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高中化学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概述:新课改的核心是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它倡导在课堂教学中多实施课堂探究式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课堂探究活动进行得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新课程改革的成功与否。而课堂探究学习的本质就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可见课堂提问在教学中的作用很重大。1、课堂提问的重要性恰如其分的提问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而且可以开启学生心灵,诱发学生思考,开发学生智能,调节学生思维节奏,因此课堂有效性的提问是非常重要的。2、传统教学中的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1)提问的频率过高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改变过去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因此教师就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在课堂上设置问题,想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是教师在课堂提问时,过于关注问题的数量而不注重提问的质量。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内容越来越少,只依靠学生回答来传授化学知识。学生的知识水平毕竟有限,对于教师的提问往往回答不出来,师生之间难以进行有效交流,课堂效率不能得到提高。(2)盲目提问现象严重有的化学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往往过于盲目,让学生难以回答,无从入手。比如,有的教师只会问一些这样的问题:“对不对啊?”“是不是呢?”这种提问方式根本体现不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也体现不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还有教师在课堂上只抛出问题,但是却很少对问题进行反馈。学生回答完问题之后,教师既不给予评价,也不会对问题进行深入讲解,这种提问对于教学效率的提高毫无帮助。个人认为,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应具有以下特征。一、有效提问的特征(一)有较高的知识关联度问题的知识关联度是指所提出的问题与已有知识发生联系的程度。课堂上一个有效问题的提出,产生于对知识背景的分析,仅有观察绝不能产生问题。只有当把观察与已有的知识比较时,才能产生问题。因此,若要进行有效提问,就必须使问题与已掌握的知识联系起来,提高知识关联度,设计层次化的有效问题适当地创设一些适合于学生、有一定思维梯度的问题,使学生感到有“跳一跳,摘桃子”的2感觉。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能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尝试自己去解决问题.案例一:在研究“苯酚的酸性”时可以采用的是连续启发问题、实验探究的教学方法。我设计的问题如下:(1)如何用实验证明苯酚呈酸性?(2)如何证明苯酚的是强酸还是弱酸?(3)少量的CO2与苯酚钠溶液反应只能生成NaHCO3,而不能生成Na2CO3说明了什么?(4)水和乙醇都能与钠反应,苯酚可以吗?试比较分析。以上提到的问题是根据行为复杂性层次进行分类的。案例二:在上完“二氧化硫”一节后,可设计以下问题:(1)如何鉴别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2)如何检验二氧化碳里有二氧化硫?(3)如何检验二氧化硫中有二氧化碳?(4)如何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硫?这样的问题能激发学生思维的波澜,帮助学生对知识多角度地理解,很快地掌握知识。案例三:学习硝酸的强化性时,已经知道硝酸是一种强酸,可以完全电离,具有酸的通性,由此可以判断硝酸能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红。然后做实验,在浓硝酸中滴入两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的确变为红色,说明硝酸具有酸性。但过一会儿颜色变淡,直至由红色逐渐变为无色。这时要想使探究起步,就应该把这一简单现象产生的问题指向H+和NO3-的性质等知识背景,并将它们联系起来进行比较,从而将问题转化。(1)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是什么离子的作用?(2)浓硝酸中滴入两滴紫色的石蕊试液先变红后逐渐褪为无色,使红色褪去的是什么离子的作用?(3)在浓的硝酸钠溶液中也滴入两滴紫色的石蕊试液又会有什么现象?”等等,进而形成“NO3-的氧化作用和H+的浓度大小有什么关系”这一科学问题,最终转化为“氧化剂的氧化性与介质的酸碱性有何关系”这一抽象的探究性问题。通过一系列的探究实验,得到介质的酸性越强,氧化剂的浓度越大,物质的氧化性越强的结论。(二)有较好的目的预设性有效提问中存在问题的指向预设和解答预设。问题的指向预设,主要是从对象角度,预设某种实体、性质、状态、原因以及命题等存在;所讲科学问题的解答预设就是问题自身所认定(或假设)的问题解答范围,它指示着解答者到哪个范围去寻找答案。无效问题或低效问题往往预设不明确。比如“二氧化碳气体为什么会灭火”,这虽然也预设二氧化碳气体灭火是有原因的,然而是什么性质并不明确。另外,它的解答预设也不明确:到底要求学生从物理性质的角度寻求解答,还是从化学性质的角度进行3解答?如果我们转换一下,变成“二氧化碳气体的什么性质使它能灭火”,其指向预设和解答预设就明确了许多。它预设了原因是二氧化碳气体的一种性质,预设了要在性质领域解答问题。有了比较明确的预设,学生的探究过程就有一个明确的方向。正如海森堡所说:“提出正确的问题,往往等于解决了问题的一大半。”案例四:在讲解Fe(OH)2的制备和性质时,就先告诉学生Fe(OH)2的颜色、状态及溶解性,然后演示新制的FeSO4和NaOH溶液的反应,让学生仔细观察,结果学生未能看到白色絮状沉淀,而看到的是灰绿色的沉淀。该现象立即就会引起了学生的思考,此时展示正确操作图片并及时地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原因:(1)为什么要用新制的FeSO4溶液?(2)为何要将滴管插入试管里溶液底部,慢慢地挤出NaOH溶液?(3)久置的NaOH溶液中会溶解了什么物质?当学生通过认真思考、分析得出FeSO4和Fe(OH)2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所氧化时,然后立即换一瓶经煮沸以除去氧气的NaOH溶液重新进行实验,再让学生仔细观察,结果观察到的现象是:先得到白色沉淀,但过一会儿就转变为灰绿色,随后逐渐变为红褐色。这一现象又引起学生的疑问:怎样才能使生成的Fe(OH)2被氧化的速率减慢而能够看到其“庐山真面目”呢?结果经过学生一系列的思考、讨论、比较以后,最后选用在FeSO4液面上滴加几滴油作保护层,再将滴管伸入试管底部,滴加煮沸过的NaOH溶液,就得到了Fe(OH)2白色沉淀并保持了较长的时间不变色。如果教师不是采用提问的方式而是“一语道破天机”,就会让学生感觉索然无味,思维能力培养更无从谈起,所以提问要有启发性和目的预设性。(三)有较深的思维创造性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这是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一个新的问题,新的可能,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案例五:硝酸的氧化性与硝酸中哪些微粒有关,这个问题已有一定的知识关联性,也有一定的预设目的性,是一个比较好的有效问题。在传统教学中,如果将问题直接转化为实验来演示,教师经常是这样做的:“下面我们用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节目预告”后即取出盐酸、浓硝酸、稀硝酸、浓硝酸钠溶液、铜片,用四支试管分别取等量的上述四种溶液并编号,1号盐酸2号浓硝酸3号稀硝酸4号浓硝酸钠1号试管中是盐酸,2号试管中是浓硝酸,3号试管中是稀硝酸,4号试管中是浓硝酸钠溶液。分别加试管试管试管试管4入铜片后,发现2号试管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余下的三支微热后,3号试管在试管口有红棕色气体产生,1号、4号试管无明显现象,说明硝酸具有氧化性。然后再进一步概括上升到硝酸的浓度越大,氧化性越强,学生思维活动将在此中断。在这个过程中,一般的学生只是做个观众,看一个结果。除了静观结果外,其思维未能启动。对于演示实验的设计思想、操作思路都无从思考,学生不知道实验为什么会这样做。这样演示实验的作用,也就退化到仅为结论提供实验支持,只为教学增加直观性,只为学生提供感性印象帮助记忆,只为掌握知识服务,而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果激励学生猜想,将原问题转换为(1)硝酸的氧化性是NO3-离子的作用吗?(2)硝酸的氧化性是H+的离子的作用吗?(3)硝酸的氧化性是H+和NO3-共同作用吗?(4)硝酸的氧化性与H+、NO3-离子的浓度有关吗?这些问题有了更加明确的预设,将进一步指引学生去思考,引导学生如何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学生的思维将被高度地激活。案例六:例如在学习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时,我们可以边讲边实验,拆分成以下几个问题:(1)将铜片插入稀硫酸中,有什么现象?(2)将锌片插入稀硫酸中,有什么现象?(3)将锌片、铜片同时插入同一烧杯的稀硫酸中,有什么现象?(4)将锌片、铜片插同时插入同一烧杯的稀硫酸中,锌片、铜片用导线相连有什么现象?这种用问题组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用组合、铺垫或设台阶等方法来提高问题的整体效益,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这是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最好途径,也是学生主体性的最充分发挥。二、有效问题设计策略(一)研究学生,用好教材,提高问题的有效性课堂提问的灵魂不仅体现在启发方式上,更应建立在通过对主、客体的具体分析而提出的“有效问题”上。上课前,我们要研究学生实际,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接受能力、思维习惯以及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困难等等,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备教材、备学生、备学法。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只有这样,才能提出针对性的有效问题。比如,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Ⅰ中讲到二氧化硫漂白作用的用途时,有这样一段叙述:“二氧化硫漂白作用是由于它能与某些有色物质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这种无色物质容易分解而使有色物质恢复原来的颜色,因此用二氧化硫漂白过的草帽辫日久又变成黄色。”课堂上,教师在教学中提出的问题是:明明知道被二氧化硫漂白过的物质不稳定,容易分解而使有色物质恢复原来的颜色,为什么工业上仍用二氧化硫来漂白纸浆、草帽辫等物质呢?这是不是欺骗行为?这样的问题就是用好教材的范例。它来自教材,提出的问题学生感到亲切而更加有效。因此,只有透彻理解新课程标5准,融会贯通,才能用好教材;只有掌握教材的系统性、重点、难点、教材内容的内涵和外延,才能分清哪些是基础性问题、拓展性问题、探究性问题及有效问题。(二)仔细琢磨,激发活力,提高问题的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好奇心理是学习的最好动机。常态的化学问题,增加趣味性是有效提问的策略之一。只有来自生活中富有趣味性的问题,才能激发学生思考,唤起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案例七:(1)为什么银圆、银手饰是银白色,而硝酸银试剂瓶口分解得到的银是黑色的?(2)为什么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得到的氧化镁是白色粉末,而镁条在空气中缓慢氧化得到的氧化镁是灰黑色?这样的提问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让学生沉浸在思考的涟漪之中,让学生在探索顿悟中感受思考问题的乐趣。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教师提出的问题过浅,学生不动脑筋即可回答,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如果教师提出的问题太难,使学生望而生畏,只会挫伤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因此,教师要用生活中直观新颖的化学现象,用富有情趣、生动、和谐的语气,提出有效问题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思维的积极性。(三)面向全体,激活思维,提高问题的探究性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教师所设计的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激活全体学生的思维,引导全体学生去探索、去发现,再逐渐把教材知识本身的矛盾与已有知识、经验之间的矛盾当做设计有效问题的突破口,构建一些令人困惑、值得探究的有效问题。只有那些难易适度、有助于学生形成`心求通而未得'的认知冲突的化学问题或事物,才是构成问题情境的最佳素材,才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学习动机。案例八:在复习有机化学时,以CH3CH2OH(乙醇)与浓H2SO4加热时,在不同的条件下可生成CH2=CH2(乙烯)或CH3CH2OCH2CH3(乙醚)等不同物质,由此提出了这样一个发散性的问题:CH3CH(OH)COOH(乳酸)在浓H2SO4存在的条件下加热,生成物又有哪些呢?学生经过充分的合作、探究、讨论后,得出结论:可能有烯、醚、酯等多种物质。这种开放性问题的设计,能促进学生全面地观察问题,深入地思考问题,逐步引导学生从直接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培养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并用独特的思维方法去探索、发现、归纳问题。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的形成、灵活的思维方式的发展,都得益于创新问题的开放性。三、有效提问控制策略(一)发问作答,等待时间适中一般情况下,教师抛出问题,应给学生一定的思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