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专题三大气运动1.(2019·全国卷Ⅱ)积云为常见的一类云,其形成受下垫面影响强烈。空气在对流过程中,气流携带来自下垫面的水汽上升,温度不断下降,至凝结温度时,水汽凝结成云。水汽开始凝结的高度即为积云的云底高度。据此完成(1)~(3)题。(1)大气对流过程中上升气流与下沉气流相间分布,因此积云常常呈()A.连续层片状B.鱼鳞状C.间隔团块状D.条带状(2)积云出现频率最高的地带是()A.寒温带针叶林地带B.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D.热带雨林地带(3)在下垫面温度决定水汽凝结高度的区域,积云的云底高度低值多出现在()A.日出前后B.正午C.日落前后D.午夜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积云是由空气对流上升冷却使水汽发生凝结而形成的。因此,积云的外形特征与空气对流运动的特点紧密相关。由于大气对流过程中上升气流和下沉气流相间分布,气流上升地方的高空形成积云,气流下沉地方的水汽不易凝结,高空无积云,故积云常出现间隔团块状,C对。连续层片状、鱼鳞状和条带状的云,都在空中大面积连续分布,不符合空气对流运动下积云的特点,A、B、D错。第(2)题,积云是下垫面受热使空气产生对流运动形成的,热带雨林地带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空气对流运动最显著,因而积云出现频率最高,D对。寒温带针叶林地带分布纬度较高,主要属于亚寒带针叶林气候,空气对流运动弱,A错。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主要受温带季风气候或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空气对流运动较弱,B错。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地处亚热带,属于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虽然气温较高,但空气对流运动比热带雨林地带弱,C错。第(3)题,一天中日出前后地面温度最低,近地面气温最低,导致空气对流运动最弱,上升气流到达的高度最低,因此积云的云底高度最低,A对。正午、午夜和日落前后的温度一般要高于日出前后,因而对流运动相对较强,其形成积云的云底高度也相对较高,B、C、D错。答案:(1)C(2)D(3)A2.(2018·全国卷Ⅰ·节选)小明同学7月从重庆出发到贵州毕节旅游,避暑是小明此次旅游的目的之一。导致7月毕节气温较重庆低的主导因素是()A.地形B.纬度位置C.海陆位置D.大气环流解析:毕节地处云贵高原,海拔较高,因此气温较低,A对。与重庆相比,毕节纬度较低,B错。毕节和重庆都位于大陆内部,远离海洋,C错。都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受冬夏季风的交替控制,D错。答案:A3.(2017·全国卷Ⅰ)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下图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据此完成(1)~(3)题。(1)图中表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的曲线是()A.①B.②C.③D.④(2)该地寒冷期()A.最低气温高于-16℃B.气温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C.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D.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一致(3)该地可能位于()A.吉林省B.河北省C.山西省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解析:第(1)题,双层覆膜具有良好的保温作用,膜内气温应高于当地实际温度,排除③④。丰雪年降水多,云层厚,加之积雪覆盖薄膜,膜内平均温度几乎无变化,排除①。故选B。第(2)题,由图并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地寒冷期丰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很小,而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较大,因此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该题的统计数据是“平均气温”,因此不能确定该地寒冷期最低气温高于-16℃。由于地膜的保温作用,膜内温度日变化相对较小,与实际气温的日变化不一致。第(3)题,由材料信息可知,该地种植葡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大,有利于葡萄糖分积累,且寒冷期平均气温与图示气温相近,故该地可能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答案:(1)B(2)C(3)D4.(2017·海南高考)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新西兰首都惠灵顿依山坡而建,三面环山,西面朝向大海,有“风城”之称。右图示意惠灵顿的位置。分析惠灵顿常年多风的原因。解析:结合图分析可知,惠灵顿地处西风带,常年受西风控制,盛行偏西风,加上三面环山,西面朝向大海,喇叭形地貌有利于西风的深入。答案:地处西风带,常年盛行偏西风,两岛之间为海峡,风速加快;依山面海,迎风。[“四翼”齐展析考情]基础性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大气环流等基本原理知识较为简单,在高考题中一般会以知识铺垫的形式进行体现,这就要求考生在复习过程中要熟练掌握其基本原理及深刻内涵,做到原理知识的活用综合性高考一般以局部区域图为载体,通过呈现不同地理要素考查对气温、降水的影响,考查考生的区域认知与综合思维能力创新性应用性通过创设新情境,考查大气受热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具体应用,考查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落脚于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落实集训过关(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读下面大气受热过程图,回答(1)~(3)题。(1)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顺序是()A.①—②—③B.①—④—②C.②—③—④D.③—④—②(2)影响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递减的是箭头()A.①B.②C.③D.④(3)读图回答“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造成“是夜必霜”的原因主要是()A.①减弱B.②减弱C.③减弱D.④减弱解析:第(1)题,根据图示箭头方向,图中①表示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②表示地面辐射,③表示大气逆辐射,④表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顺序是①—④—②,B对。第(2)题,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结合上题,影响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递减的是箭头②,B对。第(3)题,“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造成“是夜必霜”的原因主要是夜晚天气晴朗,大气逆辐射弱,即图中③减弱,C对。答案:(1)B(2)B(3)C[微点拨]现实生活中的许多自然现象是大气热力作用的生动体现。在备考复习时,要做到相关知识的积累、分析和灵活运用。自然现象大气热力作用树荫下、房间中无阳光照射仍然明亮散射作用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太高反射作用强冬季多云的黑夜不太冷保温作用强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阴沉的天空呈灰白色散射作用青藏高原气温日较差大白天削弱作用弱夜晚保温作用弱晚秋或寒冬夜晚易出现霜冻保温作用弱集训过关(二)热力环流2.读图,回答(1)~(2)题。(1)冬季,教室内暖气开放一段时间后,打开教室门,图中空气流动方向正确的是()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下列现象,能用上题反映原理解释的是()A.晴朗天空呈蔚蓝色B.滨海地区的海陆风C.沙尘暴灾害的形成D.阴天时昼夜温差小解析:第(1)题,教室的门刚打开时,外面气温低,气压高,教室内气温高,气压低,地面空气由外流向内;而在教室上面,空气由内流向外,结合选项,A正确,其余选项错误。第(2)题,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是大气散射作用的结果,A错误;海陆风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而形成的热力环流,B正确;沙尘暴是冷锋影响形成的天气实例,C错误;阴天时的昼夜温差小,主要是大气的热力作用的原理,D错误。答案:(1)A(2)B3.雷暴是伴有雷击和闪电的局地对流天气。雷暴通常根据导致其空气上升的机制来进行分类,如果因地表加热不均匀导致空气上升,称为气团雷暴。气团雷暴有两种类型:海风型雷暴和山峰雷暴。海风型雷暴常见于夏季的沿海地区;山峰雷暴发生于气团因地形抬升而上升时。在雷暴中小尺度分布的差异上,地形、海陆风和日最高气温等的作用较大。据此完成(1)~(3)题。(1)下列有利于雷暴天气出现的条件是()A.地形平坦B.逆温层厚C.气温较高D.风力较小(2)其成因与雷暴形成差别最大的风是()A.山谷风B.海陆风C.城市风D.焚风(3)海南岛五指山山峰雷暴多发的时段是()A.日出前后B.午后时分C.日落前后D.子夜时分解析:第(1)题,依据文字材料雷暴天气常是因地表高温,形成的局地对流天气,主要分布在夏季沿海与山峰地带,地形平坦地带不利于雷暴天气形成,A选项错误;逆温层空气以平流为主,对流弱,B选项错误;风力小不利于气流运动,海陆风不显著,雷暴难以形成,D选项错误;雷暴天气在地表高温下产生强对流天气,夏季气温高,最为显著,C选项正确。第(2)题,根据材料,雷暴是局地地表受热或山地迎风坡气温呈上升运动的强对流天气,气流上升过程冷却凝结形成降水,并有雷电现象;焚风位于山地背风坡,气温下沉运动,下沉过程中空气加热,水分散失、空气干燥、天气晴朗,与雷暴天气成因差别最大,D选项符合题意;山谷风、城市风、海陆风与雷暴天气成因均相似,与题意不符,A、B、C选项错误。第(3)题,根据材料,雷暴天气,需要地表受热形成高温,产生大量气流上升运动;在一天中雷暴多在气温最高时段发生,午后地表气温达到最高,对流最强,雷暴天气最易发生,B选项正确。答案:(1)C(2)D(3)B[微点拨]高考对热力环流的考查,往往以现实生活中的场景为命题载体,考查考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因此,在备考复习时,要准确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及其影响。(1)抓住形成的根本原因:两地冷热不均。(2)明确垂直气压分布特点:垂直方向上,总是近地面气压高于高空气压。(3)理清形成过程:两地冷热不均→产生垂直运动→导致同一水平方向上的气压差异→产生大气的水平运动。(4)熟知常见热力环流的风向及产生的影响:海陆风山谷风城郊环流白天海风谷风风由郊区吹向城市夜晚陆风山风风由郊区吹向城市影响海陆风使滨海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降水增多山谷风使夜晚的谷底形成逆温层,加剧大气污染一般将绿化带布置在气流下沉处及城市热力环流内,而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置在城市热力环流之外集训过关(三)大气的水平运动——风4.读图,回答(1)~(2)题。(1)判断此时P地的风向()A.西北风B.东南风C.西南风D.东北风(2)甲、乙、丙、丁四地中的气压可能与Q地相等的是()A.甲B.乙C.丙D.丁解析:第(1)题,图示P地西侧为高压、东侧为低压,依据风向由高压指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可判断为西北风。第(2)题,图示等压距为2.5hPa,则Q外围等压线数值可能是1005hPa或1007.5hPa;再运用“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判读法,可判断Q数值可能是1002.5hPa~1005hPa或1007.5hPa~1010hPa;与图中丁处数值可能相等。答案:(1)A(2)D[微点拨]高考往往借助等压线图考查风力、风向的判定。因此,在备考复习时一定要做好“三看”:集训过关(四)大气环流5.(2019·豫北七校联考)下图示意一年中赤道低气压带的位置变化规律(图中数字为日期)。读图完成(1)~(3)题。(1)赤道低气压带位置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黄赤交角的存在B.高低纬地区的气压差异C.地球的自转运动D.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2)赤道低气压带影响北半球的时间长于南半球的主要原因是()A.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B.南极地区的极夜时间长于北极地区C.北半球的夏半年时间长于南半球D.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南半球(3)从图中可看出赤道低气压带位置的变化()A.与太阳直射点位置的变化同步B.滞后于太阳直射点位置的变化C.与太阳直射点位置的变化相反D.超前于太阳直射点位置的变化解析:第(1)题,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点会在南、北回归线之间进行周期性移动,气压带、风带也随之移动。故本题选A项。第(2)题,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陆地比海洋增温快。北半球陆地面积广大,夏季增温强烈,使南北半球气压梯度力增大,更加强了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形成的西南风的势力,使赤道辐合带向北移动幅度大,控制范围广。由于南半球陆地面积小,海洋面积大,水的比热容大,夏季增温慢,与北半球相比,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形成的西北风势力弱,赤道辐合带向南移动幅度小,控制的范围比北半球小,所以赤道低气压带影响北半球的时间长于南半球的主要原因是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南半球。故本题选D项。第(3)题,读图可以看出,赤道低气压带位置的变化滞后于太阳直射点位置的变化。故本题选B项。答案:(1)A(2)D(3)B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