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一、南北重归统一1.隋朝的建立时间:581年建立者:隋文帝杨坚都城:长安(今陕西西安)2.隋朝的统一时间:589年二、隋文帝的统治(“开皇之治”)1.措施:(1)改革制度(2)发展生产(3)注重吏治2.意义:隋文帝在位时期,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三、隋朝大运河1.目的:①加强南北交通;②根本原因: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2.河段: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从北往南: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涿郡—永济渠—洛阳—通济渠—淮水—邗沟—江都—江南河—余杭)3.长度、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4.意义(作用):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的经济交流。四、比较:秦朝与隋朝的相似1.短命王朝,二世而亡。2.皆因暴政引发农民起义被推翻。3.都有重要政治制度沿用多年:秦朝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隋朝有科举制。4.都有著名工程存世:秦朝的长城和隋朝的大运河(赵州桥)。5.都是结束重大分裂时期完成的统一。第2课“贞观之治”一、唐朝的建立时间:618年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都城:长安(今陕西西安)二、“贞观之治”(唐太宗的措施)1.措施:(1)政治方面:①注重总结历史经验教训,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②任用贤才、虚心纳谏。任用富于谋略和善断大事的房玄龄和杜如晦;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2)经济方面:注重发展生产,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减轻人民负担。(3)生活方面:崇尚节俭。(4)文化方面: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大大扩充国学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5)民族关系:在今新疆地区设立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安西都护府)。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6)对外关系:贞观初年,玄奘西游天竺(印度)求取佛经,促进了唐印文化交流。2.意义:唐太宗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出现繁荣景象,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三、女皇帝武则天1.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2.因为她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国力不断增强。所以人们称她的统治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承上启下的作用)第3课开元盛世(唐玄宗的统治措施)一、开元之治(政治)(1)任用贤才(姚崇);(2)崇尚节俭;(3)重视吏治:把中央优秀官吏下放到地方任职,并亲自考核县令的政绩。(4)比较:唐玄宗与唐太宗相似的是(1)和(3)二、盛世经济的繁荣(经济)1、农业(1)农耕技术的发展:育秧移植栽培技术的使用(2)茶叶生产的发展:饮茶之风在全国范围盛行。(3)农业工具的改进:曲辕犁、筒车2、手工业(1)丝织业(2)陶瓷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3、商业(1)著名的大都市:长安、洛阳、扬州、成都(2)唐都长安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一座国际性大都市。城内分为坊和市,坊是居民住宅区,市是商业区。(3)比较:汉朝长安的东市和西市在城的西北角,唐朝长安的市在居住区内,反映商业发展繁荣三、民族关系:册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封渤海君王;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四、对外关系:玄宗时,鉴真和尚东渡日本,兴修唐招提寺,促进唐日文化交流。五、文化:把诗赋作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促进了唐诗的繁荣。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一、科举制的诞生与完善人物措施发展阶段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诞生阶段隋炀帝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诞生阶段唐太宗扩充国学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完善阶段武则天增设殿试、武举完善阶段唐玄宗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完善阶段二、科举制的影响1、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2、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3、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第5课“和同为一家”一、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1、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7世纪前期,定都逻些(今拉萨)。2、唐蕃“和亲”(1)文成公主入吐蕃:①原因:松赞干布仰慕中原文明,向唐求婚。②过程:唐太宗——文成公主——松赞干布。③意义: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2)金城公主入吐蕃:①过程:8世纪初,金城公主——尺带珠丹。②意义:吐蕃和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了,唐蕃关系日益密切。3、比较:昭君出塞和文成公主入藏(1)昭君出塞:①原因:呼韩邪请求和亲。②过程:汉元帝——王昭君——呼韩邪单于(蒙古族)。③意义(影响):呼韩邪单于和昭君,为汉匈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2)相似:①原因相似——少数民族政权请求;②形式相同——汉族中央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和亲;③作用影响相似——密切经济文化交流、促进汉族与少数民族友好关系。二、唐朝周边的少数民族唐民族生活地区与唐朝的关系今民族吐蕃西北和同为一家: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尺带珠丹与金城公主通婚藏族回纥西北唐玄宗封其首领为“怀仁可汗”维吾尔族靺鞨东北唐玄宗封其首领为“渤海郡王”“车书本一家”满族南诏西南唐玄宗封其首领为“云南王”黎族.白族三、唐朝处理与少数民族之间关系的方式1.战争:唐太宗时期与东突厥的战争。2.设立机构:唐太宗和武则天在西域设立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3.和亲: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4.册封首领:唐玄宗册封回纥、渤海、南诏首领。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一、对外友好往来1.遣唐使:日本派到唐朝学习文化的人,唐对日本的影响——政治制度、文字、建筑、钱币、习俗等。2.鉴真东渡日本:唐玄宗时期高僧,修建唐招提寺。3.玄奘西游天竺:唐太宗时期高僧,写成《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和我国新疆地区的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4.影响:促进唐朝与日本、印度的文化交流。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二、比较:汉唐对外交通图、经济重心1.汉朝:以陆路为主,与少数国家交流。汉代经济重心在北方。2.唐朝:海陆并举,与多个国家交流贸易。唐朝南北经济发展平衡。第7、8课辉煌灿烂的隋唐文化一、科技与艺术领域人物成就地位科技建筑李春(隋)设计建造赵州桥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的石拱桥印刷术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雕版印刷品医学孙思邈著有《千金方》被后世尊称“药王”艺术书法颜真卿创立雄浑敦厚“颜体”他是继王羲之后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柳公权创立“柳体”他书法特点是方折峻丽、骨力劲健绘画阎立本擅长人物画笔力刚健吴道子写意画先河注重线条变化、立体感强,“画圣”雕塑甘肃敦煌莫高窟世界最大艺术宝库之一乐舞吸收了西域各族和周边各国的传统乐舞二、光耀千古的诗坛诗人代表作特点称号李白《早发白帝城》《蜀道难》豪迈奔放,想象丰富诗仙杜甫“三吏”“三别”反映社会现实“诗史”诗圣白居易《秦中吟》《新乐府》通俗易懂,反映社会现实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一、北宋的建立1.北宋的建立:960年赵匡胤(宋太祖)(1)夺政权:“陈桥兵变”(2)夺兵权:“杯酒释兵权”——用设酒宴的方法解除了统兵大将的兵权,加强中央集权。2.北宋与辽的和战:宋真宗时,辽宋“澶渊之盟”:辽撤兵,宋朝给辽岁币。二、金与南宋的对峙1.岳飞抗金:郾城大捷抗金正义、被杀冤屈2.宋金和议:①南宋向金称臣,②并给金岁币;③划界:双方以淮河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三、辽宋夏金政权并立1.比较表政权民族建立时间灭亡时间建立者都城辽契丹10世纪初1125年金灭辽辽太祖阿保机上京北宋汉族960年1127年金灭北宋宋太祖赵匡胤东京(今开封)西夏党项11世纪前期蒙古政权灭西夏李元昊兴庆金女真12世纪初期蒙古政权灭金金太祖阿骨打会宁,中都(北京)南宋汉族1127年1276年元灭南宋宋高宗赵构临安(今杭州)2.示意图3.辩证的(一分为二的)认识宋朝的议和(1)议和两宋都给并立国“岁币”,增加了宋朝人民的负担。(2)议和结束了宋与并立国的战争状态,有利于人民生产、和平交往。4.比较:北宋、南宋的关系类似于西晋和东晋的关系:后者皆偏安于南方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一、南方农业的发展1.江南农业发展的表现:(1)高产粮食作物品种的引进(越南的占城稻)——水稻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首位(“苏湖熟、天下足”。)回顾: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最早培育水稻。(2)茶叶、棉花等经济作物种植的推广(棉花:从两广、福建到长江流域)2.江南农业迅速发展的原因(1)经济因素:大量中原人口的南迁,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带来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经验;(2)自然因素:宋代南北气候变冷,南方相对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南方自然条件保持较好。(3)政治因素:南方战乱较少,为经济发展提供较为稳定的社会环境。二、南方手工业的兴旺1.丝织业水平的提高(蜀地丝织业“号为冠天下”)2.棉织业的兴起(海南岛发展到东南沿海)3.制瓷业的成就(哥窑的冰裂纹瓷器;瓷都——景德镇)4.造船业的发展(宋朝的造船业居当时世界首位;广州、泉州造船业发达)三、南方商业的繁荣1.南方商业都市的发展(商业都市——北宋都城开封、南宋都城杭州)杭州改为都城临安后,繁荣程度远远超过了北宋时的开封。2.海外贸易的发展(对外贸易以海路为主)(1)直接原因:偏安于南方,陆路受阻,主要依靠海路。(2)政府支持:政府鼓励海外贸易;设立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市舶司。(3)技术支持:宋朝的造船业居当时世界首位;北宋,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事业。(4)具体表现:拥有闻名世界的大商港——广州、泉州;中国商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3.货币材质的变化(1)时间:北宋前期(2)地区: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3)作用:有利于商业的发展。第11课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一、衣食住行等习俗的变化1.衣:宋初崇尚节俭;劳动者多穿小袖狭身的短衣;妇女缠足的陋习逐渐传开。2.食:北面食为主,南稻米为主;夏季冷饮;北宋以羊肉为多,南宋吃鱼多;互市(贸易)。3.住:农村住茅屋、富家住瓦房、贵族官僚住宅第。4.行:牛车,驴车;乘轿,骑驴骡。邸店(旅馆)二、热闹的瓦子和欢乐的节日1.瓦子: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勾栏:演出的圈子。2.节日: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宋代称春节为“元旦”。过年挂年画、贴“桃符”(春联)。运用:王安石《元日》(正月初一)一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反映宋朝的社会风俗有:放鞭炮、贴春联第12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一、“一代天骄”统一蒙古1.一代天骄——成吉思汗1206年,推举铁木真为大汗,尊称成吉思汗,蒙古国建立。从此,统一蒙古草原。比较:秦汉之际,匈奴冒顿单于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建立强国。梳理:少数民族首领称呼——匈奴单于、吐蕃赞普、蒙古大汗2.毛泽东《沁园春·雪》中的“名君”:“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二、忽必烈建立元朝1.元朝的建立(1)建立:1271年;大都(今北京);元世祖忽必烈。梳理:北京——隋运河北端涿郡、金国中都、元朝大都、明朝北京、清朝京师(2)统一:元朝先后灭掉西夏、金和南宋(1276年)(3)南宋末年名臣文天祥抗元——坚贞不屈、崇高气节比较:南宋初年名将岳飞抗金2.忽必烈的统治(1)经济措施:重视发展农业,商业繁荣。①禁止圈占农田;②治理黄河;③推广棉花种植;④开凿新运河:目的——便利南粮北运;河段——会通河、通惠河;效果——从杭州直通大都》。比较:隋朝大运河与元朝大运河:目的不同(交通、统治/运粮)、影响相同(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比较两图获取信息:截弯取直、黄河改道。⑤开辟海运:粮食运输以海运为主。(刘家港——直沽——大都)(2)中外交往:意大利的马可·波罗,著有《马可·波罗行纪》描述大都繁华景象。(3)政治措施:行省制度的建立:①目的: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了实行有效的统治,元朝建立了行省制度。②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省级行政区设立,始于元朝。比较: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建立县制”;秦朝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地方实行郡县制。县级行政区设立,在教材中与秦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