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办科技〔2018〕156号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征求对《河南省高校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各普通高校: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教育部关于教育信息化2.0的部署要求,加快推进高校智慧校园建设,以教育信息化推动高校内涵建设和转型发展。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意见,省教育厅组织有关专家,研究起草了《河南省高校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见附件)。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研究提出修改意见,于3月30日前以电子邮件方式反馈教育厅科技处。逾期未反馈,视为无意见。联系人:麦世奎0371—69691767msk@haedu.gov.cn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文件—2—附件:河南省高校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2018年3月21日—3—附件河南省高校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一、前言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教育信息化对于教育现代化发展,具有支撑性、驱动性、引领性的战略作用。没有教育信息化就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现代化。当前,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虚拟仿真等新技术广泛应用,经济社会各行业信息化步伐不断加快,社会整体信息化程度不断加深,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日趋明显。我省高校信息化历经20多年的发展,在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现代化,创新人才培养、科研组织和社会服务模式,推动文化传承创新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成为推动高校内涵建设和转型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然而,校际之间信息化发展严重不均衡,部分高校在以信息化手段建设服务学科建设、支撑适应信息社会的创新人才培养、深化教育治理方面的效能不足,加快推进高等教育信息化已成为当务之急。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教育信息化2.0的部署要求,引导高—4—校创新信息化发展理念,转变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方式,以评促建、以评促用,推进各高校在“摸底子、堵短板”基础上,“迈步子,树特色”,推进教育信息化转段升级,省教育厅组织有关专家,起草了《河南省高校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系(试行)》(以下简称《评估指标体系》)。二、体系概述《评估指标体系》包括基础设施、基础支撑平台、数字资源、智慧应用、保障体系、网络信息安全等6个一级指标(模块)、17个二级指标、52个观测点、182项观测点描述,其中观测点描述中带“△”的为引导性参考指标。基础设施是信息化校园建设所必须具备的基本信息化设施条件,包含网络设施、云服务、智能环境、基础运维等。基础支撑平台是信息化校园建设所需的公共信息基础支撑平台,包含基础服务平台、基础数据平台等。数字资源是信息化校园中基础支撑平台、信息系统等产生或承载的数据流和资源流,包含数据库与资源库等。智慧应用是信息化校园建设的核心,围绕教育治理和育人过程,面向学校管理者和师生开展智能化信息服务,主要包含智慧教学、智慧服务/管理、智慧决策/分析等。保障体系是信息化校园建设和应用中的基础保障措施及要求,包含组织保障、机制保障等。网络信息安全是信息化校园建设和应用中的安全保障,包含—5—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网络隐患及事件处置、网络舆情等。三、编制说明《评估指标体系》由教育厅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起草。参与起草单位: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河南工业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河南城建学院、黄淮学院、郑州科技学院、省教育信息化质量评估与评价中心。《评估指标体系》主要起草人:李振峰、王辉、周鹏、马照瑞、闫涛、李占波、李霞、王守中、付晓炎、刘军、朱珂、黄宏涛《评估指标体系》主要适用于本科院校(含独立学院)、亦作为评价高职院校信息化发展水平的主要依据。《评估指标体系》由教育厅科技处负责解释。—6—河南省高校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系(试行)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主要观测点观测点分项描述赋分1基础设施(80)1.1网络设施(20)1.1.1网络通信(14)1校园网覆盖情况:教学、办公区覆盖率100%2校园网出口带宽:总带宽达到人均1Mbps3校园网主干带宽:万兆,同时满足视频会议、网络直播和40%学生同时访问校内学习空间资源需求4无线网络覆盖情况:覆盖教学区、学生宿舍区、生活区,用户单宽不低于4Mbps5接入中国教育和科研网:接入且带宽不低于100Mbps6接入IPv6,且部署业务应用或实验室应用至少一项7物理通信管网、线路归信息化主管部门统一管理(提供清晰的管网线路拓扑图、网络结构拓扑图清晰规范)1.1.2感知信息传输(6)1感知信息能力至少有2项应用(如:人员、车辆、危险品等位置轨迹感知、大型设备及图书以及水电气等基础设施运行状况)2卡片、人脸、指纹、手势、蓝牙、图像智能识别等感知能力,有2项以上实际应用场景3终端感知识别延时不高于3秒、传输能力满足实时应用场景的感知要求1.2云服务(24)1.2.1云存储(8)1建有统一存储管理平台(需满足PC版、移动终端版及网页版,多平台调用共享灵活、安全可控)2文件(文档、图片、音视频等)上行下行速率内网不低于10Mbps,外网不低于2Mbps,且支持移动端直传3存储空间人均容量5GB以上,用户并发3000人以上4平台能提供5个历史版本文档的回滚,具备文件审查及日志追踪能力—7—1.2.2云计算(6)1计算资源虚拟化(提供虚拟化目录)涵盖面占总计算资源的80%以上2计算资源具备灵活扩展性,且冗余不低于30%3服务器与存储间带宽不低于8Gbps1.2.3云管理(4)1计算资源管理实现线上审批,满足师生科研按需申请、分配2具备远程管理和维护功能1.2.4云应用(6)1部署有云桌面应用(提供办公或者实验室机房等应用案例),规模点数满足30%以上专职教师和20%以上行政人员使用。2提供Pass,Iaas,Saas服务,有信息系统的云应用(服务)部署至少一项案例3云安全防护应用(云WAF等),提供云防护日志数据片段1.3智能环境(26)1.3.1智能教学设备数量(8)1教师教研备课用计算机不低于每人1台2计算机教室、电子阅览室等等可满足实际教学需求3建设有“智慧教室”,数量可满足创新教学方式的实际需求4国家标准化考场数达到省招办有关要求(1.3.1附:智慧教室基本功能)1实现录播功能,视频质量达到高清1080P2实现师生智能终端接入,师生课堂互动3实现智能感知与控制4支持全息三维投影或VR虚拟现实等交互式授课5Wifi接入冗余20%1.3.2智慧图书馆(6)1图书馆自助应用良好,具有图书自助查询、自助预约、自助借还、资料自助打印等至少两项应用2实现图书索引、一键室内位置导航或机器人引导等至少其中一项应用3提供阅览室选座及座位预约服务1.3.4传感器节点(6)—8—1实现楼宇节能、房间、楼道、道路灯光等智能管控2危险品和特种仪器状态监测传感器,覆盖率50%△3水、电、气终端配套传感器具备组网可网控能力、远程采集能力,传感器数量配套比不低于30%△1.3.5智慧安防(6)1视频监控覆盖全校园公共区域,重点区域实现多角度覆盖,且具备夜视功能2建有7×24监控中心,设置校园广播系统控制接入,具备区域警示喊话功能3校园广播在全校公共区域以及室内走廊区全覆盖4实现门禁管理,具备卡片识别、无卡扫码识别、面部、指纹等其中两类识别控制应用5互动报警装置不低于每1000平方米1个6人群密集度、火情、警情等环境安全无人机巡查感知监测△1.4基础运维(10)1.4.1运维平台(10)1具有网络设备运行状态实时监控能力2具有机房环境实时监测能力3具有服务器、数据库、虚拟主机等实时监控能力4具有信息系统运行实时监控能力5建有统一运维监控中心,实现以上运维监控的集中屏显、故障告警、故障分析2基础支撑平台(80)2.1基础服务平台(42)2.1.1统一身份认证(12)1实现统一身份认证,全部系统集成到身份认证平台2实现多种认证机制,实现用户和组织机构的统一权限管理3校内外并发登录访问承载人数比例(同时在线用户数/系统总用户数)不低于30%2.1.2一站式信息门户(16)1实现一站式信息门户,支持多种智能终端访问,有PC版和泛移动版(APP或基于HTML5开发的WEB移动版)2校内外并发访问承载人数比例(同时在线用户数/系统总用户数)不低于30%3提供公共信息服务、业务信息服务,业务系统需涵盖办公、教学、科研、图书、人事、财务、学工、后勤、资产、招生就业等所有涉及到信息化应用的校内业务4提供综合数据查询、综合数据分析以及综合应用信息服务,如实现“一表通”或“一站式服务大厅”等—9—2.1.3一卡通集成(8)1一卡通应用集成(如图书证、餐饮卡、学生证、工作证、医疗卡、上机卡、考勤卡、门禁卡、乘车卡、洗衣卡、洗浴卡、开水卡、购电卡等)集成项数不低于8项2一卡通覆盖全体教职工和学生3可利用人脸识别等多种形式的虚拟卡进行消费及身份认证△2.1.4地理信息服务(6)1实现全校室内外基础空间数据的采集与呈现,提供展示效果2实现智能位置服务,提供至少一项基于位置服务的业务应用2.2基础数据平台(38)2.2.1数据标准(8)1有基于教育管理信息化高等学校管理信息标准JY/T1006-2012的学校数据标准2实现身份认证统一编码、业务数据统一编码、共享交换数据统一编码2.2.2数据交换(9)1实现各类信息系统间数据交换,非结构化数据交换,可按需构建主题数据库,提供实际案例2数据共享交换覆盖面全,非涉密数据交换覆盖率100%3实现同构与异构、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本地与远程数据的定时、定期、实时交换2.2.3数据容灾(9)1建有本地和同城(异城)异地数据容灾系统2实现业务数据异地容灾、业务系统不间断灾备3实现数据灾备资源集中管理2.2.4流程引擎(4)1实现跨系统业务流程协同,具备对各项业务工作流的多维报表分析能力2业务流程应用良好,应用成熟流程5条以上2.2.5数据总线(4)1数据总线传输速率:数据库记录传输可达10万条/s或50Mbps,文件传输可达100Mbps2支持大并发海量数据传输,满足数据交换无延时要求2.2.6服务总线(4)1实现统一调用和共享信息的接口标准化2实现服务的多种方式接入(注册、导入、代理WEB)—10—3数字资源(90)3.1数据库(45)3.1.1基础数据库(15)1建有通过数据总线集成各信息系统的共享数据平台,且共享数据及时(按策略)分发到相应信息系统2具备对非标准数据的格式转换和清洗功能3具备数据运维管理功能,统计分析功能3.1.2业务数据库(15)1记录业务操作过程数据,具有数据操作可追溯能力;提供业务查询、统计等数据运维服务2向中心数据库提供共享数据视图3可无延时按需共享、分发、接收并更新系统数据3.1.3数据仓库(15)1具备抽取、清洗、集成校内核心信息系统数据,按不同的主题组织数据能力2至少集成人力资源、财务、资产、教学、学工、科研、办公等应用的基础数据3至少可以支持10年以上的重要数据存储需求3.2资源库(45)3.2.1教学资源(30)1具备面向学科专业的教学资源库(含视音频点播系统)及其管理平台2教学课件、文档、图片及校内外视频公开课的资源容量生均比例:5T/万人或达到音视频时长生均0.5小时/人3数字化资源完整的课程比例不低于开课总门数的10%4有应用于实际教学的虚拟仿真实验或利用VR、AR技术开发的校本虚拟仿真实验课程资源(能完成至少10项独立实验)5试题/试卷库资源的课程数不低于开课总门数的20%6建有包括创新创业、安全教育、通识教育等素质拓展类网络教学资源3.2.2数字图书资源(15)1提供有中英文电子期刊、电子图书、中文数据库等数字资源,不低于学校学科总量的80%2电子图书资源达到教学评估标准要求3学位论文数字资源生均40册以上4智慧应用(150)4.1智慧教学(52)—11—4.1.1在线学习(20)1具有应用于实际教学的在线学习平台/系统(提供平台/系统后台汇总数简表)2平台/系统具备在线测验、师生互动、答疑、学习分析功能,支持移动智能终端访问3开通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