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青铜器的设计青铜铸造是人类历史发展上文明和野蛮的一个重要风水岭。世界范围内的青铜器的起源具有不平衡性,且不具有普遍性。安列托利亚半岛(土耳其境内)是最早冶铸青铜器的地区,目前发现有公元前6000年的青铜器。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公元前3000年进入青铜时代,古埃及文明紧随其后。欧洲的青铜时代自公元前2300年起,延续了约1000年。中国的青铜器起源比最早的两河流域要晚1000多年,比印度要晚约500多年。目前学术上公认的最早的青铜器是1975年在甘肃省东乡县林家遗址出土的一件用单范铸成的青铜刀,隶属于距今约5000年左右的马家窑文化。现场留存的炼铜碎渣分析,青铜刀是由铜锡共生的矿石所铸,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并没有成熟的铸造技术。目前学术上公认的最早的青铜器是1975年在甘肃省东乡县林家遗址出土的一件用单范铸成的青铜刀,隶属于距今约5000年左右的马家窑文化,有“中华第一刀”的美誉。现场留存的炼铜碎渣表明,青铜刀系铜锡共生的矿石所铸,而非成熟的金属配比所得,带有很大的偶然性。世界其他民族使用青铜器主要是制作武器和切割器。以至于丹麦学者汤姆森从技术的层面提出的“青铜时代”(BronzeAge)的概念,即指青铜器应用于生产领域和物质领域的时代。而中国的青铜器,主要是夏商周时期,三代的贵族用青铜器取代早期的祭器成为新的饮食器和祭祀器具。青铜器主要应用于生活领域和政治领域的礼器时代,因此又有“三代彝yí器”之称。(商代晚期的妇好墓随葬青铜器近500件。战国早期曾国国君曾侯乙墓葬中的随葬青铜器总量超过1万公斤。同样,年代在公元前14世纪著名的图坦卡蒙墓——稍早于妇好墓但已属古埃及青铜时代末期,同样出土了大量金银器,几乎没有青铜器)中国的青铜时代,作为最重要生产部门——农业,“众人”(三代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使用的生产工具依旧是传统的木石农具。严格上来说,中国的奴隶社会实为“铜石并用时代”。关于青铜器的使用功能,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理解。礼制在古代历史上是一个非常独特的现象,自三代以下,虽朝代更替,合乎礼制的经典器皿造型样式则时常被后世追慕。《汉书.武帝纪》记载,汉武帝“因得鼎汾水之上”,竟将年号改为“元鼎”,足见其敬重程度。历经五代的战乱,北宋的皇帝力图恢复三代之典章制度,希望建立一套和商周时期一样严密的统治秩序。因而,对古铜器等的考辩尤为重视,从而促进金石学的兴起。始于夏代晚期,止于战国时期,时间长达近15个世纪。青铜时代夏(前21-16世纪)商(前16-11世纪)周西周(前11世纪-前771年)东周春秋(前770-476年)战国(前475-221年)如果说,西方的奴隶文明史是雕刻在大理上石上的文明,那么,华夏的奴隶文明则是铸造在青铜器上的文明。其铸造工艺、内涵、使用数量,都鲜见于同期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青铜文明,这也是中国青铜器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有独特地位而引起普遍重视的一个重要原因。天然的纯铜为红色,称之为红铜。古文献中所言“赐cì金”、“吉金”,即指青铜。而“金”即纯铜,绝非现今的黄金。现存的古代青铜器多呈青灰或绿色,是历经几千年的化学反应出现的一层青灰色的锈,今人谓之“青铜”。青铜熔点降低(仅为800℃左右)、硬度增强、质地细腻延伸性极好可以拉成很细的丝(仅次于金、银)。第一节青铜器的制作工艺早期的青铜器多为游牧生活相适应的生活用具(如铜镜)和兵器(如铜刀)。工艺上以铸造和锻造为主,属于相对简单的外范铸造技术,在一千多年的历史流变中始终缺失蜕变的动力。青铜器成就一段历史,影响一个时代,应该追溯到公元前21世纪的中原王朝首度用青铜铸造礼器。中国的青铜器萌生于西北地区的游牧文化,繁荣于中原地区的农耕文化。直径14.6厘米,边厚0.15厘米,钮高0.5厘米镜面中央微凸,桥形钮,镜背以钮为中心饰三道凸弦纹与两周锯齿纹。此面青铜镜属齐家文化,由合范铸造,是目前所知时代较早的青铜镜之一。其镜身与镜钮形制为后世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隋唐、宋元及明清时期的青铜镜所继承。目前发现成熟运用复合范铸造技术制造青铜器的遗址,是豫西和晋南的“二里头”文化。时间上,文化大体与第一个王朝“夏”晚期相当。出土了约200件青铜容器,公开发表了117件。其中还包括目前中国最早的青铜酒器:爵、斝和盉。复合泥范铸造技术即“采用多块外范与泥芯相组合”的方法。在内范、外范两者间的空隙浇注铜液,即可铸出青铜容器。复合泥范铸造技术是中国青铜器铸造的核心技术,代表了当时生产力发展的最高水平,在春秋中期之前几乎是唯一的方法。基本程序是先用细泥做出器物的造型,然后在上面雕刻纹样,泥模做好烘干后制作浇铸时用的内外范(翻范),然后把分片制成的外范合拢在一起,使合成一器物外腔,在中心加入内范,形成空腔,也就是合范。青铜冶炼后注入空腔冷却,经过打磨修整之后就得到了需要的造型。足内侧的几何形状决定着腹底披缝的结构斝腹底的Y字形披缝(分型制模)在同一个模上可以夯出三块不同的范(分型制模)泥范斝芯盒(分型制模)(分型制模)测范温(分型制模)(范铸结构)斝腹底的Y字形披缝帽下的披缝黄冈的斝这和美苏不达米亚、埃及等同期世界其他文明以失蜡铸造为主的情况截然不同。失蜡法铸造的范可以重复使用几次,产生一批形状花纹完全一样的青铜器。而泥范铸造且手工制作,只能一范一器,决定中国古代青铜器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件青铜器。合范浇铸,两范之间就会产生对合的痕迹,即许多明显或不明显的铸造披缝。在商周时期,任何一件青铜器的块范拼合的痕迹都有一定规格,这些范铸逻辑也是当代识别青铜器真伪的重要依据。1.33米1.1米重833千克0.78米司母戊鼎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计算题:铸造青铜器需用坩埚熔铜,每个坩埚可溶铜11.9公斤左右,司母戊鼎重833公斤,请计算要多少坩埚同时并用才能实现同时浇灌?假如一个坩埚的操作场地为2平方米,运料、烧炭、观察火色、运液浇灌等操作人员平均每个坩埚3人,需多大场地,多少工作人员?(70个坩埚,140平方米,210个人)二里头的“陶化”的青铜礼器的邹形,商代形成以“酒器”为核心的礼器系统,西周形成以“食器”为核心的,等级分明的礼器系统,为阶级社会创造了一套清晰的用器制度,近乎完美的解决了造物体系的营造与天下秩序的关系,也迎来了青铜器艺术发展的顶峰。春秋中期至战国时期,随着周王室的衰微和礼制的转型,设计从“神本”向“人本”转变,昔日高高在上的神秘重器转为落落凡尘的世俗用具。青铜器艺术一体化的面貌被打破,产生了众多的区域风格,迎来了青铜器艺术发展的最后一个高峰。随着朝代的更迭和技术的革新,世代传承的青铜器因文化的变迁又有各具特点,表现为既有循序渐进式的渐变发展又有积蓄之后的突变飞跃。对于“青铜时代”时期,是如何指称青铜器的各种形态,以及采取何种分类的方式。由于秦代的“焚书坑儒”,到汉代对于前代器物与文字就已多不能识。用现在惯以“垂足而坐及合餐制”的生活器皿去理解古人“跪坐及分餐制”的生活器皿就难上加难了。现在通用的爵、斝、觚、角、卣、尊等大多数青铜器的专名,均为宋人考定。第二节青铜器的品系分类现存最早的古器物学专著当推北宋吕大临的《考古图》,共收录商周青铜器148件。以用途为纲,器型为目,三代的青铜礼器一般可分为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工具、兵器、车马器和杂器八类。这里主要介绍食器、酒器、水器和乐器四类的器物名称、用途和形制特征。一、食器。包括炊煮器、盛食器和取食器三类。主要有鼎、鬲、甗、簋、盨、簠、敦、豆、匕等。相当于现在的锅。既是炊器又是盛器,主要用来烹煮肉食、实牲祭祀和燕享等大多是圆腹、两耳、三足,也有四足的方鼎。1.鼎在古代社会中鼎被当作“明尊卑,别上下”,即统治阶级等级制度和权力的象征。据礼书的记载,西周时天子用九鼎,第一鼎是盛牛,称为太牢,以下为羊、豕shǐ、鱼、腊、肠胃、肤、鲜鱼、鲜腊;诸侯一般用七鼎,也称“大牢”,减少鲜肉,鲜腊二味;卿大夫用五鼎,称“少牢”,鼎盛羊、豕、鱼、腊、肤;士用三鼎,盛豕、鱼、腊,士也有用一鼎的,盛豕。古代煮饭用的炊器。铜鬲最初是依照新石器时代已有的陶鬲制成的。其形状一般为侈chǐ口(口沿外倾),有三个中空的足,便于炊煮加热。2.鬲(lì)3.甗(yǎn)相当于现在的蒸锅。全器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为甑zèng,置食物;下部为鬲(lì),置水。甑与鬲之间有一铜片,叫做箅(bì)。箅上有通蒸气的十字孔或直线孔。甗是绝大多数殉葬青铜礼器的墓中必有之器。主要出土于西周末、春秋初的墓葬中。相当于当现在的大碗,一般为圆腹、侈口、圈足、有二耳。西周时期常常还有一个方座。铜簋,最早见于商代。西周时,簋和鼎配合使用,成为标志贵族等级的器物。簋多以偶数出现,并有一套完整的使用制度。据文献记载:天子八簋、诸侯六簋、大夫四簋、士二簋。四簋与五鼎相配,六簋与七鼎相配,八簋与九鼎相配。4.簋(音gui鬼)5.簠(fu甫)古代食器,即文献里的“胡”或“瑚”。古文献说:“方曰簠,圆曰簋(guǐ),盛黍、稷、稻、粱器“(《周礼·舍人》郑玄注)。在实物中见到的簠都作长方形,口外侈,有盖,盖与器大小相同,合上为一器,打开则为相同的两器。这一特点,在古器物学上又称为“却立”或“却置”。器、盖各有四短足。但是商代就有簋,春秋时才出现簠,因此应该是簋派生出来簠。是盛放黍、稷jì、稻、梁饭食的器具。形似簋而椭圆,敛口、鼓腹,两旁有兽耳或附耳,下有圈足或四足,上有盖,盖上有作矩形的四足或可提拿起的圈形足。盖也可以仰置盛物。盨出现于西周中期后段,主要流行于西周晚期,到春秋初期已基本消失。一般成偶数组合。6.盨(xu须)盛放黍、稷、稻、梁饭食的器具,由鼎、簋的形制结合发展而成。其基本形制为圆腹、二环耳、三短足、有盖。有的敦为“上下圆相连”形,即通常所说的“球形”或“西瓜形”的敦。盖与器特点完全一致,使用时可分一器为两器用,提高了器物的使用价值。敦产生于春秋中期,盛行于春秋晚期到战国晚期,秦以后消失。7.敦(duì对)专备盛放腌菜、肉酱等调味品的器皿,形似现在的高脚果盘。新石器时代就有陶豆,特点为浅盘圈足,后来演变为深盘、高柄、有盖、圈足。汉代以后高足的食器都被淘汰,豆被改做照明的油灯。8.豆《仪礼•少牢馈kuì食礼》郑注云:“匕所以别出牲体也”。可见匕的用途为挹yì取饭食和牲肉。考古发现的匕常与鼎、鬲等器物共出,如安徽寿县蔡侯墓出土的鬲就附有匕。匕体一般为椭圆形,后有柄,为挹取方便,有的匕体前端作成尖形。我们没有办法确切地知道中国人什么时候发明了筷子,新石器时代就有骨匕,商代又出现了青铜匕。9、匕bǐ:古代取食器,有点像现在的勺。10、俎zu切肉、盛肉的案子,与鼎配合使用。青铜俎传世和出土都很少,或当时所用的俎多为木制,朽蚀不易保存,目前所见皆为商末、周初之俎,形制为长方形案面,中部微凹,案下两端有壁形足,也有案下附铃的。“礼以酒成”,无酒不成礼,因此,夏商周时期也是我国酒礼最复杂、酒与政治结合最为紧密的时期。包括饮酒器、盛酒器、提取酒和温酒器四类。主要有爵、角、斝、觚、觯、尊、觥、卣、盉、方彝、罍、壶、勺等。二、酒器1、爵最早出现的礼器。爵由铭文证明,为用于宴饮酌酒之器。相当后世的酒杯。早期为平底、晚期为圆底。前有流,后有尾,上有两柱,下有三足,一侧有鋬。另外也是君主国家贵族封号,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旧说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2、角形似爵,前后都有尾,无两柱。有的有盖。《礼记•礼器》:“宗庙之祭,尊者举觯zhì,卑者举角。”郑玄注:“四升为角”。这里所说的“角”应该是牛角杯,青铜角制作精美,决非卑者所用,所以应该是异形的爵。晨肇宁角是西周早期的饮酒器,原器通高28厘米,1986年8月出土于河南省信阳县浉shī河港乡浉河滩,现藏于信阳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虽然角与爵用途相同,但其数量却少得多,而象晨肇宁角这样带盖的角就更少见了。西周早期晨肇zhào宁角斝的形状似爵,但比爵大。无流无尾,有两柱。腹的形状为圆形、平底。春秋战国斝就已不多了,秦汉以后绝迹。3、斝(音jiǎ甲)分为三段,上部器口与细颈为容体,中间的腹部为实心,考古学上称之为“假”腹,下面为圈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