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1.规划期限和范围1.1.规划期限规划期限为2011~2030年。其中近期为2011~2015年,中期为2016~2020年,远期为2021~2030年,远景为2030年以后。1.2.规划范围和层次(1)市域酒泉市行政辖区范围,总用地面积为19.2万平方公里。(2)规划区酒泉市的中心城区及肃州区总寨镇、西洞镇、泉湖乡、西峰乡、果园乡。(3)中心城区中心城区范围为:西至酒泉市界,东至规划酒航铁路,北至规划酒嘉北货运通道,南至兰新铁路南1公里,总用地面积为444.4平方公里。2.城市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2.1.城市发展目标将酒泉建设成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城乡统筹的“活力能源之都、多元文化圣地、丝路绿洲明珠”,加强与嘉峪关的一体化发展,打造成为国家重要的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业基地、西北地区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地域特色鲜明的历史文化旅游名城;生态、文明、和谐、美丽的国际明星城市和戈壁明珠城市。2.2.城市发展战略(1)经济发展策略——能源新城、富裕酒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坚持工业化与城镇化相促进、三次产业相协调,提高经济运行质量,着力构建新型工业、现代农业和服务业发展新格局。促进经济增长从主要依靠资源开发向多元产业驱动转变,促进经济增长从主要依靠资金和物质要素投入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本带动转变。积极构筑以新能源产业为主导、先进制造业为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的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2)文化发展策略——丝路名城、文明酒泉完善公共文化体系。以政府为主导,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文化产业,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深入挖掘丰厚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影视传媒、出版发行、文娱演艺、文化创意、文化会展等产业,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努力把文化产业培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3)城乡统筹发展策略——城乡一体、和谐酒泉实施中心城区带动战略,大力推进中心城区建设,坚持提质与扩容并重,推进与嘉峪关的一体化,发展集聚高端要素,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提升小城镇内涵,县市区的城镇重点推动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发展一批辐射带动能力强的中心镇,逐步推进城乡一体化。加快建设新农村新牧区,有序引导需要生态保育的农牧区人口转移。统筹配置城乡教育、科技、医疗、文化、体育等社会资源,形成城乡一体化、均等化、普惠型的公共服务体系。(4)社会发展策略——保障民生、幸福酒泉努力扩大就业,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以发展扩大就业,以政策促进就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培训提升就业。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建立设施先进、布局合理、配套齐全和功能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扩大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制度覆盖面,积极发展慈善事业、妇女儿童事业、老龄事业和残疾人事业。加大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构建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5)生态环境发展策略——戈壁绿洲、生态酒泉统筹实施酒泉市生态环境建设,提高环境基础设施服务水平和利用效率,优化产业布局和结构,实现环境质量和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双达标,构建生态宜居的城乡生活环境。充分考虑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转变资源利用方式,实现资源的高效、集约、综合利用,形成可持续的生产方式,促进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3.城市性质和职能3.1.城市性质国家重要的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和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西陇海兰新经济带上的区域中心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绿洲城市。3.2.城市职能(1)全国重要的新能源示范基地与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2)全国重要的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3)西陇海兰新经济带上重要的现代服务业示范基地(4)丝绸之路旅游集散中心,与嘉峪关共同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5)与嘉峪关共同打造全国区域性交通枢纽4.城市规模规划2030年,酒泉市域总人口为138-145万人;其中,中心城区人口规模为65万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约为97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约为149平方米。5.市域城镇空间布局规划形成“双心、三轴、两区、多点”的城镇空间布局结构形态双心,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带动市域整体提升和有序发展。双心是指主中心酒泉中心城区和副中心敦煌。三轴:依托重要交通轴线,建立对接区域的开放型空间体系。三轴分别是指西陇海兰新发展轴、格尔木-敦煌-瓜州-马鬃山发展轴、酒航发展轴。两区:立足东西两大经济区,推进区域结构优化与整体发展。两区分别是指包括酒泉市肃州区、金塔县、玉门市的东部经济区和包括敦煌市、玉门市、瓜州县、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肃北蒙古族自治县的西部经济区。多点:扶持重点镇发展,构筑市域空间体系的重要支撑点。6.城市用地布局6.1.城市发展方向城市建设用地发展方向为“西拓新区、南进产业、东控北优、中兴主城”。其中,向西和向南是城市的主要发展方向,向东和向北是控制和优化的方向。6.2.城市空间结构应对酒嘉一体化空间发展趋势,在酒泉中心城区构建“双心引领,轴带推进,两区协同”的空间布局结构形态。“双心”是指酒嘉商务商贸中心和酒泉市行政文化中心,“轴带”是指滨河发展带、城市综合发展轴和城市次级发展轴,“两区”分别指酒嘉新区和酒泉片区。6.3.中心城区主要组团功能定位中心组团功能定位为城市综合商贸中心、行政文化中心。主要布置商业贸易、行政办公、生活居住、文化娱乐等用地。高铁组团功能定位为以商贸物流、现代居住等为主要功能的综合功能区,主要布置商贸服务用地和居住用地。城北组团功能定位为以文体休闲、商业居住为主要功能的综合组团,主要布置文化、办公、居住、商业等用地。城南产业组团功能定位为产业聚集区、科教研发区和物流服务区。主要布局工业、教育科研、物流仓储用地及相关配套服务用地。酒嘉新区组团功能定位为酒嘉商务金融中心,包括商务金融服务、总部办公、商贸文化、科教研发以及配套服务功能,主要布置商贸金融、行政办公、科研教育、生活居住等用地。西郊产业组团功能定位为以新能源制造为主导的产业及研发组团,主要布置工业、研发、商贸及居住配套用地。6.4.公共设施用地规划健全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建立合理的级配体系,充分保证公益型公共设施的用地要求,建设宜居城市。遵循“分级配置、均衡配置、分类调控”的规划原则,形成区域、片区、组团、社区四级公共服务中心体系。区域服务中心主要布局于酒嘉新区,为复合型中心。片区服务中心以大中型商贸服务业、文化、体育、娱乐业等生活性服务设施为主,在片区内部结合主要发展轴线形成的服务中心。各组团内部形成的以满足组团内居民日常生活需求的服务中心。各居住区、独立居住组团设置社区级中心。6.5.居住用地规划面向不同收入阶层,建立完备的住房供应体系,满足不同层次的住房需求。以发展适应广大市民需要的住房为主,重点解决好保障性适用住房的建设,满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提高廉租房的供应比例,增加中低档商品住房的供给,控制高档商品住房的发展。完善酒泉中心组团居住用地建设,启动并加强酒泉新区组团居住区建设,同时向周边拓展,推进城北组团、城南组团、西郊产业组团、高铁组团的居住用地建设。6.6.工业和仓储用地规划规划工业用地集中布局在酒泉西郊工业园和酒泉南郊工业园。其中西郊工业园重点发展以新能源装备制造、高新技术等为主的先进制造业和以商贸物流、休闲旅游等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南郊工业园:重点发展以矿产资源深加工、电力、生物制药、农副产品加工、装备制造、新型建材等为主的先进制造业和以科教研发、现代物流为主的现代服务业。规划仓储、物流业用地集中布局于酒嘉物流园、酒泉南园仓储物流园和酒泉站南物流园。7.城市道路与交通建立与酒泉市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设施网络完善、枢纽衔接顺畅、运输组织合理、可持续发展的市域交通运输体系。铁路:配合建设兰新复线高速铁路,建设酒泉南站高速铁路站点,组织公铁联运,扩大高速铁路的服务范围。原有兰新铁路线将改为以货运为主,酒泉、文殊镇分别设置两座货运站点。修建酒航铁路。公路:清嘉高速部分向南改线,原线改造为酒嘉第二快速路。新建酒航高速,设置酒泉东、酒泉北2个高速互通出入口。312国道城区段向南调整,与现状西油东送管线共用同一走廊。保留酒泉城乡公交汽车站,在高铁组团新建酒泉公路客运中心,在城南组团建设酒泉公路货运站。城市道路: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4个等级,大力改善慢行交通环境,充分保障步行和非机动车道路资源,提高停车设施建设,提升城市综合交通管理水平。公共交通:规划形成公交快线、公交干线、公交支线等多层次的内部优化、辐射城乡的公交网络,提高公交服务水平,提高城市公交的分担率,促进城市交通结构的改善。预留酒泉高铁站至嘉峪关火车站至酒泉高铁站的轨道交通线。8.城市绿地与景观风貌控制城市外围:落实酒嘉中心城区绿地系统中的南北向主要轴带,形成连通南部山体-中部城市-北部绿洲之间的重要生态景观廊道。依托城市周边自然人工地理要素,与嘉峪关联合打造外围防风沙林带和“城市绿环”,作为酒嘉中心城区生态安全格局的一道屏障。城市内部:以北大河为骨架,以布局均衡的公园绿地为重点,以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其他绿地等为补充,建成网络完整,生态功能完备、景观效果突出、使用率高、可达性强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酒泉中心城区形成“蓝绿成带,斑块相接,纵横交织,网络成脉”的绿地系统总结构。蓝绿成带:依托北大河打造城市滨水绿带;依托城市内部莫高湖-雁荡湖-丝路文化公园-文体公园-市政广场-祁连路绿化轴线形成城市中央绿带。斑块相接:在中心城内部规划的点状公园通过道路、内部水系、带状公园等与滨河绿带主轴串接,形成完善的绿地系统网络。纵横交织,网络成脉:城市重要的绿化轴线加上楔形绿地、绿化廊道等形成了纵横交错的绿化网络。规划2030年,规划绿地面积1385.0公顷,占城市建设总用地比例为14.3%;其中规划公园绿地总面积为1133.4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7.4平方米。建构人工和自然有机结合的城市景观系统,创造特色鲜明、体验丰富、整体和谐的城市景观环境,重视整体城市意向,强化重点地区空间形态,增强城市空间的可识别性,展现并突出酒泉城市特色。深化并落实酒嘉中心城区一体化景观格局,在酒泉市中心城区形成“两带贯穿,六轴相连,五区辉映”的总体城市景观格局。两大城市景观带是指北大河滨河景观带、西郊产业园绿带——盘旋路富康路景观带;六条城市景观轴是指酒泉现代城市景观轴、酒泉老城景观轴、酒嘉新区景观轴、高铁站前景观轴线、西郊产业组团行政中心前景观轴线、城南产业组团沿解放路形成的景观轴;五个城市特色风貌区是指老城风貌区、现代城市风貌区、丝路文化风貌区、都市休闲风貌区和现代科技风貌区。9.旧城更新与历史文化保护遵循“加强维护,合理利用,调整布局,逐步改善”的基本原则进行旧城更新改造。控制和疏散旧城区密度,完善旧城路网格局提高质量,改善交通状况,以“退二进三”、“退二进绿”为原则,加快用地调整,改善旧城环境,充实和完善文、教、体、卫以及商业网点等公共服务设施。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突出以酒泉钟鼓楼、酒泉古城门等代表性历史建筑、果园—新城墓群、东关外墓群等重要古墓葬的保护为重点,加强各级文物的保护与恢复。加强尚未核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各类文物的普查力度,对尚未列入保护名单、但有保护价值或潜在保护价值的古迹和建筑要及时列入保护名单。10.环境保护酒泉市中心城区地表水全部划为地表水III类区,水环境质量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水质标准。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100%,工业废水达标率达到100%。酒泉市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全部划定为二类功能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烟粉尘等主要污染物均达标排放,空气环境质量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酒泉市中心城区交通干线两侧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