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如何读懂诗歌(公开课二)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古诗词鉴赏复习—读懂诗词“八法”“题目”常常是读诗的切入点,它往往能提示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题材)、人物、事件、思想感情等。一读——“题目”back储光羲《咏山泉》——交代了写作对象(山泉);点明了诗的类别(咏物诗);暗示了写作手法(托物言志)柳中庸《征人怨》——交代了写作对象(征人);揭示了全诗的感情基调(怨);暗示了诗的类别(边塞诗)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交代了时间:傍晚;诗的题材(送别诗);交代了诗的内容(写景—暮雨,抒情诗);暗示了思想感情(离别之情)。解读法——读“题目”登科后孟郊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结合内容,理解此诗作者表达了怎样的心情?表达了作者在考中科举进士后的兴奋和得意。“知人论世”:“世”即作者所生活的时代,也即诗歌的写作背景;“人”即作者,也即作者的一些主要生平经历。(1)通过作者来确定朝代,了解朝代背景。边塞诗盛唐:盛唐精神,豪迈勇敢——“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中晚唐:国势式微,悲壮和凄婉——“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南宋:外临强敌,内政颓靡,救亡御侮、报国无门——“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鬂已先斑”二读——“作者”(知人论世)(2)作者生平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经历、观点态度、创作风格等,有助于对其作品思想感情的理解和把握。如:陶潜的隐逸生活;王维的寄情山水;苏轼的乐观旷达;杜甫的忧国忧民等解读法——读“作者”玉楼春(宋)钱惟演①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情怀渐觉成衰晚,鸾镜朱颜惊暗换,昔时多病厌芳尊,今日芳尊②惟恐浅。【注释】①钱惟演,北宋临安人。一生仕宦显达,晚年谪迁随州。②芳尊:酒杯台城①韦庄②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③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注】①台城:旧址在南京市玄武湖旁,六朝时是帝王荒淫享乐的场所。②韦庄,晚唐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③六朝指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思考:有人说诗人在凭吊古迹时流露出浓重的对时事的感伤情绪,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解读法——读“作者”三读——“情语”(直接表现情感的字、词、句)“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句中“独”、“闲”就是情语,揭示出诗人的孤独、徘徊的情绪,传神地描绘出诗作者苦闷无聊的心境。绝句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解读法——读“情语”全诗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诗人借清新美好的春光景色的描写,透露出了思归的感伤,以乐景写哀情,别具韵致。四读——“意象”“意象”是寄予诗人主观情感的物象,领悟“意象”中的寓意,就能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杨柳长亭孤帆驿路浮云黄昏芭蕉寒霜杜鹃苦雨梅花翠竹松柏幽兰菊花青鸟鸿雁雁足尺素离别、游子凄凉、悲愁高洁、隐逸音信、思乡解读法——“读意象”[2013年湖南]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钓船归贺铸绿净春深好染衣,际柴扉。溶溶漾漾白鸥飞,两忘机。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夕阳长送钓船归,鳜鱼肥。探究本词的思想感情。(4分)参考答案:词人通过“钓船”“柴扉”“白鸥”“鳜鱼”等意象的描写,展现出田园生活自然之美,寓示了他自甘淡泊,隐居为乐,不再以世事萦怀的内心世界。五读—“注释”(注释必有用)①读序注:一般交代创作的年代、缘由、背景,多为整个作品奠定情感基调,有助于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如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前面有序:“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②注释的暗示:介绍作者、写作背景、相关诗句、别人的评价暗示诗的用典、思想主旨、艺术特色等。大凡提供“此诗作于贬官或流放之际”类似注解的诗,多与诗人仕途失意,对现实不满,或报国无门,壮志难酬,愤懑孤寂有关。过苏州苏舜钦①东出盘门刮眼明,萧萧疏雨更阴晴。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万物盛衰天意在,一身羁苦俗人轻。无穷好景无缘住,旅棹区区②暮亦行。【注】①苏舜钦,字子美,北宋诗人,诗与梅尧臣齐名,世称“苏梅”,这首诗是诗人过苏州时流连光景之作。②区区:既“仆仆”,形容旅途劳累困顿。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解读法——读“注释”答:诗的前四句通过对苏州山水的刻画,流露出诗人对苏州的热爱之情;颈联通过万物兴衰都是天意来表达自己坦然面对自然和人生的盛衰,对自身“羁苦”被俗人所轻的自嘲。尾联以“无缘”表达了自己不能留宿苏州的遗憾。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江总①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注】江总:南朝陈诗人。陈亡,仕于隋,后辞官南归,这首诗写于南归途中。思考:最后两句诗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怀?解读法——读”注释”诗中“故乡篱下菊”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典故,由此不难看出诗中流露出了诗人和陶渊明一样厌弃官场、归隐田园的情怀。六读——“题干”(借题解文)“题干”即命题的语言文字,包括三大要素:指向要素(回答什么问题),解说要素(解释题目要求),限制要素(哪一联、哪一句等)。抓住题干的暗示信息帮助进一步读懂诗歌,这也叫借题解文法。读——“题干”晓上空泠峡①王闿运②猎猎南风拂驿亭,五更牵缆上空泠。惯行不解愁风水,瀑布滩雷只卧听。【注】①空泠峡:在湖北宜昌市东南长江上。②王闿运,近代著名诗人。他早年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然而屡遭挫折,于是绝意仕进,归而撰著授徒。高考题:狄葆贤《平等阁诗话》认为此诗“只二十八字,而傲岸之气溢于言表”。请结合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内容,谈谈你的理解。解析:题干中“傲岸之气”四个字给我们理解诗歌指明了方向,沿着这个方向,再结合注释②就不难弄懂诗中表现了作者久历沧桑后的从容自信和对一切艰难都无所畏惧的气度。参考答案:本诗前两句描写佛晓时猎猎的风声和客中行船溯流而上的艰难,为抒写情怀作了铺垫。第三句表面上说诗人惯于常年旅途奔波,已经不知道为风浪发愁为何事,其实这里的“不解”为“不在意”之义,表现出久历沧桑后从容自信的心态。第四句中“卧听”“瀑布滩雷”这个典型场景更将诗人对一切艰险都无所畏惧的傲岸气度充分展现了出来。过苏州苏舜钦①东出盘门刮眼明,萧萧疏雨更阴晴。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万物盛衰天意在,一身羁苦俗人轻。无穷好景无缘住,旅棹区区②暮亦行。有人说这首诗的颔联“诗中有画,而且色彩鲜明”,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解析:读题干——颔联“诗中有画,而且色彩鲜明”参考答案:“绿杨白鹭”中“绿”“白”相间,色彩鲜明;“近水”“远山”远近结合,运用拟人的手法让风光更加旖旎,生机盎然,画面生动。七读——“典故”用典,指在诗歌的语言中直接或间接地援用前人诗文名句、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典故,使诗歌的意蕴更加丰富、含蓄、深刻。诗人使用典故都是有特殊含义的,或鲜明强烈或含蓄曲折地表达诗人的情感。读——“典故”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典的作用“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借廉颇的典故,进行类比,抒写自己怀才不遇之叹,壮志难酬、报国无门之悲愤或对统治者不重用人才进行批评。邯郸道上清·宋荦邯郸道上起秋声,古木荒祠野潦清。多少往来名利客,满身尘土拜卢生。【注】唐《枕中记》载,少年卢生在邯郸客店中自叹穷困,却在梦中享尽荣华富贵。及醒,店主所蒸黄粱尚未熟。后人称此为“邯郸梦”或“黄粱一梦”。简析本诗结尾句所使用的表现手法。(4分)解读法——读“典故“参考答案:用典抒情,借用卢生“黄粱一梦”的典故,含蓄地表达了对步卢生后尘、热衷功名利禄的“名利客”的讽刺。八读——“题材”(关注诗歌类别)人们常把古典诗歌按题材分成若干类。如果能判定一首诗词的所属类型,就可以快速把握该诗词的感情基调及主旨内容。古典诗歌中常见题材:1、送别诗:意象:柳、船、长亭、短亭、灞桥、南浦情感:离情别恨、深情厚谊、激励劝勉。典例:《送元二使安西》(王维)《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别董大》(高适)2、爱情诗意象:青鸟、鸿雁、燕子、鸳鸯、桃花、红豆情感:绵绵思念、款款情深、离情别恨等典例:《雨霖铃》(柳永)《鹊桥仙》(秦观)《锦瑟》(李商隐)3、田园山水诗意象:高山、流水、明月、清风、农家风光等情感:宁静、自由闲适、恬淡、农家乐(丰收喜悦)、隐逸情怀、热爱壮丽河山等典例:《山居秋暝》(王维)《饮酒》(陶渊明)《过故人庄》(孟浩然)4、边塞诗意象:边关、玉门关、羌笛、胡人、胡马、黄河、长城、明月、阴山、黑山等情感:边塞风光、奋勇杀敌、誓死卫国、征人愁怨、思乡思亲、厌恶战争、同情批驳等典例:《出塞》(王昌龄)《凉州词》(王之涣)《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渔家傲》(范仲淹)5、羁旅行役诗意象:驿道、征铎、马、船(舟)、杜鹃、鸿雁、客、浮萍、飞蓬等情感:旅途艰辛、漂泊无依、浪迹天涯、归期遥遥、孤独彷徨、思乡思亲怀远等典例:《夜雨寄北》(李商隐)《秋思》(马致远)《旅夜书怀》(杜甫)6、咏史怀古诗特征:古迹(赤壁、建康)古人(李广、廉颇、诸葛亮、周瑜)表现要点:借古讽(喻、伤)今、盛衰无常、物是人非、壮志未酬、怀才不遇、渴望建功立业等。典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石头城》(刘禹锡)《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扬州慢》(姜夔)7、咏物诗意象:松、竹、梅、菊、蝉、蜂、山泉、草、风等情感:托物言志,以中心物象的本质特征,寄予诗人的情怀。典例:《咏山泉》(储光羲)《卜算子•咏梅》(陆游)《石灰吟》(于谦)《梅花》(王安石)8、闺怨诗闺怨诗:闺怨诗主要抒写古代民间弃妇和思妇(包括征妇、商妇、游子妇等)的忧伤,或思念情人的感情。对出门在外为商为官的丈夫的思念,关切丈夫的生活和事业状况,或对丈夫久客不归的埋怨;感叹自己虚掷韶光,青春易逝;对戍边和出征的丈夫的思念,关心对方安危,或怨恨兵役和战争的残酷。春怨(金昌绪)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闺怨(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总结:一读题目二读作者三读情语四读意象五读注释六读题干七读典故八读题材读懂诗歌八法牛刀小试(高考真题)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思考:诗歌蕴含了哪些丰富的感情?解读方法:读题目、读作者、读意象、读情语、读题干参考答案:这首诗前两句用夸张手法写祖国山河的雄阔壮丽,饱含热爱之情,为进一步抒情做铺垫;第三句“泪尽”二字将亡国之恨宣泄无遗;第四句“望”字写出遗民对南宋军队收复失地的期盼,一个“又”字则曲折地表达出对苟且偷安的南宋王朝迟迟没有收复失地的失望与埋怨。满江红(刘克庄)金甲雕戈,记当日、辕门初立。磨盾鼻①,一挥千纸,龙蛇犹湿。铁马晓嘶营壁冷,楼船夜渡风涛急。有谁怜、猿臂故将军,无功级②?平戎策,从军什,零落尽,慵收拾。把《茶经》《香传》,时时温习。生怕客谈榆塞③事,且教儿诵《花间集》。叹臣之壮也不如人,今何及!【注】①盾鼻:盾中央的纽。磨盾鼻:在盾鼻上磨墨。②无功级:指汉代李广抗击匈奴,屡立战功,却不得封侯。③榆塞:代指北方边塞。本词末尾“叹臣之壮也不如人,今何及”句运用了何种抒情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抒发的情感。(4分)答案:用典抒情。(1分)作者化用烛之武的典故,抒发主人公空怀建功立业的抱负却难为所用,老来只能闲居的无奈和愤慨,自嘲的口吻中包含着对自己时光虚掷,壮志难酬的深沉感伤。(3分)课后作业:积累意象多读诗歌、品味语言、揣摩情感综合巩固练习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答题。秋日酬王昭仪汪元量①愁到浓时酒自斟,挑灯看剑泪痕深。黄金台愧少知已②,碧玉调将空好音③。万叶秋风孤馆梦,一灯夜雨故乡心。庭前昨夜梧桐雨,劲气萧萧入短襟④。注释:①汪元量:南宋末人,以善琴供奉内廷。南宋亡,汪元量与王昭仪俱被掳北去。②黄金台:在今河北易县东南十八里,燕昭王置千金于其上,以延天下士,遂以为名。③碧玉:“碧玉歌者,宋汝南王所作也。碧玉,汝南王妾名。”(《乐苑》)④劲气:寒气。(1)“愁”是这首诗的诗眼,诗的首联、颔联是如何表现这种浓愁的?(5分)(2)诗的后两联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全诗分析作者的

1 / 4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