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第一节药物的作用药物作用是指药物与机体细胞间的分子反应,是动因,有其特异。药物效应是药物作用的结果,是机体反应的表现。兴奋:使机体器官原有功能加强、亢进;抑制:机体器官原有功能的减弱、麻痹;两者可相互转化,过度兴奋转入衰竭一药物的基本作用选择作用普遍细胞作用二药物作用的类型局部作用吸收作用直接作用间接作用吸收血液循环三药物作用的选择性药物在一般剂量时只对某些器官或组织或病原体发生明显作用,而对其他器官或组织没有作用或没有明显作用。选择性是相对的,与药物剂量有关,当剂量增大时,其作用范围扩大,选择性降低。药物的选择作用是临床选择用药的基础。防治作用不良反应三药物作用的结果预防作用治疗作用———药物作用的两重性对因治疗用药目的在于消除原发致病因子,彻底治愈疾病,或称治本。对症治疗用药目的在于改善症状,或称治标。预防作用提前用药,防止疾病发生治疗作用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标本兼治。不良反应1.副作用(sidereaction):药物在治疗量时,机体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反应。一般轻微,且多数是可以恢复的机体功能变化。治疗目的不同时,副作用可与防治作用相互转化。副作用可以预知,但难以避免。药物的选择性越低,副作用越多。2.毒性反应指药物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或机体对某些药物特别敏感时机体发生的危害性反应,一般较严重,可以预知,也是应该避免发生的不良反应。急性毒性反应--循环、呼吸、神经系统例:安眠药慢性毒性反应—三致致畸致癌致突变3.变态反应(过敏反应)机体接受药物刺激后发生的异常的免疫反应。①致敏过程②所出现反应与药物作用无关③与药物剂量无关④与病人体质有关4.后遗效应:指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最低有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如宿醉5.停药反应:长期用药后突然停药,原有疾病加剧,又称回跃反应6.继发反应:药物发挥治疗作用后所产生的不良后果。例如: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后,容易诱发真菌感染等(二重感染)7.药物的依赖性精神、心理依赖性身体、生理依赖性“成瘾性”“习惯性”使人产生一种愉快满足或欣快的感觉,并在精神上驱使该用药者具有一种要周期的或连续的用药的欲望,产生强迫的用药行为。反复使用某些神经或精神药物造成的一种适应状态。其特点是用药者一旦断药,将产生一系列令人难以忍受的戒断症状。精神依赖性身体依赖性第二节药物的作用机制•1.理化反应•2.参与或干扰细胞代谢•3.影响物质转运•4.对酶的影响•5.作用于细胞膜的离子通道•6.影响免疫机制•7.作用于受体第三节药物与受体受体(receptor)受体是存在于细胞膜、细胞浆或细胞核内,能特异性结合某些物质,并传递信息,引起生物效应的生物大分子。配体(ligand)能与受体特异性结合的物质。内源性配体:激素递质外源性配体:药物•亲和力(affinity):药物与受体结合的能力•内在活性(intrinsicactivity):药物与受体结合激动受体的能力亲和力内在活性(+)(+)(+)(-)激动药拮抗药受体的调节向上调节:长期使用拮抗药,受体数目增多、亲和力增强。可解释反跳现象向下调节:长期使用激动药,受体数目减少、亲和力减弱。可解释耐受性第四节药物的构效关系与量效关系剂量-效应关系:药理效应与剂量在一定范围内成比例量效曲线:以剂量/浓度为横坐标,以药物效应为纵坐标最大效应剂量/浓度(一)量反应与质反应•量反应:药理效应强弱是连续增减的量变,可用具体数量表示,如血压、心率、尿量、呼吸等•质反应:药理效应只能用全或无,阳性或阴性表示,必需用多个动物或多个实验标本以阳性率表示,如死亡、惊厥量反应的量效关系曲线质反应的频数分布曲线和累加量效曲线(二)量效曲线的意义•阈剂量(最小有效量):即刚能引起效应的最小剂量•最大效应:继续增加药物浓度或剂量,而效应量不能继续上升时,药物引起的最大效应1、比较药物效应强度•效价效价强度:能引起等效反应的相对浓度或剂量,剂量值越小,则效价强度越大。效能:指药物所能产生最大效应的能力效能与效价各种利尿药的作用强度及最大效应比较半数有效量:能引起50%实验动物/标本出现阳性反应的剂量或浓度(ED50)。半数致死量:能引起50%实验动物/标本出现死亡的剂量或浓度(LD50)。2、反映药物效应和毒性•治疗指数:TILD50/ED50,是药物的安全性指标此值越大,药物越安全。3、评价药物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