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乐至县高级职业中学“十三五”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发展规划一、引言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国发〔2017〕4号)、《关于印发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试行)和〈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操作规程(试行)的通知》(川教函〔2016〕501号)、《乐至县高级职业中学“十三五”规划》的有关文件精神,特修订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发展规划。二、发展基础(一)基本情况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连续办学14年,在校生数500余人,学生目前在校生共12个班,平均每班45人,其中高一就业班5个,升学班1个。高二就业班5个,升学班1个。年级就业班升学班总数(人)备注一年级21153二年级51255三年级(一)师资队伍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现有专职教师共12人。其中专业教师4人,占专职教师人数的1/3;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2人;双师型教师12人。(同时学校还聘请2名具有丰富汽车维修经验的一线技术人才作为兼职教师,所有兼职教师均具有技师以上职业资格。现在本专业已经拥有一支专兼结合、结构较合理的双师教师队伍,为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具体分工如下:序号姓名专业任课学科1陈磊大学科班毕业汽车钣喷2罗小琼大学科班毕业汽车故障诊断3蒋明华大学科班毕业汽车电器4蒋利娟大学科班毕业汽车底盘5杨玉勇语文转行汽车维护保养6彭奕翔机械专业转行汽车发动机7林虹计算机专业转行汽车营销8梁春富电子专业转行汽车底盘9林忠诚电子专业转行汽车电器10李元水机械专业转行汽车维护保养11徐贵铭机械专业转行实训管理员12李兴中电子专业转行实训管理员(二)实训条件目前,已拥有汽车发动机实训区、底盘实训区、汽车电器实训区等6个重点实训区。学校与乐至昕雅达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学生教学实习提供了保障。(三)教学改革成果专业以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应用性人才为目标,强化课程建设,改进教学方法,已形成了较为科学的课程体系。现已初步形成“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改革目标,确定了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的一体化课程方案,为专业的发展明确了方向。(四)社会影响力利用专业资源优势,多年来我校多次为社会提供汽车维修职业方面的相关培训业务,如汽车维修工职业资格考前培训,汽车维修厂在职员工再培训,农村剩余劳动力上岗培训等。在本地汽车维修行业享有很高的声誉。并在参加教师技能比赛中多次取得一等奖项。(二)现状分析优势领导重视专业发展,教师团队再学习能力强,凝聚力强。有14年的专业建设经验。学生招生情况较好。弱势1.师资力量较薄弱,教师人数少,双师教师比例较小,专业教师占专职教师比例小,教师专业水平有待提升。2.实训室建设规范性不强,设备陈旧且使用率较低,对技能竞赛满足程度不够。3.汽车涂装及钣金项目实训条件待完善,课程体系建设较薄弱潜势汽车涂装和钣金项目的课程建设还不够深入,还要加强深入学习。二、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紧紧围绕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战略的需要,坚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定位,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产学研结合”,坚持“经营专业、突出特色、服务社会、开拓创新”,以提高质量为重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校企相互促进的共同发展,创新校企合作机制,重构专业建设的管理平台,以互助、互利、共赢为基础,调动合作企业参与专业建设的积极性,积聚社会的人力物力资源,促进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将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和实践等要素融入教育教学改革,探索构建校企共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适应地方经济发展,走具有地方产业特色之路。三、发展目标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制定实施性教学计划,建设成市级示范专业,修订课程标准,增加专业课教师数量,提升专任教师教学能力和信息化能力,完善资阳市公共实训基地设施设备,加强课堂教学管理,加强学生实习管理,增加招生规模,增加对口就业率的比例,增加用工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争取把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建设成办学方式活、社会服务能力强、人才培养质量高的专业。四、主要任务1.校企合作平台建设在学校招就办的指导下,成立汽车类专业群校企合作领导小组,联合乐至县昕雅达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等汽车维修企业成立汽车产教联盟,组建校企合作领导小组,不断探索并形成共育人才、共管过程、共享成果、共担责任的紧密型校企合作办学机制体制。通过政府、乐至县昕雅达汽车服务有限公司与学校的共同努力,有力推动内部优质资源共享,使产业支持专业、专业服务产业,增强学校办学活力和办学综合实力。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三级递进、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参照汽车修理工等职业岗位任职要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与汽车行业和乐至县昕雅达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紧密合作,不断拓展订单培养,共同开发实用的专业课程,将企业文化、汽车文化与校园文化融为一体,在教学实施的全过程,持续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高端技能型汽车维修技术人才。大力推行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实行“332多学段工学交替”的教学组织模式。3.课程建设与教学组织构建汽车运用与维修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引入汽车行业标准和乐至县昕雅达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技术标准开发课程,改革教学内容。力争建成校级精品课程1门。4.师资队伍建设构建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行业企业专家为主体的教学团队,聘请企业兼职教师达2名以上。建设1个校级优秀教学团队;培养1名校级教学名师;培养1名专业带头人和3名骨干教师;聘请1名技能名师;培养3名企业兼职骨干教师,形成以技能名师为核心的兼职骨干教师团队。5.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按“校内基地生产化,校外基地教学化”的思路,依据高水平、开放式、生产性、共享型的建设原则,把汽车实训基地、汽车实训车间建成“教学、培训、技能鉴定、技术研发”四位一体的生产性实训基地。紧密联系行业企业,按“厂中校”模式建设1个具有教学功能的生产性实训基地,新建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2个,使本专业学生生产性实训所占比例达到80%以上。6.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构建教学指挥运行系统、监控系统、评价系统组成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实行校企共同评价。建立适合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要求的柔性化教学管理机制,强化顶岗实习组织实施的过程管理。建立人才培养工作双证书获取率、毕业生就业率、毕业生满意率、用人单位满意率“四率”考核评价制度,切实保障教学质量全面提高。7.学生素质拓展建设充分利用学校搭建的学生素质拓展平台,联合乐至县昕雅达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等企业,通过第二课堂活动、专家讲座、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技能竞赛等活动加强学生的职业养成教育,把汽车文化、企业文化、职业道德等教育融入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团队意识等,全面拓展学生的素质能力。8.教学共享资源库建设建设一个优质的共享型教学资源库,能实现资源上传、网络教学、在线辅导、网上答疑、网上备课、网上考试、信息管理等功能。该资源库应综合汽车运用与维修、汽车新能源、汽车钣金与涂装、汽车售后服务等汽车行业相关内容,形成比较完善的体系。五、实施计划与经费预算(一)成立汽车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形成校企深度合作的长效机制在学校招就办的指导下,聘请乐至县交通运管部门、汽车维修企业、全国汽车类专业职业教育各方面专家,成立汽车类专业指导委员会,指导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群的建设与发展。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建设,以企业化的管理模式运营,以开放式办学为特征,以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为依托,以订单教育为着力点,以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为己任,以培养汽车市场所需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校企紧密合作,实现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二)实施“三级递进、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专业教育教学改革1.实施“三级递进、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为了落实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充分利用汽车维修企业人力和设备资源,在汽车维修企业3、4月的淡季充分利用企业兼职教师进行教学,在汽车维修企业7、8月旺季组织学生开展实习,使人才培养得到企业的全力配合,实现工学交替。通过实际工作岗位的任务驱动学习和职业素质熏陶,通过学校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的共同培养,通过三学段基本技能(一级)、三学段专业技能(二级)、两学段综合技能(三级)的递进式交替学习和工作,形成“三级递进、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2.实施订单培养通过乐至县昕雅达汽车服务有限公司与学校的共同努力,成立汽车订单班,针对岗位要求,定向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将企业文化、汽车文化与校园文化融为一体,将校企合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为学生的实习就业搭建起崭新的宽广平台,为企业培养满足汽车修理工岗位能力需求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有力推动内部优质资源共享,使产业支持专业、专业服务产业,增强专业办学活力和办学综合实力。3.实施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将项目导向、任务驱动贯穿于课程设计、教材开发、教学组织的全过程,做到学习任务与工作任务一致,学习环境与工作环境一致,学习内容与工作内容一致。实现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充分利用“校中厂”的工作环境,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开展教学,让学生在完成实际工作项目任务时,学到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将汽车文化、企业文化和职业养成要求渗透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教学方法手段,创新教学形态。4.实行“332多学段工学交替”的教学组织模式将第一、二学年各分为三个学段,将第三学年分为两个学段,实行“332多学段工学交替”的教学组织模式。充分利用汽车维修企业人力和设备资源,在汽车维修企业3、4月制造和销售的淡季充分利用企业兼职教师进行教学,在汽车维修企业7、8月制造和销售的旺季组织学生开展实习,使人才培养得到企业的全力配合,实现工学交替。通过实际工作岗位的任务驱动学习和职业素质熏陶,利用学校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的共同培养,通过三学段基本技能、三学段专业技能、两学段综合技能的递进式交替学习和工作,实现“三级递进、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三)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加强专业课程建设1.人才培养定位与职业岗位分析(1)职业面向主要就业单位:汽车维修企业、汽车整车和零部件制造企业。主要就业部门:汽车修理厂、汽车4S店、汽车总装配车间、汽车零部件制造车间、汽车试制车间、汽车性能检测试验室等。(2)可从事的工作岗位:核心工作岗位:汽车维修、汽车装调、汽车零部件加工。相关工作岗位:汽车试验工、质检员、车身匹配工、班组长、工段长。2.合作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发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作用,与汽车行业和有关企业合作,从汽车修理工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出发,引入汽车维修行业和企业的技术标准,结合汽车行业汽车修理工职业资格证书要求,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开发基于汽车运用与维修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面向职业岗位能力要求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开发课程标准。新建设完成1门校级精品课程。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工学结合的优质核心教材,加大课程建设力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四)打造“双师”教学团队,提升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素质与能力1.教学团队建设建设一支“双师”素质优良与“双师”结构合理的校级优秀教学团队。建立10人以上的兼职教师资源库,常年聘请兼职教师2名以上,使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学时比例达到15%,专任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90%以上,培养1名校级教学名师;培养1名专业带头人和3名骨干教师;聘请1名技能名师;培养2名企业兼职骨干教师。2.专业带头人培养通过到国外进修,大型知名品牌汽车维修企业挂职锻炼和参加四川省汽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课题研究工作及学术交流等途径培养1名专业带头人,将专业带头人培养成既能把握专业(群)建设与改革发展方向,又能把握行业和职业发展方向,具有较强的专业课程开发和教学能力,理论和实践水平较高,在四川省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