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端康成的创作风格—论日本近代文学的曲折发展摘要:川端康成是一位具有独特创作风格的小说家,他在自己的小说创作上始终注重“心”的表现,追求精神上的“余情美”。家庭背景、生活坏境、个人经历和时代文学的发展而是形成这种创作风格的主要原因。创作风格是一个作家的创作达到了一定的阶段所表现出来的基本特色。研究一个作家的创作风格的变化,就是研究他所处阶段的文学特征。川端康成的创作风格的变化,从接受西方文学起步,全面倾倒于现实主义继而全盘继承传统,最后传统与现代产生了自觉,找到了当时日本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接合点,这都是近代日本文学曲折成长的见证。正文一、从川端康成早期的作品中分析日本古典文学对近代文学的影响在川端康成早期的作品中,如《参加葬礼的名人》(1923)、《林金花的忧郁》(1923)等,主要是描写自己的孤儿生活、爱情波折。他的创作风格,有一部分是源自于他畸形的家庭、寂寞的生活,其更明显的是受到了日本古典文学的影响。在《十六岁的日记》(1925)这一类描写自己失恋故事、抒发自己痛苦感情的小说中,多掺杂自己的经历与体验,所以才会有描绘细腻、感情真挚的艺术效果。在对待古典文学这方面来说,川端康成几乎是以古典文学的语言贯穿自己的整个创作过程的。就以日本古典文学《源氏物语》(1001-1008,作者紫式部,在日本被确定为一部体现“物衰”精神的作品,它充分表现了人们的苦闷、忧愁和悲哀等。)来说,川端把它当做自己的血与肉来看待。日本的古典文学的高峰是平安时代,平安时代的汉文学、和歌文学、物语文学、日记文学在日本文学史上都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但这一时期最显著的特点莫过于日本女性文学的繁荣。受古典文学的影响,川端康成在《伊豆的舞女》(1926)的创作中,就有很明显的平安王朝文学的风格。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辞中特地称赞了这部作品:“(这部作品)表示出一种纯真而深切的爱。这个主题,犹如一首凄怆的民谣,在川端先生其后的作品中反复吟咏。”文中,对舞女的境遇的描写。及“我”之于舞女、舞女之于“我”,在彼此悲叹的生活中相互慰藉,从对方那里得到温暖的描写,他都极力表现了日本文学中优雅、静谧的传统美。他的文字优雅而细腻、具有传统文学的美感,并透过雅而美反映内在的悲伤和沉痛的哀愁,同时也蕴含着郁结的情感。这就是源自日本古典文学中的日本式自然感情。二、从《抒情歌》(1932)、《慰灵歌》(1932)等作品中分析日本文学与西方文学的碰撞20年代末期和30年代初期,川端康成开始运用新心理主义和意识流的创作手法试写了《针玻璃雾》(1930)、《水晶幻想》(1931)等。但后者中途辍笔,并且其后再也没有写过此类作品。由此可见,川端对于单纯的模仿并不满意。以及无批判地运用佛教轮回观写下《抒情歌》、《慰灵歌》。他在和西方文学的交流中,没有深入的认识西方文学,凭着自己的感觉醉心于借鉴西方现代派。在经历了几次失败的产时候,他又全盘继承日本化的佛教哲理,全面倾倒于现代主义。“那古老的佛法的儿歌和我的心也是相通的”,“佛教的各种经文是无与伦比的可贵的抒情诗”(《抒情歌》)。重视佛教禅宗的“幽玄”理念,越来越让川端的文学想象力疏离现实。这些失败的尝试,让他意识到另辟新径的重要性。所谓新径,就是把日本现代文学与西方文学结合起来的道路。而这两种极端的对立中找到适合的文学理路,是一个对立矛盾被逐渐消化的过程。如加藤周一所说,日本文化是杂种的。外来的东西不进来是形不成杂种的,而外来的东西不是只影响其表面,或者说枝叶,而是渗透到它的根才能起变化。西方文学的流入,是对日本文学的冲击也是一次挑战。使西方文学的人文理想主义内涵与日本文学的传统底蕴共存,使之在内在达到和谐,是两种文化碰撞中的最大问题。而后,川端产生了对传统文学和西方文学批判的冲动和自觉的认识。最后以传统为根基,吸收西方文学的技巧和表述方法,取长补短。在吸收西方文学思想和文学概念的同时,也开始注意日本化。外来文化的渗入,融合了自己的东西,然后才能造出有自己独特性的东西。三、从《雪国》(1935-1937)及其后的作品分析日本文学的发展川端康成的后期作品深受西方现代文艺美学思潮的影响,其作品常运用新感觉派和意识流手法,借情景表达内心,时空跳跃变化突兀。同时又将这种西方技法用来表达本民族的“物哀”美学观念,表达自己“生存本身就是一种徒劳”的哲学观念。《雪国》之于川端,是他创作道路上的一个转折,是他在对东西方文学的比较和交流的反复思考中的产物。与之前的创作风格相比,《雪国》在继承“物哀”精神的传统上,加深了对精神方面的探究。重视气韵,追求精神上的“余情美”。所以在塑造驹子这一人物形象时,是这个形象本身就包含了悲剧成分。驹子的生活、爱情,也不是精神、肉欲的表现之处,而是对“余情美”中的人性化和人情化的具体体现。在继承了传统的同时,川端充分运用了“意识流”的手法来剖析人物的深层心理。两面镜子作为跳板使现实场景与梦幻世界不断跳跃切换,慢慢表现出岛村对驹子和叶子的感情。川端熟练的运用日本式的“意识流”加深对“余情美”的表现,一场火灾将这支美与悲的合奏曲推上了最高潮。《雪国》的成功,是川端在创作上成熟的体现。这一艺术高峰主要表现在:一、吸收西方文学的同时,保持了日本文学的传统色彩,使二者完美结合。二、以此为起点,川端形成了自己的基本创作特色,形成了自己的创作特性。在其后作品《古都》(1961-1962)、《千只鹤》(1949-1951)等中,都得到了充分体现。至此,西方文学已经被融合在日本古典传统精神与形式之中,用川端自己的话说,更自觉地确立“共同思考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与桥梁的位置”④。结语:一个作家的创作风格的形成,是与他所处的环境和他本人的主观条件密切相关的。川端文学的成功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传统文化精神与现代意识的融合,表现了人文理想主义精神、现代人的理智和感觉,同时导入深层心理的分析,融会贯通日本式的写实主义和东方式的精神主义。二是传统的自然描写与现代的心理刻画的融合,运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和乔伊斯的意识流,深入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又把自身与自然合一,把自然契入人物的意识流中,起到了“融合物我”的作用,从而表现了假托在自然之上的人物感情世界。三是传统的工整性与意识流的飞跃性的融合,根据现代的深层心理学原理,扩大联想与回忆的范围,同时用传统的坚实、严谨和工整的结构加以制约,使两者保持和谐。这三者的融合使传统更加深化,从而形成其文学的基本特征。川端康成的文学创作之路上可以发现,他是从追求西方新潮开始,到回归传统,在东西方文化结合的坐标轴上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了运用民族的审美习惯,挖掘日本文化最深层的东西和西方文化最广泛的东西,并使之汇合,形成了川端康成文学之美。也就是说,他适时地把握了西方文学的现代意识和技巧,同时又重估了日本传统的价值和现代意义,调适传统与现代的纷繁复杂的关系,使之从对立走向调和与融合,从而使川端文学既具有特殊性、民族性,又具有普遍性和世界性的意义。所以,从川端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见日本文学与西方文学由冲突走向认同,相互融合的过程。日本近代文学的发展,纵向传承日本本土与传统的文学,横向移植外来与现代的文学,始终扎根于日本的传统文化上。即使外来的文学形式是与西方文学间的彼此复杂得化合,促其变质为“日本化”。日本文学在发展的同时,坚持本土文学的主体作用始终保值自己的民族特质和多层次引进及消化外来文学,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日本化”文学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