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学研究新进展:理论与方法主要内容一、语用学研究的新动态二、语用学理论研究新进展1、语境理论2、面子理论三、语用学研究方法新进展1、基于语料库的语用研究2、基于多模态信息的语用分析一、语用学研究的新动态冉永平:语用学传统议题的深入,新兴议题的不断拓展——第十届国际语用学研讨会述评,《外语教学》,2007年第6期。江晓红、周榕:语用学研究的多元视角——第十一届国际语用学研讨会述评,《现代外语》,2009年第4期。陈新仁:语用学研究需要更宽广的视野——日本语用论学会第十届年会报道,《中国外语》,2008年第2期。语用学研究的社会心理维度,《中国外语》,2009年第5期。新兴议题与研究范围(1)计算语用学(2)医-患语言、临床语言的语用学研究(3)话语标记语、语用标记语研究(4)媒体语篇、政治语篇和学术语篇的语用学研究(5)机构性话语的语用学研究(6)身份构建的语用学研究(7)语用学与其他邻近学科的界面探索•CMC出现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但九十年代中期以后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全球范围内的CMC变得日益频繁,QQ聊天与论坛、BBS论坛、Blog(博客)论坛与回应、MSN交流、电子邮件、视屏对话、声屏对话等已成为重要的CMC形式,成为与电话、电视等一样不可缺少的交际手段。交际已超出时空限制、地域限制;同日常语用现象一样,CMC也具有语境的互动性。•在大会主旨发言中,国际著名学者SusanHerring提出了“机助交际语用学”,并根据网络聊天、BBS论坛和博客(Blog)等语料,考察了言语行为的主要表现,并对以日常言语交际为基础的言语行为理论提出了挑战。她发现,网络聊天中的言语行为类型主要是“询问”(inquiry)、“提供信息”(inform)和“指引”(direct);BBS中的言语行为类型主要为“提供信息”和“断言”(claim);博客中的言语行为类型则主要是“断言”、“解释/说明”(elaborate)和“反应”(react)。•另外,Herring在Brown&Levinson人际交往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CMC的礼貌模式,并分析了网络交际的新兴礼貌形式和礼貌的性别差异;最后还分析了网络交际中的话题变化,如主题阐述、离题、话题转换等。•可见,网络交际的很多问题都可从语用学的视角开展研究。•另外,学者们的讨论还包括CMC交际中的人际关系构建及其言语行为类型、手机电话交流中的人际关系维护、网上群体讨论(groupdiscussion)的互动特征、特定CMC(如网上房屋买卖等)中言语行为的实施与接受等;CMC中的“e-衔接”(e-cohesion)也是人们关注的重要议题,如衔接指称、网络交际中的词汇衔接与语法衔接等。•以KerstinFischer为代表的学者还讨论了人机互动的语用问题。•简言之,将语用学的研究对象从日常言语交际扩展到电子邮件、BBS及博客(Blog)等网络交际,扩大了语用学的研究范围,以特定语域为对象的研究可对语用学理论提出挑战,有利于修正或补充语用学理论。A.PanelsonidentityissuesB.PanelsonthedevelopmentofpragmaticcompetenceC.PanelsonconversationanalysisD.PanelsoncommunicationinindigenouslanguagesE.PanelsonpropertiesofdiscourseF.PanelsoninstitutionaldiscoursesG.PanelsonpragmaticsandcultureH.PanelsonpragmaticsanditsinterfacesI.PanelsonappliedpragmaticsJ.Panelsonmiscellaneoustopics第11届国际语用学大会专题讨论Lectures除涉及panels的主题外,仍有不少在研究特定语言中的言语行为实现方式;仍有一些研究涉及礼貌/面子问题;大量研究基于本民族语言/文化探讨语用问题;较少论文运用关联理论和顺应理论;轻理论应用,重数据分析和社会文化/心理认知解读。大量研究采用实证(含语料库)手段;许多研究采用微观过程/话语分析法;一些研究采用历史语用学方法/历时研究方法;就话题而言,语用学的界限似乎更加模糊;就方法而言,语言使用者、语境、交际目的等因素更加清晰;就实质而言,语言结构和语言使用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更加成为理论关注。JournalofPragmatics42(2010)研究综述文章分类:1.微观层面研究:传统语用学研究课题2.与语言学领域其他学科的交叉:语义-语用、语法-语用、语音-语用及认知-语用研究等3.宏观层面研究:话语,礼貌和身份、社会语用等主要课题:PragmaticActs:SpeechActs(16),Indirection(6),Pragmeme(12),Human-Computer(HCI)andHuman-RobotInteraction(HRI)(7)DiscourseMarkers/Metadiscourse(11)Reference(12)Conversationalimplicature(3)Semantic-pragmaticsInterface(12)PragmaticsandCognition:Metaphors(9)andotherrelatedstudies(5)Pragmatics&Grammar(12)OthersA.Face&Politeness17篇B.Identity10篇C.Conversational/Discourse-relatedAnalysis55篇D.Otherinterfaces23篇SpecialIssue:FaceinInteraction(August2010)SpecialIssue:Pragmaticperspectivesonparliamentarydiscourse(April2010)8篇SpecialIssue:Question-ResponseSequenceinConversationacrossTenLanguages12篇(October2010)Specialissue:Laughterininteraction(June2010)Specialissue:HowpeopletalktoRobotsandComputers(September2010)7篇1、语境理论2、面子理论3、言语间接性理论4、礼貌理论5、不礼貌理论/冲突性话语研究6、关联理论二、语用学理论研究新进展何自然,语境新论,《外国语文研究》2011年第1辑语用学界和认知语言学界,对语境的研究不断升温。国际著名的话语语言学家vanDijk和语用学家Verschueren分别提出了社会认知语境观和动态关系语境观。前者认为,语境模型(情景模型与语境心理模型)不是客观的事物,而是一种主观的认识,是交谈者在交际中形成的一种心理过程;后者认为,在表意功能方面,语境与语言结构具有动态的互动关系。语境变化,结构随之出现不同的选择,同样,结构变化,表明话语体现的语境有了新的认识。vanDijk认为要有一种语境理论(atheoryofcontext),解决社会场景和话语结构之间的认知问题,这就是情景模型(situationmodels)与语境心理模型(mentalmodels),统称语境模型(contextmodels)。首先,语境不是客观的事物,而是一种主观的认识,是交谈者在交际中形成的一种心理过程;其次,交际者根据谈话中的勾起的场景记忆(episodicmemory)形成一种心理上的语境。这种语境模型控制了话语的生成和理解:它与其他场景记忆相结合,在同一事件中各个个人形成自己的心理模型,并分别以自身认知用话语表达出来。他提出了语境的社会认知理论(socio-cognitivetheoryofcontext),简称为语境理论,认为语境会因人而异,是存在于人们各自头脑中的心理模型,是关于交际环境的心理建构(陈新仁、余维,2008)。动态关系语境新论(Verschueren)从本体论角度看,语境一旦变化,语言结构形式所表达的意义也会发生变化,语言结构形式变化也必然会引起语境内容变化;从认识论角度看,交际双方参与的言语活动是一个动态的互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语境现象是他们使用语言结构表达思想的依据。用什么结构完全取决于他们对语境现象的识别和认知。在谈话双方进行言语互动的过程中,语言结构的运用反映出交际者对语境现象的识别情况。这个过程反映了交际者对语境与语言结构之间关系的认识。2、面子理论研究新进展2010年8月,《语用学杂志》再次以专刊形式对面子展开了讨论,提出了交际面子(faceininteraction)的概念。这期专刊与以往研究的最大区别在于,从交际的视角看待面子,认为面子是就社会体系而言的交际关系。通过分析面子在具体的社会文化背景下的表现,考察面子的交际性、动态性。这些开拓性研究给面子提供了新的见解,极有可能指导未来的研究方向。在“会话中的面子构建:面子,面子工作与交际成果”一文中,RobertB.Arundale提出了面子构建理论(FaceConstitutingTheory),用其解释交际者如何在日常会话中实现面子,将面子与面子工作解释为交际者在发生交际关系的场景中面对面地进行交流时的动态产物。Arundale首先指出面子构建理论使用了两个与以往研究截然不同的理论框架:1)交际的联合共建模式(ConjointCo-constitutingModelofCommunication),即交际中如何实现意义与行为的构想。交际的联合共建指交际双方在会话中相互制约各自对话语的解读与设计,继而产生非累加(non-summative)的交际成果。2)将面子视作两个或两个以上交际者在会话中联合建立的交际关系(relationshiptwoormorepersonsconjointlycon-constitute)。1、基于语料库的语用研究2、基于多模态信息的语用分析3、基于语篇的语用分析4、历史研究法5、实验法……三、语用学研究方法新进展基于语料库的语用研究期刊00-040506070809国外外语教学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11外语与外语教学外语界现代外语1外语教学与研究1外语电化教学1外语研究1合计012111《外语教学与研究》1篇李民,陈新仁,英语专业学生习得话语标记语WELL语用功能之实证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1,2007.[话语标记语WELL的语用功能、语用习得]《现代外语》1篇王丽,王同顺,中国英语学习者语用标记语习得研究——一项基于SECCL和BNC的实证研究,现代外语,3,2008[上海交通大学语料库(语用标记语的分布频率和语用功能异同)]《外语研究》1篇王立非,祝卫华,中国学生英语口语中话语标记语的使用研究,外语研究,3,2005,40-44[本文运用中国学生的英语口语语料,以BNC的口语子库作为参照,研究中国学习者英语口语中话语标记语的使用特点和规律。]《外语电化教学》1篇蒋婷,论学术英语中的情态模糊限制语-一项基于语料库的研究,外语电化教学,4,2006,47-51[用合作原则看can和may模糊限制程度]《国外外语教学》/《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篇陈新仁,吴珏,中国英语学习者对因果类话语标记语的使用情况——基于语料库的研究,3,2006,38-41.徐捷,中国英语学习者话语标记语youknow习得实证研究,3,2009,28-34.语料库研究涉及的语用话题1、(口语、笔语)话语标记语youknow、well,因果类话语标记语[分布频率和语用功能]2、情态模糊限制语涉及的语料库1、英国国家语料库(BNC)2、英语本族语者口语语料库(SBCSAE)TheSantaBarbaraCorpusofSpokenAmerica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