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对诗歌中的佳妙的炼字进行鉴赏;2.把握诗词中常用意象的含意,提高古诗词的鉴赏能力;3.结合已学过的三首词,初步探究宴欧词的特点。教学重难点1.掌握诗词鉴赏的一般方法,能对诗歌中的佳妙的炼字进行鉴赏;2.结合已学过的三首词,初步探究宴欧词的特点。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内容与步骤一、导入在浩如烟海、众星捧月的文学作品里,以“蝶恋花”为词牌的诗词层出不穷。李煜、柳永、晏殊、苏轼等伟大诗人均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高一时我们学过晏殊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而欧阳修为我们展示了《蝶恋花》的又一境界。它能在众多诗词中脱颖而出,至今流传不衰,源于怎样的艺术魅力呢?我们该如何赏析呢?就让我们走进它,品味它。二、听录音三、初读课文,整体把握1.这首词上片重写景,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下片重抒情,抒发了怎样的情?深闺独处图孤寂愁苦2.这首词的上下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时间顺序从早上到黄昏四、品读课文,质疑、讨论1.这首词描绘的景物有何特点?作者是如何描写的?有何作用?讨论、明确:描绘了一幅深闺独处图,由远而近、逐步推移,突出了幽深的特点,意境孤寂凄冷;层层烘托烘托,为人物的出场做尽铺排,将女主人公内心的孤独寂寞与独处的愁苦之情寄寓居处的幽深之中。2.李清照《词序》:“欧阳公作《蝶恋花》有‘庭院深深深几许’之句,予酷爱之。”李清照为何酷爱这句?你认为上片还有那个字用的比较妙?讨论、明确:三个“深”字重叠,前两个重叠直接强调深的程度,第三个“深”又推进一层,与“几许”构成疑问语气,与下面“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呼应起来,别有一番情趣。3.女主人公孤寂愁苦的原因还有哪些?讨论、交流;“雨横风狂”是环境的凄凉,“三月暮”“无计留春住”表明上指自然界的春天,行将消逝,“春”语意双关,又指词中女子自己的青春年华。“乱红飞过”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4.“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寄深于浅,借景抒情,“落花”意象包含多层意蕴,请分析有哪几层意蕴。第一层女主人公因花而有泪。此刻女子正在忆念走马章台的丈夫,可是望而不可见,眼中只有在狂风暴雨中横遭摧残的花儿,由此联想到自己的命运,不禁伤心泪下。第二层是写因泪而问花。泪因愁苦而至,势必要找个发泄的对象。这个对象此刻已幻化为花,或者说花已幻化为人。第三层是花儿竟一旁缄默。是不理解他的意思呢,还是不肯给予同情,令人纳闷。第四层花儿不但不语,反而象故意抛舍她似地。人儿走马章台,花儿飞过秋千,有情之人、无情之物对她都报以冷漠,怎能不让人伤心!这种借客观景物的反应来烘托、反衬人物主观感情的写法,正是为了深化感情。五、悟读课文,合作探究1.有人认为这首词表现的是闺怨,也有人认为作者有所寄托,你认为呢?提示:清代人张惠言认为,“庭院深深”就是说王宫已经非常深远,不易进入;“楼高不见”是说君王又不觉悟;“乱红飞去”喻大臣被贬逐,即北宋韩琦、范仲淹被贬。王国维认为张惠言是穿凿附会,主要依据是北宋早期词的特点和风格,北宋,柳永才开始写市民生活、苏轼才完成了词由主要写儿女艳情转向表现社会生活的内容的转变。晏殊、欧阳修等人的词作,题材相当狭窄,主要写艳情,以娱乐抒情见长,少有寄托,同时代的范仲淹写了少量边塞词,欧阳修还嘲笑他为“穷塞主之词”。2.结合已学过的三首词,初步探究宴欧词的特点。(1)内容:同学们在预习时比较集中地问到三首词的作者与词中抒情主体的关系,明明是男子,却以女性主体出现。三首词基本上都是以第三人称来写。作者尽量淡出抒情主体的角色,这是当时的词风所决定的。以词为“诗余”,走的是五代、南唐词人艳词的老路,在题材上仍以传统的红粉佳人为主,明显受到唐五代“诗庄词媚”思维定式的影响。北宋早期词人,多应酒宴之间歌儿舞女的要求,填词当筵演唱,是随意性的应酬,是私生活的真实描写,是无遮掩性情的流露。晏欧词也有所开拓创新。如晏殊的《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由传统的红粉佳人写到了乡村“采桑径里”的女伴,人物形象生动传神,脂粉气淡了几分,给词坛带来自然清新的气息。如欧阳修《踏莎行》里男性开始悄悄成为主体。这就体现出本课课题《“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一)》中的“格高韵远”,初步显示出不同于唐五代艳词的特点。(2)艺术形式:风格:柔媚婉约,细腻别致。声韵:平缓舒徐的节奏,丰富多彩的韵脚,精严多样的字声配合,别具一种雍容富贵的气度。雅致文丽的语言,使词向典雅净洁的方向迈进一步,词的形式更加成熟,味道更加隽永,与唐五代词相比初步显示出韵味隽永的特点。六、课堂小结以晏殊、欧阳修为代表的北宋早期词艺术手法胜于思想内容,令词的形式日益丰富多彩,声韵格律变化繁多而又规范整饰,创作技巧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高水平。是宋词走向成熟、走向巅峰的重要发展阶段。七、布置作业:当堂背诵课文附板书设计《蝶恋花》欧阳修景深闺独处图幽深凄冷烘托情悲伤:独处的愁苦;环境的凄凉;韶光不再、青春易逝;无法主宰自己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