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第一章“十二五”发展回顾第二章形势分析第三章发展目标第四章主要任务一、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打造经济发展新动能二、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激活创新创业新引擎三、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园区综合承载能力四、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五、坚持绿色发展和环境保护,建设两型生态新园区六、坚持共享发展理念,强化社会治理能力七、全面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政务服务水平第五章保障措施一、加强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二、强化项目支撑和要素供给三、健全规划实施保障机制第一章“十二五”发展回顾“十二五”时期,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长沙经开区”或“园区”)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城市工业经济综合体的奋斗目标,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始终坚持以项目建设统揽全局,坚持以改革创新引领发展,扎实推进倍增倍升、满园扩园、提标提档战略,努力实现“十二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推动园区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在全市工业经济中发挥了“主战场、主阵地、主力军”的作用。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五年来,园区主要指标增速在50个中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中位居前列。全区规模工业总产值累计达7500亿元,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近500亿元,在“十一五”基础上实现了翻番目标。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工商税收相继突破百亿元大关,2015年工商税收达106亿元,是2010年的2.12倍。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2家,比2010年增长52%,骨干企业在园区经济发展中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园区先后荣获“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十强开发区”等荣誉。结构优化迈出新步伐。受宏观形势影响,园区坚持分业施策、精准发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工程机械、汽车制造、电子信息产业比由2010年75%:10%:3%调整为52%:21%:12%,工程机械制造产业“一业独大”的局面逐步改善,集成电路、大健康产业、住宅产业化、节能环保、新材料、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多点支撑的产业格局日趋完善,园区新的经济增长极正加快形成。招商引资开创新局面。园区围绕产业链招商,推进以情招商、以商招商,开创了新常态下招商引资新局面。“十二五”期间,园区累计引进外资16.41亿美元,签订项目合同79个,其中投资过亿元项目39个,投资过10亿元项目10个,投资过50亿元项目5个;累计完成新开工项目74个,竣工投产项目83个,园区招大引强成果斐然。上汽大众、广汽菲克、广汽三菱、博世汽车、众泰汽车、铁建重工、蓝思科技等重大项目相继建成投产,三一集团、铁建重工、福田汽车、长丰集团、千山药机、中车时代等一大批本土企业汇聚引领转型发展的正能量,三一集团、中联重科、山河智能、远大集团、福田汽车、千山药机等一批本土企业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不断提升了园区经济发展外向度。创新发展激活新动力。依托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扎实推进专利驱动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园区。设立1.5亿元专利驱动发展资金,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产学研结合,大力支持本土企业自主转型。五年累计申报专利9028件,其中发明专利3083件,园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中心、试验中心及博士后工作站总数达15家。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了12个重点孵化载体、众创基地,引进和培育创新型小微企业500余家,激发了园区创新潜能和创业活力。重点推进招才引智三年行动计划,新引进创新创业项目19个,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外国专家78人,新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7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家,打造了园区转型创新发展的智力“引擎”。园区面貌呈现新气象。深入推进两型园区建设,成为全省首家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成园区环境在线监控系统,强化环境执法监管,实现了“三废”长期稳定达标排放。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积极推进项目竣工环保验收,强化环境风险源头控制和过程防范。积极参与浏阳河综合治理,园区水体质量明显改善。全面完成污水处理厂提质改造,日处理污水能力达32万吨。实施节能减排鼓励办法,推进企业太阳能屋顶电站项目。全面启动“三年造绿行动”,重点推进道路绿化、公园绿化、小区绿化,强化企业周边、城市主干道、企业员工集中居住小区等重点区域环境治理,人居环境更加整洁靓丽。发展空间得到新提升。遵循“布局合理、配套齐全、生态优美”原则,完成了功能分区、公共服务、商业设施、道路交通等专项规划。坚持从严供地、从紧供地、分期供地,连续多年被评为“全省节约集约用地先进单位”。园区发展空间得到拓展,规划区面积达到100余平方公里,园区承载力显著增强。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投资是“十一五”的1.6倍,完善了园区纵横骨架道路网,重点建成了人民东路、映霞路、漓湘路、东十一线、大众西路等道路,提质改造了盼盼路、东四线、远大路等道路,全面推进水、电、路、网、气等“七通一平”,实现了核心区与拓展区互通对接。持续推进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扩容提质,园区环境承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持续推进“以区带园”,加快推进“飞地园区”,星沙产业基地发展迅速,岳阳汨罗产业园建设全面铺开,新疆长鄯产业园启动建设。社会治理开启新篇章。坚持以人为本、产城融合,始终将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首位,实现了发展成果由园区企业、产业工人、拆迁群众共享。完善了“先安置、后拆迁”征拆模式,建成华湘、泉塘、龙峰等安置区。扎实推进榔梨、板桥等公租房项目建设,累计建成公租房5674套,在建干杉公租房554套,惠及3万产业工人。实施了公园、农贸市场、公共交通、学校、卫生院、派出所、产业工人活动中心等一大批公共服务项目,为产业工人提供了高效的公共服务。深化“平安园区”建设,创新园区群防群治工作,开创了园区“发展安心、社会安定、群众安居”的良好局面。深化改革释放新活力。制度创新在多领域展开,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成效显著。创新区县协作机制,在项目建设、社会管理、征地拆迁等方面充分发挥了区县资源共享、协同配合的体制优势。深入推进简政放权,加快管委会职能转变,在全省率先实施工业项目行政审批全程代(领)办制度,推行“一次告知、全程服务、并联审批、限时办结、效能问责”服务模式;积极推进“三证合一”、“多证合一、一证一码”等商事登记改革,重点优化了工业项目报建审批流程,探索工业项目事中事后监管模式,行政服务效能位居全省前列。强力推进园区品牌建设,“中国力量之都”的核心定位、“简洁务实、无我有为、创新高效”的园区精神、“企业是园区的主人”的服务理念及以“园区LOGO”为主要内容的区域识别系统得到社会广泛认同。引进星沙海关、长沙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一批平台,全面推进企业诚信体系建设,优化了园区投资发展环境。创新人事管理制度,启动了干部竞聘交流、政府雇员招聘,激发了队伍新活力。坚持依法行政,民主决策,健全了党工委议事规则、“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及主任会议规则、征地拆迁资金管理、“三公经费”预算和支出管理等重大制度,机关内部管理更加严格规范。全面推进政企分开,经开集团公司加快市场化运作,创新了园区资源配置方式,助推了园区运营管理转型。第二章形势分析“十三五”时期,长沙经开区发展既面临多重国家战略叠加的历史机遇,也面临诸多矛盾相互交织的风险挑战,机遇大于挑战。从国际上看,全球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修复转型,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风起云涌,产业高端化、信息化、智能化已成大势所趋。全球治理体系深刻变革,国际经贸规则体系加快重构。同时,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在相当长时期依然存在,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从国内看,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常态,“三期”叠加将在较长时间内制约经济发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要素供给能力面临严峻考验。同时,我国拥有全世界最完整、最齐全的产业体系,“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正形成区域协调发展和扩大开放的新优势,“五位一体”、“四个全面”、“五大发展理念”为未来发展指引了方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正在激发创新活力,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正在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从市县来看,长沙主动对接国家战略,战略地位得到大提升。“十三五”期间,长沙市依托创新、区位等优势,做强河西湘江新区、河东东部开放型经济走廊,实现“东西比翼、双核驱动”发展,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品质和湖湘文化标识的现代化大都市。长沙县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开放带动、分区发展”战略,努力打造成为“实力强、活力足、品质高、现代化”的省会次中心、中西部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样板县、全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先行区。孕育于长沙县的国家级经开区,从园区肩负的历史使命、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创新实力、资源禀赋及“十二五”重大项目建设情况来看,长沙经开区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在率先打造省会城市次中心、建成现代城市工业经济综合体的征程上,为长沙实现“十三五”战略目标勇挑重担、走在前列。综合分析,“十三五”期间,长沙经开区处于加快转型创新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工业园区品质大提升的发展攻坚期、国家级开发区争先进位的追赶超越期和新常态下的适应引领期,但同时也面临一些新问题和新挑战:一是经济转型压力较大,传统主导产业增长动力减弱,新兴产业形成规模效应仍需时日。二是“双创”潜能释放有待提升,产学研用、人才智力、军民融合等优势尚未高效发挥。三是经济发展的外部要素日益趋紧,国家各类优惠政策逐步规范,人才、土地、资金、电力等要素制约进一步加剧。四是公共服务品质有待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有待加强、产城融合任务依然艰巨。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要辩证看待、认真研究,精准施策、挖潜增效,切实加以解决。第三章发展目标“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基本实现“一极两点三区”的定位,全面建成产业支撑、产城融合、两型发展、宜业宜居的现代城市工业经济综合体,实现产业发展、自主创新、开放型经济、绿色发展、共享发展五方面主要指标大幅提升。“一极”就是湖南省“一带一部”乃至长江经济带核心增长极,奋力跻身国家级开发区第一方阵;“两点”就是打造“世界工程机械之都”、“中国汽车产业集群新板块”;“三区”就是全国智能制造示范引领区、中部自主创新创业集聚区、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工业经济速稳质优。实施产业倍增倍升战略,保持工业经济平稳健康增长。到2020年,工业总产值预期达到3500亿元,年均增长14%以上;工商税收预期实现180亿元,年均增长12%以上。投资引领带动作用继续发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预期实现1000亿元,其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预期达800亿元,年均增长10%左右。努力培育百亿级企业10家、新上市企业20家,力争打造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等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产业结构日趋优化。突出高端、智能、融合发展,积极培育新产业、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巩固提升支柱产业,大力培育新兴产业,配套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到2020年,园区产业结构明显优化,形成工程机械产业占比30%、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占比25%、电子信息产业占比20%、新兴产业占比15%、其他产业占比10%的产业新格局,着力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生产性服务业为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带动的产业发展新体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园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创新创业孵化链条更加完善,创新创业人才大量集聚,创新创业活力竞相迸发,创新创业文化氛围日趋浓厚,科技创新对企业转型升级的贡献率逐步提高,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10%,自主创新创业水平保持全国前列。开放层次明显提高。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立足长沙东部开放型经济走廊,园区经济外向度进一步提高。到2020年,园区进出口总额达40亿美元,力争五年新增投资过50亿元项目累计达8个以上,世界五百强企业累计36家以上,实际利用外资累计37亿美元。区域开放融合发展能力及引领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生态文明成效显著。园区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绿色、低碳、循环成为发展主基调,建设成为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到2020年,园区单位面积工业总产值累计提升10%以上,万元工业总产值用水量降低到20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