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基础生命支持技术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成人基础生命支持技术临沂市人民医院南医疗区急诊科任语婷2015.3.12主要内容一、基础生命支持的定义二、心肺复苏定义三、2010CPR与2005CPR的主要变化四、基本生命支持(BLS)五、电复律一、基础生命支持?•基础生命支持是指治疗、稳定及急救心跳或呼吸停止患者的一系列措施。医护人员大多以团队形式工作,且团队成员通常同时执行各个基础生命支持操作。例如:一名施救者立即开始胸外按压,另一名施救者取除颤仪并求援,而第三名施救者开放气道并进行通气。二、心肺复苏定义•心肺复苏(CPR)定义(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即心肺复苏术,是指专业或非专业人员对心脏骤停者采取徒手抢救恢复心跳与呼吸的紧急救助措施,又称为徒手心肺复苏术。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意识突然丧失或伴有短阵抽搐。•叹息样呼吸,呼吸停止。•脉搏摸不到,心音消失,血压测不出。•瞳孔散大。•面色苍白兼有青紫。心脏骤停的严重后果以秒计算●10秒---意识丧失,突然倒地●30秒---全身抽搐●60秒---自主呼吸逐渐停止●3分钟---开始出现脑水肿●6分钟---开始出现脑细胞死亡●8分钟---脑死亡---“植物状态”黄金八分钟时间就是生命三、2010与2005指南主要变化1.生存链的变化:由2005年的四早生存链改为五个链环:生存链(2005旧)(ChainofSurvival)早期识别和启动EMS早期CPR早期除颤早期高级生命支持ACLS生存链(2010新)(ChainofSurvival)立即识别心脏骤停,激活急救系统尽早实施CPR,突出胸外按压快速除颤有效的地高级生命支持综合的心脏骤停后治疗三、2010与2005指南主要变化2.数字、顺序等的变化:(1)胸外按压频率由2005年的100次/min,改为“至少100次/min”(2)按压深度由2005年的4-5cm改为“至少5cm”。(3)人工呼吸频率不变、按压与呼吸比30:2不变。(4)强化按压的重要性,按压间断时间不超过5s(5)取消“一听二看三感觉”评估呼吸的环节三、2010与2005指南主要变化C---胸外按压•A---开放气道•B---人工呼吸亮点A-B-C改变为C-A-B(6)CPR操作顺序的变化:理由:心脏骤停最常发生在成年人,抢救成功率最高的是那些初始心律为室颤或无脉性室速的患者,而基础生命支持中关键步骤是胸外按压和除颤,而摆好头部位置并尽可能密封以进行口对口或者气囊面罩人工呼吸的工程则需要一定时间动物实验表明,延误或中断按压可使生存率降低,C_A_B模式使胸外按压几乎可以立即开始大多数院外心脏骤停患者没有接受任何旁观者进行心肺复苏。这可能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但其中一个障碍可能是A-B-C程序,该程序的第一步是施救者认为最为困难的步骤,即开放气道并进行人工呼吸。如果先进行胸外按压,可能会鼓励更多施救者立即开始实施心肺复苏。四、成人基本生命支持(basiclifesupport,BLS)”(一)判断反应•判断环境是否安全?•判断患者意识:•检查有无呼吸:•检查脉搏:无反应!无呼吸!无脉搏!四、成人基本生命支持(basiclifesupport,BLS)”(二)启动EMS•单人急救者发现患者对刺激无反应、无呼吸、无脉搏,应拨打急救电话启动急救系统(EMS),嘱携带除颤器,立刻返回患者身边行CPR。•两个以上急救人员在场,一位立刻行CPR,另一位启动EMS。四、成人基本生命支持(basiclifesupport,BLS)”(三)胸外按压(C)•按压部位:正确的按压部位是胸骨中、下1/3,剑突两横指上(男患者双乳连线法)•定位方法:抢救者食指和中指沿肋弓向中间滑移至两侧肋弓交点处,即胸骨下切迹,然后将食指和中指横放在胸骨下切迹的上方,将一只手的手掌根贴在胸骨下部(胸骨下切迹上两横指),另一手平行重叠垂直下压。四、成人基本生命支持(basiclifesupport,BLS)”(三)、胸外按压(C)1.按压部位:在胸骨下1/3处或剑突上二横指。十指相扣,手指翘起脱离胸壁。四、成人基本生命支持(basiclifesupport,BLS)”(三)、胸外按压(C)2.按压手法:•按压姿势:标准姿势•深度:≥5cm•频率:≥100次/分•按压与放松时间相同•放松时手掌不离开胸壁•用力按压、快速按压四、成人基本生命支持(basiclifesupport,BLS)”(三)胸外按压(C)标准姿势左手置于按压部位右手叠放其上双手指紧扣肩、肘、腕一轴线垂直于身体平面四、成人基本生命支持(basiclifesupport,BLS)”(四)开放气道(A)1.仰头抬颏法(headtilt-chinlift)仰头抬颏法一只手放在患者前额,用手掌把额头用力向后推,使头部向后仰,另一只手的手指放在下颏骨处,向上抬颏,下颏向上抬动,勿用力压迫下颌部软组织。抬四、成人基本生命支持(basiclifesupport,BLS)”(四)开放气道(A)2.托颌法(jawthrust)托颌法把手放置患者头部两侧,握紧下颌角,用力向上托下颌,如患者紧闭口唇,可用拇指把口唇分开;若需要行口对口呼吸,用面颊贴紧患者的鼻孔。四、成人基本生命支持(basiclifesupport,BLS)”(五)人工呼吸(B)救护体位立即吹气2次,每次1秒,以胸廓起伏为度四、成人基本生命支持(basiclifesupport,BLS)”(五)、人工呼吸(B)口对面罩通气单人:体位:仰卧、头后仰体位抢救者位于患者头顶端手法:EC手法固定面罩,另一手挤压气囊按压:通气=30:21.C法—左手拇指和食指将面罩紧扣于患者口鼻部,固定面罩,保持面罩密闭无漏气;2.E法—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放在病人耳垂下方下颌角处,下颌向前上托起,保持气道打开位。3.右手挤压气囊。1L球囊的1/2---1/3,胸廓扩张,超过1秒。呼吸气囊通气2010版BLS整体流程(专业人员)没有反应,没有呼吸,没有脉搏(判断不超过10秒)启动EMS,取AEDAED到达电除颤电击一次后继续5个周期CPR继续5个周期CPR自主循环恢复,复苏成功人工通气分析心律胸外按压(30:2)否判断心肺复苏有效指征已散大的瞳孔开始缩小,角膜湿润;病人口唇、颜面部、皮肤逐渐转红润;能扪及周围大动脉博动;上肢收缩压维持在8Kpa(60毫米汞柱)右;有呼吸改善或出现自主呼吸;昏迷变浅,出现反射或挣扎;可排尿;心电图的波形改变。成人、儿童和婴儿的关键基础生命支持步骤的总结建议内容成人儿童婴儿识别无反应(所有年龄)无呼吸或不能正常呼吸(仅喘息)无呼吸或者仅仅是喘息对于所有年龄,在10秒钟内未扪及脉搏(仅限医务人员)心肺复苏程序C-A-B按压速率每分钟至少100次按压幅度至少5厘米至少三分之一胸部前后径,大约5厘米至少三分之一胸部前后径,大约4厘米胸廓回弹保证每次按压后胸廓回弹,医务人员每两分钟交换一次按压职责按压中断尽可能减少胸外按压中断,尽可能将中断控制在10秒钟以内气道仰头提劾法(医务人员怀疑有外伤:举推下颌法)按压-通气比率(置入高级气道之前)30:21或2名施救者30:2单人施救者15:22名医务人员施救者通气:在施救者未经培训或经过培训但不熟练的情况下单纯胸外按压使用高级气道通气(医务人员)每6至8秒钟一次呼吸(每分钟8至10次呼吸),与胸外按压不同步,大约每次呼吸1秒钟时间,明显的胸廓隆起除颤尽快连接并使用AED。尽可能缩短电击前后的胸外按压中断;每次电击后立即按压开始心肺复苏五、电复律的概念•在严重快速异位性心律失常时,用外加的高能量脉冲电流通过心脏,使全部心肌细胞在瞬间同时除极,造成心脏短暂的电活动停止,然后由最高自律性的起搏点(通常为窦房结)重新主导心脏节律的治疗过程。•在心室颤动时的电复律治疗也常被称为电除颤,电除颤属于电复律。发展史•1745年,以莱顿爵士命名的莱顿瓶问世,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储电设备。•1947年,ClaudeBeck成功地完成了第一例人体除颤。ClaudeBeck等人研发并推广了除颤仪。•1952年,苏联Gurvich设计完成了第一台直流电除颤仪•1960年,FredZacouto设计完成了第一台自动除颤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及埋藏式自动复律/除颤(ICD)的临床应用,使复苏的的成功率及存活率大大提高。电复律发展史•交流电直流电•体内除颤体外除颤•手动自动•单项波双向波直流电与交流电复律•交流电放电时电流量大、放电时间长达20ms,不宜避开心室易损期,诱发室颤的概率大大增加,心肌损伤也比较严重。•直流电复律与交流电复律相比,充电时间短,放电量与放电时间容易控制,安全性较高,且便于同步电复律。胸内与胸外电复律•早期多为胸内电击,20世纪60年代后多用于胸外电复律。经胸手动除颤和体外自动除颤(AED)单相波与双相波贴负极(Apex)处:左腋中线腋第五肋间(心尖部)。贴正极(Stenal)处:右锁骨下胸骨右缘(心底部)。CompanyLogo单向波与双向波单相波双相波对人体经胸阻抗无自动调节功能,所需能量高,心肌损伤大。电流恒定,根据经胸阻抗的不同而调整,相同电量除颤成功率优于单相波除颤,心肌损伤小。电复律重要性立即识别心脏骤停,激活急救系统尽早实施CPR,突出胸外按压快速除颤有效的地高级生命支持综合的心脏骤停后治疗EarlyDefibrillationImprovesSurvival100100808060604040202000SurvivalRate(percent)TimetoDefibrillation(minutes)0051015205101520Survivalreducedby10%perminuteICCM,WT,11/2000•CompanyLogo重要性BayésdeLunaA.AmHeartJ.1989;117:151-159.VT62%扭转性室速13%心动过缓17%原发VF8%CompanyLogo电复律的分类同步电复律电复律非同步电除颤•同步电复律—通过R波触发脉冲电流正好落在R波的下降支,有效防止电刺激落在心动周期的易损期上(T波前支靠近顶峰前20~30ms)可用于转复心室颤动以外的各类异位性快速心律失常。•非同步电除颤—心室颤动时各部位心肌激动位相的不一致,没有明确的QRS波,无法利用R波作为同步触发点产生放电,任何时相都可放电。CompanyLogo同步与非同步电复律非同步电除颤适应症CompanyLogo室颤无脉性室速非同步电除颤适应症室扑CompanyLogo同步电复律适应症室性心动过速室上心动过速房扑房颤同步电复律适应症禁忌症•(1)病史多年,心脏明显肥大及心房有新鲜血栓形成或近3个月内有血栓史。•(2)伴高度或完全房室传导阻滞的心房颤动或扑动。•(3)伴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异位性快速心律失常。•(4)有洋地黄中毒史、低钾血症时,暂不宜电复律。电击能量选择电击除颤能否成功关键因素是电流,选择能量只是产生电流的手段,也不等同于通过心脏的电流量(设定能量60%)除颤电流的两大要素包括:电流均值—这是电击除颤电流的有效成分;电流峰值—是除颤电流造成心肌损伤的主要成分。因此,要提高电流均值,降低电流峰值作为目标。影响除颤效果的因素CompanyLogo除颤波形电击能量除颤时机电极板经胸阻抗除颤效果影响经胸阻抗的因素•影响经胸阻抗的因素–电极板大小–皮肤与电极板界面状况–电击次数–连续电击间隔时间–对电极板的压力–通气时相CompanyLogo电击能量选择•非同步电除颤能量•对于心室颤动的患者,使用双相波电量120~200J就可以终止心室颤动。•如果使用者对除颤器不熟悉而不能确知其除颤电流波形及其特定能量,则建议使用默认能量200J除颤.•儿童(1-8岁,25kg)首次电击能量2-4J∕kg,后续电击的能量至少为4J∕kg,最大不超过10J∕kg。CompanyLogo电击能量选择•同步电复律能量选择•心房纤颤120J-200J•心房扑动50J-100J•室性心动过速100JCompanyLogo

1 / 6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