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央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设计(论文)评审表题目浅谈如何加强幼小衔接姓名孙岭智教育层次本科学号1213001263418省级电大河北电大专业学前教育分校沧州电大指导教师马瑞阁教学点沧州电大直属部2/11学生毕业设计(论文、作业)评审表学生毕业设计(论文、作业)终稿(由学生填写):摘要: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工作是基础教育系统工作中的一个关键点,本文从幼小衔接的内涵,幼小衔接教育问题的主要根源,幼小衔接的相关重点进行系统的回顾、分析与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幼小衔接的展望,防止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构建相互靠拢的平台。关键词:幼儿园小学幼小衔接儿童3/11目录一、进行系列幼小衔接会议、座谈、咨询等活动…………………………………4二、从各方面提高幼儿的能力真正做到幼小衔接…………………………………51、时间上的互相靠拢………………………………………………………………52、学习习惯和常规要求上互相衔接……………………………………………53、生活能力上的重点培养………………………………………………………64、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75、加强阅读能力的培养…………………………………………………………76、适当向幼儿进行拼音教………………………………………………………8三、要激发学生的入学兴趣,使其内心向往学校生………………………………8四、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学会独立,遵守规则……………………………………9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穿衣服、系鞋带、整理书包、带齐学习生活用具等习惯……………………………………………………………………………………………………………………………………….…….………92、学习习惯……………………………………………………………………………………………………..….93、行为习惯………………………………………………………………………………………………..…..10参考文献………………………………………………………………………………………………………………..114/11浅谈如何加强幼小衔接幼儿衔接问题是我国幼教科研的热点问题之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这说明幼儿园又为幼儿升入小学做好各种衔接工作的责任和义务。幼儿园树立幼儿衔接的意识,对于帮助幼儿从幼儿园生活顺利渡到小学生活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幼儿园与小学低年级,在教育教学内容,要求形式和方法方面缺乏过度,出现明显的“脱节”现象,使大量的幼儿在缺乏过渡到小学的经验准备或过度经验不足的情况下,从幼儿园毕业进入到小学,他们在新的生活学习环境中立即感受到了从我未经历过的来自各方面的巨大的压力。使他们的认知兴趣迅速下降,自尊心、自信心不断的减弱。因此,针对当前教育、教学上的脱节现象,建立相互间的联系,增进相互间的了解,加强相互间的合作,我们幼儿园做了很多方面的工作:一、进行系列幼小衔接会议、座谈、咨询等活动根据家长的需要开展有关幼儿小衔接的系列讲座或咨询活动。如:请小学优秀教师给家长做怎样给幼儿做好入学前的准备的讲座。分班请一些小学的老师与家长开座谈会和咨询活动。及将幼小衔接5/11的有关计划发给家长,使家长更进一步明确:该如何配合幼儿园教育好孩子,使他们能顺利过渡到小学进行学习。各班还要有针对性地组织家长小组的教学开放日活动,与家长共同探讨孩子在生活、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教师及时研究家长反馈的意见,改进工作。还组织了全体大班家长进行有关幼小衔接的答辩会及知识竞赛活动。二、从各方面提高幼儿的能力真正做到幼小衔接。1、时间上的互相靠拢在幼儿园大班,按规定集体活动时间是三十分钟左右,注重动静交替,注重游戏,注重幼儿活动与参与。而小学上课时间规定是四十分钟,与幼儿园相比较静多动少,并且要求遵守严格的课堂纪律。因此,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一下子要坐四十分钟,对很多一年级小学生来讲,无疑是一场严峻的考验。许多孩子对小学生活的向往在这时变成美丽的泡影,心里开始失望。为了使这种情况得到缓解,幼儿园在集体活动时间的安排上做了适当延长,大班下学期集体活动时间安排在三十分钟左右,让小朋友在心理上、时间概念上有好的准备。这种时间上的靠拢非常有效。2、学习习惯和常规要求上互相衔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幼儿掌握正确的坐姿、写姿、握笔姿势。坐姿、写姿、握笔姿势是我校多年来一直强调的事情,如果这些基本6/11姿势不正确,在高年级纠正往往收效甚微。因此,在幼儿园和小学一年级这样的起始阶段建立起上述几个良好习惯尤为重要。在大班后期可以进行专门的训练和指导,学写一些简单的数字,不要求快,只要求规范。还可以组织大班年级的坐姿、写姿、握笔姿势的比赛,组织幼儿观看有关录象,这些活动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要在常规上有要求。如引导幼儿在集体活动时间里逐渐保持注意的稳定和持久,尽量在活动后喝水、上洗手间。集体活动时能专心听讲,积极发言,老师加强对孩子进行注意力和思维敏捷性的训练。日常生中,老师尽少使用在小、中班时对幼儿常用物质奖励法,注重激励幼儿发自内心的对事物的专注和兴趣,培养幼儿内在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使他们顺利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3、生活能力上的重点培养幼儿园大班应加强生活能力的培养。如:整理书包,管理自己的物品,准时上幼儿园,按时入睡,在自由活动时会结伴玩耍,听指令完成任务或听老师口头通知带指定物品等,使用权幼儿在自理能力、时间概念、任务意识、责任感、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交往能力、以及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力等方面打下良好的基础,减少初上小学时丢三拉四,东拉西扯的现象,逐渐学会管理自己,进入小学后能开始忙而不乱、有条不紊的生活。7/114、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从语言环境上来讲,珠海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方言地区,其中最主要的有广东话、客家话、潮州话、标准的或有地方口音的普通话等。家长的文化素质也参差不齐,这给我们特区的幼儿教育带来一定的难度。所以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一方面要求教师注意语言的规范、优美、丰富多彩,另一方面要求教师鼓励幼儿多作普通话交往,还要提倡家庭里多用普通话交谈。其次,在大班环境创设中要创造一个自然学习汉字的环境,唤起幼儿无意识频繁出现的汉字的本能。如,图文并茂,蒙台梭利的三段式学习法等,都是幼儿自己创造的学习汉字的方法。5、加强阅读能力的培养在我园,特别是大班坚持开展了阅读活动,主要形式包括自由阅读和老师指导下的阅读活动两种。这两种活动,使小朋友既有自由选择阅读内容的机会,又能得到老师的引导,在有目的、有计划的阅读中,阅读方法、阅读兴趣、阅读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这些能力又直接、有力地促进学习能力的发展。通常,班里有这样的情形,识字的小朋友喜欢读书,读书又能学到更多的字。人与书产生互动,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在互动中增长。拥有这样的基础进入小学,给小学的学习生活带来很大的方便。如开学上课时,能听老师的要求正确理解拿、取书,能看通知,喜欢识字活动,能顺利地阅读报纸,能正确理解题意。识字兴趣、阅读能力、理解能力明显比不识字的小朋友强,学习8/11的起点高。值得说明的是,我们老师从来不专门设计活动教识字,幼儿识字活动都安排在分区活动里,幼儿们利用老师提供的大环境和可操作的材料,按自己的兴趣对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间加以迁、选择。要知道,在幼儿阶段识字不是任务,而利用环境、自然习得则是取得成功的一条重要经验。同样,我们把这条经验介绍给家长。6、适当向幼儿进行拼音教学在与小学老师讨论过程中,小学老师指出幼儿在上小学后学习拼音只有一个月时间,这给学生带来非常大的压力。所以我们在小学老师的指导下给幼儿进行23个声母的教学,我们利用各种空隙时间,运用电教化的手段进行教学。如:小学语文拼音的软件、拼音的磁带等。给予幼儿标准的发音和正确的指导。使孩子上小学后能更扎实的学好拼音。经过以上的这些活动为幼儿进入小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日后的工作中我们还会探索更多的方法,让孩子能更好的过渡这个成长的转折点、困难点。三要激发学生的入学兴趣,使其内心向往学校生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明确告诉学生,成为一名小学生是一件非常自豪的事情,因为那证明自己已经长大了,是个大孩子了,是令爸爸妈妈非常高兴的一件事情。告诉学生关于学校的一些情况,学校与幼儿园不同的地方,安排时间带学生到学校参观,看看明9/11亮的教室、开阔的操场、精心设计的黑板报、五彩缤纷的才艺展示栏、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消除他们心理上的陌生感。善于利用周围熟悉的事物、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引导他们探索发现,获取知识,培养学习兴趣。如学生在玩镜子时,可以引导他们发现镜子的反光原理,借爱迪生借镜子之光救妈妈的故事激发学习的热情。告诉他们上学后,知识渊博的老师会教给他们许多各种各样的知识,那样生活的本领越来越大,所以上学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四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学会独立,遵守规则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穿衣服、系鞋带、整理书包、带齐学习生活用具等习惯要注意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家长千万不要包办代替,不要助长孩子懒惰心理,让他离开父母和老师也能照顾好自己。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像洗手绢、扫地,擦桌子等。也要从小培养时间观念,穿衣、吃饭、写作业等不拖拉,不磨蹭,不浪费时间。懂得做完事情再玩,家长要及时督促,不要形成边做边玩的坏习惯,也可以适时给予恰当的语言方面的激励。坐、立、行保持正确姿势。爱惜学习用品,不乱花钱,不攀比吃穿。2、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学习知识重要的保证。家长要在家里给孩子制定一份作息时间表,每天给孩子留有固定的学习时间,10/11可以从暑假就开始,也可以更早。如在孩子入学前的一段时间,家长每天晚饭后看报纸时,就可以让孩子看看自己喜欢的书,等孩子上学后,自然就习惯了晚上看书做作业。接着就要认真按作息时间监督一段时间,直到孩子形成规律和习惯。一般来说,只要认真执行两三周,遵守作息时间的习惯就会初步形成。如此下来,次数多了,时间长了,孩子就慢慢形成规律,有了按时完成学习任务的责任感。还有,带孩子出去玩,可有意识地引导孩子有顺序地观察事物,然后用语言清晰地表达出来。持之以恒,会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观察、思考习惯,对于发展他们的语言、思维能力都有益处。再如,要求孩子做完作业再玩,做作业时要专心、细心,敢于克服困难,看书写字姿势正确,不要养成边写边玩、边吃边玩、边写边看电视等不良习惯。3、行为习惯儿童时期是良好的品行建立并形成的重要时期,他们的是非观、审美观等都需要正确的引导。因此,要在这一时期及时把握各种时机对学生进行教育。如在学生和小伙伴玩的不愉快的时候,帮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告诉他怎样与人相处:同伴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互相礼让。在以后的小学生活中,类似这样的事情还会有很多,但家长和教师不会时时陪在身边,自己应该知道怎么办。孩子犯了错误时,批评教育后,家长也应该告诉他,以后在学校里违反了纪律,老师也会像妈妈一样批评他,这都是为了帮他改正错误,使他能成为一个好孩子。告11/11诉孩子要认真听,按照老师说的去做。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还应随时随地渗透团结协作精神和文明礼貌教育,以培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为孩子一生健康地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参考文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教育研究方法》《学前教育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