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鄙视链三教九流,纵横中国。中国有660多个城市,这包括了直辖市、地级市以及县级市,直辖市也不是高高在上,否则就没有当年'逃离北上广'的运动了,深圳更是秒杀天津。在多元评价体系的时代,城市的鄙视链也在随时变化。1行政级别鄙视链北京>上海>其他直辖市>副省级城市>省会城市>普通城市>县乡区域经济专家罗天昊在《中国城市战略的五大迷局》中提出,城市存在一种“权力坐标”。尤其是城市的公共资源,是按照政治地位排队。中国城市产业战略的五大迷局按照权力地位,中国的城市可以分为七个层次。北京是首善之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所在地,显然在鄙视链的塔尖位置,这是无可争议的。之前提京津冀一体化时,河北的一些城市要与北京对接,谈生态补偿,结果发现级别上没办法对接。即使河北省出面对接,同样是省部级,河北也要表态为首都服务是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中国四大直辖市:北京、天津、上海、重庆,行政级别上都一样,党委书记都是中央政治局委员,但是四大直辖市还是有差别的。北京无疑是老大,排名老二的应该是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中国三大经济圈中,长三角经济圈无疑是最具活力的,上海在其中的核心地位是无可替代的。虽然这几年上海有点颓,在新经济上的确是落后了点,下面的小弟口头上表示有点不服,比如杭州,但若说挑战上海,那就言之过早了。上海的资源禀赋目前中国无一城市可以替代,杭州自不必言,深圳也不行,连北京也不可以。接下来的就是重庆和天津了,在直辖市中,重庆是最年轻的了,没办法和北京上海争高低,所在的成渝经济圈中,它又不愿意和成都直接对比,因为毕竟行政级别上,它要高成都半级,所以它就对标天津了。天津、重庆一直在较劲,这两年都是折腾的城市,重庆不用说了,反腐大戏一部接一部的。天津这些年在北京身边,很委屈,借助滨海新区,意欲重振曾经的辉煌,最不济也要弄个北方经济中心,但是又冒出统计数据'挤水分',经济增速直线下滑,被重庆反超。行政级别上,直辖市下来就是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中国现有15座副省级市:广州、武汉、哈尔滨、沈阳、成都、南京、西安、长春、济南、杭州、大连、青岛、深圳、厦门、宁波。其中深圳、大连、青岛、厦门、宁波是计划单列市。当然15个副省级城市中,也分一二三阵营,总体上说,也是风水轮流转,都曾经牛过。不要瞧不起东北的几个兄弟,谁没有青春过呀?沈阳、大连牛的时候,深圳还是一个小渔村呢!副省级城市下来就是省会城市了,比如长沙、郑州、合肥、贵阳等,这些城市反而是现在的明星城市,经济增速惊人,利用新经济实现了弯道超越,比如贵阳。在新一轮的城市竞争中,他们的实力不可小觑。省会下的就是普通城市了,级别上都是一样。在中国的政治格局下,官大一级天差地别,资源的获得也不一样。比如唐山对石家庄,唐山的经济实力强于石家庄,城市面积和人口也差别不大,但是在资源的获取上,石家庄和唐山不在一个等量级上,比如地铁,石家庄2017年开通了第一条地铁,唐山还在规划中呢,至于正式开工时间,你懂得。县乡,除极少数东部城市之外,大部分在财权和发展自主权上,处于末梢。2GDP鄙视链上海>两万亿俱乐部>万亿俱乐部>准万亿>高增速一般城市>低增速一般城市甭管你权利有多大,职级有多高,都得吃饭,所以经济发展是第一要务。即使现在不惟GDP,但是GDP依旧很重要,它与你这个城市人民的美好生活是紧密相关的,有'GDP,不能说明你什么,没GDP,你肯定连什么都不是。在GDP的鄙视链上,顶端是上海。这也是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上海是中国的经济中心。2017年,上海的GDP超3万亿,是中国唯一一个GDP超过3万亿的城市。但是对比数据,你会发现,上海与北京等城市的差距在缩小,2016年上海GDP比北京多2566.85亿元,2017年经济差距缩小至2133.46亿元。上海目前处于动能转换的阶段,之前的优势反而成为当下创新的桎梏,但只要海派的开放精神不失,领先的优势应该可以继续保持。接下来的两万亿俱乐部成员了--北京、深圳、广州。2017年,深圳GDP首超广州,不是说广州发展慢了,而是深圳太快了,广州增速7.3%。,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但是深圳却达到了惊人的8.8%。深圳是中国城市中最具有创新精神的。还记得2002年的那篇文章《深圳,你被谁抛弃》吗?这篇文章出来后,当时的深圳市长于幼军出面回应:谁也抛弃不了深圳,并与文章作者呙中校进行了两个小时的平等对话。这就是深圳精神,这要搁在某些城市,早就404了,放在某企业,跨省都有可能。随后深圳开始了二次创业,现在不是深圳被谁抛弃,而是准备抛弃谁了。如果粤港澳大湾区真的能落地,深圳未来可期,上海可能要紧张了。接下来就是万亿俱乐部了,依次有重庆、天津、苏州、成都、武汉、杭州、南京、青岛、无锡、长沙。其中,重庆离两万亿不远了,不出意外,2018年能进两万亿俱乐部,无锡和长沙都是刚刚进入万亿俱乐部。抛开直辖市和副省级城市,有三个城市值得关注,苏州、无锡和长沙。在万亿俱乐部中,重庆、天津、苏州名列前三,排名第四的成都与苏州还有一些差距,目前超越苏州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如果天津的增速继续低迷,苏州超越天津的可能性非常大。曾经风光一时的苏南模式,代表城市正是苏州和无锡,苏州曾经超越过深圳,无锡也在南京、武汉、成都之上,如今深圳与苏州已经不在一个等量级,而无锡也与南京的差距越来越大,苏南模式的确衰落了。但在新一轮城市竞争中,苏州与无锡依旧有机会,比如苏南的工业基础一直很好,无锡的房价一直不高,这些都在未来在吸引人才上,具有很好的优势。在政策优势上,苏州自然无法和深圳、天津相比,但是苏南模式当年的崛起,本身就不是靠政策推动的。长沙进入万亿俱乐部,代表了中西部城市的全面崛起,长沙另一个显眼的标志是GDP增速,达到了9%,中西部城市如重庆、成都、合肥、郑州等,增速没有低于8%的。在我的印象中,中国有两个城市的人民生活最安逸,一个是成都,一个是长沙。量不大,但是我跑得快,这也是值得尊重的,中西部城市基数不高,只能靠高增速来赶超。比如贵阳,在省会城市中,增速应该是最高的,2017年达到了11%,而同样是贵州的遵义,增速竟然是12%,云南的昆明也有10%,南昌也有9%的增速。重庆9.5%,高增速当然与投资紧密相关,无论是政府投资还是民间投资,至少这些城市经济是充满活力的,而非死气沉沉的。当然,鄙视链的下游就是经济总量不咋地,增速也不行的城市了。投资不过山海关,投资不行,增速自然不乐观。主要是东北和西北的几个主要城市。沈阳排名倒数第一,只有3.5%,天津排名倒数第二,但是好歹人家总量占优。接下来是呼和浩特和兰州,哈尔滨也只有6.7%。东北几个城市是老大难,分析与支招已经够多。而西北那几个城市,在美丽中国的政策下,其实真不用强调经济发展,应该首重生态和可持续发展,把上游生态保护好,比什么都重要。3房价鄙视链买不起也买不到>买得起但买不到>买得起也买得到>买得起不想买>想卖房事是中国人的头等大事。2013年的时候,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董藩作出预判:未来5年,北京的房价可达10万。当时一片骂声,砖头横飞。5年后的2018年,北京10万一平方的房子比比皆是。在当下,手上没套房子,你谈个锤子成家立业?在这条鄙视链中的顶端,是买不起和买不到。买得起自然代表了你实力,但是买得到你才是真的牛。这里面的代表城市就三个:北京、上海,深圳。均价都是5万以上,房屋总价大都超500万,手上没200万现金,你都不好意思说去看房。问题是你就是有钱,也得有资格呀,有户籍的能买两套,但是第二套得首付7成,没有点实力真不行。没户籍的,要满足各种条件,5年的社保,还不能断一天,限购政策越来越紧。在这几个城市,房子真是稀缺品,也不仅仅是用来住的。目前,北京、上海、深圳买一手房都得摇号--不够卖呀。500套房子,至少有1000人来买,还都揣着现金来的。你要看样板房,可以,先验资,提交你的财力证明,然后才是认筹,有了购房资格,最后是摇号,你得阿弥陀佛看运气。但是买到就是赚到,因为政策限制,一手房开盘的价格大多时候要低于周边的二手房房价,这能不让人炒吗?一线城市房价下跌的可能性并不大,随时有反弹的可能。接下来是买得起但买不到,比如厦门,三亚,杭州等城市,均价在3万以上,比北上深便宜点,但是也限购呀。比如'东北第四省'三亚市以及海南其他地方,之前虽然价格高点,但是动用点手段,还是可以买的,现在好了,想买,彻底没戏了。即使我在北京上海没房子,但是在海南有套房,也足够我笑傲朋友圈的。还有更早的雄安新区,都带动了北京周边的一轮炒房热。现在中国人有一个条件反射:利好政策=房价高涨。看看丹东吧!连邻国的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利好,都带动这个沉寂了好几年的小城房价大涨,而且涨得非常没道理。现在买得起也买得到的城市就没几个,大多数城市都有限购,强弱不同而已,不过随着各地抢人政策的开开展,在某种意义上,限购政策在逐渐放宽。值得买的城市比如西部有重庆、成都,中部的长沙、郑州等,长三角有宁波、嘉兴等一些城市。但如丹东这样的城市,潮水来得快,去得也快。买得起不想买的城市,就是三线城市了,这些城市的购买人群主要是当地人或者是回流人群,这一轮随着旧城改造而出现的房地产去库存化,导致了房价的快速上涨,但这种上涨是没有人口红利支撑的,一旦去库存周期结束,房价将迅速回调,如果是投资性购房,存在很大的风险。而处于鄙视链最低端的就是想卖的城市。这些城市的典型特征就是人口净流出。不好意思,又说的东北。东北的主要城市,人口净流出严重,房子保值增值的可能性很小。如果有人告诉我,他刚刚在营口投资买了一套房,我:......4标签鄙视链超级城市>新一线城市>开放试验区>全国卫生城市城市如人,也是要混朋友圈的。混朋友圈就得有标签,这就有了鄙视链。标签的背后是这个城市的竞争力、房价、薪酬、个人未来发展空间等。至少你花了父母几十万出国留学回来就业,去了北京或深圳创业,就让人觉得物有所值,去了成都,也不错,新一线城市,未来可期,如果说你去大连,那就差点意思了,现在连新一线都算不上,而且去的还不是政府部门,那只能被鄙视了。当然,鄙视链的顶端还是那几个超级城市,北上深广。这几个城市未来定位都是超级城市,国际级城市,比肩纽约、伦敦的。在几个城市中,北京和上海肯定是最具有国际都市的气质,深圳毕竟年岁轻,历史沉淀还不够,广州的人口和经济体量都要相对弱些。如果你觉得北京上海房价高,大城市又堵车,生活成本又高,那成都、杭州、南京这些新一线城市也可以考虑的。按照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的排名,2018年新一线城市包括成都、杭州、重庆、武汉、苏州、西安、天津、南京、郑州、长沙、沈阳、青岛、宁波、东莞和无锡。指标体系不仅仅是GDP,包括了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度、生活方式多样性和未来可塑性五大指标。在新一线中,比如成都,一直是占住新一线老大位置,各项指标都很优秀。这个城市的标签也在不停的变化,从之前的'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到'成都,都成'再到现在提出的要建世界城市。从定位到格局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现在没有人说成都仅仅是一个小资,适合生活的城市了,而是具备国际化大都市气质的城市了。比如无锡,今年是第一次进入新一线,替代了大连,这是否代表苏南模式的重新出发,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观察观察。总之,逃离了北上广,你也要去新一线,当然,养老不算。没进新一线,在朋友圈里可炫耀的资本就少了,那好歹得混个改革试验区啥的吧。之前国家发改委非常喜欢批试验区,有城乡统筹的,两型社会建设的,新型工业化的,金融的,农业现代化的,还有比如汕头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等等,现在最热的就是自贸区了,最新的就是海南自由贸易区了,如果不再控制,自贸区也要四处开花了。当然,这也是炫耀的资本,好歹也是官方认定的,表明了中央政府的重视,但是回头看看,批的这些试验区,哪些真正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