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中国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从技术扩散到需求引致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山东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国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从技术扩散到需求引致姓名:张庆昌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产业经济学指导教师:李平20090416中国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从技术扩散到需求引致作者:张庆昌学位授予单位:山东理工大学相似文献(10条)1.学位论文彭万明论我国农业市场结构与农业组织化2005本文以产业组织理论的SCP范式为理论出发点,通过分析我国农业市场结构的特点,并借鉴国外农业发展经验,说明在农业市场化过程中,我国农业生产的微观主体——农户难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它突出地表现在分散农户在市场交易中谈判地位不对称、交易费用高昂、没有话语权等问题上。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改革和发展,而农业组织化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解决该问题的重要途经。文章以农业组织化为研究对象,重点是分析我国农业组织化产生原因。我国农业组织化的产生和发展是理性农民在潜在利益的诱导下将小农生产的外部性内化的过程。以单一的、小规模的农户作为基本单位进行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必然会遇到较高的交易成本和较低的市场势力,从而阻止了农户获得农资采购、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等规模经营所带来好处。农户的分散化和小规模化生产经营中存在着大量的潜在利益,由于农民是具有经济理性的,因此,在潜在利益的刺激下,农户被诱导着自发地形成各种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以内化分散农户的外部性,获得最大收益。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前言。首先对我国农业市场化中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做了分析,提出了农业“小生产,大市场”的问题;其次对市场结构理论和农业组织化的研究文献进行了回顾;再次对文中所要提及的一些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最后概括了文章的基本写作框架和创新之处。第二部分:内化外部性的农业经济组织。这部分是文章的主体。首先从市场结构的角度论述了我国农户在市场竞争中的功能性缺陷,即农业的小生产难以应对大市场的矛盾;其次分析了理性农民的规模经营,并对阻碍农业内部规模扩大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再次从诱致性制度变迁理论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农业组织化的产生,认识到我国农业组织化是农民追求潜在利益的自发过程;最后,从小农生产外部性的角度对农业组织化进行了分析,认为诱导农户形成农业经济组织的潜在利益来源于农业的外部性。第三部分:影响农业组织化的农民经济决策机制。从农民自身人力资本的角度对影响农业组织化健康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第四部分:结束语。对全文进行总结。2.学位论文张灿亭关于发展中东道国FDI技术溢出吸收能力的研究——基于中国汽车产业的实证分析2006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快,世界各国经济越来越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国际资本在各个国家之间传播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也不断加大。近年来,随着发展中国家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和开放速度的加快,各国吸引FDI的目的已经从引进国际资本,补充本国建设资金为主转向把FDI看成获取先进的科学与管理技术的渠道。FDI技术溢出效应以及东道国的吸收能力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国际上针对FDI技术溢出效应的研究已开展了几十年,进入90年代以来,这一领域的研究重点转向了对东道国吸收能力的研究。对于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存在,在理论上已经得到了普遍的认同。但是,对FDI溢出效应的吸收能力的研究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各种研究是分散的、零乱的。吸收能力研究无疑为考察FDI理论提供了新的视角,尤其是对于发展中东道国而言,如何在自身吸收能力的基础上来制订本国引资政策成为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关键,这一点对我国引资政策的制订与调整,无疑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正是基于这种指导思想,本文选取东道国的吸收能力为研究方向,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就此问题进行了研究。在本文的写作中,针对FDI如何影响东道国经济增长这一核心问题,重点探讨了:外资企业如何影响东道国当地企业的技术进步?影响技术溢出的因素是什么,其中哪些因素起着决定作用?并以此来分析我国的引资政策的相关问题。第一章导论,以往对技术溢出的东道国吸收能力研究成果作了相对细致的梳理,从而对国内外的理论研究现状有了一个大致的认识。第二章影响东道国吸收能力的理论分析。首先,探讨了技术差距以及由于技术差距带来的技术溢出;其次,以新增长理论为基础,借用人力资本模型,构建了吸收能力与技术溢出的局部均衡模型,得出FDI技术溢出效果不仅和MNE的技术水平有关,还和东道国的吸收能力紧密相关;第三,分别探讨了研发资本因素,人力资本因素,和市场结构因素影响吸收能力的理论机制。第三章,中国汽车行业FDI技术溢出吸收能力的实证检验。文章针对中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汽车行业,构建计量模型,利用1993-2004年的数据,测量了中国汽车行业FDI技术溢出的大小,然后分别就技术差距,人力资本,研发资本,市场结构对吸收能力的影响作了实证检验。最后得出技术差距和市场结构与技术溢出成负相关,人力资本和研发资本与技术溢出成正相关,并分析了具体原因。第四章就在新时期如何利用FDI,发展我国的汽车产业,给出了政策建议。3.期刊论文杨选良.张完定.YANGXuan-liang.ZHANGWan-ding个人教育投资与市场结构的经济学分析-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5(1)探讨了教育投资①的主体的确定和教育资源配置问题,教育投资的两难性表现在:当教育投资主体与教育投资对象不同时,可能会引起教育投资的套牢;而当二者合一时,又会(因为人力资本的外部性和个体的财富约束)引起教育投资的不足.本文通过将人力资本划分为竞争性人力资本和垄断性人力资本,分析了不同市场结构下教育投资的特点以及不同投资主体对教育资源配置的影响.4.学位论文徐希明企业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研究2006人力资本由于具有稀缺、难以模仿及难以替代的特性,使其成了保持企业持续竞争优势和良好财务绩效的源泉。本文正是基于上述考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相关论述:企业人力资本的内涵、形成、流动;企业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的理论分析,构建了企业绩效决定模型;根据理论分析,实证研究了企业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最后提出对策和建议。通过理论分析得出:企业绩效的差异是由企业人力资本决定的,同时也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既受外部因素如市场竞争、市场自由程度等市场结构因素的影响,也受企业内部因素如企业制度、企业特性等因素的影响。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企业人力资本存量与企业绩效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但程度因行业而异;在某些企业中人力资本的流出对企业绩效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高层管理人员持股比例与企业绩效的正相关不明显;企业规模与企业绩效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企业成立年限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因行业而异;所有制结构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不明显。5.期刊论文原小能.YuanXiaoneng论转型经济中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南京社会科学2005,(9)生产性服务业是企业生产过程中所购买和投入的中间服务.在现代经济中,生产性服务业的主要特征是把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引入生产过程,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效率.在转型经济中,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是技术进步和市场转型推动的结果,反过来,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也是市场转型的加速器.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高素质的人力资本、高效率的现代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和竞争性的市场结构,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转型经济国家应从这几个方面着手,创造条件,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6.学位论文胡蓬玮行业技术创新绩效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2007众所周知,技术创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根本的途径。私人和公共决策者都渴求知道旨在提高技术创新绩效的相关信息,而在分行业情况下准确地分析技术创新绩效差异及影响因素则是这一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超越了前人对行业技术创新绩效情况的一般考察,深入研究了行业技术创新绩效差异及影响因素,对引导行业技术创新方向,提升行业竞争力以及制定国家技术创新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中观层面界定了行业技术创新绩效的概念,运用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方式比较了行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差异,开创性地探究了技术创新扩散速度、人力资本、市场结构和所有制结构四个因素对技术创新绩效差异的影响。本文依据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思想,扩展了已有的研究技术创新绩效的模型,新引入了技术创新扩散速度变量和人力资本变量对其进行修正,从而构建出行业技术创新绩效及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模型,目的是充分揭示行业间导致技术创新绩效产生差异的因素。以上海市制造业行业数据作为实证研究对象,定量评价出行业技术创新绩效差异及影响因素的作用,最终得出中国行业创新革命的制度及市场基础。通过理论与实证研究,本文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1)行业技术创新投入中,创新的物质投入仍然是对技术创新绩效贡献最大的投入要素,人员投入的贡献已越来越显示出来,但程度因行业而异。(2)中国工业部门38个行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差异程度在2001-2005年间呈现下降趋势。根据本文行业技术创新绩效增长率的差异情况的分析,可以发现:绩效总体上呈增长态势的行业基本上是技术创新绩效处于中低水平的那些行业,而技术创新绩效水平较高的行业在5年间的技术创新绩效基本没有增长或有所下降。这正好解释了2001-2005年中国工业部门38个行业技术创新绩效差异变小的事实。(3)本文实证结果表明,技术创新扩散速度、人力资本、市场结构以及所有制结构因素对行业技术创新绩效差异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技术创新扩散速度、人力资本对行业技术创新绩效的无效率程度呈显著的正向关系,而市场结构和外商投资对技术创新绩效有比较弱的正面影响,但对创新绩效差异的作用大小并不十分清晰。7.学位论文姜国君工资与就业决定理论及其分布2007本论文主要研究工资与就业问题,它由两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工资与就业决定理论的方法研究,第二部分是工资决定因素的分布实证研究。工资是经济社会中绝大多数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对于个人来讲,选择就业意味着对一个具体的企业中的一个具体的职位的选择。提高自己的教育程度,获得更多的职业培训,取得必要的职业技能证书,无疑对选择高工资职位是有帮助的,但是这些个人能力还不能完全决定个体的工资水平。企业经营状况是决定工资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一个具体的企业而言,如何判断它未来可能支付的工资水平?在选择了高工资水平行业中的一个可能支付高工资的企业后,具体的工资又是如何确定下来?如何决定工资水平与每一位雇员息息相关,影响到每一个人的福利水平。因此,在工资问题研究中,首先要解决工资的决定问题。与工资决定密切相关的是就业,就业往往是与工资一起决定的。因此,工资与就业的决定及其决定因素成为本研究的主题。工资与就业决定问题对中国经济具有特殊的含义。这是因为,在长期的政府工资管制制度消除后,随着企业成长和政府职能转变,企业的工资水平和就业将由谁来决定,以什么方式来决定,都是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工资与就业理论实际上是工资与就业决定的理论。工资与就业问题历来受到经济学家的关注,曾经提出各种各样的理论来解决工资的定价和就业量问题。实践证明,绝大多数理论都没能很好地回答工资与就业是如何决定的。这些传统工资与就业理论的最大缺陷在于关于市场结构的完全竞争假设。这个假设条件过于严格,与实际的市场结构不吻合,因为劳动力市场是属于双边垄断的市场结构。到20世纪50年代,纳什提出了二人合作博弈理论,尤其纳什的公理性体系,工资与就业理论才真正得到了完善和发展。本研究所建立的集体讨价还价工资与就业模型,是在合作博弈基础上,加入符合中国经济现实的假设条件而提出的。集体协商将成为中国企业与员工解决工资问题的主要机制。在我们的研究中将证明集体协商具有很强的经济学理论基础。研究结论表明,工资与就业集体讨价还价模型解是帕累托最优的。对于理性的雇主和雇员,双方通过谈判的方式来解决工资和就业问题是彼此的最优选择。信息不完全是双方垄断势力存在的基础,也是双方必须通过谈判解决工资和就业问题的真实原因。参与工会的工人工资要显著高于非工会成员的工资,其就业的概率也要高。在“工资增长与企业效益同步”约束下,当工会与企业进行工资和就业谈判时,工资水平高于劳动的边际生产力,并且要高于无约束时的工资水平;但是就业要低于无约束下的就业水平。为获得工资

1 / 6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