都有学费或生活费且数额较大;④诈骗分子采取伪装、合伙和演双簧的方式打消学生顾虑,博取同学的同情;⑤有的诈骗手段并不高明,只是利用学生防范意识不强和死缠硬磨,使学生碍于情面,往往上当。(二)冒充高校老师或工作人员进行诈骗这类诈骗案件的主要特点是:①诈骗分子往往年龄偏大,看上去比较成熟,衣服穿着讲究,对高校的情况了如指掌,一旦得手,诈骗数额大,诈骗范围广,诈骗方法诡秘,危害较大;②利用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勤工俭学挣钱心切的弱点作案;③利用新生报到时,情况不熟、人员不熟、防范意识差等弱点作案。(三)利用银行卡账户进行远程诈骗近年来,这类案件在高等学校也时有发生。诈骗分子通过某些途径了解到了大学生的手机号码和家庭地址及电话等信息,然后通过电话进行诈骗。诈骗分子多以大学生患严重疾病或遭受严重伤害等危言耸听的理由,利用学生家长恐慌、急切的心理实施诈骗,并要求尽快将索要费用汇入其指定账户。这类诈骗数额一般很大,易于得手,且较难侦破。(四)利用大学生进行招生诈骗招生诈骗一般是通过熟人作案,利用同学、亲朋好友等关系和家长为孩子求学心切的特点,让大学生参与招生中介实施诈骗,这类诈骗数额一般较大,给大学生和被骗家庭带来很大危害。(五)招聘诈骗这类诈骗主要是利用大学生找工心切,以待遇丰厚为诱饵,特别是对女学生实施诈骗,造成很严重的后果。(六)利用老乡和同学关系诱骗这类诈骗在高校的发案比例也比较高。诈骗分子年龄和体貌与大学生相仿,有的就是因违法违纪被学校开除的。他们对大学的情况十分了解,对大学生老乡观念强的弱点摸得很透,诈骗往往容易得手。(七)利用道具诈骗(利用假手机骗走真手机)这类诈骗中,诈骗分子的应变能力很强,往往冒充企业老板,很有派头,先打消行骗对象的顾虑,同时利用了人们占小便宜的弱点,让行骗对象感到他手中的物品超值,捡了便宜。这类诈骗往往数额不会太高,但也不排除将来用别的道具诈骗更高档次物品。目前诈骗大学生的惯用手法和特点,诈骗分子无非是利用了少数大学生思想单纯、同情心强、贪图小利、交友不慎、防范意识不强等弱点,实施诈骗。二、大学生防止被诈骗的对策和预防措施社会环境纷繁复杂,随着高等学校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学校保卫部门应针对各类诈骗案的特点,在进一步加强打击和查处力度的同时,加强教育管理和安全防范。一方面,要控制社会闲杂人员进入校园,维护校园的治安秩序,不给诈骗分子以可乘之机;另一方面要广泛开展专项教育,及时将大学生被诈骗的情况予以通报,使广大学生及时了解诈骗分子的诈骗伎俩,学会自我保护。(一)在日常生活中不要贪图小利大学生外出做家教和勤工俭学时,要通过正当的途径,确实将对方情况搞清楚,对社会上招聘大学生的广告要客观冷静地进行分析和调查,特别是对那些待遇优厚,诱惑力极强的广告要多问几个为什么,防止招聘陷阱。(二)切忌头脑简单发热,避免以感情代替理智在提倡助人为乐、奉献爱心的同时,要确实搞清对方的真实身份和意图,提高警惕性,不能轻信花言巧语,不能头脑发热、盲目同情;交友要谨慎,感情交流要理智,单凭感情用事、“跟着感觉走”往往容易上当受骗。一味,有些大学生信奉“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朋友的朋友就是朋友”,就是没有想到这正是诈骗分子进行诈骗的手段之一。对于那些慕名和打着“朋友”“老乡”、的旗号找上门来的人,要善于察言观色,不要轻易“掏心窝子”,更不能言听计从,受其摆布利用。对于那些“来无影,去无踪”的上门客,要谨慎小心,尽量不为他们提供单独行动的时间和空间,更不能随意留宿,以免给诈骗分子可乘之机。(三)个人及家庭的资料要注意保密在大学里过集体生活,免不了与他人的相互交往,但与人交往要有分寸,交朋友要有原则,在不充分了解对方时,不要轻易将个人和自己家庭的资料和盘托出。有的同学则不然,总是大大咧咧,有的到处乱写乱扔,有的在存取现金时输入密码也不注意回避,更有甚者将密码直接告诉他人。殊不知有时是“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上面提到的远程诈骗,有些诈骗分子就是利用这些途径获取受害人详细资料的。(四)保持高度警惕性,积极同诈骗分子作斗争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在搞好学业的同时,要关心和参与校园安全建设。上述诈骗案件,并不是诈骗分子每一次都能得手,调查中发现,有的同学反映曾经碰到过这些现象,只是没有上当罢了,而有的则因诈骗数额较小,根本没有报案。当前全省正在开展“平安校园”建设,学校应加大安全教育的力度,使更多的大学生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积极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要教育大学生如何避免受骗上当,一旦受骗要及时报案;如发现对方可疑要沉着冷静,拖延时间,尽量配合公安保卫部门抓获犯罪嫌疑人,使违法分子受到应有的法律制载。大学生涉足传销的防范与对策近年来传销组织以大学生为欺骗对象有愈演愈烈之势,大学生陷入传销的新闻也屡见不鲜,我校已连续两年发生有学生被传销组织欺骗的案件,为解救被传销组织控制的大学生,学校保卫处配合公安机关多次到外省解救学生。是什么原因使这些“天之轿子”在非法传销面前失去理智,前仆后继地上当受骗?传销组织是如何欺骗大学生的呢?有无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进行一些讲解。一、传销在我国的特点《禁止传销条例》中的传销是指组织者或者经营者发展人员,通过对被发展人员以其直接或者间接发展的人员数量或者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或者要求被发展人员以交纳一定费用为条件取得加入资格等方式牟取非法利益,扰乱经济秩序,影响社会稳定的行为。1、怎样甄别、区分传销呢?一、在没有提供实质性业务或服务情况下,以发展人员数量为主要经济来源;二、以宣传或承诺高额回报为诱饵,采取非法集会,巧立名目或以产品变相收取不等价、不客观的费用进行非法集资;三、以出售产品或提供服务为幌子,从事集资诈骗等违法犯罪的商业欺诈,用欺骗手段甚至强制进行交易的敛财行为;以类似以上行为来达到非法占有他人财产的目的,严重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和管理秩序。具备任何一种要件就可以定性为传销。2、当前传销案件呈现的主要特点1、传销人员的地域范围较广。传销者来自“五湖四海”,2、“拉伙”对象多为亲属、同学、朋友等。在传销组织中,有儿子拉父母加入的、有丈夫拉妻子的,也有拉同学的,有的不但全家“入伙”,而且连姑、舅、姨也拉下水。3、高学历人员增多。与以往的初中以下3/7页文化为主体不同,近年来传销人员的学历层次有增高趋势,而且出现了大学生。部分在校大学生在寒暑假或实习期间参与传销,更有甚者是休学搞传销。其中不但有一般院校毕业生,而且不乏名牌大学生。4、传销组织“老大”均在外地。5、传销的社会影响恶劣。传销人员上下线之间一般实行单线联系,在“培训”过程中有限制人身自由的现象。而且传销规模呈扩大趋势,不少人“陷”传销链中不能自拔,他们不再考虑如何诚实经营,而是成天想法拉“人头”,诚信之风受到破坏。3、传销的方式、方法:1、参加者通过交纳入门费或购买商品等变相交纳入门费的方式,取得加入传销组织的资格,并取得介绍发展他人加入的资格。即加入的前提时要交纳一定的费用。交纳费用后,则作为介绍自己加入者的下线,成为传销组织的成员,同时取得销售产品和发展下线的资格,他人经自己介绍或交纳一定的费用加入传销组织后即成为自己的下线,自己为后加入者的上线,从表面看参加者既是传销产品的消费者又是经营者,具有使用和销售产品的双重身份。2、先加入者靠发展后加入者,从后加入者交纳的费用中受益,发展越多,收益越大,收益额的多少,由加入者发展的下线和下线再发展的下线的情况决定,即传销采用的是一种复式计酬方式。如果加入后不能发展下线或发展下线很少,因加入时交纳了高额入门费他就成为该传销活动的受害者,实际上发展下线越多,传销规模越大,后加入者就越多,上当受骗的人也越来越多,像金字塔一样,因为财富从下向上转移,收益者只是处于塔顶的少数人。3、组织者的受益,主要来自参加者的入门费或认购商品所交纳的费用,并非真正来自商品营销的利润。因而有些传销组织在对传销人员进行培训时甚至公开宣称:这些产品不值钱,你将他扔掉都可以,重要的是发展下线,只要发展了下线才能增加自己的收入。这句话说明传销的商品只是传销组织发展成员的一种媒介,并非物有所值,揭穿了传销者的面纱,暴露出赤裸裸的“传人头”诈骗活动的真面目。4、组织者事先承诺在短期内能给参加者高额回报来引诱他人加入,高额回报是传销能够吸引人参加的重要因素。如一个传销组织讲解公司的生职过程时称发展两个朋友可以成为C级,发展四个朋友可以成为B级经理,发展八个朋友就是A级老总,做到A级老总就可以有130万的收入,由于宣传生职容易和高回报,很容易激起他人的贪婪欲望,4/7页加入传销而上当受骗。二、大学生被骗传销组织的原因骗子骗人,关键是投其所好,大学生涉足非法传销的主要原因可归纳为以下:1、对传销与直销的区别认识不清。大学生社会生活经验不足,对传销的危害性认识不够,对传销和直销本质的区别分不清楚,认识模糊。容易被传销组织以招聘为名引诱利用,陷入传销陷阱,一些人在加入传销组织之初,隐约感觉是传销,有的还和传销分子辩论,但由于对传销与直销的法律界限认识不清,经过传销分子“授课”、“洗脑”后,他们逐渐认同了传销组织鼓吹的“这就是直销,并不是非法经营”的观念。是大有前途的“辉煌事业”。2、巨大的利益诱惑。参与传销的大学生中,家庭经济条件普遍不好,他们希望能尽快找到工作,以摆脱目前的经济困境。非法传销的宣传迎合了一些大学生急于建功立业、摆脱经济困境的心理,传销组织往往打出高额回报的招牌,声称只要下线达到一定数量就可以升为业务主任、经理,提成将翻番、月收入可达数万元等。3、通过“亲情管理”和“洗脑”,满足了部分大学生在校园无法满足的情感需求传销组织在管理方面,普遍采用的一种“家庭是亲情管理”一般十余人为一家,家长又传销组织骨干成员担任,负责对家庭的日常管理,当大学生被骗到传销组织后,会受到其他成员的热烈欢迎,让他们感受到“回家”的感觉,消除戒备心理,在家族中每个成员都拥有言论表现自己的机会,相互间已热烈的掌声支持和互称“老总”,不同的家庭之间常进行一些授课、联欢、交流活动,在传销组织内相互恭维的氛围中,使参与者的虚荣心得到很大的满足。据一位参与传销的学生讲,虽然睡地板,捡菜叶的生活清苦,但在传销家庭中,大家相互关心,相互鼓励,这种温暖在家里也不曾体会过。可见传销组织通过“亲情管理”、满足了大学生在学校无法满足的情感需求,拉近了大学生与传销组织间的距离,为他们留下来加入传销奠定了基础。要使招聘来的人员加入传销,首先就要进行培训,对新成员的培训又称“洗脑”,目的是让他们接受传销理论,交纳入门费加入传销。现在的非法传销组织一方面多打着直销的幌子,从商品的价格构成分析,称直销因省去许多中间的环节,直销的利润的来源是出厂价与市场零售价之间的差额,参与者获得的报酬正是这中间的差额,是合法的收入,让参与者对自己从事的是“直销”深信不疑“;另一方面宣传发展下线的重要性复式计酬,要取得成功就要发展下线,他们以几何倍增学理论称几年以后,拿到几万、几十万的收入是一件轻松的事。例如,自己加入后,发展四个下线,四个下线再发展四个下线,以此类推,经过几个月或一、二年的奋斗,自己就成了一个月收入几十万的经理,在传销组织的氛围中,每天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进行思想轰炸,很多最初不愿加入的人在长时间不能脱身的情况下逐步从身体到思想的控制,加入了传销。4、高校的教育内容和管理体制存在缺陷,使传销组织有可乘之机目前高校普遍采用学分制,学校重视专业课程的教育,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