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知识归纳总结历史记忆锦囊【思维导图】第一部分课时知识背诵手册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课程标准:(1)讲述开国大典的史实,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2)简述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史实。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时间、地点:1949年9月,在北平举行。2.内容(1)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作用)(2)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3)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4)采用公元纪年。(5)决定在首都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二、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的标志)1.时间:1949年10月1日。2.新中国成立的意义(1)国内意义: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2)国际意义: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三、西藏和平解放1.时间:1951年。2.意义: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第2课最可爱的人课程标准: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事迹,学习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1.时间:1950年10月-1953年7月。2.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3.经过(1)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2)中国军队五战五捷,把美国侵略军赶回到“三八线”附近。(3)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4.英雄人物的事迹(1)黄继光舍身堵枪口,掩护战友夺回阵地。(2)邱少云严守潜伏纪律,烈火烧身,壮烈牺牲。5.胜利原因(1)抗美援朝战争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2)党的英明决策和正确指挥。(3)志愿军和朝鲜军民的英勇战斗。6.抗美援朝的意义:保卫了中国国家安全,赢得了安定的国内建设环境,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维护了亚洲与世界和平。7.中国人民志愿军精神(“最可爱的人”的精神):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国际主义精神。第3课土地改革课程标准: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理解土地改革的意义。1.背景(原因):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新解放区的农民迫切要求获得土地。2.时间: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3.内容: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4.结果: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5.土地改革完成的意义(1)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广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巩固了人民政权。(2)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课程标准:(1)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2)知道1954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一、第一个五年计划1.时间:1953-1957年。2.背景:工业水平很低,工业基础薄弱,而且门类不全。3.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4.基本任务(1)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2)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3)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5.“一五”成就(1)工业①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②1956年,长春一汽生产出第一辆汽车。③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④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2)交通①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②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二、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1.时间、地点:1954年9月、北京。2.制定机关: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3.重要内容: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4.性质(意义):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第5课三大改造课程标准:知道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1.起止时间:1953-1956年底。2.改造对象:农业、个体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3.改造形式(1)农业、手工业采用合作化方式,参加生产合作社。(2)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用公私合营方式,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4.实质: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化为社会主义公有制。5.意义(1)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2)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第6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课程标准:(1)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2)讲述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等先进人物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一、探索中的良好开端与失误1.良好开端——中共八大召开(1)时间与地点:1956年,北京。(2)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3)意义: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2.失误(1)主要表现:“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2)主要标志: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3)原因①党和人民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②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少经验。③急于求成。④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4)影响①使得“左”的错误在全国各地严重泛滥开来。②使国家和人民面临新中国成立以来前所未有的严重经济困难。(5)调整:1961年春,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取得明显成效。二、建设成就与模范人物1.建设成就(1)主要工业产品都有很大增长,石油工业尤为突出。(2)新兴的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从无到有地发展起来。2.模范人物及其先进事迹(1)邓稼先:为中国研制原子弹、氢弹,被誉为“两弹元勋”。(2)王进喜:参加大庆油田石油会战,为中国实现原油和石油产品自给作出贡献,被誉为“铁人”。(3)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治理灾害,被誉为“党的好干部”。第7课“文化大革命”的十年课程标准:简述“文化大革命”中民主法制和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的主要史实,认识“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严重灾难。一、动乱和灾难1.时间:1966-1976年。2.开始:1966年,中共中央成立“中央文革小组”,对所谓的刘少奇、邓小平资产阶级司令部进行错误的斗争。3.动乱表现:全国出现学校停课、工厂停工“闹革命”的动乱局面,一些党政机关受冲击,广大干部和知识分子遭迫害,国民经济形势迅速恶化。4.抵制抗争(1)“二月逆流”:1967年2月,老一辈革命家对“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作法提出了强烈批评,被诬为“二月逆流”。(2)“四五运动”:1976年清明节,上百万群众汇集到天安门广场悼念周恩来,被江青反革命集团镇压而结束。5.实质: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6.危害(1)政治上长期动乱。(2)经济上社会生产大幅度下降。(3)科学文化、教育事业被严重摧残。(4)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破坏。7.教训(启示)(1)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2)坚持民主集中制,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健全民主与法制,要走依法治国的道路。二、粉碎林彪和江青反革命集团1.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9.13事件),1971年9月。2.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文化大革命”结束。(1)时间:1976年10月。(2)概况:华国锋、叶剑英等代表中央政治局采取果断措施,一举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十年动乱结束。第三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课程标准:(1)认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2)说出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等重要文献,了解平反冤假错案工作在全国展开,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一、十一届三中全会1.背景(1)“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主持党中央工作的领导人提出“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2)1978年5月,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2.时间:1978年底。3.主要内容(1)思想上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2)政治上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3)组织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4.意义: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二、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1.表现(1)1980年,中共中央为刘少奇恢复名誉,使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2)1982年,全国人大颁布了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新时期一部比较完善的宪法。(3)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一系列法律,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2.影响: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不断提高,依法办事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我国逐渐向依法治国的道路迈进。第9课改革开放课程标准:(1)知道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认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给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2)以深圳为例,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3)知道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基本特点。一、对内改革1.农村改革(1)时间、地区及方式: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2)措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3)影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的第一代和第二代领导集体,在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上,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的四次调整或变革及其结果:(1)土地改革,解放了生产力,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开辟了道路。(2)农业合作化,进一步调动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农业生产力。(3)人民公社化,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2.城市改革(1)时间:1985年起。(2)重点:国有企业的改革。(3)作用: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二、对外开放1.目的: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2.开始:1980年设立经济特区。(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福建的厦门)3.开放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开放格局特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第10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课程标准:认识邓小平理论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邓小平提出要实行改革开放,实行改革开放后又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2.中共十二大(1982年)强调从国情出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3.中共十三大(1987年)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4.“南方谈话”(1992年)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5.中共十四大(1992年)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6.中共十五大(1997年)把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第11课民族团结课程标准:了解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史实。1.背景(1)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民族分布格局特点: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2.提出时间:筹建新中国时。3.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4.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意义: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5.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使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出现大开发、大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