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的副作用近几年,因滥服中草药导致肾炎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人日趋增多。专家为此呼吁:必须提高人们对中草药肾毒性的认识。据专家介绍,多年来“中药副作用少”的说法使人们对某些中草药的肾毒性缺少足够的认识和重视。90年代中期,比利时医生首先发现,相当数量的“肥妞”、“胖嫂”在无所禁忌地服用减肥中药后发生急性肾衰,由此提出了“中药肾病”的概念。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全军肾脏病研究所的研究表明,中药木通、厚朴、粉陀已、细辛中含有的马兜铃酸能导致肾小管及间质、近端肾小管酸中毒及低渗尿。此类患者临床初期出现少尿性急性肾衰,随着时间的推移,转变成慢性小管间质性肾炎。而这些患者的治疗极为困难,往往逐步走向终末期衰竭。专家强调,目前许多江湖医生打着“偏方”、“验方”的旗号,滥用中草药治疗各种肾脏疾病,加重患者病情甚至导致尿毒症,对此必须提高警惕。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云海教授研究发现,有近50种中药对肾脏有毒性,可引起急、慢性肾脏功能损害和肾脏衰竭。这些可导致肾脏损害的中药有三类。第一类为植物类中药:雷公藤、草乌、木通、使君子、益母草、苍耳子、苦楝皮、天花粉、牵牛子、金樱根、土贝母、马儿铃、土荆芥、巴豆、芦荟、铁脚威灵仙、大枫子、山慈菇、曼陀罗花、钻地风、夹竹桃、大青叶、泽泻、防已、甘遂、千里光、丁香、铭藤、补骨脂、白头翁、矮地茶、苦参、土牛膝、望江南子、棉花子、腊梅根等。第二类为动物类中药:鱼胆、海马、蜈蚣、蛇毒等。第三类为矿物类中药:含砷类(砒石、砒霜、雄黄、红矾、含汞类(朱砂、升汞、轻粉、含铅类(铅丹和其他矿物类(明矾等。中药大部分是天然药物,有效成分比较复杂,如生物碱、皂素、鞣酸质,挥发油等。既然是药,其多数则会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一般地讲,中药的副作用比人工合成的西药要小些,但也有些药物毒性较大,如红砒石、白砒石、水银、斑蝥、青娘虫、红娘虫,生藤黄等。毒性稍轻些的有:白附子、生附子、生川乌、生草乌、生半夏、马钱子、巴豆、生天南星、生甘遂、闹羊花、天仙子、蟾酥、土木鳖、吕宋果、云轴子、枫茄子、枫茄花,生硫磺、巴豆霜、白降丹、罂粟壳等。当使用这些药物时,必须慎重,如枫前花浸酒,口服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剂量过大,常会引起中毒死亡。因此,有毒性的中草药必须在医师指导下服用。那么,平时在中药方剂中常用半夏、天南星、附子、川乌、草乌等,为什么不发生中毒呢?一方面是由于对这些药物进行了炮制,如生半夏口服会引起呕吐。唇舌发麻。声音嘶哑等副作用,而生半夏用姜汁、明矾、盐等炮制后,其毒性大为降低。另一方面,还要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如水银用做主药治疗皮肤癌、宫颈癌时,只能限于外用,严禁内服,不然会发生汞中毒。有些中草药虽然毒性轻微,若使用剂量过大,则会产生严重毒副作用。如木通有通乳作用,若用其大剂量(50克与猪蹄同煮,服后会发生肾功能损害。又如白果,因其含有微量氢氰酸,在过量情况下,就会出现发热、呕吐、腹泻、惊厥、抽搐、肢体强直、皮肤青紫、瞳孔散大、脉弱而乱,甚至昏迷不醒等中毒现象。当需要用一些有毒性的中草药时,首先应慎重,要严密观察,并注意剂量是否恰当,前者时间应稍长些。其次可与一些药物配伍,以减少毒性。如用于肝硬化腹水的十枣丸,就是配伍大枣来缓和甘遂、大戟、芫花这些有强烈泻下作用的中草药,起到减少毒性的作用。对一些有毒性的中草药,常配伍甘草来缓和毒性。现已证明,甘草中所含甘草甜素在药理上确有解毒作用,证实了《本草纲目》上记载甘草“解百药毒”的正确结论老百姓总感觉中草药安全可靠,使用起来无所顾忌。实际上历代本草、医书对中草药的毒副反应均有明确的论述,现代研究更是对一些中草药对肝脏的毒性作用方面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临床上常见可引起药物性肝病的中药种类有:1.致一般性肝损害,如长期或超量服用姜半夏、蒲黄、桑寄生、山慈姑等可出现肝区不适、疼痛、肝功能异常。2.致中毒性肝损害,如超量服用川楝子、黄药子、蓖麻子、雷公藤煎剂,可致中毒性肝炎。3.致肝病性黄疸,如长期服用大黄或静脉滴注四季青注射液,会干扰胆红素代谢途径,导致黄疸。4.诱发肝脏肿瘤,如土荆芥、石菖蒲、八角茴香、花椒、蜂头茶、千里光等中草药里含黄樟醚;青木香、木通、硝石、朱砂等含有硝基化合物,均可诱发肝癌。具体来说,可引起肝损害的中成药包括:壮骨关节丸、疳积散、克银丸、消银片(丸、增生平、润肤丸、昆明山海棠、银屑散、六神丸、疏风定痛丸、湿毒清、消癣宁、防风通圣丸、血毒丸、除湿丸、龙蛇追风胶囊、壮骨伸筋胶囊、养血伸筋胶囊、九分散、追风透骨丸、骨仙片、甲亢宁胶囊、妇康片、化瘀丸、养血生发胶囊、首乌片、双黄连口服液、银翘片、复方甘露饮、牛黄解毒片、葛根汤、麻杏石甘汤等。如何避免中草药伤肝?上述药物很多都属于生活中的常用药,普通人由于肝功能正常,常规剂量下可以正常使用。但如果您是肝病患者,这些药物最好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少用,达到治疗目的后,应及时停药。如果在服用了上述药物几天或一周后出现乏力、恶心、食欲不振、尿黄、眼黄等异常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化验检查肝功能。一旦确诊为药物性肝损害,应该补充足够的热量、水分和维生素,或酌情应用甘草酸制剂、还原性谷胱甘肽、水飞蓟素等保肝药物。哪些中药对肾脏不利提要:以往,人们认为中药是纯天然物质,没有毒副作用。最新研究表明,部分中药不但有毒副作用,有些副作用还相当严重。一些严重肾损害事件与使用含马兜铃酸的中药有关。这些中药包括;单味药关木通、马兜铃,复方制剂八珍散、当归四逆汤、导赤散、复方地胡汤、甘露消毒丹、口炎宁、龙胆泻肝汤、排石汤、小蓟饮子、辛夷散、养阴消炎汤等。在应用这些中药时,一定要仔细观察对肾脏的毒副作用,一旦发生肾脏损害应立即停药。造成肾脏损害的中药还有很多。这种中药主要有三类。第一类为植物类中药:雷公藤、草乌、木通、使君子、益母草、苍耳子、苦楝皮、天花粉、牵牛子、金樱根、土贝母、马兜铃、土荆芥、巴豆等。第二类为动物类中药:鱼胆、海鸟、蜈蚣、蛇毒等。第三类为矿物类中药:含砷类(砒石、砒霜、雄红矾、含汞类(朱砂、升汞、轻粉、含铅类(铅丹和其他矿物类(明矾等。这些中药都可能会产生肾脏损害。对肝有用的单味中药。怒伤肝,怒是常见的一种情绪,怒则气上,伤及肝而,闷闷不乐,烦燥易怒,头昏目眩等,亦是诱发高血压,冠心病,胃溃疡的重要原因。为此,做人要和气,切不可发怒。主方;酸枣仁汤方;酸枣仁二升(一升为120克,该药一般用30—90克,甘草一两,知母二两,茯苓二两,芎藭二两,(深师有生姜二两。上五味,以水八升,煮酸枣仁,得六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药理分析;方中中用酸枣仁,甘酸而平,入心,肝二经,养血安神,治心烦不得眠为本方之主药,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川芎辛温,疏肝气,调营血,为血中之气药,与酸枣仁相伍,酸收辛散并用,相反想成,以其发挥养血调肝之效,为辅药;茯苓甘平,助主药宁心安神,且能培土以荣木,知母苦甘寒,清热除烦,又能缓和川芎之温燥,共为左木,又可助知母清热除烦,为使药。诸味相合,共奏养血安神,补肝敛阴,清热除烦之功,本方为首条肝虚治法的代表方。应用要点;酸枣仁可辩证治疗失眠,神经衰弱,夜游,低热,忧郁症,狂症。抽动秽语综合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焦虑性神经症,妄想型精神分裂症,肢颤,幻听,肝豆状核变性精神障碍,胸痹(冠心病,更年期综合症,另外,在辩证论治的处方中加入酸枣仁治疗各种痛证,(头痛,胁痛,胃痛,三叉神经痛,四肢痛,腰痛有很好的镇痛作用,尤以虚痛证为忧,用量15可以上效果才好。临证加减;1;时而惊醒,心悸多梦,舌淡脉细,属心胆虚者,加党参,龙齿。2;若心烦不眠,属肝血不足,虚火内扰较甚,合二至丸去川芎,加旱莲草,女贞子,白芍,百合,生地黄,见盗汗较重者,加五味子,心悸甚,加龙齿。1;肝中风;肝脏受风的患者头部颤动,眼皮跳动,行走时常弯腰驼背,喜欢吃甜的饮食。2;肝中寒;肝脏受寒邪侵袭的病人,两只手臂不能上举,舌体干燥,常叹气,胸中疼痛,身体不能转动,吃了食物就呕吐而且出汗。主方;旋覆花汤方;旋覆花三两,葱十四茎,新绛少许,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主方分析;方中旋覆花性微温,舒郁宽胸,善通肝络而行气散结,肃肺降逆,助以葱十四茎,芳香宜浊开痹,辛温通阳散结,有通络之功,以少许新绛行血散瘀,为治肝经血滞之要药。气行血畅,阳通瘀化则肝可愈。“顿服之”,药力集中,故速效。新绛则为新刈之茜草,用治肝着及妇人半产漏下属瘀血,确有实效,临床可以茜草,红花,苏木,郁金等代新绛。注意事项;郁热瘀滞太盛,胸胁灼热,舌红少苔津亏者,非本方所宜,可用化肝煎(青皮,陈皮,浙贝,赤芍,牡丹皮,栀子,泽泻疏肝清热,凉血化瘀。应用要点;1;本方可用于胸胁疼痛,胁间神经痛,胁软骨炎,胸腹壁血栓性静脉炎,慢性胃炎,瞒性肝胆疾患,肝炎,肝硬化,肝癌,肝囊肿,冠心病,梅核气,急/慢咽炎,月经不调,产后瘀血漏下,瘀血性咳嗽等有较好疗效。临证加减;1;兼寒饮呕吐,可加吴茱萸,生姜汁,半夏,薤白,降逆化饮,散寒开结。2;气郁化热,见舌赤,发热,胁痛者,可加丹参,牡丹皮,青皮,金铃子散,调气活血,泄热止痛,吐血者,加仙鹤草,阿胶,三七,白及。何任经验;1;如肝经气血郁滞,证情较轻,病人体质较弱,投原方即可,如瘀滞较明显,症见胸胁刺痛,病程较久,舌质偏黯,脉涩不利,则应加强去瘀之力,可加郁金,丹参,归尾,有时也可配少量虫类药如土鳖虫(雄的有翅,雌的无翅,雌的制干后可入药。山甲等。2;若风寒入侵肝经,阳气郁滞之肝着则应选用(圣济总录蹈胸汤宜通行气,此外,肝着乃是气血郁滞肝脏,叶天士云“初为气结在经,久则血伤入络,”故在治疗时,还应注意通络,如加丝瓜络,橘络,以增强葱的通络作用,瘀血内阻常可导致内燥证出现肌肤甲错,大便干燥等,又可加入白芍,瓜蒌仁,柏子仁育阴润燥。1;丹参;入心。参有五色配五脏,故人参入脾。黄参,沙参入肺。白参,玄参入肾。黑参,牡蒙(紫参也入肝。紫参,丹参入心。赤参,苦参则右肾命门之药。紫参称苦参。丹参,活血,通心包络,治疝痛,能破宿血,补新血,安生胎,落死胎,止崩中带下,调经脉,其功大类当归,地榆,芎藭,芍药之类。病在脏腑必有所传于上下脏腑,治本脏,同时要治其上下之脏腑,以防传变。这是整体治病的要诀。如肝虚脾不旺时,就要用补脾的药物进行治疗。因为要解决肝虚的主要矛盾,除了要用酸味直补肝虚之外,还要防止主要矛盾的传化,导致心脾两虚。故采取防微杜渐的方法,兼扶心脾。为此,丹参护心,活血,血路一通,同时也是治肝。丹参能抑制和减轻急慢性肝僧损伤是肝细胞变性,怀死以及炎症反应,加速纤维组织重吸收,具有抗肝纤维化,改善肝脏血液循环,防止肝硬化的作用。2;白芍;入脾。白补赤散,泻肝补脾胃。酒浸行经,止中部腹痛,与姜同用,温经散湿通塞,利腹中痛,胃气不通。白芍入脾经补中焦,乃下利必用之药。盖泻利皆太阴病,故不可缺此。如和炙甘草为佐,治腹中痛,夏月少加黄蜻芩,恶寒加桂,同白术补脾,同芎藭泻肝,同人参补气,同当归补血,以酒炒补阴,同甘草止腹痛,同黄连止泻痢,同防风发痘疹,同姜,枣温经散湿。对其提取物对D—半乳糖胺所致肝损伤和血清谷丙转氨酶升高有明显对抗作用,修复肝细胞。(治消渴引饮;白芍药,甘草等分,为末,每用一钱,水煎服,日三服。)3;当归;心经本药,治一切风,一切血,补一切劳,破恶血,养新血,治头痛,心腹诸痛,润肠胃筋骨皮肤,治痈疽,排脓止痛,和血补血。当归头能破血,当归身能养血,当归尾能行血。全株通用,同人参,黄芪则补气而生血,同牵牛,大黄则行气而破血,从桂,附,茱萸则热,从大黄,芒硝则寒,佐使分定,用者当知,酒蒸治头痛,诸痛皆属木,故以血药主之。治心痛,酒调末服,取其浊而半沉半浮也。治小便出血,用酒煎服,取其沉如下极也。当归;能减轻肝细胞变性坏死,促进肝细胞再生,抑制肝纤维化,还可使血清谷丙转安酶,谷草转安酶降低,降低程度与同药量呈明显的量效关系。(1;治小便出血;当归四两,挫,酒三升煮取一升,顿服。2;治头痛若裂;当归二两,酒一升,煮取六合饮之,日再服。3;治心下刺痛;当归为末,酒服方寸匕,必效方)4;川芎;肝经药也,搜肝气,补肝血,润肝燥,补风虚,止泻痢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