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貌原则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日常生活的礼貌用语兴湘学院11级汉语言文学班2011962725王艳该篇报告主要是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例子出发,简要的分析语用学中的礼貌原则。根据英国语言学家杰弗里.利奇(GeoffreyLeech)在提出的“礼貌原则”(PolitenessPrinciple),而礼貌原则可分为六条准则,分别是:得体准则(TactMaxim)、慷慨准则(GenerosityMaxim)、赞誉准则(ApprobationMaxim)、谦逊准则(ModestyMaxim)、一致准则(AgreementMaxim)、同情准则(SympathyMaxim)。例1:一个学生在一次讲座上遇见了一位很有名气的学者,想找他修改下自己的文章,便说道:“李教授,您名誉全国,在学界也是泰斗,知道您向来爱才,希望您为鄙人的拙作提一些宝贵意见。”就这一句话就把这两个准则(得体准则和慷慨准)都表现了出来,“教授”、“名誉全国”、“泰斗”、“宝贵…”使别人多受益少吃亏,“鄙人”、“拙作”使自己少受益多吃亏。例2:A:Johnhasjustborrowedyourcar.B:Well,Ilikethat.B说的是反话,说话人要真正表达的意思是:“我讨厌这样不经同意就借走车子”,但他为了避免同礼貌原则的慷慨准则相抵触,不想让别人直接洞察他内心的不满,故意说了违心的话。例3:A:Couldyoulendmeyoucar?B:Yes,Iguessthatwouldbeallright.当A提出想向B借东西时,B爽快的答应了,这样给人的感觉则是非常礼貌和慷慨的,如果当别人是真的需要帮助时,你却推脱的话,让人感觉十分不礼貌和小气。例4:A:Excuseme,Couldyoumakearoomforme.B:Yes,ofcourse.A使用了礼貌原则中的得体准则,因为A需要向B寻求帮助,这样的情况下,A有必要在需要将损失他人利益降到最小,B给A提供了帮助,但是A的礼貌也会让B在心理上得到一些补偿。例5:在鲁迅的《论讽刺》一文中有这样一个描写:“贵姓?……”“敝姓钱。”“哦,久仰久仰!还没有请教台甫……”“草字阔亭。”“高雅。贵处是……?”“就是上海……”“哦哦,那好极了,这真是……”这种对话在旧时代的交际场上是不难见到的,其中“贵姓”“贵处”“久仰久仰”“高雅高雅”等都是赞誉之词,而“敝姓”“草字”等则是谦虚之词,“两位胖胖的先生”交际时是严格遵守着赞誉准则和谦虚准则的。例6:A:这场比赛我们能够取胜,全亏了你的超水平发挥。B:应该说是大家的功劳。如果没有大家的积极配合,我就是有再高的水平,也无从发挥。在A对B在比赛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给予了充分肯,B没有把功劳完全揽给了自己,而是说大家的功劳。得体准则要求说话人尽量减少有损于别人的观点,尽量增加有益于别人的观点,也就是要尽量少让别人吃亏,多使别人获益。例7:骑了十几公里的自行车,又过了吃晚饭的时间,李老师饿了。学生:“李老师,请在这里吃个便饭吧。”老师:“不,不。不客气。我吃过饭来的。”李老师根本没有吃晚饭,他却说“我吃过饭来的”,作为班主任家访是不在学生家里吃饭,是为了避免造成不好的影响。李老师不好接受,但他的话随不真实,维护了礼貌原则里面的得体准则。例8:在一次研讨会上,两位学者有了如下对话“你懂得真多。”“哪里,还是你懂得多。”“你懂得多。”“惭愧惭愧。”“谦虚谦虚。”“咱们别争了,这样下去没个完,您爱才我心领。”在这个例子中,看待他人“懂得真多”、“懂得多”、“谦虚谦虚”、“爱才”,看待自己“哪里”、“惭愧惭愧”。另外,从以上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得体准则和赞誉准则都是针对他人的,并且要使话题得体经常要用到赞誉的词句;慷慨准则和谦逊准则都是针对自己的,同样,要慷慨,使自己多吃亏少受益,自己必须要谦逊才行。例9:A:Howdoyoulikemypainting?B:Idonothaveaneyeforbeauty,I’mafraid.B出于恪守礼貌原则的赞同准则和既定的语境,尽量减少与对方正面冲突,不直接回答画好不好看,而自己害怕自己不会欣赏。间接地表达了“我根本不喜欢”这一含义。例10:A:We’llallmissBillandMary,won’twe?[7]B:Well,we’llallmissBill.比如上面那个例子,A的意思其实是想证实大家都会想念Bill和Marry,而B只肯定了会想念Bill,却有意不提Marry,恪守了礼貌原则中的一致准则。例11:A:“现在白菜一公斤七毛。”B:“哪儿啊,现在市场价是一公斤七毛一。”这其实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双方同样都产生了意见和分歧。这明显违反了礼貌原则的一致准则,那么他们的感情是对立的。这两个人的意见老是不一致的话,那么他们的感情也会变得很不融洽的。例12:A:Wouldyouliketogotothecinemawithmetonight?B:I’dliketo,butIhavesomethingurgenttodotonight.[5]在这句对话中“I’dliketo,but”是很礼貌的用法,遵循了礼貌原则里面的一致准则,B在遵循礼貌原则的同时既准确又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使双方都不至于尴尬。例13:A:Ihaveboughtsomeappleshere.B:Great,itismyfavorite.这这段对话里,我们暂且不知道B是不是真的喜欢吃苹果,但是B所表现出来的是喜欢的情感,符合了礼貌原则一致准则,减少了双方的分歧,让大家的感情更融洽。例14:A:Whatdoyouthinkofmyboyfriend?B:HisT-shirtisnice.B的回答很巧妙,因为出于遵守礼貌原则中的一致准则,减少正面冲突,伤了面子,并没有正面回答B的问题,只是巧妙的回答了另一个问题避开了原问题。事实上B并不觉得A的男友怎么样,只是没有直说罢了。例15:A:Howdoyoulikemypainting?B:Idonothaveaneyeforbeauty,Iamafraid.为减少与对方意见的正面冲突,采用答非所问的办法,间接表达了含意“我根本就不喜欢这幅画”是给对方留面子,表达对B的一种礼貌表述。利奇认为,人们以间接的、含蓄的方式表达对他人的指责,是出于礼貌,因为其指责的含义是通过推理才能由受话者推断出来的。例16:日本友人问:——你以为《源氏物语》是抄袭之作?中国学者回答:——哪里,我只是认为樱花兼有梅花香。中国的学者在回答中,用樱花和梅花做比喻,指出了虽有相似,但各有不同。这样的回答突出了礼貌原则,虽然没有正面回应是否是“抄袭”的问题,但是既照顾了对方面子同时,又侧面回答了对方的提问。例17:在一次出访国外时,有人问道周总理:“请问为什么中国人走路的喜欢低着头,而不像我们一样昂首阔步呢?”周总理笑着说;“因为中国人在走上坡路呀。”本来外国人是为了取笑中国人没有自信,但是周总理的巧妙回答不仅仅是那个人问题,而且用“中国人走上坡路”这样的回答礼貌且隐晦的说了外国人的昂首阔步其实是在走下坡路。例18:A:Mygrandpahurthisleglastnight.B:Iamsosorrytohearthat.当听到A说出他祖父腿受伤这件事后,例子中的说话人B表达了与对方共同的情感,让人听起来比较真切.因为说话人B遵守了同情原则。例19:A:Iwillhaveatripnextweek.B:Haveagoodtime.A告诉B他将要有一个旅行,这是一个很值得期待的事情,B则很很明确的表达了自己的心情,希望他有一个愉快的假期。这很能增加双方的共鸣,增进双方感情。例:20:A:Ihavegotthepraiselastday.B:Congratulations.A将自己获奖的这一好消息和B分享,希望和B一起分享这种喜悦的心情,而B也是很配合的给出了自己的祝贺,这种礼貌原则可以很好的双方开心。例21:A:Someonehaseatenthecakeonthisdesk.B:Itwasn’tme.在这个例子中说话人早就知道是谁吃了桌子上的蛋糕,但没有说是谁,用“someone”来取代,这样给了B一个疑问,而不是直接指出就是谁吃了蛋糕这样就维护了礼貌原则。例22:A:Amy,pleaseopenthedoorB:OK.在这个例子当中,A有用到请(please)这一个礼貌用语,让B可能心里不是那么乐意去做,但是还是会去完成。如果像例23那样的语气,那么这个事情或许根本无法完成,甚至会让双方都难堪。例23:A:Mom,handmethenewspaper.B:Youcandoitbyyourself,myson.在这段对话中,儿子直接用了命令的口气让母亲去帮他做事,完全不给受话人选择的余地,也不注意语气,这种不礼貌的行为只会让对方反感,而造成事与愿违的结果。例24:A:Mom,Ihopeyoucangivememoremoney,becauseIwanttobuynewclothes.B:Howmuchyouneed.这个例子中的孩子想问父母多要点零花钱,用了“希望”和“想要”这两个表示了一种期待让人不忍心拒绝,如果这个孩子也想例23的孩子那样用命令的的语气,那结果肯定就不会一样了。例25:A:Willyouanswerthephone?B;Iwillnot.A问B是否愿意去接电话,这种询问的语气其实是给了B选择的余地,他回答“是”或者“不是”都不会对双方造成太大的而困扰。而如以下例26到例28。话语的间接方式越高,受话人自主选择做出被要求行动的自由程度越高,话语礼貌程度也就越高。例26:A:Canyougivemeahand?B:WhatIcandoforyou?A用了一种询问“可能性”的语气寻求帮助,给了别人尊重,也给了受话人选择的空间,这让受话人在没有特殊情况下给予帮助提供了最大的可能,例8则是更大程度上照顾了受话人。例27:A:WouldyoumindhelpmetotakethebooktoHelen.B:I’mgladtohelpyou.在向别人寻求帮助前,A有充分的照顾B的心理,表达了希望得到对方的帮助,而同时也考虑到了对方的感受,让对方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而受话人也乐意去做这件事情。例28:A:Couldyoupossiblefinishtheworkalone?B:Yes,Ican.在不确定B是否愿意接受这个工作之前,考虑到其可能性,并且也询问了对方的意见。这样的询问可以让话语的强度递减,受话人接受的自由程度越到,从而导致的礼貌程度也越高,反之就越低。例29:你刚吃过晚饭,去别人家做客。主人想请你吃个苹果,便客气的问道:“能赏赏脸请你吃个苹果吗?”迫于主人好客的“压力”下,你只有硬撑着吃下了一个苹果。主人这种太客气的方式让你无法拒绝,就算接受了,心里也不是完全的开心。像这种情况,主人还不如直接说:“来,吃个苹果吧。”这样会让人还有拒绝的可能,不至于委屈了自己。例30:该开饭了,大家也都从客厅围坐在了餐桌前,桌上摆满了酒菜。主人还客气的说道:“实在不好意思,怠慢了,家里也没有什么好招待的,家常便饭,大家别介意,随便吃吃啊。”这是咱们中国典型的待客之道,维护了礼貌原则的谦逊准则,但是像例10和例30这种提供性行为,使用直接的方式是礼貌的,这种太间接和客套的礼仪则显得发话人给予受话人的利益言不由衷,不够诚心。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