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口腔放射生物学电离辐射:指能引起被作用物质电离的射线,分为电磁辐射和粒子辐射。电磁辐射(electromagneticradiation):是以相互垂直的电场和磁场,随时间变化而交变振荡形成向前运动的电磁波。X线和r射线都是电磁辐射。粒子辐射(particulateradiation):是一些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或是这些基本粒子构成的原子核,这些粒子通过消耗自己的动能把能量传递给其他物质。电离(ionization):指生物组织中的分子被粒子或光子流撞击时,其轨道电子击出,产生自由电子和带正电的离子。激发(excitation):当电离辐射与组织分子相互作用,其能量不足以将分子的轨道电子击出时,可使电子跃迁到较高能级的轨道上,使分子处于激发态,这一过程称为激发作用。自由基(freeradical):指能独立存在,含有一个或一个以上不配对电子的原子、分子、离子或原子团。影响电离辐射生物学效应的主要因素:1)与辐射有关的因素——辐射种类、剂量、剂量率(单位时间内机体所接受的照射剂量,剂量率达到0.05-0.1Gy/min或更高时,才有可能引起急性放射病),分次照射,照射方式(内照射、外照射、混合照射)2)与机体有关的因素——种系(进化越高越敏感),不同个体发育时间(植入前期胚胎对射线最敏感,剂量在0.05-0.15Gy可杀死受精卵;人类在受孕35天对辐射很敏感,常引起先天畸形;育龄妇女应在月经周期第1-10天内进行),不同器官、组织和细胞(高度敏感的有淋巴组织、骨髓、性腺、腮腺、胚胎组织;中度敏感的有视觉器官、下颌下腺、舌下腺、肝肺肾的上皮细胞;轻度敏感的是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腺、心脏等;不敏感的是肌组织、骨组织、结缔组织),亚细胞和分子水平的放射敏感性(DNA>mRNA>rRNA和tRNA>蛋白质)。儿童在牙齿未发育完全时接受30Gy以上的放射,牙齿的发育就会迟缓或停止,同时颌骨的发育中心亦受损伤,致使颌骨短小。成人颌骨受总剂量超过65Gy照射时,可发生放射性骨坏死。临床应每年定期检查X线机的性能。研究表明,在怀孕后的最初3周内对胚胎的照射大概不致引起活产儿的确定性或随机性效应平均骨髓效应剂量(meanactivebonemarrowdose):是指平均对整个骨髓放射的剂量。用圆遮线筒拍摄全口21张口内片所致的平均骨髓效应剂量为0.142mSv;采用矩形遮线筒拍摄1张根尖片为0.06mSv,一张全景片为0.01mSv,一张胸片为0.03mSv。第三章口腔X线检查的防护★★放射防护的三个原则、四项注意【三个原则】:实践的正当性、放射防护的最优化、个人剂量的限制(职业人员平均年有效剂量不应超过20mSv,普通人员不超过1mSv)【四项注意】:减少照射时间、屏蔽防护、减少无效射线量、距离防护(甲状腺铅领可减少50%,铅橡胶裙可减少98%)、(100mA以下X线机的机房不少于24平方米,200mA不少于36平方米。摄影机房中有用线束朝向的墙壁应有2mm铅当量的防护厚度,其他壁应有1mm)、(工作人员所用的X线机曝光开关电缆长度不得小于2m。若X线机的最高管电压为60kV或以下时,焦点距患者皮肤不得小于100mm;管电压在60kV以上时,则不得少于200mm)第四章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及正常影像CBCT——优点(采用锥形束X线扫描,显著提高X线的利用率,对人体辐射小;只需旋转360度即可获取重建所需的全部原始数据;用面状探测器采集投影数据可以加速数据的采集速度;最小层厚为0.125mm;很高的各向同性空间分辨率)缺点(平板探测器成本较高;更大面积的平板探测器目前还在发展之中,目前尺寸已可达43cm×43cm;对系统噪声和散射线的抑制以及算法更优化有待提高;密度分辨率亟待提高)X线平片检查——包括口内(根尖片、合翼片、合片)和口外片根尖片:分角线投照技术、平行投照技术(1)、分角线投照技术——操作简便,图像会失真■三个位置A、头位:1)头部矢状面与地面垂直2)投照上颌后牙时听鼻线与地面平行;投照上颌前牙时,头稍低,使前牙的唇侧面与地面垂直3)投照下颌后牙时听口线与地面平行;投照下颌前牙时,头稍后仰,使前牙的唇侧面与地面垂直。B、片位:被拍牙要放在X片中间,牙合平面与片边缘平行并距边缘7~10mm。前牙竖放,后牙横放。成人全口牙片为14张分配法,儿童为10张分配法。C、X线中心线位:应通过牙根中部。投照上中切牙通过鼻尖、中切牙及侧切牙通过鼻尖与侧鼻翼中点、上尖牙通过侧鼻翼、上前磨牙及第一磨牙通过颧骨前方、第二磨牙和第三磨牙通过颧骨下缘。投照下颌牙时,X线中心线均在沿下颌骨下缘上1cm的假想连线上,然后对准被检查牙的部位摄入。如遇腭部较高或口底较深的患者,X线中心线倾斜角度应减少;而全口无牙、腭部低平、口底浅的患者,倾斜角度应增加;儿童牙弓尚未发育完成,腭部低平,角度应增加5-10度。■二个角度垂直角度:X线中心线与被检查牙长轴和胶片之间夹角的分角线的角度。如为锐角,影像则会拉长,如为钝角,牙齿的影像会变短。水平角度:X线中心线向牙近、远中方向所倾斜的角度。X线水平角度必须随患者牙弓形态进行调整,使X线与被检查牙的邻面平行,以避免牙影像重叠。■一个条件:即牙片拍摄的曝光条件。(2)、平行投照技术——X线胶片与牙长轴平行放置,投照时X线中心线与牙长轴和胶片均垂直。优点:牙变形最小缺点:要求使用持片器和定位指示装置,操作比较费时。★★根尖片的正常影像①釉质:影像密度最高,由合面和切缘向侧方至牙颈部逐渐变薄,终止于牙颈部。②牙本质:影像密度较釉质稍低③牙骨质:只有当牙骨质增生时,才能看到牙骨质④牙髓腔:上颌呈圆形或卵圆形,下颌磨牙髓腔似H形⑤牙槽骨:上牙槽骨密质骨薄松质骨多,骨小梁呈交织状,X线显示为颗粒状影像;下牙槽骨密质骨厚而松质骨少,骨小梁呈网状结构。⑥骨硬板:即固有牙槽骨,为牙槽窝的内壁,围绕牙根,X线上显示为包绕牙根的、连续不断的高密度线状影像。⑦牙周膜:X线上显示为包绕牙根连续不断的低密度线条状影像,厚度约0.15-0.38mm。Burnout征象:有时牙颈部近中或远中因投照技术问题造成低密度影像,位于釉质和牙槽嵴顶之间,称为牙颈部Burnout征象,为正常表现,勿与根面龋混淆。★★如何区别上下颌牙片①髓腔形态:上颌呈圆形或卵圆形,下颌磨牙髓腔似H形②牙槽骨形态:上牙槽骨密质骨薄松质骨多,骨小梁呈交织状,X线显示为颗粒状影像;下牙槽骨密质骨厚而松质骨少,骨小梁呈网状结构③牙根数目:上颌第一磨牙多为三个根,下颌多为两个根④解剖结构:上颌切牙位根尖片常见切牙孔、腭中缝、鼻腔及鼻中隔;上颌磨牙位根尖片常见上颌窦底部、颧骨、喙突、上颌结节及翼钩等结构。下颌切牙位根尖片常见颏棘、颏嵴、营养管等结构;下颌前磨牙位根尖片常见颏孔;下颌磨牙位根尖片常见下颌骨外斜线、下颌管及下颌骨下缘等结构。■合翼片——可同时显示上下牙的牙冠及牙槽嵴顶■上颌前部合片——可显示上颌前部全貌,常用于观察上颌前部骨质变化及乳恒牙情况■上颌后部合片——可显示检查侧上颌后部影响,包括第一前磨牙至第二磨牙、牙槽突和该侧上颌窦底部。常用于观察一侧上颌后部骨质变化情况■下颌前部合片——可显示下颌颏部影像。常用于观察颏部骨折及其他颏部骨质变化■下颌横断合片——常用于检查下颌体部骨质有无颊舌侧膨胀,也用于辅助诊断下颌骨体骨折移位以及异物、阻生牙定位等。如欲观察下颌下腺导管结石,则需以投照软组织条件曝光■华特位片——又称鼻颏位。使颏部靠暗盒下缘,头后仰,使外耳道上缘与外眦的连线与胶片成37度。主要用来观察鼻窦的情况,特别是上颌窦影像显示最佳。在2岁时上颌窦才能在X线上显示;筛窦在6岁以后进行X线检查才有价值;额窦在6-7岁在X线上可以显示;蝶窦在3岁以前很少显示。■颧弓位片——主要用于检查颧骨及颧弓骨折■下颌骨侧斜位片——可清楚显示下颌骨体磨牙区及下颌升支。观察此片时需注意咽腔呈低密度、宽而整齐的影像与下颌升支重叠,不要误诊为骨质破坏。常用于观察下颌骨体、升支及髁突的病变。■下颌骨后前位片——常用于双侧对比观察下颌升支各部病变■下颌骨开口后前位片——常用于观察双侧髁突内外径向的病变■下颌骨升支切线位片——常用于观察下颌升支外侧密质骨膨出、增生及破坏的情况第五章牙及牙周疾病浅龋:只累及釉质牙骨质,邻面牙颈部的龋坏需用X线检查,表现为圆弧形的凹陷缺损区中龋:进展至牙本质浅层,有的表现为圆弧形凹陷缺损区,有的表现为口小底大的倒凹状缺损。在龋洞底相应的髓室壁有修复性牙本质形成,故洞底的边界清楚深龋:进展到牙本质深层,接近髓室继发龋:充填物的窝洞边缘,牙体组织破坏形成密度减低的不规则窄缝,边缘常不光滑。牙髓病——包括牙髓充血、牙髓炎、牙髓变性、牙内吸收和牙髓坏死。◆牙髓钙化:髓石(髓腔内高密度影,髓腔界线可分辨)弥散性钙化(髓腔界线不能分辨)◆牙内吸收:可见髓腔扩大呈圆形或卵圆形密度减低影,发生于根管者有不规则的扩大影,髓室壁或根管壁变薄。常伴根尖周病变。★★根尖周脓肿、根尖周肉芽肿、根尖周囊肿的鉴别诊断(1)根尖周脓肿:边界模糊,形状不规则,病变周围无硬化边缘(2)根尖周肉芽肿:圆或较圆直径1cm,边界清楚,周围无骨白线(3)根尖囊肿:圆或较圆,边界清楚,周围骨白线(当囊肿继发感染,骨白线可消失)致密性骨炎(condensingosteitis):是指根尖周组织受到轻微缓慢持续性刺激产生的一种骨质增生的防御性反应。X线表现为骨小梁增多增粗,骨质密度增高,骨髓腔变窄甚至消失,与正常骨组织无明显分界。牙骨质增生(hypercementosis):由慢性炎症、创伤或其它不明原因刺激,使牙骨质沉积活跃所致。X线表现为牙根整个增粗或末端呈球形膨大。阻生牙(impactedtooth):牙齿不能萌出至正常位置的都称为阻生牙。阻生牙以下颌第三磨牙最常见,易引起冠周炎甚至间隙感染。★★阻生牙X线检查目的:①阻生牙的位置②阻生牙的方向③阻生牙本身状况④阻生牙牙根数目及形态⑤阻生牙与邻牙的关系⑥牙根与下牙槽神经管的距离和磨牙后间隙的大小牙槽骨吸收——水平型吸收、垂直型吸收、混合型吸收。轻度(牙槽嵴吸收少于牙根1/3)中度(牙槽嵴吸收大于牙根1/3小于1/2)重度(牙槽嵴吸收大于牙根1/2)。测定牙槽嵴高度,X线上以牙颈下1mm为标志。牙脱位——轻度合向脱位者,牙周膜间隙增宽,切缘超出邻牙切缘;嵌入性牙脱位,牙周膜间隙消失,切缘低于邻牙切缘。牙折——根折多见于根尖的1/2或1/3。牙折线在X线片上表现为不整齐的线状透射影牙根折裂——早期仅见根管影像局部或全部变宽第六章颌面骨炎症牙源性化脓性颌骨骨髓炎——分为中央性和边缘性。骨骼脱钙量达30%以上时X线片才能显示其病理改变,故发病10天后X线片才出现异常表现死骨:指坏死的骨质从颌骨逐渐分离而形成的不规则致密团块。X线表现为密度较高且界限清楚的病变线状骨膜反应:骨内的脓液穿破密质骨至骨膜下将骨膜掀起并刺激骨膜内层,成骨细胞活跃而出现骨膜性新生骨,X线可见密质骨外有密度高的线条状影像,此即线状骨膜反应。★★中央性颌骨骨髓炎的X线表现(1)弥散破坏期:骨小梁模糊,弥散性点、斑片状破坏,骨膜反应(2)病变局限期:骨质破坏区和骨质硬化区同时存在,骨质破坏区中可见死骨(3)新骨形成期:病灶局限,周围骨小梁变粗、增多,死骨游离(4)痊愈期:骨质破坏区域已被修复★★牙源性中央性颌骨骨髓炎与骨肉瘤的鉴别牙源性边缘性颌骨骨髓炎——病因:冠周炎间隙感染→骨膜下脓肿→破坏骨密质→骨髓X线表现:下颌升支侧斜位片可见弥漫性的骨密度增高,其中可见局限性骨质破坏灶。下颌升支切线位片则可见密质骨外有骨膜成骨,增生的骨质边缘一般较整齐,且升支外侧密质骨无明显破坏。绝大多数病变表现为骨质破坏较局限,无死骨形成。中央性颌骨骨髓炎骨肉瘤病原牙有无骨破坏边界清楚模糊死骨形成有无瘤骨形成无有,呈斑片状和日光放射状骨膜反应线状袖口状牙源性上颌窦炎——根尖片和华特位片。根尖片可见病原牙根尖周骨质破坏,牙周膜及骨硬板影像消失或见牙槽窝与上颌窦相通、相应上颌窦底部骨质不连续及黏膜增厚。华特位上可见患侧上颌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