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第一节适应人生新阶段人生之旅,流光溢彩。大学时光,千金难买。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人才的资源。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人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放在大学新生面前的当务之急,就是如何紧紧抓住这一重要的战略机遇,实现成人、成才、和成功的人生目标。一、认识大学生活特点大学是信息的海洋,求知的殿堂,是栋梁的摇篮,良师的故乡,是莘莘学子勤奋苦读,放飞理想的地方。自从1643年英国有了伦敦大学,1810年德国柏林大学,校长洪堡确立了UNIVERSITY的办学理念,即无所不包,广博之意。2006年7月12日在上海召开的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又把“21世纪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大学科技创新”、“理论创新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进一步丰富了大学新的内涵。我国最早的为1895年天津西学学堂,1898年北京京师大学堂即今天的北京大学。大学是人生的新阶段,当代大学新生步入大学城面临新的环境,新的伙伴,新的特点,新的生活,直接面临三大变化:1、学习要求的变化第一,知识广度和深度的增加。在广博的基础上求精深,在精深的平台上更广博。专门知识就就象战斧式巡洋导弹,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就象运送导弹的载运火箭,两者互为匹配,相辅相成。第二,专业难度的增加。专业是大学新生成为专门人才的基础,专业训练是大学生进入专业领域的必然途径,经过高难度严格的专业学习,大学生就可能成为我国专业人才的预备队。第三,自学自由度的增加。自学是大学新生成才的重要环节,大学学习的自由度比中学大得多,大学新生可以在自学天地里自由翱翔。“老师领进门,自学靠自身。只要功夫深刻,功到自然成”。第四,利用资料熟练度的增加。熟练利用资料是大学新生学业取得成功的锐利武器。诚如古人所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大学新生如果熟练利用资料,在学习和研究中往往就能事半功倍。[个案]:张永立,一个从赣南山区走出去的大学生,一边在清华大学食堂打工,一边坚持8年学习英语,他从不会查找资料开始,买不起资料,就到地摊上买旧的英语资料,一点一点地查,一点一点地用,不断刻苦摸索,逐步掌握了一套熟练利用资料的本领,他在资料的海洋里漫游,在资料的殿堂里成长,终于在托福考试中考出了630分的好成绩,又取得了北大的本科文凭。他的成功格言是“青年的词典里没有失败这个单词”。勤奋,成就了他的梦想。-刘宏伟《思想道德修养教学案例》第375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2、生活环境的变化当代大学生从生理年龄看,正处于青年中期,从心理年龄看正处于人生“第二期心理断乳期”,从社会年龄看正处于从“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过渡期。第一,离开父母,培养料理生活的独立性。大学新生的大学生活,从围绕“一只书包两只碗,教室寝室图书馆”三点一线式循环开始的,这需要锻炼自己,不断提高料理生活的能力,逐步培养自己生活的独立性。第二,人际交往,养成选择沟通的广泛性。进入大学,大学新生可以同不同层次的学生交往和沟通。他们人际交往通常往往经过相同的地域、相同的兴趣、相同的愉悦到相同的志向的发展过程。应理性而和谐地交往。第三,适应环境,提升自我内在的可塑性。大学新生初进校园,适应环境成为当务之急,这需要提升自我内在的可塑性,努力与同学和睦相处,求同存异,抓大放小,尽快适应大学生活环境的变化。[个案]上海某高校学生小刘,在家里以“小王子”自居。进入大学仍然我行我素,这种不可取的个性与室友格格不入。一次在与同学的口角中,为了震住他人,竟把寝室的八个热水瓶全砸了,寝室变成了浴室,大家批评他不文明。他一怒之下,又把大家集资的购买的彩电也砸了,随着一声巨响,他方如梦初醒:“我真蠢,这可是要赔得呀”。从此,小刘彻底的孤立了,他只敢熄灯后,偷偷地摸进寝室,睡觉严重失眠,从而产生了人际交往恐惧心理,后来经过老师的多次帮助和指导下,才逐步调整了自己不合群的个性,逐步适应了环境,逐步融入了群体。--陶国富、王祥兴主编《大学生交往心理》第68页,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3、社会活动的变化[1]、党团组织、学生会、班委活动正常开展大学新生应积极参加党团组织、学生会、班委活动。在政治上积极要求上进,关心国家大事,关注世界风云。不能“风声雨声读书声,不吭一声,国事家事天下事,管我啥事”。而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既要懂中华文化,又要有世界眼光,在学生会、班委活动中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2]、社团活动、兴趣小组活动生动活泼大学新生应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兴趣小组活动。在社团活动、兴趣小组活动中,根据自己的特长,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锻炼和提升自己的社会活动能力和综合能力。[3]、课余文娱、体育活动丰富多彩大学新生应积极参加课余文娱、体育活动活动。在活动中,提升自己审美能力,培养自己的文体才能和增强自己强健的体魄。二、提高独立生活能力1、确立独立生活的意识大学新生应确立独立生活的意识,以积极的心态理性安排自己的生活,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逐步树立自信、自律、自立、自强的精神,锻炼自己独立生活的的能力。2、虚心求教,细心体察大学新生应虚心向老师求教,向成熟和优秀的同学学习,细心体察自己的生活,循序渐进,逐步适应,自己来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3、大胆实践,积累经验“生活是最好的老师”大学新生应在实践中不断磨砺,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大胆实践,积累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独立生活的的能力。[个案]:上海外国语附中有个女生周雁声,远离父母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求学,一开始生活很不适应,后来,她对学习和生活重新作了安排,清晨,穿了旱冰鞋,给各个校区的学生送英语报,既锻炼身体,又熟悉校园环境;下午上图书馆,消化老师的讲课内容、并进行预习和自学;晚上为资料室电脑操盘,既熟悉了资料系统,又提高了计算机技能。在实践中她逐步提高了独立生活能力,坚持学习生活两不误,毕业时由于品学兼优,被评为“哥伦比亚大学荣誉学员”。三、树立学习的理念1、树立全面学习的理念学习应该是全面的,既要学好专业和相关知识,又要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要有广博的知识面,精深的知识点;其次,要取百家之长,走自己的路;再次,要沿波讨源,虽幽必显;最后,要多管窥豹,必见全斑。--刘国生著《北大名师告诉你这样学习最有效》第1页,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6年版。2、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自主学习是能动的学习,要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专业。积极掌握知识技能和方法,使自己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首先,要从知识导游图起步;其次,要围绕瞄准的问题读书;再次,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最后,要活化知识的酶,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刘国生著《北大名师告诉你这样学习最有效》第2页,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6年版。3、树立创新学习的理念创新学习是以求真务实为基础,采取创造性方法,追求创造性成果的学习。首先,要把创造性思维渗透到学习中去,大胆开拓,敢于突破,获得新知识;其次,要把知识与创造有机结合,把知识内化变成能力;再次,要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发现别人未发现的东西。逐步养成科学的创造性思维的习惯,为将来的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陈金华主编《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案例解读》第4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4、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今日的世界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知识信息快速增长,知识的更新期大大缩短,全球每天光是各种日报就出现一万多种,高达5亿多份,每年出版的杂志一千万多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信息快速增长。大学生应树立终身学习、终身求知的理念。不断学习新知识,获得新本领这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宋太庆著《知识革命论》第4页,贵州民族出版社1996年版。四、培养优良的学风1、培养勤奋的学风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个案]:马宗明2001年从上海向明中学考入北大。那时,他所在的寝室里,只有他是通过高考被录取的,其他人均是经高中奥赛优胜而保送进入北大的佼佼者。“听室友们热烈地讨论高等数学,自己云里雾里,也想参加但不知道要说什么好。”他回忆当时的尴尬和无奈。几乎不懂高等数学的他,面对如此巨大的差距,有一种压得透不过气来的感觉。但马宗明硬是不服输,他给自己立下“军令状”:自学,一点一点地追赶!到期末一定要从最后一名跃升到宿舍第一名。于是,他将所有课余时间都放在图书馆里。在校三年,无论身体有所不适,还是非典肆虐北京之际,从未间断。他说:“有时连吃饭都在思考解题的方法。”就靠着这股对数学的勤奋精神,马宗明连续两年在学年总评中荣获全班第一名。获北京大学两年一度的最高荣誉:“学生五·四奖章”。培养勤奋的学风,是大学生成才的起点。2、培养严谨的学风韩愈在《进学解》中指出:“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个案]:广州中山大学朱熹平教授和清华大学兼职教授曹怀东严谨治学,契而不舍,瞄准世纪数学难题,坚持数年磨一剑,在攻关的过程中,他们一丝不苟,严谨求证,不放过一个细小的环节,严谨作风终于迎来了研究硕果,他们彻底证明了“任何一个封闭的三维空间,只要它里面所有的封闭曲线都可以收缩成一点,这个空间就一定是一个三维圆球”的庞加莱猜想。哈佛大学教授、著名数学家、菲尔兹奖得主丘成桐宣布:这被列入七大数学世纪难题的破解,这是一项伟大成就,比哥德巴赫猜想重要得多。培养严谨的学风,是大学生成才的基石。3、培养求实的学风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说过:“8并不如2加6,如果每天有2小时学习,来改变不懂科学,生产效率低的状况,企业领导者就会发现,这正是一种投资,决不是浪费。”1916年他考上清华大学后到美国康奈尔大学学习,一年后获得硕士学位。然后到匹斯堡桥梁公司做工人,工作了一年半,但同时天天晚上去加利基理工学院上夜校,1919年他的求实的学风,他的持之以恒,使他成为这个学校历史上第一个工学博士。--桦一主编《清华人生规划》第86页,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培养求实的学风,是大学生成才的保证。4、培养创新的学风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大学生是创新的一代。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朱隶文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过“科学的最高目标是要不断发现新的东西,因此,要想在科学上取得成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会用与别人不同的方式、别人忽略的方式来思考问题”。当代大学生想在任何一个领域获得成果,必须要学会用与别人不同的方式、别人忽略的方式来思考问题--桦一主编《北大人生规划》第150页,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培养创新的学风,是大学生成才的关键。第二节肩负历史新使命时代呼唤英才,希望寄予青年。青春只有为祖国真诚奉献才能绚丽多彩,人生只有融入民族的伟业才能闪闪发光。一、认识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当代大学生承担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大学新生必须明确历史使命,成为对社会有所建树的有用人才。1、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21世纪是中国的战略机遇期,第一,我国拿到了2008年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双重机遇。第二,我国经济20多年以接近两位数的速度发展,综合国力世界为第六,GDP为世界第四,2006年上半年全国提升10、7%。(上海提升了12、6%)。第三,我国的神五、神六上天了,嫦娥奔月号即将升空,2012年是中国探索太阳的“夸父追日”年。无论从:“天势、地理、人和”来看,当代大学新生身逢盛世,必须抓住这一战略机遇期。但是大学生也遇到了在实现和谐社会中,经济发展与自我矛盾突出的挑战。大学生应刻苦学习,努力奋斗,创造无愧于人生的业绩。2、在现实基础上迎接挑战[1]面临世界科技文化发展的挑战第一,信息技术正在发生结构性变革:一是集成电路呈指数级向更小、更快速和更廉价发展,到2015年将实现20—25纳米的规模。二是未来的计算机将是包括视听设备、个人数字助理等在内的广义计算机,而且所有的计算机都将是网络计算机。三是信息技术发展的相互融合,包括计算与通信技术的相互融合,传统的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的相互融合,软件和芯片设计的相互融合,以及计算、家电、通信技术和解决方案的融合。第二,全球生物技术产业的销售额每5年翻一番,年增长率高达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