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隐性失业的原因及对策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浅析我国农村隐性失业[内容摘要]:本文从剩余劳动力入手,利用微观经济学的模型,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分析了我国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存在的原因,从而论证了我国农村隐性事业存在的原因。并进一步指出了解决我国农村隐性失业和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途径和对策。[关键词]:失业隐性失业农村剩余劳动力一、我国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引起我国农村隐性失业的原因就业就是一定阶段内的人们所从事的为获取报酬或为赚取利润所进行的活动,失业就是就业的对称,即指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就业的劳动者找不到工作的这一社会现象,其实质是劳动者不能与生产资料相结合进行社会财富的创造,是一种经济资源的浪费。我国失业种类包括了多种情况:隐性失业、结构性失业、摩擦性失业等等。而本文主要讨论的是我国农村的隐性失业。我国的失业结构类似于刘易斯所描述的二元结构中的失业。刘易斯在1954年《劳动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发展》一文中提出了一个二元经济结构模型,用来描述发展中国家现代工业部门和传统农业部门发展不对称问题。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里,工资是由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决定的,并且在一个要素得到有效配置的经济里,劳动在各个行业中的边际价值应该相等,否则就会引起劳动力在各个部门之间的转移。但是,在一个二元经济结构的社会里,只有现代工业部门是按资本主义方式经营的,即经营者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最大利润,在这个目标函数下,其雇佣工人的标准是看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是否大于通行的工资水平。然而二元经济结构中的农业部门是按照传统的家庭农业方式经营的,农民的收入按平均产品原则进行分配,在一个劳动无限供给的社会里,按照平均产品原则分配的农民收入要低于现代工业部门的工资水平。因此在一个二元结构经济中就会出现一种特有的失业现象:如果劳动力在两个部门之间的流动是自由的,低收入的农民一定会向现代工业部门转移。但是由于劳动力供给是无限的。从农业中转移出来的劳动力边际生产率可能等于零,因此在城市中会出现大量的失业人口;如果考虑大城市的失业风险,或其他制度性的限制,农民留在传统部门不进行流动,那么在农村实际存在大量隐蔽失业,因为在传统部门减少一部分劳动力,并不会使农业总产品减少,相反,每人的平均产品却可以增加。因此,隐性失业是生产过程中生产力与劳动力的构成失衡,劳动力的供给超过了由生产技术条件所决定的生产资料对劳动力的需求而出现的低效用或负效用的现象。在存在隐性失业的情况下,劳动力与生产资料不仅量上不合比例,而且在质上也不相适应。只有形式上的结合而没有实质上的有效结合。隐性失业的首要特点是这些劳动者表面上并没有与生产资料相分离,并没有像公开失业人员那样处于“没有工作”的状态,但从生产者利润最大化目标来看,他们是冗员;其次,从表面上看这些隐性失业人员已经有工作或已经退出劳动市场,但实际上他们始终存在实际供给愿望,有时会谋取第二职业来显现。我国农村中的隐性失业的存在,主要是由于我国农村中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我国农村人口占据着我国总人口的很大一部分,因此农村中存在着大量的剩余的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但这些劳动力资源并未得到充分的利用。通俗的说就是一亩田本来只需要一个农民来耕种,现在却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农民在耕种。在这里多出来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农民就是剩余劳动力。这就势必造成劳动力资源的极大浪费,而这里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农民和形成了隐性失业者。从目前的趋势看,近几年我国农村的剩余劳动力的情况不容乐观。表1农村劳动力的构成及变动情况单位(万人)年份乡村农林牧副渔非农产业乡镇企业中的农林牧副渔劳动力劳动力劳动力劳动力非农企业职工数数量的变动情况198637989.830467.97521.97696.341164.4199042029.533336.48673.19029.69895.9199143092.534186.38906.29366.03849.9199243801.634037.09764.610326.3149.3199344255.833258.210997.612059.9-778.8199444654.132690.311963.811757.00-567.9199545041.832334.512707.312548.54-355.8199645288.032260.413027.613172.29-74.1199745961.732434.913050.4174.5199846432.232626.413805.812262.64191.5199932911.812270285.4资料来源: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按国际标准计算,1982——1997年农村适龄劳动人口的年均增长量为1485.8万人,平均增长率为2.16%;1990——1997年上述两项指标则分别为865.77万人和1.4%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数量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农村剩余劳动力将有可能进一步增长的可能。劳动适龄人口只是潜在的劳动力供给,实际需要安置的劳动力取决于劳动力资源的参与率。1990年我国劳动力资源的参与率计算,90年代农村适龄劳动力中每年需要安置的约在750万人左右,农村新增加劳动力总量在7500万人左右。从表1我们可以看到自1992年起连续五年农林牧渔的劳动力净减少,非农业劳动力和乡镇企业中的非农企业的职工数都有相当大的增长幅度。这说明这几年农村经济和国民经济和其他部门能提供足够多的非农就业机会,不仅每年能吸纳农村新增加的劳动力,还能把原有的隐蔽在农业生产中的剩余劳动力消化一部分。但值得注意的是,1997年以来,农林牧渔的劳动力又呈现出大幅度的下降趋势。1997年农业劳动力净增加174.5万人,1998年净增加191.5万人,而1999年净增加达到了284.5万人。同时由于近年来国企改革,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乡镇企业、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下降,不能容纳更多的农村新增加的劳动力。因此随着农村劳动力的不断增加和受到城镇吸收来自农村新增加的劳动力的限制,农村的剩余劳动力的数量有增无减,农村的隐蔽失业人数将进一步增加。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农村的隐性失业很大一部分是来自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为此,要分析我国农村隐性失业产生的原因,就要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原因入手。二、从微观层面来分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产生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产生从微观上讲主要是因为在我国有限的土地资源下劳动力的供给相当大,造成农村劳动效率低下,有较多的劳动者在从事着本来完全可以由较少劳动者完成的劳动。在这里我们综合了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边际产量曲线和劳动时间、劳动数量这些生产主要要素形成一个经济模型,利用这一模型我们可以分析剩余劳动的产生。图1在图1中,横轴表示劳动时间(即总工作日的长度);向上的纵轴表示产量;向下的纵轴表示劳动力数量;TP表示总产量曲线;AP表示平均产量曲线;MP表示边际产量曲线。在这里我们可以得知:(1)根据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当边际产量为零的时,总产量达到最大值。如果这时再追加某一生产要素,总产量将不会继续增加,而是开始下降。这在图中可以清楚地反映出来。在农业中,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当边际产量为零时,总产量表面上不一定下降,但因为有过多的农民加入了生产,因此,每个农民的平均产量事实上是下降的。这实际上就意味着在同样的劳动力下总产量的减少。所以那多出来的那一部分农民就是剩余劳动力,剩余劳动力就这样产生,隐性失业也随之产生。(2)从图1中我们可知:在L1的总劳动时间下,产量达到最大Q1,因而不存在剩余劳动,此时人均工作时间长度为OL1/ON1=tga(3)当劳动力人数从N1减少到N2时,如果人均工作日长度不变则总劳动时间为ON2*tga=OL2,由于L2L1这段边际劳动产品为正,则农业总产出下降为Q2。(4)当劳动力人数从N1减少到N2时,如果人均工作日长度延长,使得总劳动时间保持在L1,则农业总产出不变,而人均工作时间长度变为OL1/ON2=tgb,这时,N2N1量的劳动力减少并没有降低农业产出,就将其视为过剩劳动力。在这里,就等于农业中,在一定的地资源下,原先只需要ON2数量的劳动力进行劳动就可以达到最大的产出值Q1;而现在在一定的土地资源上却有ON1数量的劳动力在进行劳动。这多出来N1N2数量的劳动力,是一种劳动力资源的浪费,表面上看这N1N2数量的劳动力都有进行劳动,好像都没有失业,但他们的劳动可以说是一种低效率或无效率的劳动,其边际生产率为零。因此,他们应该视为过剩的劳动力,是农村隐性失业的来源。三、从宏观的角度考察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的原因以上我们从微观的角度考察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怎样产生的,而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产生与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状况、国家的宏观经济协调政策和整个农业的生产力等宏观因素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我们有必要从宏观的方面去探讨我国剩余劳动力的产生。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产生有着诸多方面的原因:1.人口急剧膨胀,耕地不断萎缩。由于人口基数庞大,我国人口数量增长较快,劳动适龄人口的未来供给也十分庞大。据劳动部的统计,1996——2000年我国新增劳动力7600万,以71%的农村劳动参与率计算,新成长的农村劳动力达到5400万,平均每年增长1000万。依据人口增长趋势预测,农村劳动力总供给规模到2010年才会停止扩大,届时将可能达到5.3亿人。与人口膨胀相对应的却是由于城镇建设和住房建设用地以及土地沙化,使本已有限的耕地不断的萎缩。我国人均耕地只有0.11公顷,仅相当于世界人均耕地的1/3,自80年代以来我国耕地每年减少420多万亩,每年新增农村劳动力几乎全部成为剩余劳动力,使农村劳动力剩余现象更加雪上加霜。2.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耕地上所需的劳动力大大减少。当然我国土地丘陵地区基本上仍然是沿用传统的耕作方法,但在平原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已得到了极大的改善,逐步走上了机械化、水电化、电气化的道路。1997年与1952年相比,农业生产总电力由18万千瓦增至42076万千瓦;农用大中型拖拉机由1307台增加至689051台;家用载重汽车由280辆增加至875571辆。与此同时,耕、种、排、灌、收割、运输实行一条龙机械化操作的土地面积也逐年增加。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耕地上所能容纳的劳动力大大减少。据统计,我国因农业用地减少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每年新产生农业剩余劳动力600万,随着农业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这一现象变得越来越严重。3.我国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行业的转化。五十年代中期以前,农村居民还享有比较充分自由的迁居城市的权利,随着1958年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和这种户籍制度相配套的住宅制度、粮食供给制度、教育制度、医疗制度、就业制度和保险福利制度、婚配制度等的实施,最终形成了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不仅把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分割在高积累率和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支持下不断膨胀,使我国在人均收入很低和农业很不发达的基础上实现了较高程度的工业化,但广大农民却基本被排斥在国家工业化进程之外。近几年我国虽然对形成二元社会结构的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二元社会结构并未从根本上被打破。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城乡分割两大版块也依然泾渭分明,其数量也只能是越来越大。4.近几年来国家虽然采取相关政策对农业进行调整,但国家对农业的投入远远比不上对其他行业的投入,农业发展滞后,农业结构十分的不合理,农民负担过重、收入少。单靠种植业农民收入甚微,造成有些地区农民宁愿将土地抛荒也不肯话力气去种,因为每亩土地收益太少,甚至有可能亏本。这样农村中就存在着大量闲置的劳动力,这些劳动力就会想方设法的进入城市谋取职业,而城市提供的就业机会有限,这些剩余劳动力不可能充分地得到转移。这些都可以从我国每年出现的大量民工潮挤入城市这一现象反映出来。5.这几年我国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对乡镇企业和国有企业进行改革,减员增效,并且在加入WTO后,我国的企业面临着更大的机遇和挑战,市场竞争激烈。因此乡镇企业和国有企业所提供的就业机会也将有可能减少,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受到限制。农村隐性失业人数将进一步增加。以上分析的是我国农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