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线、面、体》教学设计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点、线、面、体》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题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多姿多彩的图形》中的图形的进一步认识,这节课所要学的是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和它们与几何图形的关系,为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创造条件。【学生分析】七年级的学生,从认知的特点来看,爱问好动、求知欲强,想象力丰富,对实际操作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对直观的事物感知较强,是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逐步过渡阶段,他们希望得到充分的展示和表现,因此,在学习法上,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采取让学生自己观察、认真思考,大胆动手操作,进行小组间的讨论和交流,利用课件自主探索等方式,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学习。【设计思想】通过观察大量实物,在观察、实践中感知几何图形是由点、线、面、体组成(静态),但怎么组成几何图形,学生还没很强的空间思维,因此利用多媒体课件的优势,演示空间图形的旋转动画,动态展示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生动地展现图形间的转化,提高课堂效率,发展学生空间图形的想象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丰富实例,认识体、面、线、点的概念;理解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2.发展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形象思维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点、线、面、体的认识,使学生会用图形描述现实世界,解释现象。2.培养学生操作、观察、分析、概括等能力,同时渗透转化、类比、变换的思想。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现实世界中各种常见的几何体及情景,认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认识点、线、面、体的几何特征,感受它们之间的关系。难点: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活动体现。【教学方法】观察法、操作法、讨论法、多媒体电化教学。【教学准备】圆柱、长方体模型,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情景引入感受生活中的点与线活动1:多媒体演示一幅满天繁星的夜空,偶尔有流星划过天空留下一道明亮的光线。问:你看到了什么?夜空的繁星可看作什么?流星划过的痕迹又像什么?活动2:看连成星座的图片。问:我们生活的空间仅仅有点和线就可以完全描述了吗?观看演示,由亲身的经历,感知知识来源于生活。齐答:满天星星和一颗流星。星星看作点,流星划过像条线。感知“线”这个几何图形的存在。从最基本的点、线引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熟知的美妙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知生活中的图形,感知知识来源于生活。设疑引出课题二、感悟图形理解概念掌握体的概念板书课题4.1.2《点线面体》活动3:展示图片,感受生活中的“体”。问:①你们知道这些体是由什么围成的吗?它们有什么不同吗?板书:体的概念。②你还能举出生活中一些平面与曲面的例子吗?学生观察,并说出建筑或实物的名称。根据老师的问题,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再分小组讨论,交流得出以下结论:体是由面围成的;面有两种,平面和曲面。搜索头脑中的记忆,踊跃举例发言。在学生已有的图形认识的基础上,引入熟识的实体,由学生自己观察、发现,得出对体、面的认识,尤其对平与曲的理解。帮助学生在实际背景中对这些抽象概念认识和理解。生活中的数学。三、启发引导知识提炼掌握面线点的关系点动成线的感知③找下列立体图形的各个面,哪些是平的?哪些是曲的?活动4:观察两个立体的模型:问:①面与面相交的地方形成了什么?它们有什么不同呢?②线与线相交处又形成了什么?教师归纳: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静态),即“体由面组成,面与面相交成线,线与线相交成点”。活动5:观察流星划过天空留下一道明亮的光线的图片。问:①此现象你想到了什么?②你能举出生活中的一些实例进一步说明这一结论吗?③演示生活中的实例:个别学生回答,全班共同纠正。仔细观察,小组讨论,先找出有哪些面,再交流问题,汇报观点:面与面相交的地方形成了线,线有直线和曲线。线与线相交成点。理解点线面体的关系,并作好笔记。学生先独立观察、思考,共同归纳出:(1)点动成线互相引导点拨,积极举例,切身感受知识。举例:喷泉、焰火等。选择由中等生回答,检查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两个轮廓简洁明了的模型为例,能更好更清晰地掌握面、线、点之间的关系。从生活中常见的事例,更能激起学生知识的认同与进一步学习的欲望,学习身边的数学。使实际与理论更好地结合。画圈雪地里的脚印线动成面的感知面动成体的感知活动6:老师用板擦扫过黑板。问:①把板擦看成是一条线,观察扫过的部分,你想到了什么?②你能举出生活中的一些实例进一步说明这一结论吗?③演示生活中的实例:活动7:硬币旋转演示。问:①每一个一元的硬币可以看成一个面,大家看旋转时形成什么?老师可巡视指导演示。②看动画演示,得出什么现象?感受身边的点动成线。有了前面的知识铺垫,异口同声回答:(2)线动成面互相举例补充。丰富生活经验。学生分组,各拿出一枚硬币立在桌面上用力一转。互相纠正动作,直至成功。看到了一个旋转的球体。(3)面动成体创设情境使学生的思想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思维的活跃性。给学生提供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在“做数学”的活动中,获得知识和技能。“面动成体”的理解对于还没有较强空间想象力的七年级学生来说,存在着很大的困难,直观的动画演示显得至关重要。玻璃上的雨线霓虹灯的字轨迹汽车雨刷运动折扇的打开四、小结五、作业点的认识③你觉得下列平面图形旋转一周,可以得什么立体图形?④你能再举一个例子说明这一结论吗?⑤请同学们说说点、线、面、体之间除了静态的组成要素之外,动态之间又有什么样的关系?⑥认识了那么多的几何图形,请同学们讨论,几何图形由什么组成?你觉得四个元素中,哪个是构成图形的最基本元素?归纳板书:几何图形都是由点、线、面、体组成,点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屏幕上的画面、团体操的背景图案,都看作点组成的,点线面体经过运动变化,形成多姿多彩的图形世界。谈谈本节课你的收获。(教师启发学生从静态、动态两个方面对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进行总结。)布置作业:相应的练习册上习题。选作题:一个平面与球相交,相交的地方形成了什么几何图形?与长方体相交呢?与圆柱呢?与圆锥呢?中等学生回答。花样滑冰的旋转。口答: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组内充分发表见解,各小组阐述观点,说明理由,最后达成共识。感受“点”作为基本元素在图形中的作用。学生回答,大家共同补充。学生独立思考探究经过动画演示的直观性观摩,学生已有一定的形象思维,这些平面图形旋转而成的立体图形即可类比得到。化解了难点。知识的形成顺势而为,自然达成。进一步概括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构建图形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恰当的图片能帮助知识的理解。鼓励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对知识有一个梳理,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在交流中获益。让学生带着问题下课,继续探究。【课后反思】丰富多彩的几何图形是领学生进入几何世界的敲门砖,图形有空间的,立体的,而书本内容展现的是平面的,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照书看是解不了远渴,抹杀了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的绝好时机,因此课下我准备了大量生活中的几何,将抽象的概念融于生动形象、具体的实例中,帮助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认识,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想象、交流等活动中认识图形,在熟悉的图形中学会了找点、线、面、体,及之间的关系,并运用图形来描述现实世界。学生充满着兴趣,快乐而积极主动地求学,课堂效果良好。在“面动成体”的教学中,下载演示了长方形旋转成圆柱的片段,丰富了学生的感官认识,推动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抽象化、枯燥的图形问题具体化、生动化,弥补了语言教学的苍白,学生更身临其境,表达效果到位,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得以发展,那么对于其他一些平面图形的旋转,学生能在脑中有一个类比转化的模型思想,正确形成一个相应的立体图形,免去动手操作的失败。同时还引导在旋转硬币的“做数学”实践中,体验“面动成体”的快乐,满足了学生的爱活动的天性,也获得了知识,发展了空间观念。只是动画显得少了,绝大部分是以图片的形式展示的,在“点动成线、线动成面”的动态转化中如能以贴切的动画显示,将更增强教学效果。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