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陕师大古代漢語期末试题一、默寫:鈷鉧潭西小丘記(10分)“丘之小不能一畝------所以賀玆丘之遭也。”二、説明下列漢字的結構,並指出形聲字的形符和聲符。(10分)亦所北莫象徒風朱岳鹿三、説明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並説明它古今詞義的變化是屬於詞義的擴大、縮小、轉移還是感情色彩不同。(15分)1、飾幣馬,執扑而從之。2、厲王虐,國人謗王。3、聽事前除,雪後猶濕。4、乃施法於官府,而建其正,立其貳。5、將使歸糞除宗祧以事君。6、吾聞漢購我頭千金,邑萬戶。7、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8、五畝之宅,樹之以桑。9、王命金工以良金寫范蠡之狀而朝禮之。10、宋以郜大鼎賂王。四、説明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並説明是本義還是引申義。(15分)1、表裘不入公門。2、因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3、肅肅鴇羽,集于苞栩。4、兩載之間一火,皆立而待鼓音而然。5、有獸焉,其狀如豹,而文題白身,名曰孟極。6、今者臣來,見人於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駕。7、顏回端拱還目而窺之。8、日居月諸,照臨下土。9、刑天與帝至此爭神,帝斷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為目,以臍為口,操干戚以舞。10、君子有酒,旨且多。五、指出下列句中的詞類活用現象(包括名詞作狀語),並説明是屬於哪一種活用。15分1、宋女至而好,惠公奪而自妻之。2、聖人不貴尺之璧而重寸之陰。3、東鄉坐,西相對,師事之。4、不如吾聞而藥之也。5、權曰:“昔走曹操,拓有荊州,皆是公瑾,常不忘之。”6、箕畚運於渤海之尾。7、羆之狀,被髮人立,絕有力而甚害人焉。28、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9、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10、項王乃復引兵而東,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六、指出下列句子中的前置賓語,説明它們的前置條件。(5分)1、舜喪於蒼梧之野,蓋三妃未之從也。2、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復,何禮之循?3、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4、何以知人之且病也?以其不嗜食也。何以知國之將亂也?以其不嗜賢也。5、且古之志士,至於耄老,猶且居不求適,維道是奮。七、翻譯下面句子。(15分)1、其下十餘里,有大巫山,非惟三峽所無,乃當抗峰岷峨,偕嶺衡疑,其翼附群山,並概青雲,更就霄漢辨其優劣耳。2、大叔完聚,繕甲兵,具卒乘,將襲鄭。夫人將啟之。公聞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帥車二百乘以伐京。3、夫雖無四方之憂,然謀臣與爪牙之士,不可不養而擇也。譬如簑笠,時雨既至必求之。八、標點並翻譯下面一段文章。(25分)燕人畔王曰吾甚慙於孟子陳賈曰王無患焉王自以爲與周公孰仁且智王曰惡是何言也曰周公使管叔監殷管叔以殷畔知而使之是不仁也不知而使之是不智也仁智周公未之盡也而況於王乎請見而解之見孟子問曰周公何人也曰古聖人也曰使管叔監殷管叔以殷畔也有諸曰賈然曰周公知其將畔而使之與曰不知也然則聖人且有過與曰周公弟也管叔兄也周公之過不亦宜乎且古之君子過則改之今之君子過則順之古之君子其過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見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今之君子豈徒順之又從為之辭陕师大古代汉语试题A一、默写:(21分;1题10分,2题11分)1.“十三经”的名称2.《老子•天下皆知美之为美》二、解释术语:(15分;每小题3分)1.传2.正义3.之为言4.拗救5.破读三、多项选择题:(12分;每小题4分)1.下列句子中,“及”用作连词的句子是()。A、生庄公及共叔段。B、故不能推车而及。C、使人追宋义子,及之齐,杀之。D、无庸,将自及。E、七月亨葵及菽。F、鸟不及飞,鱼不及回,兽不及走。2.下列句子中,“乎”用作介词的句子是()。A.刑赏已诺,信乎天下矣。B.求解乎楚、魏。C.人能胜乎天者,法也。D.恢恢乎其於游刃必有馀地矣。E.有志乎古者希矣,志乎古必遗乎今。3F.秦於是乎输粟于晋。3.下列句子中,“焉”用作兼词的句子是()。A.制,巌邑也,虢叔死焉。B.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C.晋国,天下莫强焉。D.且焉置土石?E.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F.我周之东迁,晋、郑焉依。四、指出下列句子中的修辞方式:(10分,每小题2分)1.昔卫灵公与雍渠同载,孔子适陈;商鞅因景监见,赵良寒心;同子参乘,袁丝变色:自古而耻之。2.送君南浦,伤如之何!3.腥醲肥厚。4.或有孤臣危涕,薛子坠心。5.放勋乃徂落。五、五言律诗第一句的平仄格式是---||,七言律诗第一句的平仄格式是||--||-,据此写出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平仄的基本格式各一首。(10分;五律、七律各5分。)六、翻译下段古文:(13分)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彊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修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故水旱不能使之饥渴,寒暑不能使之疾,袄怪不能使之凶。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故水旱未至而飢,寒暑未薄而疾,袄怪未至而凶。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異,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故明於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七、下段古文取自《十三经注疏》,给经文原文及注疏加上标点,同时给注疏文字标上符号并指出传、笺、疏、注音的作者(传笺疏注音())。(15分)也陕师大古代汉语试题B一、默写:(21分;1题10分,2题11分)1.三十六字母2.《老子•小国寡民》二、填空:(9分;每空1分)1.在《十三经注疏》中,《诗经》的传者是_______代________;笺者是_____代________;疏者是_____代________。2.《论语•季氏》:“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郑玄注:“萧________肃也。”3.《诗经•卫风•氓》:“淇则有岸,隰则有泮。”笺云:“泮_____畔。”4.《楚辞•离骚》:“恐美人之迟暮。”王逸注:“美人________怀王也。”三、单项选择:(8分;每空2分)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____上。41.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望洋”是______。A.动词,面向海洋。B.名词,海神的名字。C.连联词,仰视的样子。2.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于”是_______。A.介词,表关涉对象。B.介词,表处所。C.介词,表原因。E.动词词头。3.信之下魏破代,汉辄使人收其精兵,诣荥阳以距楚。“以”是________。A.介词,表原因。B.连词,表结果。C.连词,表目的。4.唐代出现了一种新的注解,这种注解不仅解释古书原文,同时给前人的注解作注。这种注解是________。A.集解B.笺C.疏D.章句四、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及其本字,并翻译全句。(12分;每小题3分)1.尺蠖之屈,以求信也。2.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3.自牧归荑,洵美且异。4.八月剥枣。五、从押韵、对仗、平仄三个角度谈谈律诗的构成。(20分)六、翻译下段古文:(20分)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於孔子曰:“季氏将有事於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於柙,龜玉毁於椟中,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於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於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牆之内也”。七、标点并翻译下段古文:(10分)秋齐高发帅师伐莒莒子奔纪鄣使孙书伐之。初莒有妇人莒子杀其父已为嫠妇及老託于纪鄣纺(搓绳)焉以度而去(去:收藏)之及师至则投诸外或献诸子占(子占:即孙书)子占使师夜缒而登登者六十人缒绝师鼓譟城上之人亦譟莒共公惧启西门而出七月丙子齐师入纪5胡安顺《古代汉语(下册)》内部测试题一、名词解释傳:箋:疏:正义:又叫“疏”,(1分)是唐代兴起的一种新的注释方式,这种注释方式既对经文正文注释,也对前代人的注释做注释。(1分)讀為:衍文:校勘术语,也叫“衍字、衍”,指古书在传抄刻印过程中误增加的字。脱文:校勘术语,也叫“脱字、夺字、脱”等,指古书在传抄刻印过程中误脱落的字。:曰、为、谓之谓貌、之貌犹之言、之为言读为、读曰读若、读如章句:古注的一種。这种注释不仅对字词进行解释,同时指出章旨和句意。五音古無輕唇音:钱大昕关于上古声母的结论之一,三十六字母中的轻唇音在上古读成重唇音,轻唇音在上古不存在。並提:修辞方式,将两句合为一句,使相同的成分并列在一起。之言:声训术语。陽聲韻:陰聲韻破讀:三十六字母十三經:失粘三平調:丁種句“仄仄仄平平”的第三字(七言“平平仄仄仄平平”則為第五字)必須是仄聲,如果用了平聲,句式就成了“仄仄平平平”,末尾連續出現三個平聲,這叫做“三平調”,是近體詩絕對不允許的。平水韵粘:近题诗在平仄方面的要求之一,指在一首诗中,下联出句的第二个字必须和上联对句的第二个字平仄相同。6对:近题诗在平仄方面的要求之一,指在一首诗中,是指同一聯中對句和出句的平仄應當相對(尤其是雙數字及句尾)。孤平:乙種句“平平仄仄平”(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中,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必須為平聲,如果用了仄聲,句式就變成了“仄平仄仄平”,除去韻腳字是平聲以外只有一個字是平聲這叫做“犯孤平”。拗救借对流水对联二、选择题下面各小题之下,都列举了可供选择的几种答案,请选出正确的一项。1、《孟子•滕文公上》:“树艺五谷。”赵歧注:“五谷稻黍稷麦菽也。”赵注用的注释术语应该是:A、曰、B、谓C、谓之D、为2、《礼记•王制》:“古者公田藉而不税。”郑玄注:“藉借也”。郑注使用的术语应该是:A、之言B、谓之C、犹D、读若3、《诗经•卫风•氓》:“淇则有岸,隰则有泮。”郑玄注:“泮畔。”郑注使用的术语应该是:A、谓B、读为C、曰D、之言4、《楚辞•涉江》:“冠切云之崔嵬。”王逸章句:“崔嵬,高。”王注使用的术语应该是:A、谓之B、貌C、之貌D、为5、《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郑玄注:“同门朋,同志友。”郑注使用的术语应该是:A、谓B、之为言C、谓之D、曰6、《诗经•魏风•葛屦》:“掺掺素手。”郑玄笺:“掺掺纤纤。”郑笺使用的术语应该是:A、谓B、之言C、读曰D、犹7、《楚词•离骚》:“恐美人之迟暮。”王逸章句:“美人怀王。”王注使用的术语应该是:A、曰B、谓C、谓之D、为8、《论语•先进》:“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朱熹注:“谷不熟饥,菜不熟馑。”朱注使用的术语应该是:A、谓B、读如C、犹D、曰79、《说文解字》:“璁,石之似玉者,从玉总声,葱。”许慎使用的术语应该是:A、读曰B、读如C、犹D、之言10、《诗经•魏风•伐檀》:“置之河之侧兮。”毛传:“侧崖也。”毛传使用的术语应该是:A、谓B、之为言C、读曰D、犹5.“香稻啄餘鸚鵡粒,碧梧棲老鳳凰枝”(杜甫《秋興八首》其八)所用的修辭方式是()a.委婉b.誇飾c.並提d.倒置e.起興6.下列劃線的詞中,不屬於借代这一修辭方式的是()a.長史張昭等曰:“曹公,豺虎也,挾天子以征四方。”《資治通鋻•漢紀》b.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李清照《如夢令》c.至於少弟者,生而見我富,乘堅驅良逐狡兔,豈知財所從來,故輕棄之,非所惜吝。《史記•越王勾踐世家》d.五月渡瀘,深入不毛。諸葛亮《前出師表》e.制彼裳衣,勿士行枚。《詩經•豳風•東山》7.下列字母屬於全濁音的有()a.並b.奉c.定d.從e.见8.下列注疏中不正確的列項是()a.《尚書正義》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正義b.《儀禮注疏》東漢何休注唐徐彥疏c.《禮記正義》晉杜預注唐孔穎達正義d.《春秋左傳正義》東漢鄭玄注唐孔穎達正義e.《周易正義》魏王弼、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正義5.d6.a、e7.a、b、c、d8.c三、填空:(15分)1、三十六字母的喉音是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