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工业大学自然辩证法结课论文题目:论生态自然观与新能源技术发展的重要性指导教师: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专业:工业工程姓名:学号:日期:论生态自然观与新能源技术发展的重要性摘要:面对生态危机的现实,人类提出了生态自然观,生态自然观是继天然自然观和人工自然观之后的一种全新的自然观,它的核心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关注人类生态系统的发展。在当今世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如何使人类经济发展同自然发展相和谐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在能源领域,火力发电,水力发电等传统的高污染型的发电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风能和地热能等新能源正逐步代替煤,石油等传统能源,本文从生态自然观的角度出发,谈了新能源的重要性。并突出说明了新能源技术是新能源发展的关键,也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关键。关键词:生态自然观新能源技术和谐正文:一、生态自然观生态自然观是系统的自然观在人类生态领域的具体体现,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现代形式之一。1.1生态自然观的理论来源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是现代生态自然观的直接理论来源。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基本观点是:一、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二、环境创造人类,人类也创造环境。马克思说:“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改变是一致的,人的性格是由环境造成的,那就必须使环境成为合乎人性的环境,也就是说人的创造要把改造自然,建设自然,美化自然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合乎人性”[1]三、自然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基础。四、人要与自然和谐一致。五、要改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前提。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基本特征:一、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统一;二、人的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三、人的内在尺度和自然地外在尺度的统一;四、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共产主义的统一。1.2生态自然观的内涵生态自然观以生态危机作为确立的现实根源,用生态科学奠定理论基础,主张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生态自然观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其核心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关注人类生态系统的发展。生态自然观的内涵主要包括:1)生态自然观并不是简单地回到天然自然观,它既是对人工自然观的某种扬弃,又是向天然自然观的某种复归,是这两种自然观的辩证的有机统一体。在生态自然中,人融入了自然中,成为了自然的一部分,实现了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2)生态自然观并不是对一般环境科学的重复讨论,而是对生态自然界进行哲学思考,从而形成的关于自然观的一种新理论。3)自从人类诞生以来,自然界就分化为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人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索也随着自然界的发展而发展,生态自然观就是人类在实践中对自然界的一种长期的理性思考的结果。1.3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2]其基本思想是:1)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即生命系统与环境组成的整体。2)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包括有机、无机及其它部分构成的价值链,生物链等。3)系统是自主织的开放性。4)生态系统是动态平衡性。5)生态系统是稳定性与变化性相统一的体系。“大自然常常有这样一种倾向,就是讨回他的儿子---人---从她那儿借去而加以安排结合的、那些不为普遍的宇宙过程所赞同的东西。[3]”以建筑界为例,人类从大自然母亲那借来金属矿石,木料,制造金属,制造木材板料,进一步加工成家纺,楼房乃至高楼大厦,有时是赫然而存,威风凛凛。但是,大自然母亲的风雨、海啸,地震……,又讨回本来是属于她的东西。所以,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以生态自然观的思想来求得与大自然母亲共同发展。恩格斯曾经说过: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都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结果,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4]”人类“统治”自然界的本质,总是在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实现的,从而使人的有机生命与自然更好地融为一体,真正展现人类所具有的比其他一切动物强大的创造活力。因而人的主体性的发挥必须以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为前提。二、生态自然观与新能源技术随着生态自然观的确立,一种新的思想、新的模式在现代人类意识形态领域萌发,那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发展”。具体的讲,就是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同时,采取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并且开发新能源的方针。然而,随着世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大、世界人口的剧增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世界能源消费量和需求量正在持续增长。尤其是对石油资源的开采和利用,更是超出了自然界可承受的范围。由于供给少于需求,而且世界主要能源产地与主要能源消费国相距遥远,石油资源的国度消耗越来越严重,并面临着枯竭的危险,并由此导致环境污染加重、环保压力加大等一系列问题。不仅如此,人类对与煤、天然气等其他不可再生能源的开采和使用也已几乎达到极限,人类如今正面临着一场越来越严重的全球范围内的能源危机。对于我国而言,能源资源有以下特点:能源资源总量比较丰富、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较低、能源资源赋存分布不均衡、能源资源开发难度较大。中国是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其中,煤炭消费量1.9亿吨,原油3.1亿吨,天然气423亿立方米。2006年底,中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5亿干瓦左右,居世界第二位,发电盐2.89亿千瓦时。中国有世界第一位的水能资源蕴藏茧,世界第三位的煤炭探明储盐,世界第10位的石油探明储量和世界第19位的天然气探明储量,同时中国具有丰'前的可再生能源资源。但中国人口众多,能源资源的人均占有旦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数的51%。由此可知中国是一个能源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油气资源依赖进口,能源开发和运输成本较大,能源消费引起的环境污染严重。所以,不论是从保护环境角度还是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高度来审视,发展新能源都是十分必要的。2.1新能源的定义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2.2新能源的种类新能源的各种形式都是直接或者间接地来自于太阳或地球内部伸出所产生的热能。包括了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水能和海洋能以及由可再生能源衍生出来的生物燃料和氢所产生的能量。也可以说,新能源包括各种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相对于传统能源,新能源普遍具有污染少、储量大的特点,对于解决当今世界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和资源(特别是化石能源)枯竭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由于很多新能源分布均匀,对于解决由能源引发的战争也有着重要意义。一般地说,常规能源是指技术上比较成熟且已被大规模利用的能源,而新能源通常是指尚未大规模利用、正在积极研究开发的能源。因此,煤、石油、天然气以及大中型水电都被看作常规能源,而把太阳能、风能、现代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以及核能、氢能等作为新能源。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树立,过去一直被是做垃圾的工业与生活有机废弃物被重新认识,作为一种能源资源化利用的物质而受到深入的研究和开发利用,因此,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也可看作是新能源技术的一种形式。新近才被人类开发利用、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发展的能量资源称为新能源,相对于常规能源而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科技水平情况下,新能源有不同的内容。当今社会,新能源通常指核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氢气等。2.3新能源开发现状1)太阳能太阳内部由于氢聚变而产生大量的能量,表面温度达到6000℃,从而产生了大量的光辐射。据估计每年地球上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能相当于49000亿吨标准煤。目前太阳能的利用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其一是利用光热效应,即把太阳光的辐射能转换为热能,太阳能热水器和太阳灶就是典型的例子。太阳能热水器的节能效果很好,普及率不断增加,全世界不少国家(例如以色列)规定新建设的住房都必须安装太阳能热水器。中国现在已经是太阳能热水器的第一生产大国和使用大国。根据统计,2007年我国太阳能热水器的年产量已经超过2千万平方米,累计保有量达到1亿2千万平方米。全国有比较大的太阳能热水器制造工厂30余家,年产值200余亿元。太阳能利用的另一主要方面是利用光生伏特效应(简称光伏“Photovoltaic,PV”效应,也称为光生电动势效应),将太阳光的辐射能直接转变为电能,太阳能电池就是具有这种性能的半导体器件。由于太阳能电池是利用光生伏特效应的原理来工作的,所以太阳能电池又称光伏器件。由于太阳能电池可以将太阳光的辐射能直接转变为电能,应用非常方便,所以受到全世界的重视。2)风能受世界能源紧缺和全球气候变暖、减排温室气体的影响,世界风电发展迅速,技术不断进步。(1)世界风电装机容量发展趋势风电一直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能源,装机容量年平均增长约30%。近十年来,世界风力发电的发展不断超越人们预期的发展速度。2009年,世界新增装机容量为3750万KW。到2009年末,全球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已达15790万KW。其中美国第一,达到3500万KW;德国第二,达到2578万KW;中国第三,达到2510万KW。我国风电已开始进入大规模发展时期,在上海崇明、南汇、奉贤和洋山深水港正在兴建大型风电场。(2)风机技术发展迅速新装风机的单机容量越来越大,风机技术正朝着大型高效率风力发电的制造技术和发展多种应用的小风力电机这两个方向迈进。3)生物质能除了太阳能和风能资源的开发,生物质能源的开发也受到重视。我国有丰富的生物质能源资源,如秸杆、树枝、禽畜粪便。但我国人口平均土地资源不多,因此发展种植型生物质能源受到限制。生态自然观要求人们建立一种人与自然相互协调发展的价值观。所以新能源技术的发展符合生态自然观的主题。三、开发新能源技术的意义1)新能源清洁干净、污染物排放很少,是与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生态环境相协调的清洁能源。自从工业革命以来,约80%温室气体造成的附加气候强迫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其中CO2的作用约占60%,而化石燃料的燃烧是能源活动中CO2的主要排放源。据估算,我国能源活动引起的CO2排放量约5.8亿吨碳,约占全球化石燃料CO2排放量的9.76%。观测资料表明,在过去100年中,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了0.3—0.6摄氏度,全球海平面平均上升了10—25cm。如对温室气体不采取减排措施,在未来几十年内,全球平均气温每10年将可升高0.2摄氏度,到2100年球平均气温将升高1—3.5摄氏度。近年来,由于城市汽车大幅度增加,燃用汽油产生的汽车尾气已成为城市环境的重要污染源。而新能源污染物排放很少。目前各种发电方式的碳排放率,g碳(/kwh):常规燃煤电为304,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为270,燃气联合循环发电为118,带烧天然气备用机组的太阳能热发电为47,地热发电为2.5,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则为0。由此可见,新能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清洁能源,采用新能源以逐渐减少和替代化石能源的使用,是保护生态环境、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之路的重大措施。2)新能源是人类社会未来能源的基石,是化石能源的替代能源。在当今的世界能源结构中,人类所利用的能源主要是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化石能源。1997年世界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为121.56亿,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社会生活的提高,预计未来世界能源消费量将以每年2.7%的速度增长,到2020年世界的能源消费总量将达到195亿tce。截至1996年末,世界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的可采储量为1.3万亿tce,尽管今后还可能有新的储量被发现,但按目前的世界能源探明储量和消费量计,这些能源资源仅可供全世界大约消费172年。根据目前国际上通行的能源预测,石油资源将在40年内枯竭,天然气资源将在60年内用光,煤炭资源也只能使用220年。由此可见,在人类开发利用能源的历史长河中,以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化石能源为主的时期,仅是一个不太长的阶段,它们终将走向枯竭,而被新能源所取代。人类必须未雨绸缪,及早寻求新的替代能源。研究和实践表明,新能源,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可以再生、不污染环境,是国际社会公认的理想替代能源。根据国际权威单位的预测,到21世纪60年代,即2060年,全球新能源的比例,将会发展到占世界能源构成的50%以上,成为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